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嘉玲 |
---|---|
論文名稱: |
公共藝術對城市意象塑造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 Exploring the Role of Public Art in the Shaping of City Imagery- The case of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黃海鳴
Huang, Hai-Ming 蘇憲法 Su, Hsien-F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公共藝術 、城市意象 、節慶化 、社區 、群聚 |
英文關鍵詞: | public art, city imagery, festivalizaiton, community, clust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3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公共藝術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公共藝術範疇不斷被擴大,其存在於城市空間的意義已不僅僅是當下場域環境的美化,更被賦予著社會議題探討、社區意識認同或擔負形塑城市意象的策略之一。公共藝術與城市意象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為何?公共藝術如何去塑造城市意象?這是本研究試圖探究的核心議題。
台北市擁有龐大的公共藝術資源,在公共藝術計畫概念及操作機制上扮演著引領先驅的角色。本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企圖梳理出其公共藝術發展的脈絡,從中擇取近年來發展出的「節慶化」、「社區營造」指標性的公共藝術計畫作為研究個案,進行相互辯證,以瞭解公共藝術對於城市意象塑造所產生的影響及層面,及公共藝術在其藝術本質上對於城市意象塑造被感知的程度與限制。
透過相關個案的相互辨證研究,經由分析後歸納出三點建議:(一)公共藝術介入城市空間,必須回應個體或群體的生活經驗。(二)城市意象的塑造,需要時間持續性的累積。(三)以公共藝術作為城市意象的策略,必須創造群聚效應。
Public ar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over 20 years in Taiwan. The scope has been expanding and the meaning has grown beyond the simple purpose of decorating the environment. It is now a strategy employed to initiate discussions on certain social issues, to create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or to shape city imagery.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exploring two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ublic art and city imagery? (2) How does public art shape the city imagery?
The City of Taipei has been a pione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in Taiwan in terms of conceptual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refore there is a huge resource of public art hidden in the city. Targeting this resource, this research makes an attempt t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abstracts the more symbolic projects with certain themes, like “festivalizaiton”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for an in-depth discuss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ublic art in the shaping of city imagery at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how a work of public art in essence is perceived in relation to the shaping of city imagery and its limitations.
Through case studies and analysis, we consolidated our findings into three recommendations: (1) Public art installed in the city spaces must be a response to the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 experiences of the community. (2) The shaping of city imagery is a long-term and continuing process. (3) Public art designed as a strategy for shaping the city imagery must be conceptualized with the cluster effect element.
一、中 文 書 籍
文化部(2012年11月),《100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市: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年12月),《都市美學力:台灣‧法國‧公共藝術》(Urban Aesthetics─Public Art in Taiwan & France),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九十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九十三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九十九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1年10月),《這條路很藝術─台北市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敦化藝術通廊成果實錄》,台北: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4),《公共藝術‧臺北經驗─中國石油公司信義計畫區總部大樓公共藝術設置成果彙編》,台北: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5),《藝術 實驗 寶藏巖: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劃實錄》,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3),《2002台北公共藝術節─內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暨活動成果專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6),《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成果專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7),《藝術出牆─成果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年8月),《看見360度寶藏巖:寶藏巖公共藝術探索專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年10月),《捷運公共藝術實錄(一)淡水線及南港線》,台北: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11),《走過寶藏巌:口述歷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5),《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台南: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吳瑪悧編(2007年10月),《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市:遠流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條史生(2004年5月),《藝術與城市》(From Art To Urban City),潘廣宜、蔡青雯譯,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長美(1994),《城市閱讀》,台北:文建會/藝術家。
國立臺灣博物館(2011年1月),《城市‧博物‧新魅力─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台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atherine Groui(2002),《藝術 介入 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Pour de l'art dans notre quotidien:Des æuvres en milieu urbain ),姚孟吟譯,黃海鳴審訂,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harles Landry(2008年04月),《創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楊幼蘭譯,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Greg Richards、Robert Palmer(2012年7月),《文化節慶管理》(Eventful Cities: Cultural Management and Urban Revitalis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譯,臺北:桂魯專業書店。
Kevin Lynch(2004),《都市意像》(The Image of the City),宋伯欽譯,台北:臺隆書店。
Malcolm Miles(2003),《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景》(ART, SPACE AND THE CITY:Public Art and Urban Futures),簡逸珊譯,台北: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
Richard Florida(2009.01),《尋找你的幸福城市:你住的地方決定你的前途》,任卓、馮克芸譯,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Senie, Harriet F. 等編(1999),《美國公共藝術評論》(Critical Issues in Public Art)。慕心等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Suzanne Lacy(2004),《量繪形貌》(Mapping the Terrain-New Genre Public Art),吳瑪悧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二、西 文 書 籍
Hannerz, V.(1988). The world system of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meaning and its
local management.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alassi, Alessandro ed., (1987). Time Out of Time: Essays in the Festival,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 pp.1-2.
Getz, Donald, (1999).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strand Reinhold, p.120.
Kotler, P., H. D. Haider and I. Rein, (1993) . Marketing Places :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pp.34-35, The free,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
ScottAllen. (2000).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Nottingham, UK: SAGE Publications.
三、期 刊 文 章
台北當代藝術館(2009),《台北當代藝術館2009年報》,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2010),《台北當代藝術館2010年報》,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2010年9月),《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至捷運公共藝術案─教育推廣手冊》,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
石瑞仁(2011年6-7月),〈以公共藝術營造美麗社區:台北當代藝術館近年的實
踐案例〉,《公共藝術簡訊》,第101期,頁13。
朱俊德(2009年12月),〈提升都市意象塑造途徑之探析〉,《城市發展》,第八期,頁117。
江洋輝(2006),〈「小碧潭站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幸福知道」的發展過程〉,《「跨界‧對話」2006年台北市公共藝術研習活動學員手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頁14。
呂佩怡(2011),〈當代藝術展覽在都市開發與更新裡的角色〉,《藝術觀點》,第45期,頁50-56。
呂佩怡(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藝術觀點》,第47期
,頁80。
何春寰(2003年12月),〈是誰在挑戰「公共藝術」的定義與認知〉,《社教雙月刊》,,第118期,頁51。
宋祖慈(95年6 月),〈從違建村到藝術聚落 寶藏巖的變身故事〉,《台北畫刊》,第461期,頁64-69。
林崇傑(2000年1 月),〈城市設計與公共藝術—一個城市空間的變奏〉,《台北畫刊》,第384期,頁54。
吳慧貞(2002年6月10日),〈臺北市內湖污水處理廠另類公共藝術〉,《公共藝術簡訊》,第35期,頁1。
周雅菁(2010年2-3月),〈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概述〉,《公共藝術簡訊》,第93期,頁17-21。
周雅菁、曾啟雄(2010),〈台灣公共藝術政策崛起〉,《臺灣博物季刊》,29卷,第1期,頁53。
夏鑄九(2007年9月),〈全球都會區域、華人城市的文化與公共藝術〉,《城市與設計學報》,,第28期,頁18。
夏鑄九(民國99年12月),〈全球化台北的都市再發展策略之文化表現─台北市北大同文化園區計劃與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方案的形成與執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6期,頁1-6。
黃海鳴(2011),〈當公共藝術進入社區─公共藝術在寶藏巖社區的聚落活化與其公共性〉,《看見360度寶藏巖:寶藏巖公共藝術探索專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頁15-24。
黃海鳴(2012年2-3月),〈一個巨大且複雜的總體藝術劇場─從創意城市競爭看公共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公共藝術簡訊》,第105期,頁13-14。
黃海鳴(2003),〈暫時性公共藝術之擴散能量─談「2002年台北公共藝術節」〉,《2002台北公共藝術節─內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暨活動成果專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頁18。
張世倫(民國95年5月),〈聚落、藝術、寶藏巖〉,《臺灣光華雜誌》,第31卷,第5期,頁27。
葉光毅、黃幹忠(2000),〈都市空間與休閒娛樂〉,《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7卷,第1期。
蕭明治(民國100年3月25日),〈寶藏巖共生聚落口述歷史訪談專題〉,《臺北文獻季刊》,台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直字第175期,頁3。
蘇英敏 (96年9月),〈文化藝術介入與社區共生之新思考--以臺北寶藏巖為例〉,《臺灣建築》,第144期,頁86-91。
蘇瑤華(民國100年10月),〈藝術節慶,以城市為名〉,《國民教育》,第52卷,第1期,頁15-20。
四、會議論文
吳慧貞(2005年10月),〈認知重整的工程─台北公共藝術節〉,《2005年文建會公共藝術國際研習營:詮釋與實踐公共藝術裡的公共性專文》,頁40。
林崇傑(2003年1月),〈城市空間中的公共藝術─台北經驗的觀察與反省〉,《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兩岸四地公共藝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14。
五、學術論文
王筱文(2008),《城市中公共藝術的介入所造成影響層面之研究-以「粉樂町Ⅱ-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為例》,台北: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致萍(2001),《公共藝術作為都市空間再發展策略之批判論述實踐》,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昱樂(2008),《從公共藝術視覺效應之研究來探討其與都市環境之關聯性 -以台北市敦化南北路兩側之公共藝術為例》。
杜昭賢(2011),《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銘(2003),《由政策規劃與設置執行探討台灣公共藝術之發展》,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燕(2011),《藝術專業與民眾參與的辯證─「台北捷運中山站公共藝術設置案」的探討》,台北: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吳思賢(2005),《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樺(2010),《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環河北路為例》,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依菁(2002),《從公共藝術形式探討人、作品、環境之互動關係-以台北地區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琳(2000),《九O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南投: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智芳 (2008),《台北城市意象之建構及其終身學習社會的意涵-政府相關出版品之內容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書豹(2004),《公眾與藝術的再聚合--論藝術與公共藝術在當代的演化》,台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毅(1994),《公共藝術在都市環境中運用之探討》,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瑤華(2011),《從城市文化規劃角度對藝術村群聚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台北藝術進駐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六、網站資源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文化部公共藝術網http://publicart.cca.gov.tw/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共藝術中文網站http://taipeipublicart.culture.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