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知耘
Hsu, Chih-Yun
論文名稱: 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經驗
The Family Experience of Three Highly Gifted Students
指導教授: 陳昭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敘事探究高度智商資優生家庭經驗
英文關鍵詞: narrative inquiry, highly gifted students, family experie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SE.003.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7下載:6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以敘事探究的方式,敘說三位高度智商資優生的成長故事,並建構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經驗,包含家庭環境、成長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家庭互動關係和教養高度智商兒童觀點。
    以播放一段紀錄片之意向,分六個章節撰寫:一、為何說故事:說明研究高度智商的動機和理由;二、前情提要:透過回顧高度智商資優、家庭經驗和親子關係等相關文獻整理,理解「家庭系統」、「家庭經驗」的意義,構築敘說故事的框架、脈絡;三、手中腳本:此部分說明為何以質性研究取向、說明敘事探究的內涵、說明研究工具、參與者如何選取、介紹資料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增進品質與遵守研究倫理;四、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故事:分別敘說三位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成長記事與母親教養心聲;五、故事的背後——解讀家庭經驗:此部分呈現持續比較法分析整體資料內容,形成代表家庭經驗的主題類別,並同時與過去研究對話;六、故事延續:此部分為研究者整理之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經驗形式,以及給未來研究及建議。
    本研究呈現之高度智商資優生家庭經驗的樣貌、成長歷程和互動關係,能給予其他資優生家庭在經營家庭互動關係或教養資優子女上,擁有正向之參考價值,也期待未來研究探索更多不同樣貌的家庭經驗。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narrative inquiry, which tells growing-up stories of three highly gifted students including their family atmosphere, significant events, inter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and concepts of parenting highly gifted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I reviewed past researches and articles about family experience and family psychology to build up a storyline of this study. Following the qualitative practice to pick up participants individually till information satisfied. I, eventually, choose three highly gifted students and their mother to be my participants.
    By telling stories form their birth to every growing phase, their mother also shared experience on parenting a gifted child. Findings revealed their growing-up environment which filled with intimacy, concern and respect. They also experienced several similar events includes their first highly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how to be an identified gifted student and how they suffered from their perfectionism,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excellent ability. Furthermore, I described their family activities and how to impro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and parents.
    In lack of the highly gifted research, this study tried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ir family and construct their family experience. In the end, I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of highly gifted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為何說故事 1 第一節 探索之初衷 1 第二節 心之所向 4 第三節 研究之鑰 5 第二章 前情提要 7 第一節 高度智商資優生 7 第二節 家庭經驗 20 第三節 資優生親子關係 30 第三章 手中腳本 35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5 第二節 故事主角 44 第三節 如何敘說 48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整理 51 第五節 品質指標與研究倫理 59 第四章 高度智商資優生的故事 63 第一節 自信又溫暖的中二少年——江江 63 第二節 小馬蓋先——Derek 71 第三節 愛心、蝴蝶、仙子——Iris 81 第五章 故事的背後——解讀家庭經驗 91 第一節 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環境 91 第二節 成長歷程中的重要事件 96 第三節 家庭互動關係 108 第四節 教養高度智商兒童的觀點 120 第六章 故事的延續 1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 145 附錄二 148 附錄三 149 附錄四 151

    中文部分
    丁世佳(譯)(2017)。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中島芭旺著:見てる、知ってる、考えてる)。台北,三采文化。(原著出版於2017)
    王琡棻(2009)。資優生情意特質的一體兩面。國小特殊教育,48,100-110。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C.L.Riessman著:Narrative analysis)。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新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任恩儀、郭靜姿(2008)。早熟讀者語文能力的個案研究。特教論壇,4,1-13。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A.Lieblich , R.Tuval-Mashiach & T.Zilber著Narrative Reserch: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吳奇錚(2012)。出棋智勝-青少年優異棋手的學棋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昆壽(2009)。資優教育概論(第二版)。台北:心理。
    吳武典、陳昭地(1999)。我國參與國際物理與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學生的追蹤研究-環境影響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97-323。
    吳書榆(譯)(2015)。阿德勒心理學講義(A.Adler著: The science of living)。台北,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於1927)
    吳靜婉(2004)。中間子女早年家庭經驗及其影響之分析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李毓貞(2005)。高中資優學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鑑定辦法(2013):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九月二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 1020125519B號令發布。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心靈工坊。
    林妙華(2003)。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友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妘蓁(2013)。資優生同理心、過度激動特質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良惠(2008)。家庭對數理資優者創造性與生產性成就表現影響之探究。資優教育研究,8(1),1-18。
    林佳盈(2015)。論阿德勒學派在諮商中的原理與應用。諮商與輔導,355,19-23。
    林芳韻(2007)。中學資優生家人互動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詠齡(2012)。一位資優生手足回觀家庭經驗 與手足關係之敘事探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倪慧喜(2013)。不同類型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過度激動特質與自閉症光譜特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柯麗卿(2008)。資優兒童與一般兒童家庭教養特質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107,15-23。
    涂筱姍(2006)。「資優生手足」手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張芝萱(2004)。撥雲見日~一位特殊高智商資優生的故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2,325-339。
    崔詠欣、黃庭偉、王依婷(2012)。初探家庭次系統中的婚姻、親職、親子次系統之交織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37,41-53。
    張鐘文(2008)。國小資優生與其家長、手足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張馨仁(2001)。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2),45-49。
    張馨仁(2011)。過度激動特質對於資優生與普通生學習表現、創造力及心理適應之預測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許淑菁(2008)。資優幼兒與普通幼兒家庭教育與智力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陳采明(2005)。資優幼兒親職教育方案中的成長經驗(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奐妤(2011)。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類型、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陳建汝(2003)。小欣的秘密花園:一位特殊高智商資優生的生活經驗(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昭儀(1996)。父母──資優生的最佳輔導者。資優教育季刊,61,13-18。
    陳娟娟(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優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的研究(未出版)。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雅琪(2008)。臺北縣市國小舞蹈班與普通班學生完美主義及成就表現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雅檸(2006)。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陳錦香(2006)。高創造力資優生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大賽首獎得主為例(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在職專班學位論文,臺北。
    陳玉婕(1987)。家有資優兒——林秋妹老師的家庭教育。師友月刊,243,27-28。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 (4),1-28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揚智文化。
    曾文星(2004)。家庭關係(第一版)。香港:中文大學。
    曾端真(2003)。中青兩代童年記憶中的家庭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229-271。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台北:雙葉書廊。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淑珍(2006)。阿德勒學派中早期回憶的意義與解釋。輔導季刊,42(3),49-60。
    黃阿修(2009)。資優學生家長的心路歷程~牽著孩子的手成長路上路上一起走。載於王曼娜等:資優之路,孩子攜手成長(32-45頁)。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葉小燕(譯)(201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台北:究竟。
    葉光輝、孫世維、利翠珊、趙淑珠(1997)。家庭心理學的開展與研究特點。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0(2),19-43。
    葉光輝主編(1999)。家庭心理學:系統思維觀點的探討與應用。台北: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裕豐、李乙明,于曉平、蔡桂芳、鄭聖敏、鄺靜辰、李俊偉、黃曉嵐、柯麗卿、桑慧芬(譯)(2012)。資優教育概論(G.A. Davis, S.B. Rimm & D. Siegle著: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6th edition)。台北:華騰。
    蔡美玲(譯)(1990)。了解人性(W.B. Wolfe著: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英譯自A. Adler)。台北:遠流。
    盧雪梅(2010)。資優兒童親職教育(J.T. Webb, J.L. Gore, E.R. Amend, A.R. DeVries著:A Parent’s Guide to Gifted Children)。台北:心理。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2)。國小資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25-247。
    蘇輝國(2011)。家長對其子女數學資優之發掘與輔導(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英文部分
    Ackerman, C. M. (2009).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Dabrowski's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and how they are connected. Roeper Review, 31(2), 81-95.
    Clark, B. (2007). Growing up gifted. NY: Macmillann
    Colangelo, N. & Davis, G. A. (2002).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3rd Ed.). NJ: Pearson.
    Dabrowski, K. (1964).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Davis, G. A., Rimm, S. B. & Siegle, D. (2011).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Sixth Ed.). NJ: Pearson.
    Gross, M. U. M. (2009). Highly gifted young people: Development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In Shavinina L.V.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Giftedness(pp.337-351). Springer, Dordrecht.
    Gross, M. U. M. (1999). Small poppies: Highly gifted children in the early years. Roeper Review, 21(3), 207-214.
    Gross, M. U. M. (2000). Exceptionally and Profoundly Gifted Students: An Underserved Population. Understanding Our Gifted. Open Space Communications.
    Guldemond, H., Bosker, R., Kuyper, H., & van der Werf, G. (2007). Do Highly Gifted Students Really Have Problems?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13(6), 555-568.
    Hollingworth L. S. (1926). Gifted Children: Their Nature and Nurture. N Y: Macmillan.
    Hollingworth, L. S. (1942). Children Above 180 IQ Stanford-Binet: Origin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World Books.
    Kem, R. M. Belangee S. E. & Eckstein D. (2004), Early recollections: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0(2), 132-141.
    Lovecky, V. (1994). Exceptionally Gifted Children: Different Minds. Roeper Review, 17(2), 116-120.
    Lubinski, D., Benbow, C. P. (1994). The 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 The First Tree Decades of A Planned 50-year Study of Intellectual Talent. In R.F , Subtonik., K.D., Arnold(Eds)), Beyond Terman: Contemporary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pp.255-281).NJ: Ablex.
    Lubinski, D., Webb, R. M., Morelock, M. J. & Benbow, C. P. (2001). Top 1 in 10,000: A 10-Year Follow-up of the Profoundly Gifted.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4), 718-729.
    Mofield, E. L. & Peters, M. P.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Overexcitabilities in Gifted Adolescents.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38(4), 405-427.
    Neihart, M. & Robinson, N. (2000). Task Force on Social-Emotional Issues for Gifted Students. Prepared as part of a keynote address and discussion at the 47th annual NAGC Convention in Atlanta, Georgia. (ww.nagc.com)
    Olszewski-Kubilius, P. (2008).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talent development. In Handbook of giftedness in children (pp. 53-70). Springer US.
    Olszewski-Kubilius, P., Lee, S. Y. & Thomson, D. (2014).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gif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58(3), 199-216.
    Piechowski, M. M. (1997). Emotional giftedness: The measure of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n N. Colangelo &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2nd ed.) (pp.366-381).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ilverman, L. K. (1989). The Highly gifted. In J. F. Feldhusen, J. Van Tassel-Baska & K. R. Seeler (ed.)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the gifted (pp71-83). Denver: Love.
    Terman, L. M. (1925). Genetic Study of Genius (Vol. 1):Mental and physical traits of a thousand gifted childre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