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湯青妹
TANG, QINGMEI
論文名稱: 漢末至隋朝之《孝經》傳播與孝道實踐
The Spread of “Xiaojing”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Fulfillment of Filial Piety from the Late Han Danasty to the Sui Danasty
指導教授: 金培懿
Chin, Pei-Yi
口試委員: 張素卿
Chang, Su-Ching
許華峰
Hsu, Hua-Feng
金培懿
Chin, Pei-Yi
口試日期: 2022/01/1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5
中文關鍵詞: 《孝經》孝感孝道實踐居喪二十四孝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歷史研究法現象分析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38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聚焦於漢末至隋朝之《孝經》傳播與孝道實踐這兩個議題,旨在究明《孝經》地位提升之過程、原因、意義如何?此外,尋繹此一歷史時期孝道實踐的實相為何。以下則逐一介紹各章重點:
    第二章旨在勾勒《孝經》在兩漢傳播的歷史圖景,其中指出《孝經》在兩漢的地位並不完全一致,而《孝經》地位之明顯提升,應當是東漢以後的事情。筆者認為,《孝經》地位得以提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與緯書系統中孔子形象的轉變有關。第二,漢儒賦予「孝」以宇宙論基礎,使得「孝」得以與元氣、天道扣合,進而具有化生天地、萬物之力量。此外,筆者以「至孝」一詞作為線索,指出「至孝」一詞之使用具有特殊性,反映在西漢時稱「至孝」針對的是帝王,而東漢時「至孝」一詞與平民聯結。在此基礎上討論兩漢以來如何接受並轉換《孝經》之感應觀念?
    第三章則指出,漢末以後,《孝經》地位持續上升,亦逐漸受到帝王重視,此則主要表現為三個層面:第一,《孝經》成為形塑君臣關係的重要依據。藉由考察移孝作忠這一命題如何成立,筆者認為《孝經》提出這一理論本根源於血緣社會,在血緣社會中移孝作忠並不存在矛盾。但若這一社會基礎動搖,則「忠」、「孝」便失去調和的基礎,其矛盾便會顯現。而東漢時提出「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這一說法,其背後所反映的是「孝」和《孝經》地位之提升。至於漢末以後,出現帝王、皇太子講《孝經》這一現象,亦是基於東漢《孝經》學地位的提升這一大前提。因西晉泰始七年皇太子講《孝經》是首例,故以這次講《孝經》事件為線索,探討晉武帝司馬炎如何藉由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而重建政治秩序。最後,亦可發現講《孝經》在形式上對佛教之唱導儀式有所借鑒。
    第四章論述的重點在於,以漢至隋之間的居喪方式為研究進路,進而考察其背後所體現的「孝」觀念為何?而這「孝」觀念與經書觀念是否存在落差?首先,依據經學觀念和相關史料,筆者將居喪方式分為:居喪守禮、居喪過禮、居喪不及禮、居喪違禮。至於在研究材料上,筆者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碑刻、墓誌等材料,由此得出幾點觀察:第一,西漢時的居喪案例較少,而東漢以後開始有明顯提升。第二,在四種居喪方式中,則以居喪守禮及過禮佔據大宗地位。至於魏晉名士居喪不及禮之類似情形,早已於漢末出現,而至南朝時依然存在,且有關此居喪方式之評價,頗依賴政治情勢,若帝王有意打壓,則此種居喪方式很容易被冠上違禮的罪名。至於三年之喪的部分,筆者指出:三年之喪進入正式國制,乃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且真正落實到現實生活亦存在諸多困難。就以士人而言,若真正踐行三年之喪,則很容易影響其政務之運行。
    第五章考察的對象分為入仕之士人與隱士。筆者首先從制度層面入手,指出與「孝」觀念有密切聯繫的三種選舉制度是:孝悌力田、孝廉、至孝,在逐步分析這三種制度各自的思想淵源之後,筆者指出:這三種選舉制度背後所隱藏的一條線索是:經學地位在兩漢的逐漸提升。至於隱士,他們雖然沒有加入官僚系統,但也相當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具體表現為:如促進私人講學之風興盛;再如促進《孝經》在民間社會的進一步傳播,其中亦有隱士以醫療疾病為手段,推動庶民階層進一步接受「孝」觀念。
    如果說第二、三、四、五章是四條主線的話,則第六章是一條輔線。筆者聚焦於「二十四孝」孝子形象之成立及其典範意義,選擇郭巨、黃香、王裒則是分別代表庶人、入仕之士人、隱士這三類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筆者指出:此三人的孝行故事展現出不同社會階層之人,在實踐孝道時所面臨的困境是不同的,乃至於孝子形象的形塑或恐不局限於「孝行」,由此可見孝道實踐頗具複雜性。
    要言之,本文指出《孝經》在傳播過程中,乃適應了不同階層之人的需求,此亦回應《孝經》「五等之孝」之觀念。此外,東漢以後對「孝」的理解有所轉變,表現為:上至帝王、下至庶人,皆有至孝感天的資格。思想觀念影響行為方式,而具體落實到孝道實踐層面上,自東漢以來至隋朝,顯然如何居喪是這一歷史階段的重要議題。

    目 次 摘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研究時段之說明20 第二章 《孝經》入「經」之過程、原因及意義 24 第一節 兩漢《孝經》之地位變化過程 24 第二節 兩漢《孝經》地位變化之原因蠡測 35 第三節 從「至孝」一詞論兩漢以來對《孝經》的接受與轉化 48 第四節 小結 64 第三章 作為帝王之學的《孝經》 67 第一節 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67 第二節 帝王、皇太子講《孝經》之緣起及意義 91 第三節 講《孝經》儀式之新變 100 第四節 小結 102 第四章 居喪與「孝」 105 第一節 漢至隋之居喪方式及其所體現之「孝」觀念 105 第二節 三年之喪與「孝」 144 第三節 小結 155 第五章 士人之《孝經》傳播及孝道實踐 157 第一節 伏流:魏晉以前的「孝」與選舉制度 157 第二節 魏晉以來的「孝」與選舉制度 176 第三節 隱與孝:隐士的《孝經》傳播與孝道實踐 184 第四節 小結 205 第六章「二十四孝」孝子形象之成立及其典範意義:以郭巨、黃香、王裒為例 208 第一節 以郭巨、黃香、王裒為例的依據 209 第二節 庶人之孝:舉兒與奉母的兩難 216 第三節 立身揚名:作為東漢士孝典範的黃香 229 第四節 聞雷泣墓:隱士之孝典範之確立 236 第五節 小結 241 第七章 結論 244 第一節 全文要點概述 244 第二節 餘論:兩漢魏晉南北朝《孝經》學是否題無剩義? 250 引用書目 255

    引用書目

    一、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點校本。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宋本史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據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南宋黃善夫本影印。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重刊宋本孟子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漢(?)•河上公撰,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重刊宋本儀禮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重刊宋本公羊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漢•蔡邕:《蔡中郎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集部,據海原閣校刊本校刊,1965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續編》系列,2010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2008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左傳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葛洪撰,金毅校注:《抱朴子內外篇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晉•常璩撰,任華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晉•袁宏撰,張烈點校:《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晉•陶淵明撰,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偽)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據光緒十二年湖北官書處重刊版。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出版社,2012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南朝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南朝梁•蕭繹撰,陳志平等疏證校注:《金樓子疏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作者不詳):《傳授經戒儀註訣》,據《正統道藏》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0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歐陽詢:《宋本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重刊宋本孝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出版社,198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王安石撰,王水照編:《王安石全集:尚書新義 詩經新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宋•洪邁:《容齋三筆》,收入張元濟主編:《四部叢刊續編》,第336冊。
    宋•尤袤:《遂初堂書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元•王禎:《王氏農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7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郭居敬:《新刊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據日本龍谷大學藏本。
    高麗•權準:《孝行録真本》,據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南葵文庫藏,日本大正十一年刊。
    明•張瑞圖校:《新鍥類解官樣日記故事大全》,據日本寬文九年中尾市郎兵衛刊本。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栾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臺北:里仁,1985年。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1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惠棟:《後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清•錢大昕撰,孫開萍等點校:《廿二史考異》,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清•趙翼撰,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清•王謨輯:《漢魏遺書鈔》,臺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叢書集成續編》,1970年。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清•皮錫瑞:《六蓺論疏證》,收入吳仰湘編:《皮錫瑞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3冊。
    清•皮錫瑞:《孝經鄭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收入《十三經清人注疏》系列。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收入《新編諸子集成》。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2013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2000年。
    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1993年。
    《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北京:商務印務館,2006年。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2010年。
    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天游輯校:《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徐玉立主編:《漢碑全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馬衡:《漢石經集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熊明輯校:《漢魏六朝雜傳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1986年。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2004年。
    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子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2013年。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收入《新編諸子集成》,1992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日﹞林秀一撰,喬秀岩等譯:《孝經述議復原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16年。

    二、近人著作

    (一)專著
    丁凌華:《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5年。
    王育成:《道教法印令牌探奧》,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王伊同:《五朝門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長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1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2年。
    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芷儀、林潔明編纂:《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周予同:《中國經學史講義》,收入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作人撰,止庵校訂:《瓜豆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補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周德良:《白虎通暨漢禮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金培懿:《近代日本論語詮解流變》,臺北:萬卷樓,2017年。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1982年。
    胡寶國:《將無同:中古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唐長孺:《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徐興無:《經緯成文:漢代經學的思想與制度》,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徐沖:《中古時代的歷史書寫與皇帝權力起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高敏:《秦漢史論集》,河南:中州書畫社,1982年。
    高二旺:《魏晉南北朝喪禮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陳鐵凡:《孝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翻譯館,1986年。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1991。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出版,2013年。
    陳麗桂:《《淮南鴻烈》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陳壁生:《孝經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陳志遠:《六朝佛教史研究論集》,新北:博陽文化,2020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5年。
    許倬雲著,程農譯:《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
    張旭華:《九品中正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許華峰:《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辨偽方法》,臺北:花木蘭文化,2005年。
    張煥君:《情禮交融:喪服制度與魏晉南北朝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
    郭永吉:《帝王學禮: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研究》,桃園:中央大學出版;臺北:遠流,2019年。
    程舜英:《隋唐五代教育制度史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1977年。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舒大剛:《中國孝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
    鄒清泉:《行為世範:北魏孝子畫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撰:《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
    魯迅:《朝花夕拾》,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屹:《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臺北:石門圖書,1982年。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鄭雅如:《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第4冊。
    羅彤華:《同居共財:唐代家庭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5年。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顧頡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気の思想:中國における自然観と人間観の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78年。
    ﹝日﹞下見隆雄:《儒教社會と母性——母性の威力の観点でみる漢魏晋中国女性史》,東京:研文出版,1994年。
    ﹝日﹞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古勝隆一:《中国中古の学術》,東京:研文出版,2006年。
    ﹝日﹞加地伸行:《孝研究:儒教基礎論》,東京:研文出版,2010年。
    ﹝日﹞吉岡義豐:《道教と仏教》,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年。
    ﹝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6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の基礎的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86年。
    ﹝日﹞村上嘉実:《六朝思想史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4年。
    ﹝日﹞東晉次:《後漢時代の政治と社会》,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6年。
    ﹝日﹞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64年。
    ﹝日﹞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韓昇等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日﹞飯島忠夫:《支那古代史論》,東京:東洋文庫,1925年。
    ﹝日﹞越智重明:《魏晋南朝の政治と社会》,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年。
    ﹝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国家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校倉書房,1994年。
    ﹝日﹞渡邊義浩:《三國政權の構造と「名士」》,東京:汲古書院,2004年。
    ﹝日﹞黑田彰:《孝子伝の研究》,京都:思文閣,2001年。
    ﹝日﹞福井重雅:《漢代官吏登用制度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年。
    ﹝日﹞福原啓郎:《魏晉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社,2012年。
    ﹝日﹞德田進:《孝子說話集の研究——二十四孝を中心に——》(中世篇),東京:井上書房,1963年。
    張聰:《北宋的孝道實踐:家族、家國與家鄉》(perfoming Filial Piet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Family, State, and Native place),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20.

    (二)單篇論文
    丁鼎:〈三年之喪源流考論〉,《史學集刊》,2001年第1期,頁7-15。
    毛漢光:〈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任官標準之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8本第3本,1977年,頁333-373。
    毛漢光:〈從中正評品與官職之關係論魏晉南朝之社會架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6本第4分,1975年,頁595-612。
    王楚:〈緯書書名臆解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2本第1分,2021年3月,頁21-89。
    甘懷真:〈魏晉時期的安靜觀念——兼論古代威儀觀的發展〉,《臺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頁407-463。
    甘懷真:〈漢唐間的京城社會與士大夫文化〉,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3年),頁165-198。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6月,頁1-30。
    朱曉海:〈嵇康仄窺〉,《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頁59-104。
    朱曉海:〈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12月,頁1-44。
    朱曉海:〈《文選》中勸進文、加九錫文研究〉,《清華學報》新38卷第3期,2008年9月,頁383-419。
    朱曉海:〈讀〈伯夷列傳〉〉,收入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大安,2009年,頁65-88。
    朱明勛:〈論魏晉六朝時期的《孝經》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97-101。
    何榮俊:〈東晉南朝《孝經》盛行發展探析〉,《史穗》第2期,2009年4月,頁23-54。
    何維剛:〈試論《孝經》神聖化與孝感傳說〉,《人文研究期刊》第14期,2018年12月,頁147-168。
    李貞德:〈西漢律令中的家庭倫理觀〉,《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9期,1987年,頁1-53。
    李貞德:〈漢隋之間的「生子不舉」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3分,1995年,頁747-812。
    李洪君:〈論三年喪俗起源於武王伐紂〉,《蘭臺世界》,2011年11月,頁63-64。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109-142。
    林麗真:〈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年6月,頁25-52。
    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3分,1995年,頁695-745。後收入《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頁29-84。
    邵正坤、王忠:〈北魏《孝經》之傳播〉,《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14年6月,頁25-29。
    范兆飛:〈走向禪讓:魏晉之際階層的固化與易代模式〉,《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7月,頁28-39。
    姚偉鈞、金相超:〈中國古代居喪飲食變遷——以子女居父母喪為例〉,《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頁126-137。
    秦進才:〈兩漢《孝經》傳播與孝行管窺〉,《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1期,頁134-139。
    郜積意:〈漢代隱逸與經學〉,《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頁27-54。
    孫正軍:〈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批判研究〉,《文史哲》,2016年第1期,頁21-38。
    孫正軍:〈擱置歷史理解的經典圖式〉,收入〈重繪中古史的可能性(筆談)〉,《文史哲》,2020年第6期,頁77-80。
    祝總斌:〈評魏晉宋齊「儒教淪歇」及「近世取人,多由文史」說〉,此文原載於《文史》2006年第1輯,後收入《材不材齋史學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頁367-392。
    徐沖:〈「二十四賢」與「漢魏革命」〉,《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頁164-170。
    郭永吉:〈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兼論博士與儒的關係〉,《清華中文學報》2008年第2期),頁63-118。
    陳鴻森:〈孝經學史叢考〉,收入《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頁53-72。
    陳槃:〈戰國秦漢間方士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1948年,頁7-57。
    陳槃:〈春秋時代的教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5本第4分,1974年,頁731-812。
    陳德弟:〈魏晉南北朝興旺的傭書業及其作用〉,《歷史教學》2004年第11期,頁19-22。
    陳壁生:〈古典政教中的「孝」與「忠」〉,《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頁97-104。
    陳致:〈原孝〉,《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八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247-268。
    陳彥良:〈兩漢災害高峰期——天災、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鍵性分析〉,《臺大歷史學報》第57期,2016年6月,頁47-116。
    莊兵:〈董仲舒「孝經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2期,2010年4月,頁1-44。
    莊兵:〈《孝經•閨門章》考——兼論前漢中後期《孝經》解釋學的思想傾向〉,收入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第5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3月,頁342-377。
    莊兵:〈敦煌吐魯番文獻展現的《孝經》今古文〉,《政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17年6月,頁231-278。
    張懷通:〈西周祖先崇拜與君臣政治倫理的起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0卷第4期,頁81-86。
    張煥君:〈從居喪之禮的變化看魏晉時期孝道觀的調適〉,《史學集刊》,2011年第6期,頁57-63。
    張學謙:〈六朝至隋唐間東漢圖讖流傳與散佚的目錄學考察〉,《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3月,第1期,頁171-177。
    張素卿:〈導論:清代新疏在經學史上的意義〉,收入張素卿主編:《清代漢學與新疏》,臺北:五南,2020年,頁1-44。
    勞榦:〈漢代察舉制度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17本,1948年,頁79-129。
    葉濤:〈二十四孝初探〉,《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28-33。
    董永強:〈唐代西州百姓陪葬《孝經》習俗考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15-21。
    蒲慕州:〈漢代薄葬論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三分,1990年9月,頁533-573。
    潘重規:《聖賢群輔錄新箋》,《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7期,1965年,頁1-31,全文頁305-335。
    劉增貴:〈東漢的門第觀念〉,收入楊聯陞等主編:《國史釋衡: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8年,下冊,頁407-428。
    鄭雅如:〈評介Keith Nathaniel Knapp,Selfless Offspring:Filial Children and Social Order in Medieval China〉,《新史學》十七卷二期,2006年6月,頁237-250。
    劉惠萍:〈呈現孝道——以「丁蘭刻木事親」敘事為中心的一種考察〉,《成大中文學報》第47期,2014年12月,頁241-284。
    閻步克:〈中古士族的容止崇尚與古代選官的以貌取人〉,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15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61-91。
    關健英:〈從魏晉時期的孝道討論看傳統孝道的變遷〉,《哲學研究》,2013年第9期,頁68-72。
    羅志仲:〈「死孝」觀念的演變及意義〉,《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頁143-162。
    羅新慧:〈「帥型祖考」和「內得於己」:周代「德」觀念的演化〉,《歷史研究》,2016年第3期,頁4-20。
    嚴耀中:〈魏晉經學主導說——對玄學盛行於魏晉問題的辨正〉,《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5期,頁150-153。
    ﹝日﹞久保由布子:〈『孝経』の成立時期の再検討〉,《中國研究集刊》2003年6月,頁34-51。
    ﹝日﹞木島史雄:〈六朝前期的孝と喪服:禮學の目的•機能•手法〉,收入小南一郎主編:《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5年,頁359-486。
    ﹝日﹞中島和歌子:〈四系統の孝子伝•郭巨說話をめぐって: 中古•中世の受容も含めて〉,《語學文學》第39號,2001年3月,頁71-88。
    ﹝日﹞永田英正:〈漢代の選挙と官僚階級〉,《東方學報》,1970年,頁157-196。
    ﹝日﹞永田拓治:〈《汝南先賢傳》の編撰について〉,《立命館文學》第619號,2010年,頁74-89。
    ﹝日﹞母利司朗:〈全相二十四孝詩選考——日本近世における「二十四孝」享受史の諸問題〉,《東海近世》第4號,1991年9月,頁1-25。
    ﹝日﹞宇野瑞木:〈郭巨說話の母子像——二十四孝と十種恩德〉,《中国——社会と文化》第22號,2007年6月,頁106-130。
    ﹝日﹞佐野大介:〈儒家系文献における「孝」と「不服従」との関係〉,《中國研究集刊》第30號,2002年6月,頁12-28。
    ﹝日﹞佐野大介:〈孝構成要素優先次序的探討——以「養親」、「後嗣」、「服從」為中心〉,《東華漢學》第8期,2008年12月,頁175-192。
    ﹝日﹞板野長八:〈《孝經》の成立〉,《史學雜誌》第64編,1955年。後收入氏著:《儒教成立史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95年,第一章,頁1-50。
    ﹝日﹞坪井直子:〈蔡順と王裒の畏雷譚について:二十四孝成立の周辺〉,《佛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第十二號,2005年,頁21-36。
    ﹝日﹞桑原隲藏:〈支那の孝道殊に法律上より觀たる支那の孝道〉,收入氏著:《桑原隲藏全集》第3卷,《支那法律史論叢》,東京:岩波書店,1968年,頁9-92。
    ﹝日﹞宮崎市定:〈漢末風俗〉,收入氏著:《アジア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63初版,1978年三版,第二冊,頁95-129。
    ﹝日﹞神矢法子:〈後漢時代における「過礼」をめぐって:所謂「後漢末風俗」再考の試みとして〉,《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979年,頁27-40。
    ﹝日﹞都築晶子:〈後漢後半期の処士に関する一考察〉,《琉球大学法文学部紀要》(史学、地理学篇)第26號,1983年,頁13-55。
    ﹝日﹞越智重明:〈清議と郷論〉,《東洋學報》第48卷第1號,1965年6月,頁1-48。
    ﹝日﹞渡辺信一郎:〈孝經の国家論〉,《中国貴族制社會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7年3月),頁403-446,後收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国家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校倉書房,1994年3月,頁170-258。
    ﹝日﹞齋木哲郎:〈漢代の統治政策における孝思想の展開と《孝經》(上)〉,《東洋文化(復刊)》第82號(1999年3月),頁16-25。後收入氏著:《秦漢儒教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4年1月,頁303-335。
    ﹝日﹞齋木哲郎:〈漢代の統治政策における孝思想の展開と《孝經》(下)〉,《東洋文化(復刊)》第84號(2000年3月),頁44-58。後收入氏著:《秦漢儒教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4年1月,頁303-335。
    ﹝日﹞藤井倫明:〈宋代道學中「真實無妄」之「誠」析論〉,《漢學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頁165-182。
    梁音:〈二十四孝の孝——老萊子孝行說話の場合〉,《日本中國學會報》第五十四集,2002年,頁211-224。
    梁音:〈二十四孝の孝 その二:黃香•吳猛の孝行說話を中心に〉,《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第1號,2002年3月,頁32-78。
    梁音:〈正史と二十四孝に見る王裒像の変遷〉,《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第九號,2010年,頁43-66。

    (三)學位論文
    毛騰飛:《魏晉南北朝孝觀念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王玉樓:《漢魏六朝孝子傳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李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李金陽:《〈孝義傳〉的成立與漢唐間社會政治秩序的重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5月。
    吳芸:《姜詩故事研究——以《躍鯉記》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邱仲麟:《不孝之孝: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的社會史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林昱宣:《《孝經》思想研究——以荀學為進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20年。
    施淳益:《唐代的清官》,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洪子惠:《漢魏六朝《孝子傳》文獻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4年。
    陳燕梅:《魏晉時期喪服禮議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冠閔:《論兩漢魏晉孝治實踐》,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張鵬宇:《閔子騫孝行故事的文學演繹與墓葬圖像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劉詠芹:《魏晉南朝孝道研究》,武漢:湖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鄭娟芝:〈漢魏六朝女性紡織:勞動營生與倫理象徵〉,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年。
    羅聖堡:《漢宋《孝經》學論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魯洋:《唐代《孝經》類文獻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5月。
    鍾夏:《宋代《孝經》文獻研究》,新鄉:河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4月。
    梁音:《二十四孝の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論文,2002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