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靖雯
論文名稱: 清代台灣地方望族的聯合與衝突-以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之萃豐庄田產爭訟為中心
指導教授: 蔡淵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7
中文關鍵詞: 竹塹新竹鄭家崁頂曾家新庄子徐家合作與衝突淡新檔案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領時期因原鄉生活環境不佳,雖有清朝的渡台禁令限制,且當時竹塹地區,其自然與人文環境也處於惡劣狀況之下,卻仍有許多漢人來台,開創他們的另一片新生活空間。
    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望族的崛起,皆約在西元1660年之際來到竹塹地區,同樣辛苦開墾,分別藉由農墾、經商等途徑,成為富豪。其中鄭、曾兩家族成員中,有子弟透過科舉、捐納與軍功等不同的方式獲得了功名和榮銜,使得鄭、曾兩家從地方富豪邁向地方菁英,並藉由參與社會事業及公務,逐漸站穩竹塹地區的紳商地位,成為地方望族。本文主要是希望藉由探討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是採行什麼方面的合作面向,使自己家勢能繼續維持或擴展其經濟、社會勢力圈。
    透過淡新檔案22410卷宗及相關文獻顯示,鄭、曾、徐三家或多或少皆在竹塹地區有直接或間接的合作關係。例如:鄭、曾兩家曾有聯姻關係,並藉由姻親關係在竹塹地區有了合作經營生理的機會,甚至也因姻親關係,在曾家積欠官府料款之時,請託鄭家代管「萃豐庄」收租納課抵利。而「萃豐庄」墾業是曾家與新庄仔徐家合組墾號「曾國興」,藉由土地拓墾合股的合作機會,趁機擴增自己的家勢,卻沒想到這樣的經濟合作關係,最後卻也因「財勢」也有了爭訟衝突事件。
    長達十三年的訴訟案,前半部是鄭、曾兩家對管收租業的抵利收租訴訟;而後半部則是曾、徐兩家擬請共管分收到清丈分界。每一卷宗的案件中除了透露出各家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提出了相關辯護,而官府也為了維持地方社會秩序,做了相當意思的判決。
    此次的鄭、曾、徐三家望族在歷經合作與衝突之後,其在竹塹地區的經濟活動也稍有變化。而綜觀本文可以看出:維持一個家族的家勢是極不容易,透過家族內的合作與家族外的擴展關係,其經營策略的取決需處處步步為營,才能讓家勢維持一個穩定的勢力。

    要 目次 表目 圖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3 第二章 清代竹塹地區的開發 15 第一節 竹塹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15 第二節 竹塹地區的開發與聚落形成 26 第三章 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族的渡臺與發展 35 第一節 新竹北門浯江鄭氏的渡臺與發展 35 第二節 崁頂曾廷家族的渡臺與發展 46 第三節 新庄仔徐立鵬家族的渡臺與發展 59 第四章 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族之聯合關係 67 第一節 鄭、曾、徐三家在竹塹地區的經濟活動 67 第二節 鄭、曾、徐三家的經濟合作關係 78 第三節 清代竹塹地區鄭、曾兩家的聯姻 92 第五章 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之萃豐庄田產爭訟過程 107 第一節 清代萃豐庄的開墾 107 第二節 鄭、曾、徐三家之萃豐庄訴訟始末 141 第三節 官方對訟案的判決與各方的得失 175 第六章 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爭訟後財勢的消長 193 第一節 鄭、曾、徐三家申告「萃豐庄」轄地內田產財勢 194 第二節 家族繁衍與田產財權消長 241 第七章 結論 263 參考文獻 269 附錄 表 目 表2-2-1 竹塹地區墾區莊的始墾者和始墾年代(乾隆六年以前) 31 表3-2-1 祭祀公業曾廷財產清冊表 57 表5-1-1 曾國興公號的股夥和資本表 119 表5-1-2 業戶「曾國興」萃豐庄之清領、日治、現在座落 地點對照表 134 表5-2-1 曾金鎔訴呈萃豐庄共管分收混墾谷額一覽表 153 表5-2-2 曾家所陳萃豐庄曾氏、徐氏共管分收遭受侵呑早 谷石數明細表 161 表6-1-1 「鄭吉利」家族後裔申告田業財權總表 197 表6-1-2 「鄭吉利」家族後裔申告擁有「萃豐庄」轄區土 地田業明細表 201 表6-1-3 「曾益吉」家族後裔申告田業財權總表 202 表6-1-4 「曾益吉」家族後裔申告擁有「萃豐庄」轄區土 地田業明細表 210 表6-1-5 「徐國和」家族後裔申告田業財權總表 215 表6-1-6 萃豐庄轄區訴訟所指控分管混墾與土地申告擁有 實況比對檢視表 226 表6-2-1 北門鄭家族裔在明治時期土地申告總表 242 表6-2-2 崁頂曾家族裔在明治時期土地申告總表 252 表6-2-3 「徐國和」房族裔在明治時期土地申告總表 255 表6-2-4 三家族各房支人口數與申告擁有各種田產財權檢 視 260 圖 目 圖4-3-1 杜賣盡斷根田契 98 圖4-3-2 淡新檔案22410-083 104 圖5-1-1 徐立鵬買斷「萃豐庄」之一半庄業契 114 圖5-1-2 曾必榮認墾單影本 124 圖5-1-3 新庄子(古名萃豐庄)附近簡圖 129 圖5-1-4 曾金鎔訴狀圖說「萃豐庄」轄境 140 圖5-1-5 曾金鎔訴狀未列入圖說「萃豐庄」轄境 140 圖5-2-1 萃豐庄對照現新豐鄉與湖口鄉行政區圖 158 圖5-2-2 萃豐庄對照現新屋鄉與楊梅鎮行政區圖 158 圖5-2-3 萃豐庄對照現竹北市與新竹市行政區圖 159 附錄 附錄一 鄭氏家族相關資料      (一)鄭氏家族的相關關係     圖1 鄭用鈺(文哺)畫像     圖2 鄭如漢畫像(淡新檔案22410案主角)     圖3 鄭氏進士第     圖4 鄭氏吉利第      (二)浯江鄭振祖四房派下-吉利系統圖 附錄二 曾氏家族相關資料      (一)曾呈略房系統圖(淡檔22410案訴訟當事家族)     (二)曾家祖祠      (三)曾氏家族二版本族譜之發現 附錄三 徐氏家族相關資料     (一)徐氏祠堂     (二)東海堂徐國和宗祠二房徐國棟世系

    一、族譜
    《曾氏族譜》。手抄本。
    廷祖祭祀公業委員會,2006,龍山衍派曾氏家譜。廷祖祭祀公業委員會。曾華鍾提供。
    林衡道,1978,《影本浯江鄭氏家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凌稚哲先生原本,萬姓統譜。汲古閣藏版。
    徐元才編,1978,《徐氏族譜》。新庄子東海堂。
    徐元通主編,1960,《徐氏大族譜》(雲崖公派下譜)。臺中:臺光文化出版社。
    徐心堅提供,1989,《徐氏族譜》(廣東長樂天葩公譜)。長樂。
    徐季良主編,1971,《徐氏歷代名人錄》,香港徐氏宗親會出版。
    徐宗憲提供,2000,《徐氏族譜》(峨眉宗騰譜),宗騰公派下族譜,新竹。
    徐昌乾主編,1989,《徐氏族譜》(東海堂文盛公派下譜),茂昌號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新竹。
    徐東平提供,2000,《徐氏族譜》(新埔坤鵬譜),坤鵬公派下族譜(手抄本),新埔。
    徐芹庭主編,1989,《徐氏族譜》(三義瑞鵬譜),瑞鵬公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苗栗。
    徐金福主編,1960,《徐氏族譜》(天惠、天慶、天錫公派下綜合簡譜)。新竹:茂裕印刷文具行。
    徐金龍主編,1984,《徐氏族譜》(新屋啟旺譜)。臺北:學藝出版社。
    徐金聲主編,1984,《徐氏族譜》(新豐翔鵬譜)。新竹:泰興印刷廠。
    徐茂發提供,2000,《徐氏族譜》(瑞穗輝鵬譜),輝鵬公派下族譜(手抄本),花蓮。
    徐悅堂,1984,《徐氏大宗譜》。臺北:徐氏大宗譜編印館。
    徐勝一、徐元強合編,2002,新庄子東海堂,《徐氏族譜》。徐國和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徐榮昌編,1989,《徐三和通訊錄》(十三世熙玖公派下,熙玖為啟旺之孫)。湖口。
    郭正民,乾隆35年(1770),怡齋堂郭氏族譜。藏於國家圖書館。
    曾永和編輯,曾厚才提供,光緒甲辰(應是明治)臺灣曾氏族譜。藏於新竹市圖書館。
    曾昆和,道光元年(1821),崁頂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藏於國家圖書館。
    曾聰恕,1982,《省身念祖家譜》。微縮於國家圖書館。
    硬土東海堂,1988,《徐氏族譜》(硬土文盛公派下譜),(手抄本)。陸豐硬土。
    鄭鵬雲,1978,《浯江鄭氏家乘》。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鵬雲,2006,《浯江鄭氏家乘》。新竹市立文化中心館藏影本。

    二、檔案與專書

    《老抽分會三十三單位公業號及諸先烈名冊》,長和宮楊主委提供。
    《淡新檔案》,第一編〈行政〉與第二編〈民事〉已由臺灣大學從1995年起陸續出版,第三編〈刑事〉未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1971,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臺北:臺灣銀行。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1987。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臺北:大通書局。
    《臺灣省通志稿》。1950,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不著撰人,1904,《大租取調書付屬參考書》。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不著撰人,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臺灣私法物權篇》。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及臺灣分館藏。
    波越重之,1985,《新竹廳志》,臺北:成文。
    門新太郎,1925。〈新竹州下產業統計商工業者案內〉,新竹商工名簿錄發行所。;臺灣民報,昭和4年(1929.04.14),第256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11初版。《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 新竹縣。
    《清聖祖實錄選輯》,康熙廿二年,〈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二〉。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王世慶整修,1973,《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眾文圖書公司印行。
    黃旺成主修。1976年排印本。《新竹縣志》,臺北:成文。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五十四。
    新竹街役所,大正15年2月。《新竹街要覽》。新竹:作者印行。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陳金田譯,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新聞社,《臺灣商工便覽第一版》,出版社不詳,大正七年(1918),頁27-2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文獻叢刊第152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私法商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刊叢刊第91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7,《淡水廳築城案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大正五年(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竹北二堡紅毛港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竹北二堡崁頭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竹北二堡新庄仔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新竹廳竹北二堡下枋寮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4年,《桃園廳竹北二堡後庄等九十三庄土地申告書206冊》。影本存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4年,《新竹廳竹北一堡二重埔庄等二街八十九庄土地申告書191冊》。影本存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1901,《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微卷存於國家圖家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出版年不詳,《新竹廳竹北二堡咸菜甕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書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一卷中》。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9,《臺灣私法》。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199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屬參考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199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屬參考書、第三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鷹取田一郎,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清會典臺灣事例)文叢226。
    〈閩浙總督那揭帖〉,《臺案彙錄丙集》,文叢176種。
    《林施主收執簿》
    《清世宗實錄選輯》,文叢167種。
    《清德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39種。
    《新竹文獻通訊四一》,1954。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靖海紀事》,康熙22年(1683),靖海侯施琅〈恭陳臺灣棄留疏〉。
    不著撰人,時間不詳,《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145。
    尹章義等,2008,《新屋鄉志》。新屋:新屋鄉公所。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文叢第277種。
    吳聲祥等,2009,《新豐鄉志》。新竹:新豐鄉公所。
    李丕煜,〈重修縣署記〉,《鳳山縣志》,文叢124種。
    沈起元,〈治臺灣私議〉,《清經世文編選錄》,文叢229。
    沈葆楨,〈臺北擬建一府三縣摺〉,《福建臺灣奏摺》,文叢第29種。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文叢第29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七封域志,臺灣文獻叢刊 第66種 。
    周鍾瑄,1717,《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姚瑩,《東槎紀略》,文叢7。
    范明德等,2006,《寶山鄉志》。寶山:寶山鄉公所。
    范咸,1746。《重修臺灣府志》。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孫元衡,〈新建諸羅縣署記〉,《諸羅縣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第55種。
    張伯行,〈申飭臺地應行事宜條款檄〉,《清經世文編選錄》,文叢229種,頁64。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等編,1993,《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等編,1993,《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張勝彥等編著,《臺灣開發史》。國立空中大學。
    許雪姬,2005.01,《臺灣歷史辭典》,文化建設委員會。
    連橫,《臺灣通史》,文叢128。
    連橫,時間不詳,《臺灣詩乘》,文叢本。
    陳培桂,1983,《淡水廳志》,中國方志叢書。成文出版社。
    陳第,1603。《閩海贈言》。
    陳朝龍 纂輯,1993,《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朝龍,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 種。
    陳朝龍著、林文龍點校,1999,《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運棟,1999,《新竹風雲錄》。華夏書坊。
    陳夢林,《諸羅縣誌》,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第55種。
    陳澤,1977,《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璸,〈條陳經理海疆事宜〉,《陳清端公文選》,文叢116種,頁13。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簡稱文叢四。
    黃旺成、林水樹纂修,1957,《臺灣省新竹縣志稿》。新竹:新竹文獻委員會。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1996,《新竹市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新屋鄉公所,1993,《新屋鄉概況》。新屋:新屋鄉公所。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文叢74。
    劉銘傳,〈臺灣郡縣添撤裁摺〉,《劉壯肅公奏議》,文叢第27種。
    鄭用錫,1963,《淡水廳志稿》。臺灣文獻叢刊第171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經,1663。《閩海紀要》。
    鄭鵬雲等,《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61。
    賴塔,1680。《清史講義選錄》。
    藍鼎元,〈覆制軍臺疆經理書〉,《東征集》,文叢12種。

    王泰升,2001,《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王郭章,2004,《圖說竹塹》。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史鳳儀,1999,《中國古代的家族與身份》。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安倍明義,1990,《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武陵。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
    吳密察,2000.12。《臺灣史小事典》,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
    吳密察等撰,2004,《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吳學明,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

    呂伯濤、孟向榮,1999,《中國古代告狀與判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李丁讚等,1997,《金山面社區史》。新竹市文化中心。
    李明珠等,2009,《臺灣史十一講》。國立歷史博物館。
    沈建德,2003.09。《臺灣常識》,前衛出版社。
    那思陸,1982,《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那思陸,1992,《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卓克華,1990,《清代臺灣的商戰團體》。臺北:臺原出版社。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商業資本〉。頁133-186,收錄於《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
    林衡道編,1988,《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姚瑩,《東槎紀略》,道光已丑年(1828),〈埔裏社紀略〉。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1999,《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麗完,2001,《外埔鄉藏古文書專輯》。外埔鄉公所。
    范明煥,1997,《先民拓土的歷史見證》。新竹縣政府。
    范明煥,2006,《新竹地區的人與地》。新竹縣文化局。
    桃園廳編,1985《桃園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九年排印本影印,
    張谷誠,1996,《新竹叢誌》。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張炎憲編,1998,《竹塹古文書》,竹塹文化資產叢書第137號。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張德南,1998,《北門大街》。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張德南,2007,《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新竹市文化局。
    梁漱溟,1977,《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市:問學出版社。
    莊英章,1986,《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莊英章、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合編,1988,《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井星,1982,《臺灣祭祀公業新論》。臺北:文笙書局。
    陳支平,2004,《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揚智出版社。
    陳其南,1989訂正版,《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5,《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其南,l99l,《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
    陳炎正,1986,《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陳秋坤,2004,《臺灣古書契(1717-1906)》。臺灣傳承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秋坤、許雪姬合編,1992。《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論文集1),372頁。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田野研究室。
    陳秋坤。2009(修訂3版),《清代臺灣土著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哲三,2009,《古文書與臺灣史研究》。文史哲出版社。
    陳運棟,1994,《內外公館史話》。桃園:華夏書坊。
    陳運棟,1998,《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食貨月刊。
    彭慰,2007,《認識臺灣古書契》。國家圖書館。
    湖口鄉公所編印,1996。《湖口鄉志》。湖口:湖口鄉公所。
    黃大受編,1963。《黃爵滋奏疏》,臺北:大中國圖書有限公司。
    黃圭璧,2004,《崙仔庄──香火延續的故事》。新竹市新民社區發展協會。
    黃卓權,2004,《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黃朝進,1995,《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黃榮洛,1989,《渡臺悲歌》。臺北:臺原出版社。
    楊梅鎮志編纂小組編輯,1990。《楊梅鎮志》,桃園縣楊梅鎮:楊梅鎮公所。
    楊詩傳,2007,《開臺進士鄭用錫家族之研究》。金門縣文化局。
    廖慶六,2003,《族譜文獻學》。臺北:南天。
    趙振績,1987,《臺灣區族譜目錄》。中壢: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
    劉定國,〈臺灣省苗栗縣志〉,1970。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
    潘國正,1997,《新竹文化地圖》。新竹市:齊風堂出版社。
    鄭枝田,2008,《竹塹鄭氏家廟》。新竹市文化局。
    鄭枝田撰,2008.11。《竹塹鄭氏家廟》,新竹市文化局。
    鄭振滿,1992,《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鄭清漢,2009.03。新豐鄉公所,《新豐鄉志》。
    鄭華生口述、鄭尚輝整理,2005,《新竹鄭利源號典藏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鄭藩派,2007,《開臺進士鄭用錫》。金門縣政府文化局。
    戴炎輝,1992,《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戴寶村,2009,《再現臺灣-桃竹苗地區的發展》。臺北: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瞿同祖,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
    瞿同祖,2003,《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重印。
    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匯編》。臺北:南天書局。
    恠我氏著,林美容點校,1996,《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三、期刊論文

    〈新竹文獻會通訊〉,1953。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第006號。
    不著撰者,1954。〈新竹市開拓及政區沿革〉和〈王世傑家世考〉,《新竹文獻會通訊》,第17號。
    夫馬進,1998 〈明清時代的訟師與官司制度〉。頁389-430,收於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等譯,《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
    王泰升 1998 《從淡新檔案觀察清治臺灣官府法律之運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學明,1995.12。〈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二卷第二期。頁6 - 46。
    吳聰敏,2009,〈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 1644-1737〉。《臺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三期。
    李宗信,2009.12。〈日治初期崩山八社租權的地理歷史分析〉,《臺灣學研究》, 8。頁31 - 82。
    林玉茹,1998,〈一個傳統地區性市場圈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例〉。《臺灣文獻》,49(1),頁45-202。
    林玉茹,1998,〈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與商業活動〉。《臺灣文獻》,49(4),頁299-336。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上)(中)(下)〉。《臺灣風物》,49(2)、49(3)、49(4),頁15-64、61-93、61-89。
    林玉茹,1999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成員及功能的討論〉。《臺灣史研究》,5(1),頁47-90。
    林玉茹,2009年,〈清末北臺灣漁村社會的搶船習慣:以《淡新檔案》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20卷2期,「地域社會專號」,頁115-165。
    林欣宜,2002,〈清代早期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與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1723-1875〉。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2002年10月30-31日。
    林熊祥等主修,19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臺北:正文。
    林衡道,1972,〈參加調查新竹鄭氏家族記〉。《臺灣文獻》,23:3(9),頁93。
    施添福,1988,〈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38:2。
    施添福,1989,〈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卷4期,頁33-69。
    施添福,1989。〈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臺灣風物》,39(3):80。
    施添福,1989。〈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卷4期,頁33-69。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頁67-92。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頁1-68。
    柯志明,2009.03。〈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第16:1。頁29 - 86。
    范明煥,〈新竹沿海平原的開發之二革〉。新竹縣開發史專欄。
    范明煥,1997,〈新豐鄉開發沿革〉,《先民拓墾的歷史見證》。客家文化叢刊011。
    張炎憲,1986,〈臺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頁199-217,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炎憲,1989.12。〈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臺灣史研究通訊》,13期。
    張家綸,2009.9。〈清代臺灣南投社之地權流失與移轉〉,臺灣文獻,60:3,頁171-200。
    張勝彥,2002,〈臺灣清代淡水廳之研究〉。《竹塹文獻》,25期,頁8-34。
    張德南,1999,〈淡水廳築城時期的文治社會〉。頁57-61,收錄於《竹塹城學術研討會 會議手冊》。新竹市:新竹文化中心。
    張德南,2002,〈淡水廳同知的初探〉。《竹塹文獻》,25期,頁63-70。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 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31:4,頁154-176。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頁136-157。
    盛清沂,1982。〈新竹縣新豐鄉汪家公館小考〉,《臺灣風物》,32(1):頁64。
    莊吉發,2002,〈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收錄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澤,1977.06。《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運喜,2006.02,《寶山鄉志》歷史篇。
    葉淑貞,1995.12。〈臺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的運行〉,臺灣史研究,2卷2期,。頁88 - 130。
    劉素芬,1995.12。〈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臺灣史研究,2卷2期,頁54-80。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臺灣風物》,30卷2期,頁1-32。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 雜誌》,3期,頁34-64。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 誌》,2期,頁25-32。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 發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1期,頁 97-111。
    蔡淵洯,1985,〈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3期,頁275-302。
    蔡淵洯,1985,〈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7期,頁55-65。
    蔡淵洯,1986,〈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 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4期,頁141-160。
    蔡淵洯,1986,〈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頁45-67,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專刊乙種第16號──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蔡淵洯,1987,〈清代臺灣的望族──新竹北郭園鄭家〉,第三 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頁545-556,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
    蔡淵洯,1989,〈地方望族與清代臺灣的開發〉。《歷史月刊》,15期,頁131-134。
    戴炎輝,1953,〈清代淡新檔案整理序說〉。《臺北文物》2卷2期。

    四、學位論文
    王興安,1999,《殖民地統治與地方精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193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歆婕,2009。《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承恩,2008,《淡新檔案21101案到22443案的訴訟關係與親屬關係資訊擷取及其應用》。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

    李維修,2004,《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新竹:國立新竹師簵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文凱,2006,《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玉茹,1997,《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國揚,1995,《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堯嘉寧,2005,《官府中的紛爭解決——以淡新檔案觀察相當於今日新竹市之區域之案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進,1994,《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楊婉伶,2003,《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論文。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宏基,1998,《從契字看臺灣法律史上有關土地買賣的法規範》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玲,2001,《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源
    《臺灣日日新報》1905.09.28、1905.10.14
    中西曆對照查詢系統,http://thdl.ntu.edu.tw/datemap/index.php
    何浩洋,淡新檔案眼球圖工具,http://thdl.csie.org/THDLEyeball/index.html
    張鈞韜,臺灣清代官職表 (文官)查詢系統,http://thdl.ntu.edu.tw/Career_tb/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資源中心,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index.jsp
    臺灣民報,昭和4年(1929.04.14),第256號。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