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景龍 Allen Lee |
---|---|
論文名稱: |
以《點石齋畫報》論吳友如新聞風俗格致畫 |
指導教授: | 沈以正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5 |
中文關鍵詞: | 點石齋畫報 、吳友如 、畫報 、新聞畫 、新聞風俗畫 、石版印刷 、新聞格致畫 |
英文關鍵詞: | 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 WU You-ru, a pictorial magazine, news drawings, news genre paintings; news conversation pieces, lithographic prints, news scientific painting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5 下載:9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輿論如果全部採用圖像來發表,想必更能引發社會廣泛的回響,困居山巔水涯識字不多、近乎文盲的民眾,藉此也能吸收新知。這種虛擬的理想,近乎天方夜譚的圖像新聞媒體,居然在國疲民困的晚清悄悄出刊,這份刊物全名為《點石齋畫報》,隨著母報系《申報》每十天一小冊,附贈給讀者閱讀欣賞。令人詫異之處,還在這個報系是英國人所創辦的;十餘年前台灣的報禁解除,文人彼此間流行的俏皮話:「要害一個人就叫他辦報,」。可想而知,無論何時想辦一份報紙都是非常艱巨的,茲事體大,何況是外籍人士辦中文報紙,還行有餘力回饋出以中國式圖像表現的圖畫報。
慎其始是成功首要的法門,覓得良庖當爐煮,不怕饕客湧潮來,《點石齋畫報》的主筆者吳友如,就有超常的能耐,在上海被外國伯樂相中。他當時是海上畫家,工人物仕女,由於畫藝精湛,曾被曾國荃延請去畫「戰功圖」。其繪畫並非家學,而是蘇州山塘年畫出身的畫師。依據合理的推斷,《點石齋畫報》一定是傳統又傳統的木刻圖像小報吧!頂多比「邸報」多些插圖繡像,交給畫師出身者,想當然爾必是游刃有餘;但是這份畫報,竟然使用全新的石版印刷技術,1884年吳友如將它應用於《點石齋畫報》的當時,這種技術在歐洲被發明才七十多年,舶來廣東在50餘年前,石版上首見圖畫,則近在1856年。石版畫在歐洲推廣的過程中並無「入境隨俗」的案例,唯獨傳入中國「入境隨俗」且「嫁枝茁壯」。研究個中的奧妙,就必須層層剝開圍繞在人、事、物、時間上複雜的關係。
所以本研究從《點石齋畫報》具代表性的新聞格致畫作為標的;吳友如的生平,發展,以及他既未曾得幸接受格致訓練,未領格致思潮洗禮,卻巧手施造出大量的「新聞格致畫」,褪卻格致嚴謹外貌、建立可看、可讀、可觸摸的視覺圖像,對中國繪畫史的貢獻早有定位。筆者以多年版畫創作經驗,嘗試釐清石版版畫早期傳入中國的多元觀點,並且參照中西方石版畫同步發展的狀況,作交叉比較,希望筆者拋磚之舉,能對未來研究者提供參考價值。更盼望視中國傳統繪畫為拾古人牙慧,吳友如承古開今的成功案例,或許有些樂觀的啟示。
名詞釋義:Key Word
《點石齋畫報》“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
吳友如 WU You-ru
《畫報》a pictorial magazine
《邸報》“the Official Press”
《繡像》embroidered images
《石版印刷》lithographic prints
《申報》“Shen news”
《新聞畫》news drawings
《新聞風俗畫》news genre paintings; news conversation pieces
《新聞格致畫》news scientific paintings
Abstract
If the public opinion could be completely presented by image, it must have an extensive echo from the public. Furthermore, the people who are illiterate can also take this advantage to absorb the new knowledge. This kind of hypothesized ideal toward the pictures of media which almost like the images in the Arabian Nights were unexpectedly published a publication, “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點石齋畫報), during the late and perished Qing Dynasty. “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was attached with the journal “Shen news”(申報) an every ten days. The English surprisingly founded the journal. There was a popular witticism more than a decade ago before the restriction of news was relieved in Taiwan: “To make a person suffered is persuading him to publish the newspaper.” It can be imaged that it is extremely arduous to manage the newspaper. Moreover the foreigner did not only publish a Chinese newspaper but also the pictorial newspaper in Chinese image.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of success is the caution at the beginning. There is an old saying, “Finding a good cook and you won’t worry about no consumer.” The editor of”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 WU You-ru (吳友如), who had the superior ability, gaine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foreign in Shanghai. At that time, he was a painter of Hai-shang school and was skilled at the portrait of female in fine brushwork style. Because of the exquisite skill, he was once employed by Tseng Guo-quan (曾國荃) to paint “the Picture of Battle Achievements” (戰功圖). His skill was not bred by family studies but he was an artist who studied “the New Year pictures of Shan-tang” in Su-zhou(蘇州山塘年畫). According to the reasonable reference, “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 was certainly a traditional wood engraving tabloid, it had more illustrations than “the Official Press”(邸報). To create this tabloid was a task accomplished at ease for an artist who had such a background, but these pictorial magazines all used the brand new lithographic technique. The technique was invented in Europe only more than 70 years and was spread to Guangdong(廣東) about 50 years. The drawing on the lithographic slate was first seen around 1856. While the technique was spread in Europe it was not the case. In China, it was done as the Romans do while in Rome but was bred even better. To research the mystery of result, I am trying to investigate the sophistic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rsons, the events, the objects, and the epoch.
Therefore, the targe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im at the representative “news scientific paintings” (新聞格致畫). From the biography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of WU You-ru, as well as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he had never received, I astonished find that he skillfully composed massive “news scientific paintings”. These images were visible, readable and touchable without strictly scientific appearance. The contribution of Wu’s paintings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had its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Furthermore, I try to interpret the multiple viewpoints of the early spread in China lithograph from my own experience in lithograph. And I will try to make a recipro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ithograph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of the Western. I hope that my research could offer something for the successors in the future and the public could respect the Chinese drawings as the ancestors’ hermitage. The successors would adop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u and get an optimistic enlightenment.
名詞釋義:Key Word
《點石齋畫報》“the pictorial magazine of Dian-shi Cottage”
吳友如 WU You-ru
《畫報》a pictorial magazine
《邸報》“the Official Press”
《繡像》embroidered images
《石版印刷》lithographic prints
《申報》“Shen news”
《新聞畫》news drawings
《新聞風俗畫》news genre paintings; news conversation pieces
《新聞格致畫》news scientific paintings
點石齋研究徵引的書目
一、 專著
甲﹒中文部份
趙爾巽等 撰《清史稿》,中國:中華書局,1998年版。
故宮博物院 編,朱誠如 主編:《清史圖典I~XII冊》,中國: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一版。
中國印刷博物館編 羅樹寶 主編:《中國古代印刷史圖冊》,中國:文物出版社;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1998年一版。
《中華印刷通史》,臺灣: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1998年一版。
范慕韓 主編:《中國印刷近代史初稿》,中國: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5年一版。
俞劍華 著:《中國繪畫史上、下》,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初版,1975年臺六版。
王伯敏 著:《中國繪畫通史上、下》,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0年。
洪再新 編著:《中國美術史》,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年。
沈以正 編著:《中國繪畫史》,台灣:自著出版,2001年
潘耀昌 編著:《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史》,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一版,2003年二刷。
范景中 主編:《美術史的形狀I,II》,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年一版。
(美)約翰基西克 著 水平 朱軍 譯《理解藝術》,中國:海南出版社,2003年。
高奇 著:《文明的歷程上、下》,中國:山東書畫出版社,2003年一版。
E.H.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三版。
沈福偉 著:《西方文化與中國》,中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一版。
于桂芬 著:《西風東漸》,中國:商務印書館,2001年一版。
(英)M.蘇立文 著 陳瑞林 譯:《東西方美術的交流》,中國: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年。
張西平 著:《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中國:東方出版社,2001年一版。
莫小也 著:《十七—十八世紀傳教士與西畫東漸》,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一版。
(法)榮振華 著 耿昇 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 上、下》,中國:中華書局術,1995年。
譚天 編著:《中國美術史綱要》,臺灣:五洲出版社,1988年。
李霖燦 著:《中國美術史稿》,台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一版,1993年二版四刷。
蔣玄怡 著:《中國繪畫材料史》,中國: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一版,1987年二刷。
王伯敏 著:《中國版畫通史》,中國: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一版。
張奠宇 著:《西方版畫史》,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年一版。
孫毓修 著:《中國雕板源流考》,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一版。
來新夏 等著:《中國近代圖書事業史》,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版。
廖修平 著:《版畫藝術》,臺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二版。
顧因海 編著:《版畫》,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二版。
戈公振 著:《中國報學史》,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一版。
梁家祿、鐘紫等 編著:《中國新聞業史》,中國: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版。
劉家林 編著:《中國新聞通史上、下》,中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一版,1999年三刷。
陳玉申 著:《晚清報業史》,中國: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一版。
李仲明 著:《報刊史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一版。
朱錦翔、呂凌柯 著:《中國報業史話》,中國:大象出版社,2000年一版。
(星)卓南生 著:《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增訂版。
王紹坊 著:《中國外交史》,中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一版、2001年三版。
齊鐘久 主編:《近代中國報導 插圖本》,中國: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董增剛 主編:《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從老式車馬舟橋到新式交通工具)》共十冊,中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一版。
仲富蘭 主編:《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文體‧教育‧衛生,中國:學林出版社,2001年。
李茂增 著:《宋元明清的版畫藝術》,中國:大象出版社,2000年一版。
宿白 著:《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中國:文物出版社,1999年一版。
葉樹聲 余敏輝著:《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中國: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張秀民 著:《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一版。
陳大川 著:《中國造紙術興衰史》,臺灣:中外出版社,1980年一版。
王伯敏 任道斌 主編:《畫學集成 明-清》,中國: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一版。
薛永年 杜娟 著:《清代繪畫史》,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一版。
陳伯海 主編:《上海文化通史上、下》,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一版。
上海通社 編:《舊上海史料匯編上、下》,中國:北京圖書館書出版社,1998年一版。
馬學強 宋鑽友 著:《上海史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一版。
孫杰 著:《古代上海藝術》,中國:上海大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上海出版誌編纂委員會 編:《上海出版誌》,中國: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李萬才 著:《海上畫派》,中國: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年一版。
上海 楊逸 編纂:《海上墨林》,上海豫園書畫善會發行,1920年一版:1921年續印一1929年續印二。楊逸 編纂:《海上墨林》,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二版。
郭雙林 主編:《中華文物劫難錄》,中國:同心出版社,2001年一版。
馮鵬生 著:《中國木版水印概說》,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一版。
張法 著:《中國藝術:歷程與精神》,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一版。
戴伯樂 編著:《中國美術欣賞》,中國:浙江攝影出版社,1999年一版。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五千年1-8卷》,中國北京:人民美術等六家出版社,1991年。
龔產興 著:《美術史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一版。
鄭天挺 周谷城等 著:《學史入門》,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一版,1994年三刷。
梁啟超 著:《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東方出版社,1996年一版。
許冠三 著:《史學與史學方法》,臺灣:萬年青書店。
杜維運 著:《史學方法論》,臺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一版。
易中天 著:《藝術人類學》,中國:上海文藝社,1992年一版,2001年二版、二刷。
曹意強 著:《藝術與歷史》,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年一版。
薛永年 主編,邵彥 :編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鑒賞》,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2002年二刷。
高師〈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教材編寫組 編著:《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中國: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一版,2003年十刷。
陳平原、夏曉虹 編著:《圖像晚清》,中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二刷。
黃可 著:《上海美術史札記》,中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一版。
鄭祖安 著:《海上剪影》,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沈宗洲 傅勤著:《上海舊事》,中國:學苑出版社,2000年一版,2002年二刷。
張偉 著:《滬瀆舊影》,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項翔 著:《近代西歐印刷媒介研究》,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一版。
朱國勤 著:《現代招貼藝術史》,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錢存訓、劉拓、汪劉次昕 譯著《造紙及印刷》,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一版。
郭暉 著:《照明製版與平版印刷的原理和實用 上》,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一版1968年二次增訂版。
郭召明 著:《石版畫工作室》,中國: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一版。
廖修平 董振平 著:《版畫技法123》,臺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黃卓明 著:《中國古代報紙探源》,中國:人民日報出版社,1983年一版。
(法)伯德萊 著 耿昇 譯:《清宮洋畫家》,中國: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
楊逸 著:《京派海派綜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一版。
蘇旅 達平 義君 編:《京派海派綜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一版。
上海書畫 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中國: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一版。
喬衍琯 張錦郎 編輯:《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一版。
喬衍琯 張錦郎 編輯:《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續篇》,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一版1979年二刷。
愛漢者等 編,黃時鑑 整理:《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中國:中華書局,1997年。
莊吉發 著:《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台灣:故宮博物院,1982年一版。
汪前進 著:《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中國: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王青建 著:《科學譯著先師徐光啟》,中國: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陳亞蘭 著:《溝通中西天文學的湯若望》,中國: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王冰 著:《勤敏之士南懷仁》,中國: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汪廣仁 徐振亞 著:《海國擷珠的徐壽父子》,中國: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王揚宗 著:《傅蘭雅與近代中國的科學啟蒙》,中國:科學出版社,2000年一版。
(英)德伯諾 編 蔣太培 譯:《發明的故事上、下》,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86年一版,1996年四刷。
戴吾三 編著:《考工記圖說》,中國: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一版二刷。
趙海明 許京生 編:《中國古代發明圖畫》,中國:中華書局,2000年一版。
隨元芬 著:《西洋器物傳入中國史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一版。
劉善齡 著:《西洋風—西洋發明在中國》,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
羅爾綱 著:《晚清兵志,五、六卷》,中國:中華書局,1999年一版。
那志良 著:《清明上河圖》,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一版,1997年二版3刷。
周寶珠 著:《(清明上河圖)與清明上河學》,中國: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一版。
(法)皮埃爾‧勒米爾 著,沈揆一 陳小芬 譯:《勞特累克傳》,中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
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任伯年研究》,中國: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一版。
李劍雄 著:《吾祖吾宗 吳》,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一版。
麥肯齊(Robert Mackenzie)著;李提摩太 蔡爾康 譯:《泰西新史攬要》,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袁偉時 著:《帝國落日 晚清大變局》,中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一版。
龔纓晏 著:《鴉片的傳播與對華鴉片貿易》,中國:東方出版社,1999年一版。
潘君祥 顧伯榮 著:《買辦史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一版。
周育民 著:《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版。
樊百川 著:《清季的洋務新政,一、二》,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費成康 著:《中國租界史》,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一版1998年二刷。
李伯重 著:《江南早期的工業化》,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一版。
(美)高家龍著 樊書華 程麟蓀 譯《中國的大企業》,中國:商務印書館,2001年。
郭緒印 著:《老上海的同鄉團體》,中國:文匯出版社,2003年一版。
(美)霍賽 著 越裔 譯《出賣上海灘》,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鄭曦原 編 李方惠、胡書源、鄭曦原 譯:《帝國的回憶》,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1年版2002年二刷。
伊永文 著:《古代中國札記》,中國: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一版二刷。
張曉春 主編:《行走上海》,中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一版。
上海證大研究所 編:《上海人》,中國:學林出版社,2002年一版。
曹聚仁 著:《上海春秋》,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一版,1997年二刷。
陳伯熙 編著:《上海軼事大觀》,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一版。
焦潤明、蘇曉軒 編著:《晚清生活掠影》,中國:瀋陽出版社,2002年一版。
馮爾康著:《清人生活漫步》,中國: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一版。
豐一吟 編:《現代美術家 畫論 作品 生平 豐子愷》,中國:學林出版社,1996年一版。
徐善 編著:《傅抱石談藝錄》,中國: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
張學成 編著:《錢松喦談藝錄》,中國: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
魯迅 著:《魯迅文萃》,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一版。
魯迅 著:《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一版。
潔塵 著:《碎舞—讀畫筆記》,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一版。
王稼句 編:《中國現代名家讀畫美文》,中國:四川文藝出版社,2002年一版。
朱彭壽 撰:《舊典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年一版,1997年二刷。
金梁 著:《光宣小記》,中國:上海書電出版社,1998年一版。
梁廷楠 著:《海國四說》,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93年一版,1997年二刷。
梁廷楠 著:《夷氛聞記》,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59年一版,1997年三刷。
段光清 撰:《鏡湖自撰年譜》,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60年一版,1997年三刷。
劉體智 撰:《異辭錄》,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88年一版,1997年二刷。
劉禺生 撰:《世載堂雜憶》,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60年一版,1997年二刷。
李斗 撰:《揚州畫舫錄》,中國:中華書局出版社,1960年一版,2001年三刷。
(清)王韜 著:《弢園文錄外編》,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一版。
鍾叔河 著:《走向世界》,中國:中華書局,2000年一版。
花之安 著:《自西徂東》,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傅蘭雅 撰:《佐治當言》,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馮桂芬著:《校邠廬抗議》,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郭連城 著:《西游筆略》,中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王鈍根 著:《百弊放言》,中國: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
李宗吾 著:《宗吾臆談》,中國: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
宣永光 著:《妄談瘋話》,中國: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
《幼學瓊林》(新增繪圖幼學故事瓊林)四卷,中國:上海廣益書局,民國初年。
胡寄塵 編輯:《幼稚尺牘》二冊,中國:上海廣益書局,1926年十二版。
程慶光 編著:《集報》,中國:寧夏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版。
乙﹒西文部份
田紀夫 編:《The 50TH Year Anniversary Exhibition of Alphonse Mucha》,日本:Department of Cultural Projects, Doi Co.Ltd©,1989年。
Theresa C.Brakeley著:《The Art of the Print:Masterpieces History Techniques》,USA:Published by Harry N.Abrams,Incorporated,New York,1976年。
Carl Zigrosser著:《Prints and Their Creators A World History》,USA:Crown Published,Inc..New York;©1937年by Carl Zigrosser.Revised Edition©1948年,1956年, by Carl Zigrosser.Second .revised edition ©1974年by Carl Zigrosser。
Garo Antreasian and Clinton Adams 著:《The Tamarind Book of Lithography;Art& Techniques》,Harry N.Abrams,Incorporated,New York,N.Y.,1970年。
Thelma R.Newman著:《Innovative Printmaking》,USA:Crown Published,Inc..New York; 1977年。
Thelma R.Newman著:《Innovative Printmaking》,USA:Crown Published,Inc..New York; 1977年。
Bamber Gascoigne著:《How to Identify Prints》,USA:Thames and Hudson ©1986年Bamber Gascoigne.©Reprinted 1988年。
二、論文期刊
康無為:〈畫中有畫:點石齋畫報與大眾文化形成之前的歷史〉,《讀史偶得學術演講三篇》,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黃孟紅:〈從點石齋畫報看清末婦女的生活型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3。
王爾敏:〈《點石齋畫報》所展現之歷史脈絡〉,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思想組,「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1600迄今」學術研討會,2001.5。
臺灣藝術教育館 編:《2000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 編:《布拉格之春–新藝術慕夏特展(專文集)》,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年。
潘元石 撰:(談點石齋與飛影閣石印畫報),《雄獅美術76期》,臺灣:雄獅美術,1977年。
郭立誠 撰:(吳友如的時事風俗畫),《雄獅美術76期》,臺灣:雄獅美術,1977年。
二、 畫冊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編:《中國傳統版畫藝術特展》,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3年一版,1984年再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編:《蘇州傳統版畫台灣收藏展》,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7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編:《台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編:《明代版畫藝術圖書特展專輯》,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 編:《布拉格之春–新藝術慕夏特展》,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 編:《流金歲月–懷舊老月份牌廣告畫展》,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編印:《世紀容顏回顧–百年海報精品展》(歐洲石版海報特輯),臺灣,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6年。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編印:《世紀容顏回顧–百年海報精品展》(臺灣早期海報特輯),臺灣,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6年。
台北市立美術館 編:《浪漫的真實–池田20世紀美術館現代版畫精選》,臺灣: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
《點石齋畫報》初集(甲—癸);二集(子—亥);三集(金—木);四集(禮—數);五集(文—貞),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點石齋畫報》大可堂版,中國:上海畫報出版社,2001年一版。
《點石齋畫報上、下》,中國: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一版;1997年二刷。
《點石齋畫報上、下》,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點石齋叢畫上、中、下》,台灣:中華書報出版社,1975年版。
蕭健軍 編:《點石齋叢畫全集》,台灣:中華書報出版社,1979年。
《點石齋叢畫上、下》,中國:中國書店,1995年一版。
《吳友如畫寶》四冊,中國: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一版。
《申江勝景圖》二冊,中國: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一版。
環球社編輯部 編:《圖畫日報》,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
楊炳延 編:《舊京醒世畫報—晚清市井百態》,中國: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一版。
翁連溪 編著:《清朝宮廷版畫》,中國:文物出版社,2001年一版。
劉昕 主編:《中國古版畫1-8卷》,中國: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一版。
漢語大辭典編輯部 編:《中國古代小說版畫集成1-8冊》,中國: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年一版。
張志欣等 編著:《海上畫派》,中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一版。
雄獅美術 編:《楊柳青版畫》台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蘇聯藏中國民間年畫珍品集》,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蘇聯:阿芙樂爾出版社1990年一版。
周蕪 編著:《中國古代版畫百圖》,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一版。
(英)托馬斯‧阿羅姆 繪圖;李天綱 編著:《大清帝國城市印象》,中國:上海古籍、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一版。
陳履生 張蔚星 主編:《中國人物畫 現代卷》,中國: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一版。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3宋代繪畫 上),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8畫像石畫像磚),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9石刻線畫),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20版畫),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21民間年畫),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插圖),台灣,錦年國際有限公司,1998年。
李一氓 供稿;《明陳洪綬水滸葉子》,中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一版。
李一氓 供稿;《明代崇禎刻本金瓶梅插圖集》,中國:廣西美術出版社,1993年一版。
中國古代版畫精品系列叢書;《水滸葉子、水滸全傳》,中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年一版。
中國古代版畫精品系列叢書;《凌煙閣功臣圖》,中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年一版。
中國古代版畫精品系列叢書;《紅樓夢圖詠》,中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年一版。
馮懿有 主編:《老香煙牌子》,中國:上海畫報出版社,1998年一版。
張道一 主編:《老戲曲年畫》,中國:上海畫報出版社,1999年一版。
汪觀清 李明海 主編:《老連環畫》,中國:上海畫報出版社,1999年一版。
陳祖恩 編撰:《老明信片‧風俗篇》,中國:上海畫報出版社,1999年一版。
呂清夫 編譯:《世界美術館全集1-10》,台灣: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一版。
呂清夫 編譯:《世界美術館全集11-15》,台灣: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再版。
黃茂蓉 龔顯波 李一 編:《勞特累克畫風》,中國:重慶出版社,1995年一版。
四、參考工具書
雄獅中國美術辭典編委會 編:《中國美術辭典》,台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二版。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編輯委員會 編:《雄獅西洋美術辭典》,台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二版。
.李習勤 主編:《美術辭林》,中國: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一版。
.吳山 主編:《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中國:江蘇美術出版社,1989年一版,1990年二刷。
吳養木 胡文虎 著:《中國古代畫家辭典》,中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一版,2002年二刷。
(英)奇爾弗斯(Chilvers, I.) 編著:《牛津20世紀藝術辭典》,中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章伯青、吳朋、蔣文光 主編:《藝術辭典》,中國:學苑出版社,1999年一版。
瞿冕良 編著:《中國古籍版刻辭典》,中國:齊魯書社,1999年一版,2001年三刷。
楊碧川、石文傑 合編:《活用歷史手冊》,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一版,1993年新版10刷。
楊金鼎 主編:《中國文化史大詞典》,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一版,1995年5刷。
中國大百科總編輯委員會(美術)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美術I、II》,中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一版,1992年二刷。
中國大百科總編輯委員會(歷史)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歷史I、II、III》,中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一版。
中國大百科總編輯委員會(新聞出版)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新聞出版》,中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一版,1992年二刷。
中國歷史大辭典.科技史卷編纂委員會 編:《中國歷史大辭典科技史》,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一版。
朱子南 葉萬忠 等主編:《蘇州詞典》,中國: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一版。
顏元叔 主編:《西洋文學辭典》,台灣:正中書局,1991年一版。
中國書畫研究資料社 編著:《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再版。
曾堉 編:《中國美術年表》,台灣: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一版。
馬采、陳云 編著:《世界美學藝術史年表》,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成平 主編:《上海名人》,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一版。
謝冰瑩等 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灣:三民書局,1997年修訂七版。
大不列巔百科總編輯委員會 編:《大不列巔百科全書》,臺灣: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新編。
沈起煒 主編:《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古代卷》,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沈渭濱 主編:《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近代卷》,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
李允俊 主編:《晚清經濟史事編年》,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袁傳偉 曹增壽 張廣智 等撰稿:《外國歷史大事年表》,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