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騰緯
Chiu,Teng-Wei
論文名稱: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臺灣政治發展(1972-1988)
Chiang Ching-Kuo'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aiw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72-1988)
指導教授: 莊政
Zhuang, Zhe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4
中文關鍵詞: 蔣經國人格特質政治發展政治本土化政治自由化政治參與兩岸關係
英文關鍵詞: Chiang Ching-kuo,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Localization,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2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影響「政治發展」的因素甚多,尤其在開發中國家,當民智尚未完全開化,現代化的制度和秩序尚未穩固之際,政治領袖的「人格特質」、知識和領導技巧,往往對一國的「政治發展」產生鉅大而深遠的影響。蔣經國擔任國家領導人,他的「人格特質」對於臺灣「政治發展」必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文首先探討蔣經國的「人格特質」,分別以「人格特質」之形成背景、「人格特質」之內涵,以及「人格特質」之評價,一步一步切入蔣經國的「人格特質」核心;第二部份則嚐試以蔣經國的「人格特質」來探討臺灣在1970 及1980 年代的「政治發展」,內容包括:「政治本土化」、「政治自由化」、「政治參與」及「兩岸關係」等4 個面向。
    蔣經國推動「政治本土化」政策與其「務實」的「人格特質」有關,因為在他的政治認知中,中國「必然統一於自由民主的三民主義制度之下」,臺灣與大陸的競爭在於制度之爭,而制度推動的關鍵在於人才,他在1970 年代末期大量任用本省籍的政治菁英參與中央政府決策,有效疏導與整合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政治歧見,奠定政治安定的基礎。此外,他也希望任用的臺籍人士具有中華民族的思想,「本土化」的長遠目標就是追求中國必將統一於三民主義之下。
    蔣經國在推動「政治自由化」的過程中,發揮「強烈的國家、民族及歷史使命感」的「人格特質」。雖然政府已確定「解嚴」的大方向,但他認為國家安全仍需獲得保障,因此他指示制定《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待國家安全有法律保障後再宣佈解除戒嚴。即使「解嚴」前的國內、外情勢「暗潮洶湧」,不過蔣經國發揮堅定的「決心」與「勇敢」面對挑戰的「人格特質」,毅然決然推動「政治自由化」。
    蔣經國在擔任行政院院長時期,以發掘人才為目的,發揮「務實」的「人格特質」,持續推行地方自治,並辦理有限制的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而在擔任總統時期,除進一步推動中央及地方選舉外,並著手改造中國國民黨為競爭性政黨,為將來「解嚴」及「開放黨禁」預作準備。蔣經國準備以逐步鬆綁威權體制的方式,達成臺灣民主和平轉型的目標。
    「兩岸關係」自1949 年以來由武力對峙到1987 年開放大陸探親,有其歷史發展的自然演變。1979 年「中美斷交」,正當風雨飄搖之際,擔任國家領導人的蔣經國,其個人的政治認知與「人格特質」,應是我國能由危轉安的重要因素。1987 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雖然導因於許多國內、外的客觀環境,但蔣經國此時所發揮的「人格特質」,對於政府決定開放大陸探親應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蔣經國的兩岸政策,其終極目標是希望中國統一於三民主義的制度之下。
    總結本篇論文研究發現,蔣經國於1972 年至1988 年擔任行政院院長及總統時期,臺灣的「政治發展」正處於由威權體制轉型為民主政治的關鍵時刻。蔣經國推動的政治改革,包括:「政治本土化」、「政治自由化」、「政治參與」,以及「兩岸關係」的開展,為臺灣此後的「政治發展」奠定基礎。

    Although there are countless factors affect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y. When people’s wisdom in this country is not fully enlightened, and modern political system and order are not stabiliz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and leadership skill of the political leader normally made massiv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country’s political development. Chiang Ching-kuo played the role of nation’s leader, hi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would definitely make impact on Taiw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exploration of Chiang Ching-kuo’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tep by step, to penetrate into the core of Chiang Ching-kuo’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eparately via the background formation, contents and appraisal of hi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part tries to focus on the approach from Chiang Ching-kuo’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e Taiwan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decades of 70’ and 80’s. The contents include: Four aspects of political localization,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
    Chiang Ching-kuo’s promotion of political localization policy was related to his practic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ince within his political acknowledgement, China “must be uni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characterised by liberty and democrac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 basically a competition of systems, and the key for system promotion rests on talent. Therefore he started to appoint massive provincial political eli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at central government level, which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e grievance and consolidated political elites from either local province or other provinces. This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Other than this, he also hoped Taiwanese elites possessing the thoughts and inclin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as a whole. The long range focus and target for political localization were to pursue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under the premise of guidance from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Chiang Ching-kuo exerted hi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belief in his historical 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he direction of lifting the martial law, he recognized the need of protection for national security. Therefore he directed the prescrip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act for mobilization to defeat national chaos》and planned to officially declare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after national security was firmly under legal protection. Even though the situation of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before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was dangerous, it would not prohibit Chiang Ching-kuo who exerted hi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determination” and “great bravery”, and he went ahead and decided to promote the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with no turning back.
    During his premiership, Chiang Ching-kuo aimed to look for the talent and exerted his “practic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 He persisted on the promo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in addition to hold elections of addition and filling-the-seats for limited representatives at central government level. During his presidency, he not only promote elections for both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s, but also proceeded to revamp K.M.T into a party of competitiveness. These would be viewed as preparations for lifting the martial law and forming new political parties. Chiang Ching-kuo planned to terminate the authoritative system and reach the goal of peaceful transformation into democracy gradually.
    Cross-Strait relations changed from armed confrontation since 1949 into lifting the ban of mainland China relative visitation in 1987. This has the natural evolution aspect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979,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 and USA was severed. Chiang Ching-kuo, under this swirling, unsteady and pivotal moment, he took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leadership. His personal political re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one of the vital factors that our nation could experience this turnaround from danger and peril into peace and safety. In 1987, government lifted the ban of mainland China relative visitation, although this could be resulted from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iang Ching-kuo exerted hi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would have key impact on lifting the ban of mainland China relative visitation. Chiang Ching-kuo’s ultimate goal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was to pursue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under the premise of guidance from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In summariz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pointed out that, during the 1972~1988 premiership and presidency of Chiang Ching-kuo, our natio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was at the crossroads of key moments in transforming from an authoritarian system into a democracy one. Chiang Ching-kuo’s promotion for political reforms included the developments of political localization,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 laid a foundation of Taiwan’s democrac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架構……………………………………………………12 第四節 相關概念分析………………………………………………………………16 第五節 相關史料分析………………………………………………………………30 第二章 蔣經國人格特質之內涵……………………………………………………49 第一節 蔣經國人格特質之形成背景………………………………………………50 第二節 蔣經國的政治認知與人格特質……………………………………………100 第三節 蔣經國人格特質之評價……………………………………………………148 第三章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政治本土化……………………………………………169 第一節 政治本土化的內涵與歷史背景……………………………………………170 第二節 政治本土化的推動過程……………………………………………………182 第三節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政治本土化的檢討與評價……………………………196 第四章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政治自由化……………………………………………211 第一節 政治自由化的涵義與歷史背景……………………………………………212 第二節 政治自由化的推動過程……………………………………………………234 第三節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政治自由化的檢討與評價……………………………244 第五章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政治參與………………………………………………263 第一節 政治參與的涵義與歷史背景………………………………………………264 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推動過程………………………………………………………270 第三節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政治參與的檢討與評價………………………………286 第六章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兩岸關係………………………………………………317 第一節 兩岸關係的歷史背景………………………………………………………318 第二節 兩岸關係的互動過程………………………………………………………334 第三節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兩岸關係的檢討與評價………………………………354 第七章 結論…………………………………………………………………………3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388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建議……………………………………………………………398 參考書目………………………………………………………………………………401 附錄一、前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先生接受博士論文訪談內容………………………419 附錄二、前行政院院長蕭萬長先生接受博士論文訪談內容………………………423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期刊與學位論文

    《聖經》(新標點和合本)(1996),香港:聖經公會。
    丁樹範(1992),〈民國七十六年以來大陸政策之回顧與評估〉,《大陸政策宣導與社會反應評估研究報告》,臺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卜少夫(1979),《我思我見》,臺北:遠景。
    三軍大學戰史編纂委員會編纂(1989),《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5部第8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上官戟等人(1994),《臺海戰雲》,臺北:風雲論壇。
    小谷豪冶郎著,陳鵬仁譯(1988),《中華民國的遠景》,臺北:中央日報社。
    小谷豪冶郎著,陳鵬仁譯(1990),《蔣經國先生傳》,臺北:中央日報社。
    中央日報社主編(1988),《歷史巨人的遺愛—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紀念專輯》,臺北:中央日報社。
    中央社主編(2004),《2004年世界年鑑》,臺北,中央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主編(1987),《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主編(1992),《大陸情勢ABC》,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主編(1999),《追思與懷念—紀念蔣經國先生逝世十週年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臺北:近代中國。
    日本文摘編譯中心主編(1988),《日本人看臺灣政治發展—從黨外到後蔣經國時代》,臺北:故鄉。
    王力行、汪士淳(1997),《寧靜中的風雨—蔣孝勇的真實聲音》,臺北:天下遠見。
    王丰(1995),《反攻大陸Vs.解放臺灣》,臺北:希代。
    王功安、毛磊主編(1991),《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漢:武漢大學。
    王央城主編(2007),《前瞻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
    王作榮(1995),《王作榮談李登輝》,臺北:稻田。
    王作榮(1999),《壯志未酬—王作榮自傳》,臺北:天下遠見。
    王志鈞(2002),〈刺蔣後連李登輝也被調查〉,《商業周刊》,第753期,頁34。
    王美玉(1997),《蔣方良傳》,臺北:時報。
    王茂臻(2003),《蔣經國大陸政策轉折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景弘(2000),《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臺灣》,臺北:遠流。
    王舜祁、胡元福(1993),《蔣介石蔣經國軼事》,北京:華藝。
    王萬里(1986),《美蘇關係研究》,臺北,黎明。
    王銘義(1998),《該出馬時就出馬》,臺北:商周。
    王麗美(1994),《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臺北:天下遠見。
    丘宏達(1978),《中日關係論集》,臺北:時報。
    包宗和(1991),《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臺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
    司馬文武(1986),〈怎樣接蔣經國的班?〉,《百姓半月刊》,第121期,頁15。
    史明(1980),《臺灣四百年史》,臺北:蓬島文化。
    田弘茂(1986),〈現階段與臺灣未來的內外政局—一個海外學者的觀點〉,《中國論壇》,第27期,頁19-28。
    白瑜等人(1988),《六十年來中國留俄學生之風霜踔厲》,臺北:中華。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
    石覺(1972),〈向登步大捷殉國將士敬禮〉,《瀛海同舟》,臺北:民主,頁103-110。
    伊原吉之助(1992),《臺灣的政治改革年表‧覺書(1943-1987)》,奈良:帝塚山大學。
    任育德(1999),《雷震與臺灣民主憲政的發展》,臺北:政大歷史系。
    任育德(2003),〈「臺灣情本土心—蔣經國先生逝世十五週年紀念口述歷史座談會」記錄〉,《近代中國》,第153期,頁9。
    任育德(2005),《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匡道主編(1986),《共匪禍國大事記》,臺北:共黨問題研究社。
    曲孟宣(2006),《臺灣政治發展與美中臺互動研究-以臺灣第11任總統大選及其影響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秀娟訪談、陳秋美主編(1995),《點滴在心頭—四十二位身邊人談二位蔣總統》,臺北:天下遠見。
    朱重聖(1988),〈國史館現藏「蔣經國總統檔案」介紹〉,《近代中國》,第123期,頁89-113。
    朱雲漢(2001),〈國民黨與臺灣的民主轉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65期,頁4-13。
    朱蓓蕾(1989),《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區政治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諶(1988),《當前我國政治發展的省思》,臺北:臺灣省訓練團。
    江炳倫(1979),《政治發展的理論》(4版),臺北:臺灣商務。
    江雅貞(2002),《比較兩蔣時代一個中國政策之背景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考門夫人(1992),《荒漠甘泉》,臺北:主力文物。
    行政院外交部主編(1979),《外交部聲明及公報彙編》(六十七年七月至六十八年六月),臺北:行政院外交部。
    行政院教育部主編(1991),《中華民國建國史》(第5編第2卷),臺北:國立編譯館。
    行政院新聞局主編(1991),《對中共所謂「不排除使用武力犯臺」之研析》,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何虎生(2005),《蔣介石傳》(下卷),北京:華文。
    何迪(1988),〈「臺海危機」和中國對金門、馬祖政策的形成〉,《美國研究》,第3期,頁43。
    余秋里(1979),〈關於政治與經濟關係〉,《學習資料》,北平:中共國務院辦公廳祕書處。
    克萊恩(Ray S. Cline)(1988),《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第2編),臺北: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編纂小組。
    克萊恩(Ray S. Cline)著,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1990),《我所知道的蔣經國》(Chiang Ching-kuo Remembered:The Man and His Political Legacy.Washington,D.C.:United States Global Strategy Council),臺北:聯經。
    吳乃德(1989),〈不確定的民主未來—解釋臺灣政治自由化現象〉,發表於中國民主前途研究會,臺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吳乃德(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一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民主化〉,《臺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57-103。
    吳乃德(2003),〈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發表於「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國史館。
    吳文程(1991),〈中華民國政治菁英結構的轉變〉,收於《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主基金會。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臺北:五南。
    吳宗明(1990),《蔣經國經濟學—理念與政策》,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昭平(1995),《中華民國國軍與政治發展—一個分析架構之探討》,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重禮(2008),〈蔣經國政府施政的比較評價〉,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吳稚暉(1927),〈總理行誼〉,《吳稚暉全集》(第7卷),上海:群眾圖書。
    吳兢(1990),《貞觀政要》,臺北:宏業。
    呂秀蓮(1991),《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
    呂亞力(1985),《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
    呂亞力(1987),〈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收於《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臺北:弘文館。
    呂亞力(1990),〈政治自由化及民主化發展〉,收於《臺灣經驗新階段—持續與創新》公共政策研討會,臺北:二十一世紀文教基金會。
    宋春、俞文藻(1990),《中國國民黨臺灣四十年史(1949-1989)》,長春:吉林文史。
    李子堅(1983),〈我所認識的雷敬寰先生,訪前《自由中國》編輯黃中〉,《亞洲人》,第4卷第4期,頁81-85。
    李元平(1982),《平凡平淡平實的蔣經國先生》,臺北:青年戰士報出版部。
    李元平(1988),《用血汗凝聚長城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臺灣省訓練團。
    李元平(1992),《俞大維傳》,臺北:臺灣日報社。
    李功勤(2000),《蔣介石臺灣時代的政治菁英(1950-1975)—以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及內閣成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本京(1985),《七十年中美關係評估(1913-1984)》,臺北:黎明。
    李玉貞(1995),《少年經國傳—一段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異色歲月》,臺北:日臻。
    李守孔(1979),〈金門古寧頭奏捷三十周年〉,《傳記文學》,第35卷第4期,頁8-15。
    李宜涯主編(1998),《記憶中的經國先生》,臺北:青年日報社。
    李東明(1988),〈經國先生與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1972-1988)〉,《憲政思潮》,第81期,頁79-86。
    李松林(1993),《蔣經國的臺灣時代》,臺北:風雲論壇。
    李松林、陳太先(2002),《蔣經國大傳》(上、下冊),北京:團結。
    李治國(1983),《海峽兩岸政治發展的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柏泉(2003),《黃信介與臺灣民主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柏儀(2002),《蔣經國主政時期臺灣財政政策之研究(1972-1988)》,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炳南(2008),〈蔣經國與臺灣的民主化—以本土化政策為例〉,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李敖(1989),《論定蔣經國》,臺北:李敖。
    李敖(1991),《蔣經國研究》,臺北:李敖。
    李登輝(2004),《見證臺灣—蔣經國總統與我》,臺北:允晨文化。
    李萬居(1960),《自由中國》,第23卷第1期,頁15-20。
    李達主編(1987),《一國兩制與臺灣》,香港:廣角鏡。
    李筱峰(1987),《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
    杜蘅之(1983),《中美關係與國際法》,臺北:臺灣商務。
    杜蘅之(1984),《美國對中華民國安全承諾之分析》,臺北:臺灣商務。
    沈劍虹(1986),《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臺北:聯經。
    汪士淳(1996),《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臺北:天下遠見。
    阮銘等人(2000),《民主在臺灣》,臺北:遠流。
    卓文倩(1993),《蔣經國時代政治體系之分析—以布隆戴爾(Jean Blondel)對政治體系的分類為分析架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玉蔻(1993),《蔣方良與蔣經國》,臺北:麥田。
    周添城(1989),《意見領袖的大陸經貿主張》,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周陽山(1988),〈民主化、自由化與威權轉型—國際經驗的比較〉,《中山學術論叢》,第8期,頁80-81。
    周陽山(1995),〈制度化與民主化概念的省思〉,發表於「臺灣民主化」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頁4-5。
    周道濟(1971),《愛國憂時集》,臺北:臺灣商務。
    周聯華(1994),《周聯華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
    周繼祥(2005),《政治學—21世紀的觀點》,臺北:生智文化。
    周繼祥(2008),〈經國先生與臺灣的人才甄補〉,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江炳倫等人譯(1988),《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黎明。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1994),《第三波—二十世紀民主化的浪潮》,(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臺北:五南。
    林大椿等(1998),《感恩與薪傳》,臺北:福星。
    林文程(2007),〈二十年來兩岸協商與對話—臺灣的策略〉,發表於「兩岸開放交流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海峽交流基金會、交流雜誌社。
    林正義(1985),《一九五八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臺北:臺灣商務。
    林正義(1987),〈斷交後美國政府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美國月刊》,第5卷第2期,頁5-7。
    林長安(2001),《臺灣民主轉型與澎湖縣地方政治生態的變遷》,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柏州(2003),《國民黨政權的臺灣化—國家體系轉換的內涵與起源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洋港(1992),〈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遺愛長新〉,《近代中國》,第87期,頁10-14。
    林紀東(1980),《比較憲法》,臺北:五南。
    林嘉誠(1990),《中華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展望》,臺北:中國政治學會。
    林慧(1975),〈蔣經國啟用的臺籍人士和「青年才俊」〉,《七十年代》,第70期,頁22-24。
    林蔭行主編(2006),〈一個決心積極革新的年代—歷史性專訪蔣經國總統〉,《動力20—關鍵年代的人與事》,臺北:天下遠見。
    林蔭庭(1998),《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臺北:天下遠見。
    邱延正(1999),《臺灣地區解嚴後之政治發展—政治發展理論之檢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閱南(1995),《臺灣地區解嚴前後政治文化變遷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達凱(1985),《中共統戰策略研究》,臺北:黎明。
    姜南揚(1995),《臺灣大轉型》,臺北:克寧。
    姚競之(1987),〈中共對臺策略之演變〉,《共黨問題研究》,第13卷第11期,頁48-60。
    施為(Asian Surey)(1986),《抗拒改變的政權?外國人看臺灣政治》,臺北:洞察。
    柏楊(1996),《柏楊回憶錄》,臺北:遠流。
    段承璞(1992),《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
    段紹禋(1983),《最新六法判解彙編》(下冊),臺北:三民。
    洪士程(2003),《臺灣地區解嚴後政治發展對自主性工會組織興起與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
    胡辛(1993),《蔣經國與章亞若之戀》,臺北:新潮社。
    胡為真(2001),《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臺北:臺灣商務。
    胡祖慶、金秀明(1991),《臺灣關係法—蔣經國浮雕》,臺北:五南。
    胡適(1949),〈《自由中國》的宗旨〉,《自由中國》,第1卷第1期,頁2。
    胡適(1958),《自由中國》,第18卷第11期,頁9-10。
    胡璉(1977),〈泛述古寧頭之戰〉,《傳記文學》,第31卷第6期,頁68-74。
    胡興梅(1996),《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1949-199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聲平(2008),〈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的發展—論經國先生對臺灣民主轉型的貢獻〉,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范小芳、毛磊(1996),《國共談判史綱》,武漢:武漢。
    茅家琦(2003),《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臺北:臺灣商務。
    若林正丈(1989),《轉型的臺灣》,臺灣:故鄉。
    若林正丈(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
    若林正丈(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臺北:遠流。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1999),《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政治》,臺北:故鄉。
    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1985),《蔣經國浮雕》,臺北:風雲論壇。
    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1985),《蔣經國變法維新》,臺北:風雲論壇。
    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1987),《蔣夫人與元老派》,臺北:風雲論壇。
    倪炎元(1993),《南韓與臺灣威權政權轉型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臺北:月旦。
    唐興漢主編(1978),《經國先生的故事》,臺北:黎明。
    夏道平(1998),《我在自由中國》,臺北:遠流。
    孫運璿(1988),〈我失去一位敬重的長者〉,《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追思錄》,臺北:黎明。
    孫徹(1984),〈多元化政治菁英的呈現—國民黨中常委組成的變遷〉,《聯合月刊》,第31期,頁13-18。
    孫慶餘(1992),《兩個國民黨》,臺北:日知堂。
    徐浩然(1993),《蔣經國在贛南》,臺北:新潮社。
    徐焰(1992),《臺海大戰》(上編),臺北:風雲論壇。
    秦孝儀(1984),《中國國民黨九十年大事年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1985),《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臺北:近代中國。
    秦孝儀主編(1978),《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第77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3卷,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9卷,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翁元(1994),《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臺北:書華。
    荊知仁(1987),《憲法論衡》,臺北:東大。
    袁南生(1999),《史達林、毛澤東和蔣介石》,湖南:人民。
    郝柏村(1995),《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臺北:天下遠見。
    馬立引(1988),《國民黨政府與臺灣政治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若孟、蔡鈴(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臺北:三民。
    馬英九(1989),〈最後的蔣經國〉,《新新聞週刊》,第1期,頁2-8。
    馬起華(1970),《政治心理學》,臺北:臺灣商務。
    馬起華(1980),《民主與法治》,臺北:黎明。
    馬起華(1984),〈三民主義人物之人格心理研究—中山先生的範例〉,《三民主義方法研究會論文集》,臺北:三民主義學術研究資料中心。
    馬起華(1992),《民權主義與民主憲政》,臺北:正中。
    高克任(1980),〈「哀衿勿喜」還是「見獵心喜」?—臺北軍法大審幕前幕後〉,《七十年代》,第124期,頁38-45。
    高朗(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臺北:五南。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臺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文化。
    高崇雲(1987),〈南韓政局峰迴路轉〉,《亞洲與世界文摘》,第9卷第3期,頁52-53。
    高隸民(T.B.Gold)著,胡煜嘉譯(1987),《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灣奇蹟》,臺北:洞察。
    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文物文件》《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八年元月十一日,第247卷,檔號:002-060100-247-011-001x~002-060100-247-011-002x。
    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文物文件》《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八年元月六日,第247卷,檔號:002-060100-247-006-003x。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輯(1961),《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8),《八二三砲戰勝利三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96),《俞大維先生年譜資料初編》,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康中和(1985),《國際政治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臺北:臺灣商務。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臺北:卓越文化。
    張五岳(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臺北:業強。
    張其盷(1953),〈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要略〉,《革命文獻》,第77輯。
    張忠棟(1989),〈國民黨臺灣執政四十年〉,《中國論壇》,第319期,頁65-72。
    張念鎮主編(1992),《經國先生與中華民國復興基地》,臺北:黎明。
    張明貴(2002),《政治學—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
    張俊宏(1977),《我的沉思與奮鬥》,臺北:作者自行發行。
    張俊宏、張紹文、許信良、包奕洪(1971),〈臺灣社會的分析〉,《大學》,第43、44、45期。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昭然(1991),〈大陸逆轉前後國軍在浙江沿海島嶼的經營〉,《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臺北:近代中國,頁568-574。
    張家敏(2003),《民進黨對臺灣政治發展之影響(1986-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珮雲(1990),《美國對臺灣政治發展的看法》,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紹文(1982),〈中國民主運動發展史(二)—臺灣部份〉,《八十年代》,第4卷第1期。
    張劍寒(1976),《戒嚴法研究》,臺北:漢苑。
    張讚合(1996),《兩岸關係變遷史》,臺北:周知文化。
    曹聚仁(1997),《蔣經國論》,臺北:一橋。
    梁欽堯(1990),《政治發展與政黨轉型—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肅戎(1995),《大是大非》,臺北:天下遠見。
    梁敬錞(1988),《中美關係論文集》,臺北:聯經。
    莫大華(1996),〈中華民國民主化之探討—菁英抉擇論觀點評析〉,收於《全國三民主義(中山學術組)第九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4-91。
    莊士勳(1993),《政治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互影響的關係—戰後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政(2003),〈永懷 國父與經國先生〉,《勝利之光》(3月號),頁54-55。
    莊政(2005),〈孫中山先生的人格特質〉,《近代中國》,第160期,頁29-39。
    許介鱗(2005),《戰後臺灣史記》(第3卷),臺北:文英堂。
    許禎元(1993),《增額立委質詢與臺灣地區之政治發展—從甄補背景角度探討(1972-1991)》,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 1950-1952) —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薌君、許偉芳、羅曉威(2000),《記憶也是歷史》,臺北:五四書店。
    郭國基(1960),《自由中國》,第22卷第11期,頁22-26。
    郭淑敏(1988),《菲律賓從民主到獨裁—結構與文化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1994),《心理學》,臺北:揚智。
    郭靜晃等人(2002),《心理學概論》,臺北:揚智。
    陳少廷(1971),〈中央民意代表的改選問題—兼評周道濟先生的方案〉,《大學》,第46期,頁1-12。
    陳世岳(1999),《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志奇(1980),《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臺北:中華日報社。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
    陳延輝(2004),〈從孫中山政黨政治思想看中國國民黨的轉型〉,發表於第7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明通(1995),《政治派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
    陳俊明(1995),〈政黨與臺灣民主化進程初探—相關理論探討與分析架構芻議〉,《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3卷第2期,頁201-212。
    陳冠任(2003),《蔣介石玩權術》,北京:團結。
    陳思澤(1985),〈兩代蔣總統的班底—蔣中正與蔣經國對政治班底的安排〉,《透視總統班底》,臺北:風雲。
    陳重生(1992),《「中國論壇」有關臺灣政治發展的言論分析(1975-199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陽德(1978),《臺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義彥、盛杏湲(1988),〈臺灣地區民眾接觸政府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20。
    陳鼓應等人(1972),《大學》,第49期,頁7-49。
    陳曉慧(2000),《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鴻瑜(1992),《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
    陳鵬仁主編(1997),《蔣經國先生思想行誼研究論集》,臺北:近代中國。
    陳鐵民(1991),《領導行為心理分析》,臺北:遠博。
    陸仰淵、方慶秋主編(1991),《民國經濟史》,北京:中國經濟。
    陸鏗(1985),〈一個最愛中國的美國人的觀察,美國堅定支持臺灣:訪退休駐華大使莊萊德(Everett Francis Drumright)〉,《百姓半月刊》,第110期,頁19-25。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2000),《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臺北:時報。
    章孝嚴(1978),《珍寶島事件及匪俄關係(1956-1969)》,臺北:黎明。
    傅正(1989),《為中國民主黨、民主進步黨戰鬥》,臺北:作者自行發行。
    寒山碧(1988),《蔣經國評傳》,臺北:天元。
    彭明敏(1992),《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前衛。
    彭哲愚、嚴農等人(1986),《蔣經國在莫斯科》,香港:中原。
    彭德富(2001),《臺灣地方選舉與民主轉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恩(1985),《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臺北:時報。
    彭懷恩(1986),《中華民國的政治菁英—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1950-1985)》,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恩(1987),《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
    彭懷恩(1994),《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5),《臺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
    曾一豪(1994),《馬英九前傳》,臺北:希代。
    游梓翔(2006),《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政治語藝批評(1906-2006)》,臺北:五南。
    程家玲(1992),《民主進步黨在臺灣地區政黨政治發展中之角色分析》,國立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費德曼(Harvey J.Feldman)著,劉宗賢譯(1988),〈臺灣正向前大步邁進〉,《亞洲與世界文摘》,第8卷第1期,頁5-6。
    陽春(1993),《蔣經國外傳—從溪口到贛南》,臺北:新潮社。
    馮滬祥(2009),〈經國先生在傳記論著中的歷史評價〉,《傳記文學》,第94卷第4期,頁63-80。
    黃天中、張五岳編(1993),《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五南。
    黃炎東(2004),《新世紀臺灣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發展趨勢》,臺北:正中。
    黃城、吳建忠(2008),〈蔣經國先生的治臺經驗—本土化政策的探討〉,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黃淑芳(2008),〈經國先生與臺灣的人才甄補—以革命實踐研究院為個案分析〉,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黃創夏採訪,黃怡君整理(2002),〈三十二年前一聲槍響—改變了臺灣〉,《商業周刊》,第753期,頁26-32。
    黃琛瑞(2003),《權力菁英與臺灣的政治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煌雄(1978),《非暴力的鬥爭》,臺北:長橋。
    黃嘉樹(1996),《第三隻眼看臺灣—透視國民黨的臺灣經驗(1945-1988)》,臺北:大秦。
    傳記文學雜誌社主編(1979),〈八二三砲戰大事記〉,《傳記文學》,第33卷第2期,頁22-24。
    楊艾俐(1993),《孫運璿傳》,臺北,天下遠見。
    楊國祥(1995),《我國政治發展過程中警察行政中立之研究(1949-1995)》,國立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1986),〈「國家未來十年發展的探討」研討會總結報告〉,《中國論壇》,第247期,頁10-11。
    楊國樞等人(1971),〈國是諍言〉,《大學》,第46期,頁1-12。
    楊開煌(1994),《談判策略研究—與中共談判》,臺北:冠志。
    楊碧川(2007),《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前衛。
    楊福如(2004),《蔣經國先生改革開放思想與影響之研究(1972-198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慧君(1988),《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曼英(1987),〈為中國佈新局—堅百忍而圖成的蔣經國先生〉,《遠見雜誌》,第18期,頁25-30。
    萬高潮、魏明康(2004),《從同質共同體到異質共同體—當代中國的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臺北:華商國際。
    葉永烈(2005),《我的臺灣之旅》,廣州:廣東旅遊。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邦宗(2005),《蔣經國一生》,臺北:德威國際文化。
    葉明德(2008),〈經國先生與臺灣的政治文化發展—蔣總統經國先生「平凡偉大的領導」〉,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葉柏祥(1994),《黃信介前傳—民進黨永遠的大老》,臺北,月旦。
    葉重新(2004),《心理學》,臺北:心理。
    葉集凱(2007),《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萬安(1987),〈臺灣地區實踐民生主義的經驗成果與展望〉,《臺大中山學術論叢》,第7期,頁90-95。
    葛永光(1988),〈民主化與臺灣的政治發展〉,《海華雜誌》(1月號),頁32-40。
    葛永光(1989),《政治變遷與發展—臺灣經驗的探索》,臺北:幼獅。
    葛永光(2003),《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臺北:空中大學。
    葛永光(2008),〈蔣經國的轉化型領導—臺灣民主轉型的推手〉,發表於「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
    葛永光主編(2008),《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紀念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幼獅。
    葛永光譯(1979),〈菁英甄補與政治發展〉,《憲政思潮》,第48期,頁3。
    葛敦納(John W.Gardner)著,譚家瑜譯(1992),《新領導力》,臺北:天下文化。
    董顯光(1952),《蔣總統傳》(第3冊),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資中筠(1994),《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雷根》,北京:世界知識。
    鄒魯(1977),《中國國民黨概史》,臺北:正中。
    雷震(1978),《雷震回憶錄—我的母親續篇》,香港:七十年代社。
    廖達琪、秦鳳英(1992),〈知識菁英團體對威權體制民主化的影響—臺灣「《大學》雜誌社」個案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4期,頁51-59。
    廖福順(1988),〈朱高正的眼淚〉,《新新聞週刊》,第45期,頁52。
    漆高儒(1991),《蔣經國的一生》,臺北:傳記。
    漆高儒(1997),《蔣經國評傳—我是臺灣人》,臺北:正中。
    漆高儒(2001),《廣角鏡下的蔣經國》,臺北:黎明。
    漆高儒(2002),《二十世紀中國史》,臺北:詩藝文。
    漆高儒(2006),《老記者筆下的中華民國—從孫文、蔣中正、蔣經國到連戰》,臺北:讀冊文化。
    翟國瑾(1982),《八○年代初期中美關係展望》,臺北:黎明。
    趙永茂(1995),〈臺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39-55。
    趙自齊(2000),《趙自齊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趙建中(1978),《美國與中共關係》,臺北:黎明。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三十八年以來的變遷》,臺北:揚智。
    劉文澤(2003),《解嚴以來(1987~)臺灣政治發展與工會組織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體制外工會組織為例 : with an example of exterior labor union》,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宜良(2006),《蔣經國傳》,臺北:前衛。
    劉金元(1996),《中華民國戒嚴時期之政治發展(1949-1987)》,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崇義(1988),《就質詢權研究行政院與立法院的關係》,臺北:作者自行發行。
    劉福增、陳鼓應、張紹文(1971),〈給蔣經國的信〉,《大學》,第37期,頁16-20。
    澄社(1992),《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社。
    蔣中正(1950),〈本黨改造案〉,《革命文獻》,第69輯,頁446-462。
    蔣中正(1967),〈十九世紀以來亞洲的情勢與我們復國建國的要道〉,《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9卷,頁100-127。
    蔣中正(1968),〈金門保衛戰的勝利〉,《蔣總統集》(第2冊),臺北:國防研究院暨中華大典編印會。
    蔣中正(1969),〈全面革新的關鍵〉,《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9卷,頁398-414。
    蔣彥士(1990),〈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精神風範的啟示—在中樞舉行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會講〉,《近代中國》,第75期,頁48-53。
    蔣經國(1992),《蔣經國先生全集》(第1-24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蔡明哲(1987),《社會發展理論—人性與鄉村發展取向》,臺北:巨流。
    蔡政文、林嘉誠(1990),《臺海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鄭文勛(2007),《蔣經國與黨政高層人事本土化(1970-198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小平(1984),〈目前的形勢和任務〉,《鄧小平文選》,北平:外國語文。
    蕭全政(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臺灣:時英。
    蕭新煌(1990),〈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發表於臺灣經驗新階段:持續與創新研討會,臺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時報文化基金會合辦。
    蕭新煌等人(1989),〈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民主性與資源分配〉,《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灣:臺灣研究基金會。
    蕭耀銘(1986),《蔣總統經國先生行政革新指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暋(1992),〈臺海戰爭述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頁864-865。
    錢復(2005),《錢復回憶錄—外交風雲動》(第1卷),臺北:天下遠見。
    駱翠英(1988)《政治文化對政治發展影響之研究—中華民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龍中天(1988),《蔣經國的死後生前》,臺北:新梅。
    繆全吉、彭錦鵬、顧慕晴、蔡良文(1989),《人事行政》,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薛化元主編(1993),《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66-1977)》,臺北:業強。
    薛化元主編(1993),《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Ⅱ(1966-1977)》,臺北:業強。
    薛化元主編(1993),《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Ⅲ(1978-1988)》,臺北:業強。
    薛月順主編(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冊),臺北:國史館。
    謝東閔先生編輯委員會主編(2004),《謝東閔先生全集》(第2輯),臺北:國史館。
    謝順旭(2002),《從臺灣光復後之政治發展探討政府原住民政策之演變》,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瑞智(1991),《憲法大辭典》,臺北:國家發展策進會。
    鍾聲(1984),《平凡平淡平實的世界偉人—蔣總統經國先生》,臺北:立坤。
    瞿海源(1989),《大陸探親及訪問的影響》,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顏志榮(198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經驗(1972-1983)》,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玫娟(1997),《新聞傳播媒介在臺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解嚴前後新聞傳播媒介角色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鏞(1976),〈政治引用〉、〈領袖人才理論〉、〈結構功能分析〉,《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政治學》(第3冊),臺北:臺灣商務。
    魏鏞(1985),《變遷臺灣社會中產階級》,臺北:巨流。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主流報業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光(1989),〈關心每個人的事—蔣總統待人親切,發自真誠〉,《永遠與國人同在》,臺北:中央日報社。
    羅郁崑(1995),《臺灣地方政治菁英之任期時間分析—以省議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報紙

    《人民日報》,1979.1.1,頭版。
    《人民日報》,1979.2.1,頭版。
    《人民日報》,1981.10.1,頭版。
    《人民日報》,1983.7.30,頭版。
    《人民日報》,1984.2.23,頭版。
    《人民日報》,1984.5.16,版4。
    《中央日報》,1958.9.17,頭版。
    《中央日報》,1973.3.7,頭版。
    《中央日報》,1979.1.12,頭版。
    《中央日報》,1979.2.13,版10。
    《中央日報》,1993.12.2,版2。
    《中國時報》,1981.11.15,頭版。
    《中國時報》,1983.12.5,頭版。
    《中國時報》,1985.9.29,版2。
    《中國時報》,1985.11.17,頭版。
    《中國時報》,1986.5.11,版2。
    《中國時報》,1986.9.29,版2。
    《中國時報》,1986.10.1,頭版。
    《中國時報》,2003.9.29,版A12。
    《中國時報》,2008.1.12,版A5。
    《中國時報》,2008.1.14,版A7。
    《中國時報》,2008.5.15,版A11。
    《中國時報》,2008.5.31,版C4。
    《中國時報》,2009.4.11,版A3。
    《中國時報》,2009.4.12,版A3。
    《自立晚報》,1984.12.7,版2。
    《自立早報》,1988.7.15,版2。
    《聯合報》,1981.11.3,版2。
    《聯合報》,1981.11.15,頭版。
    《聯合報》,1983.12.4,頭版。
    《聯合報》,1985.9.29,版2。
    《聯合報》,1985.11.17,頭版。
    《聯合報》,1986.12.7,頭版。
    《聯合報》,1987.7.17,版2。
    《聯合報》,1987.10.16,頭版。
    《聯合報》,1998.1.13,版2。
    《聯合報》,2003.1.11,頭版。
    《聯合報》,2007.10.29,版A4。
    《聯合報》,2007.11.14,版A4。
    《聯合報》,2007.12.11,版A1。
    《聯合報》,2008.1.9,版A13。
    《聯合報》,2008.11.1,版A14。
    《聯合報》,2009.4.11,版A4。
    《聯合報》,2009.4.12,版A4。
    中國時報政經研究室,〈力行民主政治,信念堅定不移〉,《中國時報》,1988.1.14,版2。
    王昇,〈王昇上將談經國先生〉(上),《青年日報》,2005.1.13,版10。
    王昇,〈王昇上將談經國先生〉(中),《青年日報》,2005.1.14,版10。
    王昇,〈王昇上將談經國先生〉(下),《青年日報》,2005.1.15,版10。
    王雪美,〈廢止出版法,言論自由開歷史新局〉,《聯合報》,1999.1.13,版4。
    王寓中,〈蔣方良—被遺忘的第一夫人〉,《聯合報》,2004.12.16,版6。
    白魯恂(Pye W. Lucian)著,吳瓊恩譯,〈後蔣經國時代可有良策〉,《聯合報》,1988.9.20,版2。
    克萊恩(Ray S. Cline),〈經國先生的遠見〉,《臺灣日報》,1988.1.18,版3。
    李永然,〈出版法廢止的意義,臺灣言論及出版自由,回歸到法律的基本面〉,《民生報》,1999.1.13,版19。
    汪士淳,〈遇上尼古拉—芬娜人生大轉彎〉,《聯合報》,2004.12.16,版5。
    周恩來,〈目前國際形勢和我國外交政策〉,《人民日報》,1955.7.31,版2。
    社論,〈刑法一百條存廢的法律與政治詮釋〉,《聯合報》,1991.9.27,版2。
    社論,〈對美總統宣示新太平洋主義的看法〉,《中央日報》,1975.12.9,版2。
    社論,〈蔣內閣的新陣容新氣象新活力〉,《聯合報》,1972.5.30,版2。
    社論,〈蔣經國不是中共同路人〉,《聯合報》,2008.1.9,版A2。
    宋楚瑜,〈臺灣優先,經國先生的決策原則〉,《聯合報》,1998.1.13,版4。
    耿雲卿,〈臺灣僅實施了百分之三點七的戒嚴〉,《中央日報》,1978.12.22,版2。
    馬英九,〈懷經國先生,思臺灣未來〉,《聯合報》,2003.1.14,版13。
    馬樹禮,〈解嚴是蔣經國晚年重要決策〉,《聯合報》,1997.7.15。
    張玉法,〈從戒嚴到解嚴的一萬三千九百三十五天〉,《自立晚報》,1997.7.20,版2。
    張旭成,〈突破消極被動的大陸政策〉,《臺灣日報》,1988.4.26,版2。
    張祖詒,〈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國時報》,2008.1.5,版10。
    梁靜于,〈鬼門關前走一遭,人生更積極〉,《聯合報》,2002.12.23,版21。
    陳世耀,〈100條修廢,應兼顧國家安全〉,《聯合報》,1991.9.25,版2。
    陳志平,〈國民黨—時代趨勢,讓蔣改革〉,《聯合報》,2003.9.25,版A2。
    陳靜宜,〈蔣經國飲食故事—那些有情有味的日子〉,《聯合報》,2008.5. 1,版D10。
    楊久瑩,〈俄語情話—寵愛蔣經國〉,《聯合報》,2004.12.16,版6。
    葉萬安,〈蔣經國到陳水扁,龍頭變龍尾〉,《聯合報》,2008.1.14,版A15。
    葉萬安,〈還給他一個公道—從大歷史看老蔣總統座談會〉,《聯合報》,2007.3.27,版A7。
    歐陽諄,〈蔣經國遇刺脫險,大量拔擢臺籍菁英〉,《自由時報》,1991.6.24,版2。
    蔣經國,〈蔣主席強調本黨大公無私,以開拓的胸襟推動革新,使民主憲政更和諧完美〉,《中央日報》,1986.10.16,頭版。
    魯軍,〈遠見與清廉—懷念經國先生〉,《青年日報》,2005.1.15,版10。
    蕭行易,〈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的三平與三盡—平凡、平淡、平實與盡心、盡力、盡職〉,《青年日報》,1988.4.22。(本篇文章由作者蕭老師親自提供,特予致謝)
    蕭萬長,〈本土化、民主化與全球化—臺灣政策動向、臺灣經濟發展一向以國際經貿為主軸應從全球化架構思考兩岸關係客觀面對大陸〉,《聯合報》,2003.3.29,版15。
    錢復,〈公投若過,美反應將對我有害〉,《中國時報》,2008.2.18,版A4。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九成二民眾肯定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聯合報》,1998.1.13,版2。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哪位總統對臺灣的貢獻最大〉,《聯合報》,2007.12.11,版A1。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提起經濟建設、親民愛民……憶起蔣經國〉,《聯合報》,2003.1.13,版4。

    三、視聽資料

    紀錄片(2005),臺北:卓越文化:「蔣經國傳奇的一生」。
    紀錄片(2005),臺北:東森電視新聞臺:「兩蔣父子檔案解密」。
    紀錄片(2006),臺北:公共電視新聞臺:「尋找蔣經國」。
    紀錄片(2006),臺北:東森電視新聞臺:「關鍵時代—蔣經國的旅程」。
    紀錄片(2007),臺北:東森電視新聞臺:「解嚴20—臺灣的民主之路」。
    紀錄片(2008),臺北:中天電視新聞臺:「七海官邸的主人—蔣經國故事」。
    紀錄片(2008),臺北:中天電視新聞臺:「馬英九與蔣經國」。
    紀錄片(2009),臺北:中天電視新聞臺:「七海寓所的主人—蔣經國的故事」。

    貳、英文部分

    Adam Przeworski (1986),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Guillermo O’Donnell,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Transitions from the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 H. Dodd (1972), Political Development, London: The Macmillan.
    C. S. Meaney (1992), Liber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ole of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London: Lynne Rinner.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March:11.
    Constance Sguires Meaney (1992), “Liberalization ,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KMT”, in Cheng. Tun-jen and Stephan Haggard ed ,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 Lynne Rinner.
    David Wufel (1988), Filipino Politics: Development and Decay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Donald Share (1987),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Transition through Transactio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4):529.
    E. Pace (1988),“Chiang Ching-kuo dies at 77,ending a dynasty on Taiwan”,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4:A1.
    Evelyn Goh (2005), Constructing the U.S. Rapprochement with China (1961-1974),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Evron M. Kirkpatrick (1962), “The Impact of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on Traditional Political Science”,in Austin Ranny ed., Essays on the Behavioral Study of Politics,Urbana:U.of Illinois:1-46.
    Gabriel A. Almond and Bingham G. Powell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s : A Development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abriel A. Almond and Bingham G. Powell (1978),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 A World View, New York : Hap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Gabriel A. Almond and Bingham G. Powell (1992), Comparative Politics :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abriella Montinola and Robert B. Stauffer (1986), The Philippines under Marcos: Failure of Transnational Capitalism, Sydne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Research Project.
    Gary Hawes (1987), The Philippine State and the Marcos Regime: the Politics of Expor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Groth J. Alexander (1970),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ree Problems”,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23(3):485-498.
    Helio Jaguaribe (1973),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general Theory and a Latin American Case Study, New York: Harper & Row.
    J.P. Nettl (1969), “Strategie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olin Leys ed ,. Politics and Chan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Studie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13-34.
    James Hu (1987), The Crucial Decade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ino- American Publishing CO.LTD.
    John Copper (1992), China Diplomacy: The Washington-Taipei-Beijing Triangle, Colorado: Westview.
    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 (1996),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urgen Domes (1981), “Poli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Taiwan:Group Formation Withi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Opposition Circles (1979-1980)”Asia Survey, 21(10):1011.
    Mahmud Ali (2005), U.S.-China Cold War Collaboration (1971-1989), New York: Routledge.
    Martin C. Needler (1968),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Random House.
    Myron Weiner (1971),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ise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Leonard Binder ed., Cru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臺北:虹橋.
    Paul D. Hutchcroft (1991), “Oligarchs and Cronies in the Philippine State: the Politics of Patrimonial Plunder”, World Politics, 43(3):414-450.
    Phillip Newell (1994), The Transition to the Transition Toward Democracy in Taiwan: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Chiang Ching-kuo Era(1971-1986).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etow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ye W. Lucian (1965), “Introduction: Politic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Pye W. Lucian and Sindney Verba eds.,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ye W. Lucian (1966), Aspec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inc.
    Raul P. Deguzman and Mila A. Reform (1988),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Philippin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Richard A. Higgott (1983),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ory, London: Croom Helm Ltd.
    Richard E. Neustadt(1980), Presidential Power:the Politics of Leadership from FDR to Carter, New York:Weiley.
    Richard F. Doner (1991), Driving A Bargain: Automobile Industrialization and Japanese Firms in Southeast A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obert Ross (1995),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969-1989),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Robert Stauffer (1977), “Philippine Authoritarianism: Framework for Peripheral Development”, Pacific Affairs, 50(3):365-386.
    Robert T. Holt and Turner E. John(1975), “Crises and Sequence in Collective Theory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XIX(3):979-994.
    Robin Broad (1988), Unequal Alliance: the World Bank,the International Money Fund,and the Philippin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 M. Lipset (1959),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3(1):69-105.
    Samuel P. Huntington (1965),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 World Politics:386-430.
    Samuel P. Huntington (1969),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Samuel P. Huntington (1976),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Samuel P. 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Tien, Hung-mao(田弘茂)(1989) ,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n Authoritarian Parity-State: Taiwan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Issues and Studies, July:105-133.
    William A. Welsh (1979), Leaders and Elites.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u, Jau-shieh(吳釗燮)(1989) ,Toward Another Miracle ?Impetus and Obstacles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You, Ying-lung(游盈隆)(1993) , “Elite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Regime Change(1984-1987)”, in《東吳政治學報》,第2期,頁93-13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