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佳妮
Jenny Lin
論文名稱: 布魯赫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Bruch, Max. Violin Concerto G minor
指導教授: 陳沁紅
Chen, Chinn-Hor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1999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艾爾加普賽爾浦契尼
英文關鍵詞: E.Elgar, Purcell, Puccini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浪漫樂派的小提琴協奏曲早期發展是以貝多芬及法國樂派的作品為典範寫作的,但加入了更多名家的寫作手法(引人注目的是Sphr, Beriot, Vieuxtemps, Paganini的協奏曲)o 此型式從1850年開始在Mendelssohn, Brahms, Bruch, Tchaikovsky, Dvorak, Saint-Saens, Wieniawski, Lalo手中開花結果o
    總和來看, 浪漫樂派的協奏曲發展了以下兩個特色:
    (一)以交響曲為標題,但以協奏曲為內容:如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白遼士的交響曲"在義大利的哈洛意德"o 前者以小提琴為主奏,後者以中提琴為主奏o 原因乃是藉協奏曲探求交響般的內容與效果o
    (二)以交響詩般的構想, 而無一定的結構與格式的自由協奏曲:如韋伯的鋼琴與管絃樂作品:F小調小協奏曲(作品 79)o以單一樂章, 快速度相異的幾個部分串聯而成o 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奏曲也顯然的因襲交響詩的型式, 與韋伯不同的地方是李斯特不只是串聯幾個部分,而是把主題應用在各個段落,擴大成單樂章型式,以求統一o 李斯特的方法,由聖桑,戴流士(1862~1934)艾爾加(1857~1934)繼承下來o
    在浪漫派音樂家中,布魯赫以年輕作曲家的早熟天份開始音樂的職業生涯o他那音調諧美的風格融入了多國民謠風格, 並與"新德國樂派"形成強烈的對比o 例如在作品46蘇格蘭幻想曲 在浪漫派音樂家中,布魯赫以年輕作曲家的早熟天份開始音樂的職業生涯.他那音調諧美的風格融入了多國民謠風格,並與”新德國樂派”形成強烈對比.例如在作品四十六蘇格蘭幻想曲中,結合了從英國蒐集而來的民謠.他的天份不僅是在戲劇性的作品上,在敘事詩表現的作品中也顯露無遺.終其一生,被認為最重要的作品並不是歌劇,而是世俗的讚美詩小品,如作品四十一”Odysseus”,作品四十五”Das Lied von der Glocke”,作品五十”Achilleus”,作品五十二”Das Feuerkreuz”.
    他特有的音樂性及合唱作品中傑出的技巧性為他拔得當代作曲家的頭籌.之所以沒有較大的作品,是因他傾向於創作大眾容易接受的音樂,而不是因缺乏創意及作曲手法的精練.
    相對於浪漫派以後其他本身非小提琴家的作曲家而言,布魯赫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所創作的作品數量相當多.除了前述的”蘇格蘭幻想曲”以及這首G小調協奏曲之外,另外尚有第二號.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作品四十二.五十七.六十五.七十五和八十四的數首小品.
    基本上,不論是大型的協奏曲或是小品,如同G小調協奏曲一般,這些作品都具備十足強烈的小調性格.在布魯赫的筆下,氣質優雅的憂鬱性格,成為他作品當中迷人的標記.
    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866年,布魯赫當時28歲.他於1865至1866年在萊茵河畔的可布列茲(Coblenz)演奏協會擔任指揮之職.早在1857年(布魯赫19歲時),就有意寫作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一直蹈1865年,因聆聽友人桃阿幸的演奏,深受感動,遂以一氣呵成之勢,寫作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傑作.隨後於1866年4月24日,布魯赫親自指揮,由小提琴家奧托范.柯尼斯羅(Otto Von Konigslow)首演,樂曲是獻給桃阿幸.之後又加以修訂,現在演奏的版本是此一修訂版,修訂版則由桃阿幸於1866年的夏天首演.
    從激起布魯赫這首協奏曲的創作靈感,一直到完成,桃阿幸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同布拉姆斯一般,布魯赫在創作的過程中,經常徵求桃阿幸的意見.由此可以知道桃阿幸在十九世紀的德國音樂界,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全曲由傳統的三樂章構成,其結構較孟德爾頌或布拉姆斯的同類作品更為自由,自始至終,獨奏小提琴充分展現出絢爛的技巧,在奔放的樂想中,交織著流暢的抒情性與澎湃的生命力.

    第一章 時代背景 第一節 十九世紀弦樂之發展概況 第二節 十九世紀小提琴演奏之發展 第三節 浪漫樂派協奏曲的特色 第四節 布魯赫之生平與其創作風格 第二章 分析研究 第一節 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創作背景 第二節 第一樂章 第三節 第二樂章 第四節 第三樂章 第二章 演奏技巧之探 第一節 第一樂章 第二節 第二樂章 第三節 第三樂章 參考文獻 附譜例

    外文書目
    Stanley Sadie,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3 Vols.
    London: Macmillan, 1980
    Veinus, Abraham. The Concerto.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48.
    Emery, Frederic. The violin Concerto. New York:Da Capo Press 1969
    Howard Mayer Brown and Stanley Sadie, ed. Performance-Practice. Hong Kong:
    The Macmillan Press, 1989
    Geminiani, Francesco. The Art of Violin Playing.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csimile Edition, 1951
    Markov, Albert. Violin Technique. New York: Schirmer, 1984.
    Schwarz, Boris. Great Masters of the violi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3
    Stowall, Robin. Violin Technique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 In the Lat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 Centu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