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連映涵
Lian, Ying-Harn
論文名稱: 以文化平權觀點探討校園表演藝術活動之研究-以花蓮縣萬榮國小合唱團為例
Cultural Equity Applied on School Performing Arts Activities:A Case study on The Chorus of Rubas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何康國
Ho, Kang-Ku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文化權利文化平權文化近用合唱團心理發展校園活動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Rights, Cultural Equity, Cultural Accessibility, Chorus, Mental Development, School Activiti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16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6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文化平權」的提倡備受關注,卻多以身心障礙者及新移民族群為主要推動族群。研究者曾深入偏鄉校園,看見校園活動發展的意義與價值,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偏鄉原住民」為主要研究族群,並以「花蓮縣萬榮國小合唱團」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萬榮國小如何透過表演藝術校園活動「合唱團」,實踐文化平權之內涵。
    本研究以文化平權之核心概念切入,探討萬榮國小合唱團發展校園藝術活動之概況與困難,深入認識個案之背景,並了解偏鄉原住民學校經營校園活動,可能面臨之問題;同時,研究萬榮國小合唱團,對於太魯閣文化的保存與延續有何影響、如何影響,更進一步了解合唱團對於學校成員與家長之文化近用的影響;最後,瞭解合唱團之資源概況與運用方式,以及合唱團之經營,對學生文化權利的展現及心理發展所產生之影響。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萬榮國小經營校園活動「合唱團」,有助於太魯閣文化之保存與傳承,提升與他族文化間的相互近用,爭取外部資源的挹注,並且充分展現文化權利,促進學生之正向心理發展,落實文化平權之內涵。
    期以透過本研究的討論與結果發現,給予偏鄉原住民小校、文化平權推動人員以及相關研究之研究者建議與參考,共同促進文化平權之落實與推動。

    In recent years,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equity” has been gradually emphasized. However, people mostly focus on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new inhabitants. The researcher has delved into rural schools and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ampus activities. Thus, this thesis chose “rural indigenous peoples” as main papulation, and selected “the chorus of rubas elementary school” as main subject, which realized cultural equity by school performing arts activities.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value and idea of cultural equit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within the chorus of rubas elementary school, and discussing how the chorus effected Truku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Besides, the thesis reach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accessibility for parents and school members, and understood the usage of resources which they had. Finally, how the student showed their cultural rights and the influence to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 were pointed ou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chorus of rubas elementary school contribute to Truku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cultural exchange with other groups,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The choru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rights of Truku cultural,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equity.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eek to provide rural indigenous schools, promoters of cultural equity and researchers a referenc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to be beneficial for future imple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文化平權 10 第二節 表演藝術校園活動 27 第三節 原住民學校教育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7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9 第七節 研究的確信度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3 第一節 花蓮縣萬榮國小合唱團概述 73 第二節 合唱團對於文化保存與延續的影響 81 第三節 合唱團對於文化近用的影響 96 第四節 合唱團之資源概況與應用 102 第五節 合唱團對學生的影響 108 第六節 小結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1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33 參考文獻 134

    中文書目

    卜錫文(1988年2月)。音樂的德育功能。人民音樂月刊,頁39。

    文化部(2015)。文化部推廣文化平權補助作業要點。

    文化部(2017)。文化基本法草案總說明。台北市: 文化部。

    文化部(2017)。文化部推廣文化平權補助作業要點。

    丘昌泰(2008年12月)。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頁1-35。

    田心喻(1991)。譯序。於 BocockRobert,文化霸權(頁1-3)。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法會《種族歧視條例草案》委員會(2007)。平權行動。台北市:立法會《種族歧視條例草案》委員會。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康國(2016)。我國表演藝術團體組織定位與經營策略。台北市:小雅音樂。

    牟嘉瑩、楊子嫻(2016年05月)。點亮教育的「心」燈火—偏鄉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頁4-6。

    谷拉斯‧吾木(2019年06月)。從馬太鞍部落祭祖事件看「文化主體性」重建之路。原住民族文獻,38。

    吳豐維(2007)。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頁63-78。

    吳明清(1997)。發展學校特色理念與做法。北縣教育,頁21-26。

    吳就君譯(1994)。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李光浦(1985)。青年美育手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淑菁(2016)。原住民教育。於 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多元文化教育(頁 113-141)。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李瑛(2000年4月)。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教育-教育決策倫理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4),頁349-361。
    易君珊(2017)。台灣身心障礙者與長者藝術文化參與現況研究。台北市:社團法人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林仁和(2013)。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天祐(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學校經營學術研討會,頁17。台北市。

    林玫君、盧昭惠。(2008)。臺灣近現代表演藝術教育篇。於 徐麗紗、廬昭惠、王麗雁、林玟君,臺灣藝術教育史(頁163-214)。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施又文(2009)。臺灣多元語族歌謠淺析--以閩南歌謠、客家歌謠為主。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99,頁38-51。

    夏學理、陳尚盈、黃肇璟、翁鵲旻(2013)。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宗林(1989)。校園活動的哲學基礎。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當前校園活動與教育(頁 183-194)。台北市:文笙書局。

    張丹陽(2015年04月05日)。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音樂教育探討。北方音樂,23,頁19。

    張文哲(1989)。校園活動與學生心理發展。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當前校園活動與教育(頁223-246)。台北市:文笙書局。

    張秀雄(2004年06月)。多元文化教育 VS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5,頁37-60。

    張京媛主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

    張建成(2001)。傳統與現代之間:論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二十一世紀原住民族教育的展望-人權教育與族群關係、師資培育與母語教學、人才培養與藝能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教育部(2014)。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台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108年01月31日)。國民小學校別資料。

    莊璧華(2012年9月)。淺談合唱教育的功能。文化生活,69,頁14-18。

    許菀玲(2010)。桃園縣國民中小學學校特色發展與認證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陳其南、劉正輝(2005年09月01日)。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頁77 - 88。

    陳佳利(201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陳枝烈(2013年06月)。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147-168。

    陳枝烈(2015)。原住民民族實驗學校設置規劃及民族教育政策建議計畫。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專案成果報告。

    陳枝烈(2017)。原住民族教育實驗學校發展現況。政大研討會論文。台北市。

    陳信智(2009年07月05日)。評論十二年國教追求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社會公平「正義」目的之理論適當性。學校行政專論,頁31-43。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市:復文。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陳寶山(2010年2月)。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評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頁47-74。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市:高雄復文出版。
    湯仁燕(2002年12月)。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頁75-101。

    黃秀蓉(2015)。淺談原住民教育問題與因應對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頁179-181。

    溫文龍、王瓊慈、謝淑媒、李素金、湯慧屏、林秀香、施琇瑩(106)。國民小學學校特色發展之研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詹志禹、吳璧純(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頁28-41。

    劉秀美(2016年05月01日)。當歌,是唱給生活聽-原住民歌謠的「有情」世界。PAR表演藝術雜誌 281期,頁 80-82。

    劉美慧(2016)。文化回應教學。於 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多元文化教育 (頁 221-246)。台北市 高等教育出版。

    劉俊裕、張宇欣、廖凰玎(2015)。文化權利地圖。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智濬、黃美玲(2015年06月)。部落歌謠傳唱及歌謠意義的再生產:以松鶴部落為研究場域。中正漢學研究,頁157-178。

    劉雅瑩(2006)。人際互動。於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頁 132-143)。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豐榮(1989)。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蔣孔陽(1986)。德國古典美學。台北市:谷風出版社。

    鄭雅雯(2015)。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化平權的實踐經驗探討。古典新意:國立臺灣文學館館員論文集刊2015,36,頁121。台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盧秋珍(2013年05月01日)。藝術學習在教育上的意義。台北市。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台北市:自立晚報。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高橋(1991)。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韓台武(2017年01月)。多元文化論:Iris Marion Young 的差異政治與溝通民主。哲學與文化,頁159-179。
    顏淑惠(2014)。意義的追尋:族群、文化、語言教育。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 於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市:台灣書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0)。多元文化教育(第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QramsciAntonio (1991)。文化霸權(田心喻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書目

    Americans for the Arts. (2016). Statement on cultural equity. Americans for the Arts.

    Dana H. Richard. (1998). Understanding Cultural Identity in Intervention and Assessment.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Festinger Leon.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Bobbs-Merrill.

    Forsyth R. Donelson. (1999). Group Dynamic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Gardner, R. & Lambert, W.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Ma: Newbury House.

    Henderson George. (1971). America's Other Children; Public Schools Outside Suburbia.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ornett M. Danielle. (1990). Elementary-Age Tasks,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Young American Indian Children. Action Teacher Education Vol.12,3.

    Lawrence M. Brammer & Ginger MacDonald. (1998). The Helping Relationship:Process and Skill. United States: Pearson Education.
    NationUnited. (1948 December 10).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Trinidad, S. & Sharplin, E. & Ledger, S. & Broadley, T. (2014). Connecting for innovation: Four universities collaboratively prepa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teach in rural and remote western Australi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1-13.

    網路資料

    文化部(2016)。縣市文化統計。
    https://stat.moc.gov.tw/county/

    文化部(2018)。文化平權。
    https://www.moc.gov.tw/content_413.html

    教育部(107年10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台北市。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22/pta_18533_2143291_60289.pdf

    教育部(108年02月13日)。出版品。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0CE75B8E351BA603

    CollaborativeHelicon. (2017, July 11). Not Just Money: Who is Making the Decisions?
    https://medium.com/helicon-collaborative/not-just-money-part-2-5e19115d09ba

    Roger Schonfeld & Liam Sweeney. (2015).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Art Museum Staff Demographic Survey.
    https://mellon.org/media/filer_public/ba/99/ba99e53a-48d5-4038-80e1-66f9ba1c020e/awmf_museum_diversity_report_aamd_7-28-15.pdf

    RosenJesse. A New Will to Confront Homogeneity in American Orchestras.
    https://www.giarts.org/article/new-will-confront-homogeneity-american-orchestra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