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清尾奈津子
SEIO NATSUKO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持續貌「著」與日語相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其教學應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urative Aspect Marker“Zhe”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0
中文關鍵詞: 持續貌「著」漢日對比日語「ているteiru」教學排序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Japanese, Durative aspect marker“zhe”, Contrastive analysis, pedagogical grammar, “teiru”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79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著」在現代漢語中屬於功能詞(function words),也是表示「持續」的時貌標記(aspect marker)。所謂的功能詞,不具實質概念語意,協助實詞發揮更大的功能,而漢語「著」必須藉由與動詞結合後才能顯示其核心意義「持續」,且漢語「著」搭配不同屬性的動詞,所能表示的語義即有所不同。本文除了探討漢語「著」本身的語義外,亦著重「著」與動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般認為漢語「著」可以與日語「ているteiru」大致對應,但事實並非如此。「著」在不同的情況下,還可能有「てte」、「てあるtearu」、「ていたteita」、「ながらnagara」等其他的相應形式。本文為了釐清漢語及日語之間的對應關係,在第二章文獻探討中,分別從語義(句法)、篇章兩個層次來探討。本文首先對漢語「著」本身進行詳細審視,釐清其語法意義、與動詞的關係。其次比較「著」與「在」的異同,以及探討「著」的篇章功能。最後,對日語「ているteiru」進行探討,從「ているteiru」的成分開始,進而研究日語的動詞分類與日語時貌系統。
    本文藉由筆者所建置的漢日平行語料庫,依照第三章所建立的討論架構,仔細分析漢語「著」和日語「ているteiru」在實際語料中如何呈現其對應關係,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日籍漢語學習者可能的學習難點。
    本文透過漢日語的對比分析與討論後,歸納漢語「著」與日語「ているteiru」之間無法畫上等號的三個主要原因,分別為(一)、語序的差異。漢語是SVO語序、日語是SOV語序,在結構上「Verb著」與「Verb+teiru」出現的位置不同,導致兩者起著不同的作用。(二)、語言類型上有不相似之處。漢語是孤立型、而日語是黏著型,在時間軸上表示「持續」概念時,採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漢語表示過去式可能需要時間詞或其他成分的支援,但日語依賴於「Verb+teiru」本身的形式變化,故日語自然需要多種形式。(三)、漢語「著」核心篇章功能為「後景」,但日語動詞「ているteiru」形式卻不能充當「後景」,只能結合主要動詞表示「前景」。日語動詞顯示「後景」之義,則必須以其他動詞形式來呈現。
    本文最後嘗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針對日籍漢語學習者進行「著」的教學時,建議適當的教學順序,期望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Zhe in modern Mandarin is both a function word and a durative aspect marker. Function words are not semantically significant on their own, but must work in conjunction with a content word, such as a noun or a verb, in order to bring out their meaning. The durative aspect marker zhe in the present study must be collocated with a verb for its semantic meaning to be revealed.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meaning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verb when it appears by itself.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semantic meanings of zh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verbs with which it collocates.
    It i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Mandarin zhe corresponds to Japanese ているteiru. However, it turns out that this is not the case. Depending upon the context, Japanese てte, てあるtearu, ていたteita and ながらnagara can also correspond to Mandarin z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 and these correspondences in Japanese are explored in depth in this thesis. First, the functions of zhe are discussed from the two distinct planes of syntax and discourse, which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zhe and its relation to collocating verbs. Next, Mandarin zhe and zai are contrasted and compared. Lastly, ているteiru is used to discuss Japanese verb types as well as the Japanese aspect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framework presented in Chapter 3, th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Mandarin zhe and Japaneseているteiru are carefully studied as they occur in a natural linguistic corpus and possible learning difficulties for Japanese-speaking learners of Chinese are investigated by way of examining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Mandarin zhe does not correspond exactly to Japanese ているteiru, where the main differences are as follows:
    1. Word order: Mandarin Chinese word order is SVO, while that of Japanese is SOV. In addition to differences in acceptable locations for Verb + zhe and Verb+teiru to appear in a sentence, the Mandarin Verb + zhe construction functions differently than the Verb + teiru construction in Japanese.
    2. Typology: Mandarin is an isolating language while Japanese is an agglutinating language. Additionally, Duration is expressed differently by the two languages. Time words or other elements might be needed to express the past tense in Mandarin. Japanese, however, relies on the Verb + reiru construction.
    3. Discourse function: the core role played by Mandarin zhe is that of “background”. However, this is a role that Japanese teiru cannot take on. Japanese teiru can only be collocated with the main verb of a sentence and play the role of “foreground”.
    Lastly,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regarding how to app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o the teaching of Mandarin zhe to Japanese-speaking learners of Mandarin.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導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現象的提出 1 1.3 研究問題 3 1.4 研究方法與範圍 4 1.5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著」在各語言層面的探討 5 2.1.1 「著」的詞彙意義 5 2.1.2 「著」的語法意義 9 2.1.2.1 「著」只表示「進行」 9 2.1.2.2 「著」只表示「持續」 11 2.1.2.3 「著」包括「進行」和「持續」 14 2.1.2.4 小結 20 2.1.3 「著」的語義特徵 20 2.1.3.1 非完整性 20 2.1.3.2 持續性 23 2.1.3.3 動態性與靜態性的雙重性 25 2.1.3.4 小結 26 2.1.4 「著」與漢語時間結構 27 2.1.5 「著」與「在」的對比 30 2.1.5.1 黃居仁、羅義芬(1999) 30 2.1.5.2 陳月明(1999) 32 2.1.5.3 郭風嵐(1998) 37 2.1.5.4 小結 38 2.1.6 「著」的篇章功能 39 2.1.6.1 何謂篇章? 39 2.1.6.2 「著」的後景功能 40 2.1.6.3 「著」的前景功能 48 2.1.7 小結 51 2.2 日語對應形式相關文獻 51 2.2.1 日語的「時貌」(aspect)標記「ているteiru」 51 2.2.2 日語「ているteiru」的內部結構與功能 52 2.2.2.1 《てte》 53 2.2.2.2 《いるiru》 53 2.2.3 日語的時間系統(tense/aspect) 56 2.2.4 從「ているteiru」來看日語動詞分類 61 2.2.5 日語「ているteiru」的語法功能 66 2.2.5.1 金田一春彥(1976) 66 2.2.5.2 藤井正(1966) 70 2.2.5.3 寺村秀夫(1985) 70 2.2.5.4 小結 74 2.2.6 日語「ているteiru」與漢語「著」的對比研究 75 2.2.6.1 黃朝茂(1990) 75 2.2.6.2 何况(2000:2004) 79 2.2.6.3 華曉會、郭永剛(2006) 80 2.2.6.4 小結 81 2.2.7 小結 82 第三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83 3.1 漢語動詞三分與「著」間的語義界定 83 3.1.1 動作動詞(action verbs)與「著」的搭配 84 3.1.2 狀態動詞(state verbs)與「著」的搭配 87 3.1.3 變化動詞(process verbs)與「著」的搭配 93 3.1.3.1 具有【±重複性】的變化動詞 94 3.1.3.2 具有【±姿態性】的變化動詞 97 3.1.3.3 「PV著」表示兩段式意義 97 3.1.4 兼類動詞 99 3.1.4.1 何謂兼類動詞 99 3.1.4.2 存現句中的「著」 100 3.1.5 小結 102 3.2 單向翻譯對比法 102 3.2.1 分析目的 103 3.2.2 研究語料的選定與來源 103 3.2.3 語料庫建置 106 3.3 問卷 107 3.3.1 實施目的 107 3.3.2 研究對象 107 3.3.3 研發問卷 108 3.3.4 前測與結果 108 3.3.5 研究基礎 113 3.4 小結 116 第四章 「著」的語料分析 117 4.1 「著」的語義與動詞分類的關係 117 4.1.1 「動作動詞+著」的功能 117 4.1.2 「狀態動詞+著」的功能 120 4.1.2.1 「想」+「著」 121 4.1.2.2 「忙」+「著」 124 4.1.3 「變化動詞+著」的功能 124 4.2 「著」的句法表現 126 4.2.1 「著」在“Verb1著+Verb2”的句式中 127 4.2.1.1 「Verb1著+Verb2」是狀動句式 127 4.2.1.2 「Verb1著+V2」結構中V1和V2之間的語義關係 129 4.2.2 「著」在存現句中 134 4.3 「著」的篇章功能 135 4.3.1 「著」能充當後景 136 4.3.1.1 「著」在單句 136 4.3.1.2 「著」在複句 137 4.3.1.3 「著」在句群 139 4.3.1.4 小結 140 4.3.2 「著」能充當前景 141 4.3.2.1 修飾式定語 142 4.3.2.2 修飾式狀語 145 4.3.2.3 小結 150 4.4 總結 150 第五章 漢語「著」與日語相應形式之對比分析 153 5.1 漢語「著」對應日語「ているteiru」 153 5.1.1 「ているteiru」大多對應充當前景的「著」 153 5.2 漢語「著」對應日語的其他形式 156 5.2.1 “時制”(tense)的不同 156 5.2.1.1 「著」對應「るru」 158 5.2.1.2 「著」對應「たta」 160 5.2.1.3 「著」對應「ていたteita」 161 5.2.1.4 小結 163 5.2.2 存現句的「著」對應日語「てあるtearu」 164 5.2.3 狀動句式「V1+著+V2」對應「てte」、「ながらnagara」、「ままmama」 165 5.2.3.1 「著」:日語「ながらnagara」 167 5.2.3.2 「著」:日語「てte」 170 5.2.3.3 「著」:日語「ままmama」 171 5.2.4 其他的日語相應形式「ところtokoro」、「つつtsutsu」 173 5.3 「著」在固定詞組中,如何對應日語 174 5.4 小結 174 第六章 漢語「著」的教學啟示與應用 177 6.1 教學語法的定義與對比分析 177 6.2 針對日籍學習者編寫的華語教材檢視 178 6.2.1 對「著」的語義解釋不齊全 178 6.2.2 對「著」的語義解釋不足以理解其內涵 179 6.2.3 小結 180 6.3 對日籍學習者的教學排序 180 6.3.1 教學排序的根據 181 6.3.2 依照難易度評定原則(語內) 183 6.3.2.1 原則一「結構複雜度越高,困難度越高」 183 6.3.2.2 原則二「語義複雜度越高,困難度越高」 184 6.3.2.3 原則三「跨語言的差距越大,困難度越高」 185 6.3.3 依照困難度界定原則(語際) 185 6.3.3.1 母語和目標語一致(結構) 185 6.3.3.2 母語和目標語都有此一語義結構 186 6.3.3.3 母語有此一語義結構,但目標語沒有 187 6.3.4 小結 188 第七章 結論 189 7.1 研究總結 189 7.2 研究限制與省思 191 【參考書目】 192 【附錄】 200

    -中文部分-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丁加勇(1999),〈「著」的結構自足功能〉,《武陵學刊》第24卷,第1期:74-75、112頁。
    王 力(1943),《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 力(1944),《中國語法理論》,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楚臻(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為章、田小琳(2000),《漢語句群》,北京:商務印書館。
    左秀靈主編(1991),《當代日華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
    太田辰夫(2002),《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李訥(1997),《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容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79),《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出館。
    呂叔湘(1982),《中國要略文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主編(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馬慶株(1999),《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玉柱(1987),〈存現句中動詞後邊的“著”和“了”〉,《天津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69-77頁。
    宋玉柱(1988),〈略談“假存現句”〉,《天津師大學報》第6期:95-100頁。
    宋玉柱(1990),《語法論搞》,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宋文軍主編(1992),《現代日漢大辭典》,台北:大新書局。
    宋玉柱主編(1995),《語法論搞》,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李曉琪(2005),《現代漢語虛詞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先瑞(2004),〈談談表示反復的「ているteiru」〉,《日語知識》,2-4頁。
    李臨定(1985),〈動詞的動態功能和靜態功能〉,《漢語學習》第1期:6-11頁。
    李臨定(1986),《現代和語句型》,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凌非(2002),〈論“了1”和“了2”〉,《語言研究》第1期:23-27頁。
    吳麗君(2002),《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卸耀(2006),《現代漢語存現句》,上海:學林出版社。
    吳竟存(1992),《現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北京:語文出版社。
    吳為章、田小琳(2000),《漢語句群》,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況(2000),〈「ているteiru」「てあるtearu」總述〉,《日語知識》,2-5頁。
    何況(2004),〈「ているteiru」瑣談〉,《日語知識》,2-4頁。
    何午(2007),〈中日語言的若干類型學認知〉,《日語學習與研究》,1-8頁。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肖奚強(2002),〈“(正)在”、“在”與「著」功能比較研究〉,《語言研究》第4期:27-34頁。
    沈家煊(1994),〈“功能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總第100期:17-24頁。
    沈家煊(1995),〈“有界”與“無界”〉,《中國語文》第5期,總第248期:367-380頁。
    沈家炫譯(2000),《現代語言學辭典》[英]戴維‧克里斯特兒編,北京:商務印書館。
    伍和忠(2005),〈漢語表“體”助詞研究述要〉,《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第26卷:104-110頁。
    狄唱運、岡田勝(1996),《怎麼說得對?-日本人漢語學習中常見語法錯誤辨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屈承熹(1990),〈華語中前後景的等級體系及句子的界定〉,《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1-18頁。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屈承熹(2003),〈功能篇章語法及在對外漢語教學上的應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127-152頁。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尚新(2007),《英漢體範疇對比研究-語法體的內部對立與中立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尚新(2009),〈漢語體系統內部的概念空間化配置對立〉,《語言科學》第8卷,第2期:165-171頁。
    邵敬敏(1992),《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金文明(1997),《中華古漢語字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房玉清(1980),〈從外國學生的病句看現代漢語的動態範疇〉,《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4-16頁。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林曌(2005),〈試析“teita”的用法及其中文表達方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第6期:82-87頁。
    林曌(2007),〈日語「ていたteita」和漢語「著」的比較研究〉,《日語語言研究》第3期:25-37頁。
    華嘵會、郭永剛(2006),〈從認知視角探析日漢「ているteiru」持續相〉,《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期:157-160頁。
    胡裕樹、范曉(1994),《動詞研究綜述》,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1995),《關於現代漢語的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胡樹鮮(1990),《現代漢語語法理論初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范曉(1998),《漢語的句子類型》,太原:書海出版社。
    柯益烈、徐宗璉(1990),《語段例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高名凱(1985),《漢語語法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店印行。
    馬慶株(2005),〈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中國語文》,86-90頁。
    馬慶株、呂叔湘主編(1999),《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靜恒(1985),《漢語進行時貌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馬希文(1987),〈北京方言裡的“著”〉,《方言》第1期:17-22頁。
    許秀珠(2007),《現代漢語把字句與泰語相應句式的對比分析》,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秀霞(2008),《漢語動詞分類的句法搭配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余龍(2000),《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剛(1980),〈試論“著”的用法及其與應與進行式的比較〉第1期:21-27頁。
    陳 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第6期:401-421頁。
    陳月明(1999),〈時間副詞“在”與“著”〉,《漢語學習》第4期:10-14頁。
    陳立民(2002),〈漢語的時貌和時貌成分〉,《語言研究》第3期:14-31頁。
    陳俊光(2007a),《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07b),〈漢語重動句選用與否的機制與教學應用之再探〉,《華語文教學研究》,(4)、(2):103-145頁。
    陳俊光(2007c),〈漢語三個特殊結構的功能探討〉,《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集》,327-348頁。
    陳艶陽(2004),〈論「著」的語法化〉,《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109-111頁。
    陸丙甫(1993),《核心推導語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陸儉明(1999),〈「著」(Zhe)字補議〉,《中國語文》第5期:331-335頁。
    陸丙甫(2004),〈漢語語序的總體特點及其功能解釋,-從話題突出到焦點突出-〉,《慶祝〈中國語文〉創刊50周年學術論文集》,28-37頁。
    張昌來(2000),《現代漢語句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2002),《助詞與相關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亞軍(2002),《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章婧(2007),〈動態助詞「著」的成句條件研究〉,《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第2期:123-126頁。
    竟成(2003),〈漢語時間原理論網〉,《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12頁。
    郭風嵐(1998),〈論副詞「在」與「正」的語義特徵〉,《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35-47頁。
    郭銳(1993),〈漢語動詞的過程結構〉,《中國語文》第6期,410-419頁。
    閆麗艷(2007),〈日語的起源與漢語之關係初探〉,《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第23期:192-193頁。
    葉盼雲(1999),《外國人學漢語難點釋疑》,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程琪龍(1998),《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賀陽(1994),〈漢語完句成分試探〉,《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26-38頁。
    黃宣範(1983),《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居仁、張莉萍、安可思、陳超然(1999),〈詞彙語意和句式語意的互動關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會議論文集之二》,1-21頁。
    黃朝茂(1990),〈日語動詞“teiru形”的語法功能-與漢語“正在”「著」對比-〉,《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1(上):125-136頁。
    黃朝茂(2004),《漢日語語法比較論文集》,台北:致良出版社。
    湯廷池(1998),〈日本語の動詞と形容詞について〉,《東吳日語教育學報》第30期:110-114頁。
    湯廷池、湯志真(2006),〈華語與日語「情態詞」的對比分析〉,《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73-117頁。
    傅國忠(2006),《漢日否定詞之對比分析》,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雲(2002),〈“V+了+T+了”式中動詞的語義特徵分析〉,《漢語言專題研究》,85-91頁。
    敬敏(1994),《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齊滬揚(1998),〈表示靜態位置的「著」字句的語義和語用分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77-83頁。
    齊滬揚(1998),《現代漢語空間問題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永新(1995),《語言對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趙彥春(2003),《認知辭典學探索》,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趙金銘(1979),〈敦煌變文中所見的“了”和“著”〉,《中國語文》第1期,65-69頁。
    鄧守信(1983),《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鄧守信(1984),〈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集》,7-17頁。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劉一之(2001),《北京話中的“著(zhe˙)”字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順(2005),《現代漢語語法的多維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慶委(2007),〈現代日語中的字型文化特徵〉,《外語教學研究》第1期:70-72頁。
    劉寧生(1985),〈論「著」及其相關的兩個動態範疇〉,《語言研究》第2期,總第9期:117-128頁。
    劉月華、潘文娱、故韡(2000),《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堅、江藍生、白維國、曹廣順等(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第3期:161-169頁。
    劉海燕(2006),〈試論存現句中“了”和「著」的互換問題〉,《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65-69頁。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潘文國、譚慧敏(2006),《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黎天睦(1991),〈論「著」的核心意義(摘要)〉,《國外語言學》第1期:15-24頁。※這一篇摘要是來自於Light,Timothy(1989),《The Door is Closed on ZHE NE》,《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錢乃榮主編(1989),《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出版社。
    戴耀晶(1991),〈現代漢語表示持續體的「著」的語義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92-105頁。
    顧嘉袓、陸升主編(2002),《語言與文化(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龔千炎(1991),〈現代漢語的時制表示和時貌表達系統〉,《中國語文》第4期:27-34頁。
    龔千炎(2000),《漢語的時相時制時貌》,北京:商務印書館。

    -日文部分-
    工藤真由美(1995),《アスペクト・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現代日本語の時間の表現—》,東京:ひつじ書房。
    大澤昇主編(1987),《日中辭典(第一版)》,東京:小學館。
    井上和子、神尾昭雄、西山佑司(1984),《ことばと認識、文法からみた人間知性》,東京:大修館書店。
    日中對照言語學會(2004),《日中言語對照研究論集,第六號,四月》,東京:白帝社。
    日中對照言語學會(2006),《日中言語對照研究論集,第八號,五月》,東京:白帝社。
    吉川武時(1973),《現代日本語動詞のアスペクトの研究》,東京:むぎ書房。
    金田一春彦(1976),《日本語動詞のアスペクト》,東京:むぎ書房。
    寺村秀夫(1984),《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Ⅱ》,東京:くろしお出版。
    町田健(1989),《日本語の時制とアスペクト》,東京:株式会社アルク。
    藤井正(1966),《「動詞+teiru」の意味》,東京:国語研究室。
    堀井令以知(1997),《比較言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京都:世界思想社。
    相原茂主編(1998),《中日辭典(第一版)》,東京:講談社。
    森田良行(1998),《日本人の発想、日本語の表現》,東京:中央公論社。
    野村真木夫(2000),《日本語のテクスト関係・効果・様相》,東京:ひつじ書房。
    廣橋研三(2007),《日中對照言語學研究論文集》,大阪:和泉書院。
    彭飛(2007),〈「V+テイル」構文と【在+V】【V+著】構文との比較研究〉,《日中對照言語學研究論文集》,大阪:和泉書院。

    -英文部分-
    Andreasen, Andrew, J. (1981).Backgrounding and foregrounding through aspect i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Michigan: UMI Dissert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Carl, James. (1980).Contrastive Analysis. Singapore: 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Comrie, Bernard.(1976).Aspect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Verbal Aspect and Related Probl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o, Y. 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en, Chung-yu〔陳重瑜〕. (1987). Stemming from the verbal suffix「著」(zhe), JCLTA,Vo1.No1.XXII:pp.43-64.
    Carlota, S. Smith. (1991).The Parameter of Aspect.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unan, David.(1993).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The Penguin English.
    Goldberg,Adele E.(1995).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offrey Leech.(1974).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Second edition-revised and updated. Pelican Books.
    Hopper, Paul J. & Elizabeth, C. Traugott. (1993).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11-124,New York.
    Hopper. (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Traugott &Heine (Eds.), vol.1,17-36.
    Hopper ,Paul J. & Thompson, Sandra, A.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New York: Language 56: 251-299。
    Li,Charles N., & Sandra, A.Thompson. (1976). The Meaning and Structure of Complex Sentences with“-zhe”in Modern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96, 4: 512-519.
    Li, Charles N., , & Sandra, A.Thompson.(1981).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uo, Yi-fen〔羅義芬〕& Huang, Chu-Ren〔黃居仁〕. ( 1997).漢語動貌詞「在」與「著」的詞彙意義 [The Lexical Semantics of Mandarin Aspects 'Zai' and 'Zhe'].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Taipei: World Chinese Association.
    Miller, G. A. (1956).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
    Hopper, Paul, J. (1982).Tense-Aspect:Between Semantics & Pragma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Langacker, Ronald, W. (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od,Eills.(1985).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eng,S.H〔鄧守信〕(1974,2005).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LTD.pp.79-86。
    Teng, S.H.〔鄧守信〕(2003). Grammatical descriptions in L2 Chinese.〈世界漢語教學〉1:75-86。
    Teng,S.H〔鄧守信〕(1979).Progressive aspect in Chinese.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LTD.pp.185-196。
    Chafe, Wallace, L. (1974).Mean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ft, William. (1990).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18. New York.
    Croft, William.(1991).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教材-
    上野惠司(1998),《我問你答》,東京:白帝社。
    上野惠司(2003),《標準中國語》,東京:白帝社。
    高芳、劉軍(2003),《場面で学ぶ中国語》,東京:三修社。
    奈良行博、鍾村俊弘等(2004),《漢語鍛鍊》,東京:同學社。

    -網路資源-
    Google官方網站:http://www.google.com.tw/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sinica corpus):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