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冠如
Chen,Kuan Ju
論文名稱: 台灣音樂活動斷代之研究─1960至1969年
指導教授: 許瑞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12
中文關鍵詞: 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台灣音樂活動音樂展演與創作國際交流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活動音樂評論音樂比賽音樂組織團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6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許常惠於一九六○年舉辦自法國所學的現代音樂創作技巧之首次音樂作品發表會,震撼台灣當時音樂界,之後並將積極推行台灣音樂活動。也由於台灣音樂史相關書籍對於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間的記述尚為簡略,為求台灣音樂史之完整性,故以一九六○年為開始,記述十年間,台灣音樂活動發展的情形。並自音樂展演與創作、國際交流、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活動等部分切入探討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間有關台灣音樂活動之變遷。
      有關本論文內容部分,音樂展演與創作包含國人於國內之展演;國際交流則分為國內音樂家或團體赴外演出以及國外音樂家或團體至國內演出兩個部分加以討論;音樂教育分為學校音樂教育以及社會音樂教育予以論述;社會音樂活動則含有音樂評論、音樂比賽以及音樂組織團體三個面向,並記述有關民歌採集運動之部分。自上述內容中,整理出台灣音樂活動發展之情形。

    目  次 摘要 i 謝誌 iii 目次 vii 附表目次 ix 附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 0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6     第三節 文獻探討 07     第四節 一九六○年以前之台灣社會音樂概況 13  第二章 音樂展演與創作 17     第一節 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音樂展演與創作之內容分析 17 第二節 小結 67 一、音樂展演 68 二、音樂創作 70  第三章 國際交流 75     第一節 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國際交流之內容分析 75 第二節 小結 121 一、台灣音樂家或團體至國外的音樂活動 121 二、國外音樂家或團體至台灣的音樂活動 124  第四章 音樂教育 127     第一節 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音樂教育之內容分析 127     第二節 小結 183 第五章 社會音樂活動 190    第一節 音樂評論 190 一、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音樂評論之內容分析 190 二、小結 230   第二節 音樂比賽 238 一、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音樂比賽之內容分析 238 二、小結 273 (一) 比賽相關辦理內容 273 1. 全省音樂比賽地點 273 2. 全省音樂比賽的項目與分組 274 (二)比賽建議與討論 275   第三節 音樂組織團體 279  一、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音樂組織團體之內容分析 279 二、小結 327  第六章 結論 333 參考書目 343 附錄一 351

    參考書目

    書籍

    Anthony Kubek(顧貝克)著、陳斯劫 譯。《現代化的中國——台海兩岸的比較分析》。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8。

    Bruno Nettl著、沈信一 譯。《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台北市:書評書目。1976。

    Bronislaw Malinowski(馬凌諾斯基)著、馬孝通 譯。《文化論》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中國北京:華夏。2002。

    Danny Roy(丹尼‧羅伊)。《台灣政治史》(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

    Kate L. Turabian 著、蔡美華 譯。《芝加哥大學寫作手冊》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台北市:五南。2004。

    中國傳統音樂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 合編。《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中國北京:人民音樂。2001。

    王沛綸 著、吳心柳 編。《音樂辭典》。台北市:樂友書局。1976。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輯委員會 主編、胡軌發行。《一個音樂家的畫像》。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8。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 編輯。《邁向二十一世紀音樂教學之藝術:合唱與合奏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北市師院。1999。

    ________。《世紀末的回顧:各國音樂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北市師院。1999。

    史惟亮 著。《畫中的音樂歷史》。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69。

    ________。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主編。《論音樂形式》。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67。

    ________。《音樂向歷史求證》。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1985。

    ________。《一個中國人在歐洲》。台北市:大林。1984。

    江燦騰、陳正茂 著。《新台灣史讀本》。台北市:東大。2008。

    李俊秀 等譯。《世界歷史百科(History encyclopedia)○10現代世界》。台北市:牛頓。1995。

    呂鈺秀 著。《台灣音樂史》。台北市:五南。2003。

    吳舜文 撰、趙琴 主編。《張錦鴻:戀戀山河》。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

    吳玲宜 著。《台灣前輩音樂家群像》。台北市:大呂。2004。

    汪毓和 編著。《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中國北京:人民音樂。1994。

    邱坤良 著。《昨自海上來-許常惠的生命之歌》。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

    音樂年策進會委員會 編印。《中華民國音樂年》。台北市:教育部文化局。1969。

    音樂之友社 編、林勝儀 譯。《新定標準音樂辭典A-L》。台北市:美樂。1999。

    徐麗紗 著。《傳統與現代間──許常惠音樂論著研究》。彰化市:彰縣文化。1997。

    席汝揖 著。《台灣的社會發展》。台北市:東大。1989。

    郭乃惇 著。《台灣基督教音樂史綱》。台北市: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1986。

    郭重興 總策畫。《Our Time:二十世紀》。台北市:貓頭鷹。1999。

    康謳 主編。《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市:大陸書局。1988。

    畢恆達 著。《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文化。2005。

    許常惠 著。《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市:全音樂譜。2000。

    ________。《中國新音樂史話》。台北市:樂韻。1992。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搞(一)》。台北市:樂韻。1987。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搞(二)》。台北市:樂韻。1988。

    ________。《巴黎樂誌》。台北市:百科文化。1982。

    ________。《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市:時報文化。1979。

    ________。《中國音樂往哪裡去》。台北市:百科文化。1983。

    ________。《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台北市:大林。1982。

    許常惠 編著。《民族音樂學導論》。台北市:樂韻。1994。

    莊錫昌、孫志民 編。《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架構》。台北市:淑馨。1991。

    曾葉發 著、劉靖之 主編。《民族音樂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89。

    游素凰 著。《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1945-1975》。台北市:樂韻。2000。

    黃淑玲、高永謀 主編。《台灣通史》。台北縣:漢宇國際文化。2006。

    黃秀政 著。《台灣史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1995。

    趙琴 撰文。《許常惠:那一顆星在東方》。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

    趙琴 主編。《李抱忱:餘音嘹亮尚飄空》。宜蘭縣:傳藝中心 出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發行。2003。

    趙琴 主編、朱家炯 撰文。《陳暾初:開拓交響樂團新天地》。台北市:時報文化。2003。

    趙琴 主編、盧佳慧 撰文。《鄧昌國:士子心音樂情》。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

    趙琴 主編、游添富 撰文。《康謳:樂林山中──牧者》。台北市:時報文化。2003。

    趙琴 主編、韓國璜 撰文。《莊本立:鐘鼓起風雲》。台北市:時報文化。2003。

    趙琴 主編、樸月 撰文。《申學庸:春風化雨皆如歌》。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

    趙琴 主編、邱瑗 撰文。《李泰祥:美麗的錯誤》。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

    趙廣暉 著。《現代中國音樂史綱》。台北市:文建會。1986。

    陳孔立 主編。《台灣歷史綱要》。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6。

    陳友新 著。《陳友新教授的音樂教育文論選集》。台北市:樂韻。1999。

    陳碧娟 著。《台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台北市:樂韻。1995。

    陳郁秀、孫芝君 著。《張福興-近代台灣第一位音樂家》。台北市:時報文化。2000。

    陳郁秀 編。《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________。《台灣音樂閱覽》。台北市:玉山社。1997。

    楊麗仙 著。《西洋音樂史綱》。台北市:橄欖文化。1986。

    賴美鈴 著。《音樂科教學的新途徑──電腦輔助音感教學的研究》。台北市:東和音樂。1993。

    賴澤涵、黃俊傑 著。《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1991。

    劉塞雲 著。《史惟亮歌樂-琵琶行研究》。台北市:藝友。1987。

    劉源 譯。《世界歷史百科》(The Concise History Encyclopedia)。香港:三連書局。2003。

    簡笙簧 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五十一年四至六月份(初稿)》。台北縣:國史館。1999。

    顏綠芬、徐玫玲 編撰。《台灣的音樂》。台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

    蘇育代 著。《許常惠年譜》。彰化市:彰縣文化。1997。

    論文

    王美姬 著。〈國小音樂課程實施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林一鳳 著。〈台灣專業國樂團營運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樂團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3。

    江巧雯。〈台南B.B.B兒童弦樂團發展歷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學組學位論文。2007。

    吳美瑩 著。〈論台灣作曲家音樂創作中的傳統文化洗禮──以郭芝苑、許常惠、馬水龍的作品為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音樂學組碩士論文。1999。

    吳嘉瑜 著。〈史惟亮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吳玲宜 著。〈江文也生平與作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施韻涵 著。〈台灣音樂教育之西化與本土化〉。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許婷婷 著。〈現行國民小學音樂教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

    陳禧華 著。〈台灣近現代管弦樂作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莊文達 著。〈郭芝苑生平與作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孫芝君 著。〈日治時期台灣師範學校音樂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文玲 著。〈五十年間(一九四九至一九九九)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楊麗仙 著。〈西方音樂在台灣之沿革(一六二四-一九四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蔡曼容 著。〈 台灣地方音樂文獻資料之整理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顏忻忻 著。〈台灣近十年來交響樂團之發展(民國六十至七十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姜智堯 著。〈受到西方音樂影響下的中國新音樂──從許常惠的葬花吟談起〉。私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在職專班示範講習會論文。2006。

    蕭植穗 著。〈「時代精神」到「民族精神」──從「時間」與「空間」的辯證論許常惠現代音樂運動的接受史〉。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音樂學組碩士論文。2006。

    蔣韻如 著。〈台灣高等專業音樂教育之領航者:師大音樂系1946-198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戴維后 著。〈兒童歌曲創作探討──就國小音樂教材研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報刊雜誌

    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主編。〈音樂學報〉,第一期至第十期。台北市:幼獅。1967。

    邱坤良 著。〈音樂家許常惠生平〉。《北市國樂》,第一六七期。台北市:台北市立國樂團。2001。

    邱嶠 著。〈為民族音樂搖旗的—許常惠〉。《回來就有希望—台灣留學生的故事》。台北:希望出版。1997。

    許常惠 著。〈中國的音樂〉。台北:省政府教育廳。1985。

    ________。〈民歌座談會記實〉。《夏潮雜誌》。1978年6月。

    ________。〈中國現代音樂的回顧與展望〉。《大學雜誌》,第十三期。苗栗:野人出版。1968。

    ________。〈重返巴黎──巴黎樂誌續記(上篇)〉。《音樂與音響》,第一一四期12月號。台北:音樂與音響雜誌。1982。

    東海大學音樂系民族與教會音樂研究中心。《東海民族音樂學報》。台中:東海大學音樂系民族與教會音樂研究中心。197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年刊。《音樂研究學報》,第五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1996。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年刊。《音樂研究學報》,第六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199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年刊。《音樂研究學報》,第七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199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年刊。《音樂研究學報七十歲特刊》,第八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199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年刊。《音樂研究學報》,第十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200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年刊。《音樂研究》,第十二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2006。

    劉湘吟 著。〈一手尋根、一首創新,台灣音樂史的舵手──許常惠〉。《新觀念雜誌社》,第一○九期。1997年11月號。

    潘罡 著。〈影響台灣音樂動向 許常惠「聲聲」不息〉。《北市國樂》,第167期。台北市:台北市立國樂團。2001。

    聯合報: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九年、二○○○年九月十六日。

    中國時報(徵信新聞報):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九年、二○○六年九月廿四日。

    經濟時報:一九六七年至一九六九年。

    民生報,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網路資訊

    文建會網路劇院。http://www.cyberstage.com.tw/knowledge/events/index.asp?DClass=1.2006;摘錄於24 Febuary 2009。

    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National Committee,Asian Composers' League, R.O.C)http://park.org/Taiwan/Culture/Resources/cartgroup/misc/index206.htm.;摘錄於24 Febuary 2009。

    徐遲 著。〈祭馬思聰文〉(原刊於《二十世紀名家散文精品》,海天出版社,1997五月版)。 http://magazine.sina.com/xinminweekly/441/2007-08-13/191838070.shtml. 1997;摘錄於30 April 2009。

    邱詩珊 著。〈戰後初期台灣古典音樂會活動──以台灣省交響樂團與台灣文化協進會為研究對象〉。http://homepage.ntu.edu.tw/~issue1_3.pdf.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生論壇,年份不詳;摘錄於28 April 2009。

    趙靜瑜。〈再現「製樂小集」啟動台灣當代音樂精神-許常惠逝世週年紀念音樂會元月一日舉行〉。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dec/19/life/art-1.htm.2001;摘錄於24 February 2009。

    陳虹苓、陳碧娟 研究。〈台灣音樂史〉。http://uensemble.org/writings-details.php?title=%B1M%C4%E6%A4%B3%B9&classn=8&sn=2.2007;摘錄於30 April 2009。

    馬思聰。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C%E6%80%9D%E8%81%B0&variant=zh-tw. 年份不詳;摘錄於30 April 2009。

    陳澄雄。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BE%84%E9%9B%84. 年份不詳;摘錄於30 April 200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