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瀰穰
論文名稱: 朱子哲學之天人關係及其工夫論
指導教授: 黃瑩暖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朱子天人牟宗三工夫心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分成六章,主題圍繞朱子哲學中的天人關係及工夫論進行探討。第一章針對本文論述主題之相關背景,做一歷史性的陳述與整理,包含了與本文主題相關的「天」之概念。第二節則針對前人對於朱子心性論及工夫論的看法的研究做歸納、省察,並於此過程中提出本文論述之動機。
    第二章,則分析朱子哲學中有關天的重要意蘊,及其在朱子哲學中的意義,以及各個意蘊之間的關連性,並著重在於「天」與「人」關係之探討。藉由朱子建構的天人關係,了解其形式與具體內容,以及天人合德的之所以可能的先決條件。
    第三章,分成兩小節,分別從「惡」的存在與如何對治「惡」兩方面著手。在第一節中,討論朱子「天人關係」思想體系中「惡」的存在,先從宇宙論的觀點來看「惡」的產生原因,再從「心性」架構中看待「惡」的存在,藉此鋪陳出「人欲」與「惡」中間的連結;第二節則針對「惡」的對冶提出該如何抑制「惡」的方法,由「心」為引子,探討心具理的理論意義與心性情之關係以及心、理的審查,這個過程乃是工夫論的動力。
    第四章,從朱子工夫論的兩大主軸:持敬與格物做進一步的研究;接著再討論工夫論的具體實踐。儒家所謂為學的終極目的,其要在於達到天人合德的聖人人格,就朱子之哲學綱維來說,其所謂之聖人人格,乃是使此心不受氣稟之限制和私欲之蒙蔽,而能整全發揮性之道德的理想人格,因此本章強調朱子哲學體系中的「復性」,工夫論為一「復性」之過程,亦是一「天人合德」之過程。
    第五章為呼應第四章工夫論是否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然而各家對於工夫論是否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看法不一。因此在第五章中,筆者將處理此問題。第一小節中,擇要簡述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對朱子「天人合一」的批判;而後針對牟宗三先生的論點提出討論,討論的重點主要從朱子格物致知為內在或是外在向度以及天人合一的的超越性問題著手;最後,對朱子的工夫論作再次辯析,釐清朱子哲學中,工夫論如何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問題。
    第六章結論,總結前面的觀點,並對本文之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進行檢討。

    朱子哲學之天人關係及其工夫論 【目次】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論述背景與研究動機………………………………1 一、論述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9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省察與本論文研究方法………… 11 一、前人研究成果省察……………………………………………… 11 1.朱子哲學的重要研究論著……………………………………………………… 11 (1)通論朱子學的研究論著………………………………………………………11 (2)朱子哲學義理思辨的研究論著………………………………………………12 (3)各家朱子天人關係之歸納……………………………………………………16 2.與朱子工夫論相關的單篇論文………………………………………………… 17 (1)期刊論文……………………………………………………………………… 17 (2)學位論文……………………………………………………………………… 17 二、 研究方法…………………………………………………………21 第三節 本論文內容概要………………………………… 23 第二章 天人關係……………………………………27 第一節 「天」觀念的多重意蘊……………………………27 一、 自然義之天………………………………………………………29 二、形上超越義之天……………………………………………………31 三、內在性理義之天……………………………………………………36 第二節 天人關係的形式………………………………… 43 一、 從根源處說天人本只一理………………………………………44 二、 就存在現實說天理人欲有別……………………………………46 第三節 天人關係的內容…………………………………. 50 一、人道即天道……………………………………………………… 50 二、天人相輔………………………………………………………… 53 小結………………………………………………………… 57 第三章 天人關係中惡之存在……………………61 第一節 惡產生的原因…………………………………… 62 ㄧ、理氣架構(宇宙論)中惡的存在……………………………… 62 二、心性架構(心性論)中惡的存在與人欲……………………… 64 第二節 惡的對治………………………………………… 75 一、心具理的理論意義與心性情之關係—工夫動力來源的探討… 76 1.心為主宰………………………………………………………………………… 76 2.心統性情………………………………………………………………………… 77 3.心具理…………………………………………………………………………… 81 二、心屬氣、心兼理氣的省察……………………………………… 84 三、道德實踐工夫的終極目的-回歸天人一理…………………… 89 小結………………………………………………………… 98 第四章 工夫論與天人關係………………………101 第一節 主敬持守—心靈動力的涵養…………………… 102 第二節 居敬涵養此心無間於動靜……………………… 106 一、居敬涵養……………………………………………………… 106 1.心為一動靜無間周流貫徹的流行之體……………………………………… 108 2.敬乃通貫於未發已發之工夫………………………………………………… 11 二、敬之意涵與敬之作用………………………………………… 113 第三節 格物的內涵:知識與道德兩個面向…………… 120 ㄧ、格物的定義(窮理-兼涉格物與致知兩個面向)………… 120 二、格物的目的-由知識之真知以進於道德實踐……………… 125 第四節 格物工夫的展開………………………………… 132 ㄧ、格物的下手處乃是從切己處做工夫………………………… 132 二、 格物窮理工夫的實質方式-積累與類推…………………… 135 小結………………………………………………………… 141 第五章 工夫論與天人合一的和諧關係………… 145 第一節 牟宗三對朱子天人合一的批判……………… 146 第二節 朱子工夫論中需處理的議題…………………… 150 一、 格物窮理為外在或內在 ………………………………… 150 二、 天人合一的超越性………………………………………… 156 第三節 朱子工夫論的再辨證…………………………… 161 一、 心的主體性………………………………………………… 162 二、知識與道德………………………………………………………164 三、天人合一………………………………………………………… 166 小結………………………………………………………… 168 第六章 結論…………………………………… 171 第一節 本論文之整體回顧…………………………… 172 第二節 本論文之研究限制與展望…………………… 177 參考文獻…………………………………………… 179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朱熹著述文獻
    《四書集註》,〔宋〕朱熹撰,(台北:學海,1989年)。
    《朱子全書》(全二十七冊),〔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一刷。
    《近思錄集解》,〔宋〕朱熹編,〔清〕張伯行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1月再版。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二版二刷。

    以下以年代先後排列
    《周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尚書注疏》〔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詩經注疏》〔漢〕毛亨傳; 〔漢〕鄭玄箋 ; 〔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荀子集解》〔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10月九版。
    《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張載集》〔宋〕張載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3月初版一刷。
    《二程集》(全二冊),〔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一版五刷。
    《象山全集》,〔宋〕陸九淵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收錄於《四部備要–子部》),1965年。
    《陽明全書》,〔明〕王守仁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收錄於《四部備要–子部》),1965年。
    《論語集註考證》,〔元〕金履祥,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1936年12月初版。
    《宋元學案》,〔清〕黃宗羲撰,(全四冊),李心莊、陳叔諒編,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1987年5月初版第六次印行。
    《十駕齋養新錄》,〔清〕錢大昕著,台北市 : 臺灣商務, 1976年。
    《戴震集》,〔清〕戴震,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朱熹年譜》,〔清〕王懋竑撰,何忠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一版一刷。

    二、當代專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冊,台北:洪葉文化,1995年。
    方同義,《中國智慧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方東美撰,《新儒家哲學十八講》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中國孔子基金會編,《儒學與廿一世紀》上下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王瑞明,《宋儒風采》,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
    王邦雄編著,《中國哲學家與哲學專題》,台北,空中大學,1989年。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年。
    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史作檉,《中國哲學精神溯源》,台北:理得出版公司,2006年。
    成中英,《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之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10月初版。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出版公司,1990年。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初版八刷。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四刷。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05年3月臺初版十三刷。
    杜維明,《儒家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李日章,《宋明理學研究》,高雄︰三信出版社,1979年。
    李日章,《程顥‧程頤》,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板橋,藍燈,1992年。
    李志林,《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199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全二冊),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6月初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7月初版。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臺北:明文書局,1995年5月初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2001年7月再版。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年7月初版。
    林安梧,《現代儒學論衡》,(台北,業強,1987年),五月初版。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朱熹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5月初版。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一刷。
    祖蘭舫撰,《朱子本體論與人生論》 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2月初版。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5年2月第三版。
    姜允明,《心性的現代詮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姜允明,《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台北︰明文書局,1994年。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987年。
    高全喜,《理心之間》,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二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二刷。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徐遠和,《洛學源流》,山東︰齊魯書社,1987年。
    徐遠和,《儒學與東方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麥仲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香港:1968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 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陳 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一版一刷。
    陳 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版。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陳來,《人文主義的視界》,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4月初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生學書局,1988年4月初版。
    陳榮捷,《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陳俊民,《中國哲學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黃秀璣,《張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3月一刷。
    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0。
    曾春海,《易經哲學中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三民,1990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7月初版一刷。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市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5年,初版。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和市 : 谷風, 1986年。
    張立文,《走向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北京︰中華書局,1992。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張立文,《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張立文主編,《氣》,蔡方鹿等著,北京市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 新華書店經銷, 1990年。
    張立文主編,《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主編,《心》,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主編,《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世英,《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傅武光,《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景海峰,《熊十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市 : 臺灣學生, 1990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 :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市 : 文津, 1990年)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化》,台北︰五南圖書,1996年。
    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
    楊天石,《朱熹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楊慧傑,《朱熹倫理學》,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台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鄒永賢主編,《朱熹思想叢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增訂三版。
    劉曉波,《選擇的批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9年。
    劉樹勛,《閔學源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墨子刻著,顏世安、高華、黃東蘭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鄧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9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潘富恩、徐余慶,《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57年。
    錢 穆,《朱子新學案》(全五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11–15),1994年(據1982年錢穆自印再版重排校印)。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錢 穆,《朱子學提綱》,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 : 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市 : 臺灣學生, 2001年)。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全二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5月。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龐萬里,《二程哲學體系》,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2年。
    顧昕,《中國反傳統主義的貧困》,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3年。
    龔道運,《朱學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三、期刊論文

    毛保華,〈王陽明心學之心〉《孔孟月刊》第36卷第3期。
    宋邦珍〈二程「敬」的工夫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總號四六七),2001年7月,頁21–26。
    吳汝鈞,〈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4期,1996年4月。
    杜保瑞,〈朱熹工夫理論〉,第十四屆國際中國哲學會議,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2005年7月13至7月19日。
    李景林,〈論大學以修身為本的心物關係學說〉《孔孟學報》第74期。
    林丹,〈略論先秦儒道思想中的天人觀〉《孔孟月刊》第42卷第11期。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思與言》第二十二卷第四期,1984年11月,頁321–333。
    林安梧,〈天人合一的正用與誤用〉《鵝湖月刊》第28卷第8期總號272,1998年2月。
    林安梧,〈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第三十期,2001年5月,頁77–96。
    林正三,〈朱子的格物致知說〉《徳明學報》第12期1998年3月。
    金基柱,〈天道性命相貫通思想在宋明儒學的展開〉,《鵝湖月刊》第30卷第一期總號349。
    徐公喜,〈李紱與《朱子晚年全論》〉《上饒師專學報》第19卷第5期 1999年10月。
    袁保新,〈從義命關係到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的兩種意涵〉《醒吾學報》1989年10月。
    袁信愛,〈朱熹理氣論中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1996年5月。
    唐經欽,〈朱子之天道思想〉《徳明學報》第23期,93年6月。
    張子立,〈再論朱子歸入自律倫理學得可能性〉《鵝湖月刊》第26卷第五期總號第305。
    張永儁,〈清代朱子學的歷史處境及其發展〉《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7期,2001年7月。
    張恭銘,〈朱陸論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2期 86年2月。
    張恭銘,〈南宋至元的朱陸和會思想〉《孔孟月刊》第35卷第9期 86年5月。
    陳殿云,〈理與欲〉,《中國哲學史研究》,第十四期,1984年1月,頁24-27。
    陳立驤,〈牟宗三宋明儒學三系說的省察-從三系說到兩型四系說〉《鵝湖月刊》第26卷第3期總號303。
    黃信二,〈論陽明致良知哲學之基礎:以中庸為詮釋座標的分析〉《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9期,2003年9月。
    傅武光,〈朱子對於惡的來源說明〉收錄於《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文津,1990年。
    楊祖漢,〈朱陸論爭的主要問題及其會通〉《歷史月刊》第138期 1999年7月。
    楊國榮,〈心物之辯與天人之際〉《孔孟學報》第74期。
    楊儒賓,〈戰後臺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民國89年11月。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90年6月。
    楊維中,〈論天人之辨的倫理意蘊〉《哲學與文化》29卷第1期,2002年1月。
    賈忠婷,〈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鵝湖月刊》第29卷第5期總號341。
    溫帶維,〈論朱子宇宙論中惡之可能〉《哲學與文化》26卷7期,1999年7月。
    趙雅博,〈明天理滅人欲探微〉,《中國國學》第十五期,頁75-89。
    劉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7期2001年7月。
    蔡仁厚,〈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7期,2001年7月。
    蔡仁厚,〈朱陸異同與象山實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8輯 90年6月。

    四、學位論文
    博士論文(以姓氏筆劃排列)
    王大德《朱陸異同-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王志銘,《朱熹與康德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台大哲研博士論文,1994年。
    田炳述,《從理學到心學之發展看王陽明心學的特色》,文化哲研博士論文,1995年。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梁承武《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崔知泰,《由朱熹形上結構解析其心性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黃師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5月。
    楊斐芬,《朱子成德之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劉錦賢,《戴東原思想析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簡宗修,《朱子的理氣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
    權相赫,《朱子人格教育思想體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碩士論文(以姓氏筆劃排列)
    元鍾實,《朱熹之心性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王麗華,《《大學》之「格物致知」的研究:反省朱子、陽明的「格物致知」義》 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惠雯,《朱熹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輔仁哲研碩士論文,1992年。
    方蕙玲,《鵝湖爭議真諦之研究—由朱陸對認知的主張看鵝湖爭議之真諦》,東海哲研碩士論文,1987年。
    尹元鉉,《從朱子思想中之「天人」架構閘論其義理脈絡》,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白百伶,《宋元之際朱陸異同論》,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相勳,《朱子心性思想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何孟芩,《朱熹論學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汪義麗,《象山心學在宋學中之歷史意義》,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林浩德,《陸象山心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林美惠,《朱子學禮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林鯤洋,《戴震之哲學思想研究—以性論為中心》,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柯志明,《朱熹主體理論之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胡元玲,《朱熹思想中「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胡森永,《朱子思想中道德與知識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胡健財,《戴震反程朱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張鍠焜,《朱子讀書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傅玲玲,《陸象山道德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甲淵,《陸象山道德哲學之研究—以「心即理」為中心》,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黃師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鄭素伊,《朱子倫理體系之考察》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趙世瑋,《戴震倫理思想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蔡馥穗,《清儒人性論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