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雅君
論文名稱: 唐睿宗歷史形象的虛實探討
指導教授: 陳登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睿宗玄宗唐宋明士人歷史形象虛實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4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2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於唐朝前期歷史的學術研究,學者大多著重於太宗、武后與玄宗的研究,對於睿宗的論述卻相對稀少。事實上,睿宗所處的時代橫跨武后稱帝、中宗執政、玄宗與太平公主的政爭,這段時間唐朝的政治變化複雜,但有關於睿宗的歷史書寫資料卻相對稀少,甚至在史書中有許多隱諱的地方,因此有許多問題可以深入研究。睿宗擔任皇帝的時間很短暫,在政治上一般認為並無作為,在史書中對於他的論述所留下來的資料並不多,對於睿宗的論述大多取材於《舊唐書》、《新唐書》與《資治通鑑》,這些史書對睿宗的描述大多是「謙虛退讓、澹泊名利」的形象,面對一個在史籍中被評價為謙虛退讓與無所作為的皇帝,唐睿宗「安恬好讓」的歷史形象,是否早在史籍中刻意被編寫。

      唐代官修的史書留有從高祖到武宗的實錄,從高祖到肅宗的紀傳體史書,從高祖到憲宗的編年體《唐曆》,這些史料成為《舊唐書》、《新唐書》與《資治通鑑》等史書重要來源之一。根據《新唐書‧藝文志》所錄的內容,《睿宗實錄》、《太上皇實錄》的撰寫者是劉知幾與吳競,皆是在玄宗初年擔任史官時撰寫實錄,唐玄宗作為政變的成功者,對於唐睿宗的形象書寫有其刻意之處,為避唐玄宗發動政變奪權之嫌。本文的研究動機在於探究《舊唐書》、《新唐書》與《資治通鑑》等史著文本作者如何建構唐睿宗的歷史形象,探究書寫史料的來源是如何影響史書的書寫內容。學者對於睿宗形象呈現相當兩極的看法,究竟何者更接近事實?睿宗形象虛實的背後具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本文試圖利用那些為唐睿宗留下敘述的紀錄者的書寫,闡述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想法?試圖從唐宋明清士人的文本雜著中,去探討睿宗歷史形象為何?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預期成果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歷史書寫與唐睿宗的形象9 第一節 三次讓位 9 第二節 兩次政變 15 第三節 史書的書寫與整體的形象 22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唐睿宗歷史形象的反思 33 第一節 面對政變的態度 34 第二節 從讓位到讓權 39 第三節 小結 57 第四章 後世對唐睿宗歷史形象的評價 58 第一節 唐代士人的評價 58 第二節 宋代士人的評價 69 第三節 明清士人的評價 86 第四節 小結 113 第五章 結論 114 參考書目 117

    一、史料
    史部:
    (一)正史類(按時代先後排序):
    1.(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3.(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新唐書》,北京 : 中華書局,1975。
    (二)編年史、別史、雜史、史注(按時代先後排序):
    1.(唐)劉知幾撰,趙呂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慶市 : 重慶出版社,1990。
    2.(唐)吳競撰,駢宇騫譯注,《貞觀政要》,北京:中華書局,2011。
    3.(宋)孫甫,《唐史論斷》,收入(清)紀昀,永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443冊,史評類,臺北:臺灣商務,1983。
    4.(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 : 中華書局,1956。
    5.(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收入《四部叢刋正編》,臺北:臺灣商務,1979。
    6.(宋)司馬光,《稽古錄》,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10冊,臺北:臺灣商務,1979。
    7.(宋)范祖禹,《唐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3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8.(宋)胡寅,《致堂讀史管見》,收入《宛委別藏》,第58冊,臺北:臺灣商務,1981。
    9.(宋)朱熹,《御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1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10.(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
    12.(宋)尹起莘,《資治通鑑綱目發明》,明弘治辛酉十四年書林日新堂刊本。
    13.(明)李贄,《藏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
    14.(明)李贄,《焚書》,臺北:河洛,1974。
    15.(明)李贄,《史綱評要》,台北:里仁書局,1983。
    16.(明)于慎行,《讀史漫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85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17.(明)張自勳,《綱目續麟》,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3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18.(明)吴甡,《安危注》,臺北:偉文,1976。
    19.(明)王夫之,《讀通鑑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20.(明)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
    21.(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2008。
    22.(清)趙翼,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上)》,北京:中華書局,2005。
    23.(清)傅恒,《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7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24.(清)朱直,《史論初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從書》,第291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25.(清)秦鏡,《通鑑感應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從書》,第291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26.(清)劉風,《石溪史話》,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從書》,第292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27.(清)周池,《唐鑑偶評》,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從書》,第292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三)政書類(按時代先後排序):
    1.(唐)李林甫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3.(宋)王溥,《五代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88。
    4.(宋)王溥,《唐會要》,收入(清)紀昀,永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364冊,政書類,臺北:臺灣商務,1983。
    5.(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四)類書(按時代先後排序):
    1.(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臺北:清華書局,1976。
    2.(宋)李昉編,張國風會校,《太平廣記會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3.(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子部(小說、雜家)(按時代先後排序):
    1.(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
    2.(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
    3.(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12。
    4.(唐)李濬,《松窗雜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子部,小說家類,臺北:臺灣商務,1983。
    5.(唐)劉肅撰,許德楠等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6.(唐)李肇,《唐國史補》,收入(清)紀昀,永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子部,小說家類,臺北:臺灣商務,1983。
    7.(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
    8.(宋)洪邁,《容齋續筆》,收入《叢書集成三編》,第71冊,臺北:新文豐,1996。
    9.(明)羅貫中,《隋唐兩朝史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0.(明)鍾惺,《混唐後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集部(按時代先後排序):
    1.(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2.(唐)杜甫,《分門集註杜工部詩》,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32冊,台北:台灣商務,1979。
    3.(宋)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4.(宋)蘇軾,《東坡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5.(宋)蘇軾,《欒城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38冊,台北:台灣商務,1979。
    6.(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7.(宋)晁補之,《雞肋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50冊,台北:台灣商務,1979。
    8.(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99冊,台北:台灣商務,1979。
    9.(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76冊,台北:台灣商務,1979。
    10.(明)歸有光,《震川先生別集》,收入《叢書集成三編》,第38冊,台北:新文豐,1996。
    11.(明)吳甡撰,秦暉點校,《柴庵疏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12.(清)董誥,《全唐文》,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3.(清)清聖祖,《全唐詩》,臺北:文史哲,1987。

    二、專書(按作者姓名筆畫先後排序)
    1.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1977。
    2.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商鼎文化,1997。
    3.史曉雲,《唐中宗.唐睿宗傳》,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4.任士英,《正說唐朝二十一帝》,北京:中華書局,2005。
    5.李樹桐,《隋唐史別裁》,台北:台灣商務,1955。
    6.李樹桐,《唐史研究》,台北:台灣中華,1979。
    7.李樹桐,《唐史考辨》,台北:台灣中華,1993。
    8.何念龍《唐玄宗的人生哲學》,台北:揚智文化,1996。
    9.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台北:東大出版,1991。
    10.柯文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11.彼得.柏克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2005。
    12.吳楓,《唐代皇帝秘史》,太原:書海出版社,2002。
    13.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
    14.袁英光,王界雲,《唐明皇傳》,天津:天津人民,1993。
    15.徐連達,《帝國宮廷的深處-中國古代皇帝制度解讀》,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2。
    16.烏廷玉,《唐玄宗》,長春:吉林文史,1995。
    17.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1997。
    18.胡戟,《武則天本傳》,西安:三秦,1986。
    19.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20.許倬雲,《從歷史看時代轉移》,台北:洪建全基金會,2000。
    21.張元,蕭憶梅主編,《學生如何學歷史》,台北:學生書局,2012。
    22.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
    23.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24.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
    25.黃永年,《唐史史料學》,上海市:上海書店,2002。
    26.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1998。
    27.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28.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1984。
    29.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7。
    30.凱斯.詹京斯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1996。
    31.楊友庭,《后妃外戚專政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
    32.蒙曼,《蒙曼說唐:唐玄宗》,臺北:麥田出版,2010。
    33.劉文瑞,《唐玄宗評傳》,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34.閻守誠,吳宗國,《唐玄宗》,西安:三秦,1990。
    35.潘英編,《資治通鑑司馬光史論之研究:資治通鑑之中心思想》,台北:明文,1987。
    36.蕭讓作,《武則天》,台北:遠流出版社,2009。
    37.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1971。
    38.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東大圖書,2008。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名筆畫先後排序)
    1.王壽南,〈論太平公主與唐玄宗之政爭〉,收入《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1993。
    2.王壽南,〈唐玄宗時代的政風〉,收入《唐代政治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1977。
    3.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台北:台灣大學,1999。
    4.王德毅,〈司馬光和資治通鑑〉,《圖書季刊》(台北:故宮博物院,1971),第1卷3期。
    5.王日根,《吳甡:一個練達的封建統治階級政治家》,《史學集刊》(吉林:吉林大學,1994),3期。
    6.王衛波,〈簡論晁補之的散文創作〉,《攏東學院學報》(甘肅:山肅省教育廳,2005),第16卷4期。
    7.左桂秋,〈論晚明《綱目續麟》對綱目史書的新闡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雲南:《雲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2007),第24卷6期。
    8.任士英,〈略述《通鑒學》研究的史家情懷—以牛致功教授的《唐代的史學與通鑒為中心〉,《新亞論叢》,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2005。
    9.朱溢,〈從郊丘之爭到天地分合之爭-唐至北宋時期郊祀主神位的變化〉,《漢學研究》(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第27卷2期。
    10.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郊〉,《政治大學歷史學報》(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0),34期。
    11.呂謙舉,〈宋代史學的義理觀念〉,收入《中國史學史論文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
    12.李洪岩,〈史學文本與歷史認識〉,收入《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1995。
    13.李錦繡,〈試論唐睿宗、玄宗地位的嬗代〉,《原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第3輯。
    14.李錦繡,〈蒲州刺史充關內鹽池使與景雲政治〉,收入《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15.李錦繡,〈唐代的視品官制--以嗣王以下府佐國官為中心〉,收入《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16.李樹桐,〈開元盛世之研究〉,收入《唐史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
    17.李甲孚,〈朱子與<資治通鑑綱目>〉,《中央月刊》(台北,中央綜合月刊雜誌社,1974),第6卷8期。
    18.李遠濤,〈《讀史管見》與胡寅的歷史評論〉,《史學史研究》(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1994),1期。
    20.李然,〈歷歷興衰史冊陳 古方今病輒相循 —趙翼的史學思想簡論〉,《語文學刊》(內蒙古:內蒙古師範大學,2010),7期。
    21.何保中,〈評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哲學雜誌》(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2),1期。
    22.宋馥香,〈論北宋的唐史編纂和政治訴求〉,《史學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2006),3期。
    23.吳德義,〈論石介思想的貢獻及其時代意義〉,《廣西師院學報》(廣西:廣西師範學院,2002),第23卷2期。
    24.柯金木,〈從「舊唐書」二十本紀「史臣曰」看唐代史臣的史德〉,《中華學苑》(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49期。
    25.柯淑芳,〈康熙皇帝的帝王之道—以《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全書》為中心〉,《史轍》(台北:東吳大學,2014),10期。
    26.侯潔之,〈撥亂反諸正--從《資治通鑑》看司馬光的禮制思想〉,《歷史月刊》(台北:歷史智庫出版,2010),240期。
    27.房鑫亮,〈《唐鑒》及其在歷史編纂學上的地位〉,《安徽史學》(安徽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1993),2期。
    28.周東平,〈論睿宗朝的政治改革與開元之治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1990),2期。
    29.徐儀明,〈朱子學研究的新開拓--楊燕《〈朱子語類〉經學思想研究》述評〉,《鵝湖》(新北市: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12),37卷7期。
    30.孫永如,〈從史料學論《資治通鑒.唐紀》的撰修〉,《揚州大學學報》(江蘇,楊州大學,1988),4期。
    31.孫瑜,〈《唐鑒》及其史學價值〉,《山西大同大學學報》(山西大同:山西大同大學,2007),2期。
    32.秦曼儀,〈書籍史方法論的反省與實踐:馬爾坦和夏提埃對於書籍、閱讀及書寫文化史的研究〉,《台大歷史學報》(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2008),41期。
    33.范立舟,〈宋儒聖人史觀論析〉,《孔孟月刊》(台北:孔孟月刊社,1998),36卷。 
    34.胡如雷,〈關於武則天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收入氏著《隋唐政治史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1997。
    35.施寬文,〈資治通鑑人物形象之描寫技巧舉隅〉,《孔孟月刊》(台北:孔孟月刊社,2010),48卷。
    36.施紅梅,〈試論歸有光的政論散文〉,《蘇州教育學院學報》(江蘇:《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2005),第22卷4期。
    37.袁英光,王界雲,〈關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幾個問題〉,收入《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1986。
    38.Denis Twitchett(崔瑞德)編,張榮芳主譯,〈第六章武后、中宗與睿宗在位時期〉,收入《劍橋中國史.隋唐篇(上)》,台北:南天,1987。
    39.陳寅恪,〈統治階級的氏族及其升降〉,收入《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
    40.陳明銶,〈資治通鑑的史學〉,《食貨月刊》(台北:食貨月刊社,1982),12卷。
    41.唐華全,〈論唐玄宗誅太平公主事〉,《河北師院學報》(河北:河北師範學院出版,1997),1期。
    42.唐華全,《略論唐中宗時期的政治風雲》,《河北學刊》(河北:河北社會科學院出版,1993),2期。
    43.唐雯,〈唐國史中的史實遮蔽與形象建構—以玄宗先天二年政變書寫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2012),3期。
    44.黃永年,〈開元天寶時所謂武氏政治勢力的剖析〉,收入《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1998。
    45.黃永年,〈說李武政權〉,《人文雜誌》(陝西西安:陜西省社會科學院,1982),1期。
    46.曾守正,〈歷史圖像與文學評價的疊合—兩《唐書》文學類傳「時變」思想的落差〉,《政大中文學報》(台北:政治大學中文學系,2005),4期。
    47.曾聖益,〈王船山「讀通鑑論」之君臣論〉,《人文學報》(臺北: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1998),22期。
    48.高葉青,賈二強,〈《唐鑒》成因及其史學地位探析〉,《唐都學刊》(陝西:西安文理學院,2007),4期。
    49.董宏衛,〈試析李贄的史學思想〉,《安徽史學》(安徽:安徽史學雜誌社,1994),2期。
    50.張劍光,鄒國慰,〈玄宗朝初期政治鬥爭論略〉,《求是學刊》(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出版,1998),5期。
    51.張劍平,〈武則天時代與劉知幾《史通》的撰著〉,《廊坊師範學院學報》(河北:廊坊師範學院,2010),第26卷5期。
    52.張元,〈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以資治通鑑綱目為例〉,《史原》(台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75),6期。
    53.張秀娟,〈唐玄宗龍的傳說探微〉,《輔大中研所學刊》(台北:輔仁大學中研所,2009),21期。
    54.張安祖,〈論郭元振其人其詩〉,《北方論叢》(黑龍江:哈爾濱師範大學,1997),2期。
    55.張峰,〈《舊唐書》的編纂特色與歷史地位〉《江海學刊》,江蘇: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2013。
    56.張利榮,〈試以《唐鑒》析論范祖禹的史學風格〉,《蘭州學刊》,甘肅:蘭州市社科院,2007。
    57.張崑將,〈晚明孝經風潮與中江藤樹思想的關係〉,收入《日本漢學研究續探》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58.廉敏,〈于慎行《讀史漫錄》的歷史思想〉,《文史哲》(山東:文史哲編輯部,2002),6期。
    59.雷勇,〈《隋唐志傳》的文體探索及其小說史意義〉,《陝西理工學院學報》(陝西: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編輯部,2009),第27卷1期。
    60.蒙曼,〈公主婚姻與武周以後的政局〉,收入《中國典籍與文化》,北京: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2002。
    61.楊宇勛,〈永留青史與青史永留:胡寅的史學關懷〉,《興大歷史學報》(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系,2003),14期。
    62.楊明,〈《唐詩紀事》中計有功本人的說明與評論〉,《復旦學報》(上海:復旦大學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1997),6期
    63.趙榮蔚,〈《唐史論斷》的史學批評特色〉,《鹽城師範學院學報》(江蘇:鹽城師範學院,1999),。
    64.廖吉郎,《唐代纂修實錄考》,《國文學報》(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1982),11期。
    65.褚文哲,〈製作李顯—《資治通鑑》文本中的苦命王子•缺能力王書寫〉,收入《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台北:時英,2010。
    66.鄭英德,劉光勝,〈略論唐太平公主〉,《史學月刊》(河南:河南大學,1984),3期。
    67.鄧京力,〈事實與價值的糾葛——試析歷史認知與歷史評價的關系問題〉,《求是學刊》(黑龍江:黑龍江大學,2004),1期。
    68.劉節,〈《舊唐書》的修訂與研究〉,《中山大學學報》(廣東:中山大學,1981),4期。
    69.劉毅鳴,〈船山《讀通鑑論》的政治思想--以唐代開國為例〉,《當代儒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2008),3期。
    70.賴亮郡,〈論唐代高、睿二朝的太子監國與皇位繼承〉,《台東大學教育學報》(台東:台東大學,2003),14期下。
    71.錢穆,〈略論中國史學〉,收入《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東大圖書,1984。
    72.閻質杰,〈《舊唐書》的編纂經過及作者〉,《遼寧大學學報》(遼寧:遼寧大學,1994),3期。

    四、學位論文(按時間先後排序)
    1.賴亮郡,〈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0。
    2.雷豔紅,〈唐代君權與皇族地位研究〉,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2。
    3.鄭暋璟,〈段成式《酉陽雜俎》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2。
    4.左桂秋,〈明代通鑑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6。
    5.唐鳳霞,〈新唐書的編纂及其學術成就〉,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6。
    6.包小飛,〈大唐新語述論〉,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7.蔡榕津,〈武則天在唐前期的影響〉,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
    8.彭菊媛,〈新唐書本紀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8。
    9.陳思,〈試論唐朝從中宗到睿宗時期政局的演變〉,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9。
    10.許怡,〈唐代皇太子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11.王元元,〈朝野僉載的史料價值研究〉,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9。
    12.吳泓哲,〈大唐新語人物考釋 : 以唐代前期君臣關係事蹟為中心〉,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10。
    13.徐雅蘭,〈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試論唐宋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