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慕涵
論文名稱: 學生社會運動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以青年樂生聯盟推動「保留樂生療養院」議題為例
指導教授: 胡光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樂生療養院樂生保留運動學生運動青年樂生聯盟議題倡議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2002年12月,捷運局因捷運新莊線機場用地於樂生療養院開工,院民將被迫遷往新醫療大樓迴龍醫院居住,引發了各界社會團體的關注,紛紛投入搶救樂生院。2004年2月,一群由學生組成的「青年樂生聯盟」(以下簡稱樂青)正式成立,他們發動各種調性的活動與媒體策略,拉高了樂生院保留議題在傳播媒體上的能見度,使得樂生院保留的議題逐漸傳散開來。

    本研究以文獻資料分析法與深入訪談法,從公共關係角度中的議題倡議策略,檢視分析青年樂生聯盟推動「保留樂生療養院」的議題倡議過程。目的在探討青年樂生聯盟在推廣「保留樂生療養院」議題的一連串行動中,如何爭取議題的存在空間、如何協助保留自救會的院民發聲、如何延續樂生議題的生命期,如何對公眾、媒體產生影響,進而形成民意壓力,來影響政府對樂生院的策。

    研究結果發現,樂生保留運動的議題生命週期可劃分為以下四階段:議題起源期(2004年4月~2004年12月)、議題擴大期(2005年1月~2006年1月)、議題組織化(2006年2月~2007年4月)、以及議題衰退期(2007年5月~11月)。

    為了爭取保留樂生議題的存在空間,樂青的倡議行動對象包括了政府部門、傳播媒體、社會大眾以及相關的社運組織四類。倡議行動前會依照議題的危急程度以及組織資源來決定行動層級高低與強弱。發展出的倡議行動策略包括了困窘策略、聯盟策略、訴訟策略、傳播策略、以及草根遊說策略。在組織資源方面,物質性資源與倡議行動模式是一個相互形成的結果,組織行動並未受到侷限,目標性與激勵性資源亦相當豐富,而組織性資源方面則為成員具有高度行動力與凝聚力。

    倡議行動成果評估如下:1、傳播媒體能見度與曝光度的大幅提升。2、拉高議題的國際能見度,串連國際聲援。3、樂生院在運動過程中獲得了三次緩拆機會。4、保留方案的演變與進展。5、大眾對於樂生文化古蹟的肯定與人權議題的重視。倡議行動策略檢討有四:1、某些行動未詳細考慮後果。2、過度使用衝突策略易引起民眾的反感。3、且戰且走的階段性策略,無法針對目標長期規劃。4、忽略網站作為傳播管道的重要性。

    目錄 謝辭 I 摘要 IV 目錄 V 圖目錄與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社會運動與學生運動 13 一、什麼是社會運動 13 二、社會運動理論 16 三、學生運動 22 第二節 議題管理 29 一、行動團體(activist group)對於議題管理的運用 29 二、從行動主義(Activism)的角度審視議題管理 30 三、議題的生命週期 32 第三節 議題倡議 35 一、何謂議題倡議 35 二、組織資源的分析與運用 36 三、組織的倡議策略 41 四、國內「議題倡議」相關研究回顧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文獻資料分析法 53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54 一、深度訪談法介紹 54 二、訪談對象 55 三、訪談大綱 58 第四章 樂生保留運動議題的生命週期與演變分析 59 第一節 樂生保留運動的報導量與生命週期 59 一、四報的樂生保留運動新聞報導數量 60 二、樂生保留運動的議題生命週期 60 第二節 第一階段:議題起源期 63 一、議題主要訴求與進展 64 二、議題演變分析整理 65 第三節 第二階段:議題擴大期 67 一、議題主要訴求與進展 67 二、議題演變分析整理 67 第四節 第三階段:議題組織化 73 一、議題主要訴求與進展 73 二、議題演變分析整理 73 第五節 第四階段:議題衰退期 84 一、議題主要訴求與進展 84 二、議題演變分析整理 84 第五章 倡議行動策略分析 91 第一節 倡議行動目的與對象 91 一、組織倡議目的 91 二、組織倡議對象 92 三、議題訴求的轉變 97 第二節 倡議行動策略 99 一、倡議行動規劃 99 二、倡議行動實踐 102 三、青年樂生聯盟與保留自救會的關係 128 第三節 組織資源運用分析 131 一、物質性資源 131 二、組織性資源 134 三、目標性資源 136 四、激勵性資源 137 第四節 倡議策略成果評估與檢討 139 一、倡議策略成果評估 139 二、倡議策略與行動檢討 1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2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152 一、樂生保留運動議題形成的脈絡與演變分析 152 二、倡議行動實踐與策略分析 154 三、倡議策略成果評估與行動檢討 16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64 一、研究限制 164 二、研究建議 165 參考文獻 167 附錄一:部落客「100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夢想」集資登廣告活動 177 附錄二:部落客Wenli手繪樂生保留40%與90%方案比較圖 178 附錄三:樂生各保留方案比較 181 附錄四:樂生保留運動大事紀 185 圖目錄 圖1-1本研究架構圖 11 圖2-1公共議題的生命週期 33 圖4-1樂生保留運動的議題生命週期圖 61 表目錄 表1-1 本研究問題與方法 12 表3-1 本研究訪談對象 56 表4-1 各報的樂生保留運動新聞統計量 6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文忠國(1980)。《中共「文革」以後大陸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1970-1976)》。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千美(198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隊政策制訂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甫昌(2003)。〈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502-536。台北:巨流。
    王維林、陳台林(1977)。〈青年運動的社會學研究〉,《法商學報》,13:102。
    朱武智(2007年4月16日)。〈六步一跪搶救樂生,學界大串連〉,《中國時報》,A7版。
    朱武智(2007年4月16日)。〈捍衛九十趴,排除病友污名〉,《中國時報》,A7版。
    江明修、許世雨、劉祥孚(1999)。〈環保類非營利組織之策略聯盟〉,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271-304。台北:智勝文化。
    江芝瑩(2006)。《社會運動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以媒體改造學社推動「無線電視公共化」議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沛璇(2006)。《非營利組織教育政策參與之研究—以三個教育團體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書局。
    李天任、藍莘(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
    李盈諄(2002)。《非營利組織議題之建構與管理策略研究—以罕見疾病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順德(2007年3月9日)。〈拆遷樂生,蘇揆不讓步;北縣府:四月中拆樂生〉,《聯合報》,A13版。
    沈旭凱(2006年8月5日)。〈樂生協調會火爆,「吵吵」了事〉,《聯合報》,C2版。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p239-264。高雄:麗文文化。
    林芳玫(1997)。〈由新社會運動的觀點看媒體臺灣婦運〉,《中外文學》,26:2=302:75-97。
    林家群(2007年3月6日)。〈北市捷運局昨天公告,樂生拆遷4月見真章〉,《中國時報》,C2版。
    林御翔(2005)。《民間集體行動的機會、動員及對政策的影響:以「一一二三
    林進修、陶煥昌(2007年3月8日)。〈樂生院民,官邸門口堵蘇揆〉,《聯合晚報》,第9版。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
    林鍾沂(1979)。《美國官僚制度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如何爭取政治支持》。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松敏麗(2006)。《文教類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研究所。
    欣陸工程顧問公司(2006年9月29日)。《新莊樂生療養院保存方案工程技術評估期末報告》。
    邱毓斌(2007)。〈另一種轉型正義: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思想編輯委員會(編)。《鄉土、本土、在地》,頁1-18。
    南方朔(1980)。《憤怒之愛-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台北:四季出版社
    姜誌貞(1998)。《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裕程(2002)。《運動─安身立命於無以為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慧玲(2006年5月24日)。〈樂生院保存40%,自救會緊急行動〉,《民生報》,A9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范光描(2003)。《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以台灣人權促進會電子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凌嘉(2006年7月27日)。〈抗議驅趕生療養院院民 四學生絕食〉,《聯合報》,C2版。
    范雲(1993)。《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夏鑄九(2005)。〈論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與樂生療養院保存的爭議〉,《逢甲人月刊》,160。
    夏鑄九(2006)。〈論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與樂生療養院保存的爭議〉,《逢甲人月刊》,160期。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徐文祥(1997)。《台灣地區學生運動之研究(民國38-83年)》。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破報CoverStory(2006年8月4日~13日)。〈誰丟了2300萬人的歷史價值與150萬人交通便捷?-樂生院保留之官方與民間方案之比較〉,《破報》,復刊421期。
    張平宜(2004)。《悲歡樂生》。台北縣三重市: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
    張茂桂(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33-66。.
    張富忠(2005)。《綠色年代 : 台灣民主運動25年》。台北:印刻出版社。
    張蒼松(2005年8月18日)。〈還樂生人一條生路〉,《聯合報》,E7版。
    張蒼松(2006)。《解放天刑》。台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張勵德、徐珮君、張麗娜(2007年3月9日)。〈護樂生,百人圍蘇官邸〉,《蘋果日報》,A30版。
    張勵德、高琇芬(2006年6月12日)。〈六步一跪,護樂生院古蹟〉,《蘋果日報》,A12版。
    張馨文(2004)。〈搶救樂生院資料集〉。上網日期:2007年6月10日,取自
    許立一、許立倫、夏道維、辜柏宏、陸玲玲譯(2001)。《鉅觀變局:先進社會的後現代化進程》。台北:地景出版社。(原書:Crook, S., Pakulski, J and Waters, M. (1992). Postmodernization: Change in Advanced Society. London: Sage.)
    許峻彬(2005年5月10日)。〈反對搬遷,樂生院民衛署抗議〉,《聯合報》,B4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宗哲(2006)。《非營利組織在交通議題的倡議角色-以蘇花高速公路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宛茜(2006年6月12日)。〈捍衛樂生,青年學子六步一跪請命〉,《聯合報》,A10版。
    陳美文、康日昇、潘杏惠、顏瓊玉(2007年11月12日)。〈冏字嗆扁,樂生女生被摔倒架離〉,《中國時報》,A4版。
    陳敏鳳(2005年10月26日)。〈扁欣慰,指示補償救濟〉,《聯合報》,A5版。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湘嵐(2004)。《網際網路、替代性媒介與社會運動:以《南方電子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歆怡(2006)。《監獄或家?台灣痲瘋病患者的隔離生涯與自我重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喬慧玲(2007年5月29日)。〈樂生聯盟蛋砸捷運局,一人送辦〉,《中國時報》,C2版。
    喬慧玲(2007年5月29日)。〈樂生聯盟蛋砸捷運局,一人送辦〉,《中國時報》。
    彭琳淞(1989)。《政府遷臺後臺灣學生運動變遷之探討----以四個重要因素之互動關係來說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崴(2007)。〈樂生療養院保留的困境與出路〉,《典藏今藝術》,177。
    黃雅文(1998)。《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南鼎文化。
    與農共生」運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于禎(1999)。《非營利組織行動暨訊息研究--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反雛妓社會運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可強(2007年11月8日)。〈搶民主,文化專業成政治打手〉,《聯合報》,A19版。
    劉郁青(2004年5月16日)。〈搶救樂生療養院,學界重視〉,《民生報》,A8版。
    樂生保留運動大事紀(2007)。青年樂生聯盟提供。未出版。
    潘佩君(2004)。〈新莊市署立樂生療養院〉,《文化視窗》,70:92-95。
    潘佩君(2006)。《樂生療養院院民面對搬遷政策的主體性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卓芬(2003)。《非政府組織之議題倡議—以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偉祺、許俊偉(2007年9月13日)。〈樂生再爆衝突,200警強拉驅離〉,《中國時報》,C3版。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慶同(1996)。《當運匠聽到地下電台:論地下電台與社會運動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光隆、林建農(2007年11月11日)。〈扁又被學生嗆。馬:扁使民受傷〉,《聯合晚報》。
    鄭淑婷、曾德峰(2007年9月13日)。〈200警抬離百人,捷運新莊機廠復工〉,
    盧禮賓(2006年7月19日)。〈新莊線機廠,硬要復工〉,《聯合報》,C2版。
    蕭新煌(1987)。〈破蛹後的社會思考〉,《台灣社會批判—自力救濟》,p30-32。敦理出版。
    駱俊嘉(2004)。《「遺忘的國度」─樂生療養院紀錄片製作流程研析》。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意慈(1999)。《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角色之剖析—以台北市廢除公娼事件中的婦女團體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徐芬(1994)。《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研究—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願大維(2006)。〈從中國的五四運動和美國的反越戰運動看 “民心向背”〉,《中國歷史》,615期。
    蘋果日報政治、突發中心(2007年9月13日)。〈學生綁鍊遭架離,150人守樂生,嗆「來抓吧」!〉,《蘋果日報》,A4版。
    鐘聖雄(2007)。《樂生願—台灣漢生病患的家園保衛戰》。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網路資料

    (2007年5月16日)。〈立院公聽會:確定可分段通車〉,《苦勞網》。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644
    卞中佩(2007年5月30日)。〈工程會樂生保留定案,樂生退席抗議〉,《苦勞網》。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180
    立報社論(2007年4月16日)。〈樂生大遊行的意義〉,《立報》。上網日期:2007年7月25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Editorial/2007/04/16/0201/
    台灣人權促進會(2005年7月7日)。〈反迫遷、要保留:進駐樂生、武裝抗暴〉。
    上網日期:2007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tahr.org.tw/index.php/article/2005/07/06/402/
    李立榕(2007年6月1日)。〈學校沒教的事─參訪「樂生療養院」有感〉,《楓城新聞與評論》。上網日期:2007年8月15日,取自http://www.mc.ntu.edu.tw/epaper/167/epaper_167_51.htm
    何玉華(2006年8月5日)。〈民國101年通車,原則不變〉,《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7年7月30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4418534
    吳志中(2005年8月15日)。〈法國68年學生運動的啟示〉。上網日期:2008年3月14日,取自
    http://www.eusa-taiwan.org/News_Analysis/Taiwan News EU PAGE/TN EUPAGE2005/TNE050815%E5%90%B3%E5%BF%97%E4%B8%AD%E6%B3%95%E5%9C%8B%E5%AD%B8%E9%81%8B.doc
    胡慕晴(2007年4月16日)。〈415遊行,樂生加油〉,《立報》。上網日期:2007年6月15日,取自
    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15.html
    胡慕晴(2007年3月26日)。〈天堂背後,新舊院區的真相〉。上網日期:2007年6月10日,取自
    http://gaea.choas.blogspot.com/search/label/%e7%aa%97%e5%8f%a3
    胡慕晴(2007年3月11日)。〈樂生311(三)〉。上網日期:2007年8月15日,取自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07/03/311_1092.html
    苦勞網社論(2007年4月8日)。〈415救樂生,全民總動員。你還在等什麼?〉上網日期:2007年6月15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article_id=7020322
    破報CoverStory(2006年8月4日~13日)。〈誰丟了2300萬人的歷史價值與150萬人交通便捷?-樂生院保留之官方與民間方案之比較〉,《破報》,復刊421期。
    黃旭昇(2006年2月24日)。〈台北縣政:保留40%院區是最大上限〉,《中央社》。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article_id=2997178
    黃旭昇(2005年2月17日)。〈台北縣政府:樂生療養院可望保留百分之四十〉,《中央社》。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
    http://news.pchome.com.tw/life/cna/20060217/index-20060217211132180329.html
    黃啟明(2007年4月15日)。〈「冒火鐵桶」!樂生案南北夾擊 上百社團大遊行〉,《自立晚報》。上網日期:2007年8月18日,取自 http://59.120.145.210/article/news_content.php?catid=1&catsid=2&catdid=0&artid=20070415abcd010
    陳慧真(2007年9月13日)。〈青年樂生聯盟告工程會主委吳澤成等涉瀆職〉,《中央社》。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blog.udn.com/sheujialan1/1228811
    殷偵維、謝東明(2006年7月19日)。〈拼捷運,縣長允諾速拆樂生〉,《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7年8月13日,取自http://blog.yam.com/losheng
    劉嘉韻(2007年4月5日)。〈刊廣告救樂生,學界發動募款目標20萬元 〉,《中央社》。上網日期:2007年8月15日,取自: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704/20070405103556.html
    鄭學庸(2005年10月26日)。〈漢生病患告日本,贏了〉,《自由電子報》。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26/today-life9.htm
    蔡妏雪(2007年7月12日)。〈樂生院民抗爭歷史〉,《生命力新聞》。上網日期:2008年3月1日,取自http://www.newstory.info/2007/07/post-8.html
    鍾麗華(2005年5月16日)。〈樂生求生機,日內瓦告洋狀〉,《自由電子報》。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may/17/today-fo8.htm
    羅廣仁(2007年4月15日)。〈挺樂生遊行平和落幕,聲援團體輪流進駐守護〉,。上網日期:2007年8月10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country.911/archives/3011601.html
    蘇永耀、王貝林(2005年10月26日)。〈補救措施,總統指示研議〉,《自由電子報》。上網日期:2008年2月1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26/today-life9.htm

    三、英文部分
    Berry, J. M. (1977). Lobb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echler, S.M. (1993). Beyo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Emerging trend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4(2):217-35.
    Chase,W.H.(1977). Public issue management:The new science.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33(10):25-26.
    Cobb, R. W. & Elder C. D. (1983). Participating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2nd e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ombs, W. T. (1992). The failure of the task forces on food assist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role of legitimate in issue management.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4(2), 101-122.
    Dluhy, J. M. (1981). Changing the system: Political advocacy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Dye, T. P. (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W. J.: Prentice Hall.
    Fox, Jonathan(2001).Vertically Integrated Policy Monitoring:A Yool for Civil Society Policy Advocacy. Nonprofit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0(3), 616-627.
    Goldenberg,E.N.(1975). Making the papers:The access of resource-poor groups to the metropolitan press, lexington, mass:D.C. Health and Company. Greenwald, C.S.
    Gurr, T. R. (1970). Why men rebel.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1981). New Social Movement. Telos. 49:33-37.
    Hainsworth, B. E. (1990). The distributi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33-39.
    Hallahan, K.(2001).The Dynamics of Issue Activation and Response: An Issues Processes Model.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3(1), 27-59.
    Heath, R. L. & Cousino, K. R. (1990). Issues management: End of first decade progress repor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6-18.
    Heath, R. L.(1997).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Challeng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Herberle R.(1951).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Apnleton-Century-Crafts.
    Jenkins, J. C.(198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advocacy In W. W. Powell ,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e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J.C. & Perrow, C. (1977).Insurgency of the Powerless: Farm Worker Movement(1946-1972).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2):249-268.
    Klandermans, B.(1984).“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Expansion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583-600.
    Klandermans, B.(1991).“New Social Movements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American Approach Revisited”. In Rucht, D.(eds.), Research on Social Movem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1-44.
    Kornhauser, W. (1959).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McAdam, D.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Carthy J.D., & Zald M.N.(1977).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elucci, A. (1989). Collective action: A consturctionist view. In Melucci A.(eds.), Noma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Melucci, A.(1985). The symbolic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movement. Social Research, 52(4):789-816.
    Ornstein, N. J & Elder S. (1978). Interset grpups, lobbing and policymaking. Washington D. C.: Conressional Quarterly, Inc.
    Porta, D.D. & Diani, M(1974).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Carocci S. p. A.: Roma.
    Schaefer, R.T.& Robert P. L. (1998). Soci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Smith, M. F. & Ferguson, D. P. (2001). Activism. In R. L. Heath & G. Vasquez(Eds.), Handbook of Public Relations, 291-300. Thousand Oaks, CA: Sage.
    Truman, D. B. (1971).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 and Public Opinion,2nd ed.,New York:Knopf.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 An Introduction. CA: Wadsworth Pub. Co.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CA: Sage Publishing.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