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紹霖 Wang, Shao-Lin |
---|---|
論文名稱: |
台南荷西時期氣候與現代氣候比較分析 the climate difference between Dutch Formosa and current Tainan |
指導教授: |
王重傑
Wang, Chung-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1 |
中文關鍵詞: | 熱蘭遮城 、樹輪 、荷蘭 、小冰期 、梅雨 、鄒佩珊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2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熱蘭遮城日誌》為一部荷西時期的文獻,紀錄者為荷蘭人,紀錄時間為1629-1662年,地點為台南安平古堡。本研究使用《熱蘭遮城日誌》的中譯本(共有四冊),針對其中關於氣象的描述,將其統合整理分類,並嘗試與現代台南的氣候進行比較,以認識台南在荷西時期的平均氣候特徵。研究方法的重點,在於將現代的氣象觀測數據轉化為可同過去紀錄比較的形式。同時,過去資料較為籠統與零散,故辨認標準有時也會適度放寬,以便於和現代的紀錄相比較。另外,本文也參考鄒(1998)年的研究結果來探討由日誌所得結果的合理性。
由荷西時期的33年(1630-1662)與現代30年(1981-2010)間之比較分析,發現過去在春季3-5月,偏南風日數較多,但在秋季9-10月,則為偏北風日數較多。在舒適度方面也有相似情形,在過去春季南風日數偏多同時偏暖,而在秋季北風日數偏多同時偏涼。
比較十七世紀台南平地與現代資料,當地並無明顯小冰期發生狀況。在日誌紀錄的33年間與鄒(1998)使用山區之樹輪比較,顯示冬溫走向的年代際變化一致,夏溫則不一致。使用尾寮山(山區)現代20年資料與台南平地氣溫進行相關性分析,可知兩地冬溫具有高度相關,但夏溫僅低度相關,或可解釋上述與鄒(1998)在夏溫不一致的現象。
比較5、6月的梅雨季的降雨日長度,過去十七世紀比現代約少兩星期,並有較高比例在5月下旬開始,在6月中旬結束,與入梅時間較集中在5月上旬與下旬。同樣利用尾寮山與台南測站的現代觀測,在梅雨季台南雨日與尾寮山降雨量具顯著相關,1630-1662的每十年間梅雨季降雨日數呈現低、高、高之年代際變化,而鄒(1998)之樹輪紀錄降水亦有相同之變化趨勢,兩者一致。
整體而言,《熱蘭遮城日誌》中的紀錄,足以提供有用的氣象資訊,經過適度合理的整理,可以增加我們對於荷西時期台南地區氣候特徵的認識。
關鍵字 : 熱蘭遮城、荷蘭、鄒佩珊、小冰期、梅雨、樹輪
王紹武與王日昇,1990: 1470年以來中國滑動四季與年平均四季變化的研究。氣象學報,48(1),26-35頁。
李平日、譚惠忠、及侯的平,1992: 2000年來華南沿海氣候與環境變化。第四季研究,第一期,86-94頁。
竺可楨,1973: 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國科學,16(2),226-266頁。
吳祥定與林振耀,1981: 歷史時期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特徵的初步分析。氣象學報,第39期第1卷,90-96頁。
洪致文,2007: 台灣氣象傳奇。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296頁。
洪世年與陳文言,1985: 中國農書叢刊 - 中國氣象史。台北市,明文書局。
姚檀棟、謝自楚、武筱舲、及L. G.Thompson,1990: 敦德冰帽中的小冰期氣候紀錄。中國科學(B),第11輯,1196-1201頁。
陳隆勛、朱乾根、羅會邦、何金海、董敏、及馮至強,1991: 東亞季風。北京市,氣象出版社,1-362頁。
陳正改,1998: 台灣梅雨面面觀。地球科學園地季刊,第5期,全。
張偉強與黃鎮國,2000: 中國熱帶的小冰期及其環境效應。地理學報,第55卷第6期,744-750頁。
張德二,1980: 中國南部近500年冬季溫度變化的若干特徵。科學通報,第六期,270-272頁。
張德二,1984: 我國歷史時期降塵的天氣氣候學初步分析。中國科學(B),第3輯,278-287頁。
鄒佩珊,1998: 台灣山區近五百年的氣候變化 : 樹輪寬度的證據。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181頁。
江樹生譯,1999: 熱蘭遮城日誌1,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479頁。
江樹生譯,2002: 熱蘭遮城日誌2,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702頁。
江樹生譯,2004: 熱蘭遮城日誌3,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589頁。
江樹生譯,2010: 熱蘭遮城日誌4,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833頁。
羅建育、陳鎮東,1998: 台灣大鬼湖沉積物分布所反映的古環境意義。湖泊科學,10(3),13-18頁
Berger ,W.H.,1990: The younger dryas cold spell—a quest for causes.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Volume 3(3), 219-237.
DeMenocal,Peter B.,2001: Cultur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Science ,292 (5517),667–673.
Hays,J.D., J.Imbrie ,and N.J.Shackleton, 1976: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 Science ,194 (4270): 1121–1132.
Hines, John,Karen Høilund Nielsen ,and Frank Siegmund,1999: The pace of change: studies in early-medieval chronology. Oxford,UK,Oxbow Books.
Matthes, F.E.,1939: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laciers,1930-40.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1,p518–523.
Mann,Michael E., 2002 : The Earth system: physical and chemical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Little Ice Age, 1,p504-509.
Muscheler, R.,B. Kromer, S. Björck, A. Svensson, M. Friedrich, K. F. Kaiser ,and J. Southon ,2008 : Tree rings and ice cores reveal 14C calibration uncertainties during the Younger Dryas. Nature Geoscience ,1(4) , 263–267.
Wang, Y.,and X. Zhang,198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ring and climate change since 1000 years BP in Qilian Mountains. Kexue Tongbao,28(2),1647-1652.
Wallace ,S. Broecker ,2006: Was the Younger Dryas Triggered by a Flood? Science ,312 (5777), 1146–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