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勝賢
WANG, SHENG-XIAN
論文名稱: 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
指導教授: 林清山
Lin, Ching-Sh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畢業學年度: 74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國民中小學越區就學學區問題學校環境學生行為國中生高中生
英文關鍵詞: PRIMARY-SCHOOL, SENIOR-SCHOOL, SCHOOL-ENVIRONMENT, STUDENT-BEHAVI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從心理學的立場探討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原因。越區就
    學對學生各種行為的影響,以及學校環境與學生行為表現的關係。為解答有關國中小
    學學生越區的問題,本研究提出六項假設加以驗證。
    受試者包括國中生和高中生兩部份。國中部份的受試是台北市六個行政區的七所國民
    中學三年級學生,其中包括男生十二班四一九人,女生十二班四四四人,共八六三人
    。高中部份是台北市內的師大附中、中山女中、復興高中三所學校的高三甲組學生,
    其中包括男生十八班六七八人,女生六班二五五人,共計九三三人。本研究中以筆者
    自編的「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經驗問卷」、「學生學習行為問卷」、「學生成就動機問
    卷」、「學生自信心問卷」、「學生人際關係問卷」、「父母期望問卷」、「學區學
    校知覺問卷」、「鄰居影響問卷」共九種問卷為測量工具。首先,研究者利用「國中
    學生學校生活經驗問卷」獲得受試者有關「教師行為「、「課外活動」、「和諧守紀
    」、「學校聲譽」、「應付考試」、「品德陶冶」、「課堂活動」、「師友關係」、
    「考試競爭」和「生活情趣」等十個學校環境變項的資料。再利用「學習行為問卷」
    、「成就動機問卷」、「自信心問卷」、「社會生活問卷」和「人際關係問卷」等量
    尺獲得本研究的結果變項資料。至於受試的家庭屬性資料則以「父母期望問卷」、「
    鄰居影響問卷」、「學區學校知覺問卷」及基本資料調查表來測量。智力方面,國中
    部份的受試以國中入學時智力測驗的T 分數為指標,高中受試以區分性向測驗語文推
    理和數字能力原始分數的總分為指標。國中學生以「模擬高中聯合招生考試」五科的
    總分,高中學生以「模擬大學聯合招生考試」六科的總分為學業成就的指標。如此實
    際蒐集的資料分別以t 考驗統計法、區別分析統計法、共變數分析統計法、皮爾遜積
    差相關統計法、迴歸分析統計法和典型相關統計法進行統計分析,以考驗本研究的六
    項假設。下面是本研究幾個重要的發現:
    一、越區就學學生在「家庭社經水準」、「父母期望」、「父母對子女教育問題的看
    法和做法受到鄰居影響」三者的得分,比非越區就學學生高。反之,越區學生的「父
    母對學區學校的評價」較非越區就學學生的父母低。
    二、根據學生的「社經水準」、「學區學校知覺」、「鄰居影響」及「父母期望」四
    個家庭屬性變項,可以有效區別越區與非越區就學學生,其中以「社經水準」和「學
    區學校知覺」兩者較為重要。根據此四個家庭屬性變項,分類命中率為六六‧○五%

    三、越區就學學生在學業成就等六種結果變項的表現,皆未優於非越區就學學生。在
    國中三年級受試中,越區就學學生的「成就動機」,反而比非越區學生為低。
    四、學校環境中的「考試競爭」變項,與學生的課業學習和表現有正相關存在;但「
    考試競爭」與個人、社會適應卻有負相關存在。
    五、十個學校環境變項對「學業成就」的總變異只能解釋一一‧七%。「學校聲譽」
    只能解辭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總變異的‧○○六四,還不到百分之一。
    六、學校環境十個變項對學生六種結果變項表現總變異的解釋量只有一四‧九%。這
    點顯示:影響結果變項的變異來源,還可能來自本研究十個環境變項以外的變項。
    根據本研究的上述發現,研究者提出三項建議,供家長作就學安置,以及教師和教育
    行政人員從事輔導工作時之參考。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