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蒐羅與清明相關的文獻資料,認為由於清明節綜合了上巳、寒食節俗,故發展出祭祖的節日義涵,同時在陰消陽長的理論基礎下,深究清明節所蘊含的意義,亦爲其分析由來根據。清明所代表的是時序的標誌,是上古在曆法尚未建立之前,藉以調整自然的節奏性和方向感,逐漸轉換爲具體、重複出現的方式來標示季節變化的時間點。通過歲時節氣使人們順應自然時序,以利農事以及生活安排。清明之得名、最初的功能皆與農事活動相關,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和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清明介於春分和穀雨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中屬於春天的自然「節」點,所謂「清明一到,農夫跳起」,即知此時在春耕秋收的農作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關鍵時節。為了更確定掌握備受重視的清明歲時節點,除了觀察白天的太陽外,夜晚星辰的規律運行,便一并作為定時節的參考。
清明和農事的關係由自然歲時逐漸向人文轉化,分析上巳的流棗浮卵、祓禊習俗,和寒食禁火賜火習俗、包括介之推傳說等背後的文化根源,都具有沿襲上古春耕祭祀,在不同時期有其演變發展的古俗痕跡。上巳與寒食雖然節俗內容頗有不同,但是彼此具有同一屬性的文化基礎,在時間點上,上巳、寒食、清明三者幾乎重疊。由清明節的結構來看,很明顯是經過長期與上巳節、寒食節結合而逐次固定的節日,因為宗教祭祀內涵意義已被遺忘,徒留下形式活動,加上掃墓祭祖隨社會變化轉而被重視,且清明正好有新生之意,帶有祭祖的傳承意義,故此時賦予清明新生命,成為嶄新的節日流傳。
一、古代文獻資料
(一)經部
(春秋)左丘明撰,(東漢)高誘注:《國語》,(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春秋)左丘明撰,(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刻:《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春秋)左丘明,(清)徐元誥,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西漢)公羊壽撰,(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5年)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西漢)韓嬰撰:《韓詩外傳》,據《上海涵芬樓借野竹齋沈氏蔵明刊本景印》,(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西漢)揚雄撰,(東晉)郭璞注:《方言》,收入《據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宋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西漢)董仲舒,(清)陸費逵總勘:《春秋繁露》,收入《中華書局據抱經堂本校刊:四部備要(經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西漢)戴德傳,(南宋)傅崧卿注:《夏小正戴氏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37年)
(東漢)班固撰:《白虎通德論》,收入《諸子薈要》,(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8月)
(東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禮記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東漢)劉熙:《釋名》,收入《據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翻宋刻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社,1992年9月)
(三國魏)張揖:《廣雅疏證》,(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三國魏)張揖撰,(清)錢大昭疏義,(清)王念孫疏證:《廣雅詁林》,(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三國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三國魏)何晏等注,(北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東晉)郭璞注,(北宋)郉昺疏,(清)阮元校勘:《爾雅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5年)
(南朝梁)顧野王撰,(唐)孫強增字,(清)陸費逵總勘:《大廣益會玉篇》,收入《據建德周氏藏元本:四部備要(經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北宋)陳彭年:《廣韻》,(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南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群玉堂出版,1991年10月)
(清)畢沅:《夏小正考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王筠撰:《說文釋例》,(北京 : 中國書店,1983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一),(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上),(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先謙撰,吳格點校:《詩三家義集疏》(上冊),(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10月)
(二)史部
(春秋)列禦寇撰,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2 月)
(西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西漢)劉向:《列女傳》,(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西漢)劉向:《新序》,(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東漢)范曄撰,(三國梁)劉昭注志,(唐)李賢注,(清)陸費逵總勘:《後漢書》,收入《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陸費逵總勘:《前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收於(清)嚴可均輯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東漢)宋衷注,(清)孫馮翼集:《世本》,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書局,1985年)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西晉) 孔晁:《逸周書》,(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東晉)陸翽:《鄴中記》,(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6月)
(東晉)郭璞撰,(清)畢沅校正:《山海經》,(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南朝梁)宗懍撰,(隋)杜公贍注,(清)陸費逵總勘:《荊楚歳時記》,收入《中華書局據漢魏叢書本校刊: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唐)唐太宗御撰:《晉書》,(臺北 : 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唐)杜佑:《通典》,(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35年)
(唐)韓鄂:《歲華紀麗》,(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五代)王裕仁撰,曾貽芬點校:《開元天寶遺事》,收於鄭處誨撰《明皇雜錄及其他五種》,(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3月)
(後晉)劉昫撰,(清)陸費逵總勘:《舊唐書》,收入《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北宋)孟元老撰,(明)沈士龍、胡震亨同校:《東京孟華錄》,(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北宋)王溥撰:《唐會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北宋)宋祁撰:《新唐書》,收入《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北宋)錢易:《南部新書》,(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收入《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南宋)周密撰:《武林舊事》,(揚州市:廣陵書社,2003年4月)
(南宋)羅泌:《路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南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臺北:遠流出版社,1982年)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
(清)朱右曾校:《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1月)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四二冊)(經部一三六禮類),(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馬驌撰:《繹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三)子部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撰,陸費逵總勘:《管子》,收入《明吳郡趙氏本校刊:四部備要(子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春秋)管仲,(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5月)
(戰國)莊周撰,(西晉)郭象注,(清)陸費逵總勘:《莊子》,收入《中華書局據明世德堂本校刊: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戰國) 尸佼撰,(清)孫星衍校集,(清)朱記榮校刊,(清)陸費逵總勘:《尸子》,收入《中華書局據平津館本校刊: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戰國) 荀況撰,(唐)楊倞注,(清)陸費逵總勘:《荀子》,收入《中華書局據嘉善謝氏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戰國)呂不韋撰,(漢)高誘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6月)
(戰國)呂不韋撰:《呂氏春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西漢)劉安撰,(東漢)高誘注:《明刻淮南鴻烈解》,(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12月)
(西漢)劉歆編,(西晉)葛洪集:《西京雜記》,收入《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刻本》,(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西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注,(清)陸費逵總勘:《桓子新論》,收入《中華書局據問經堂輯本校刊: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東漢)應劭撰,(民國)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2004年3月)
(東漢)王充撰,(明)程榮校:《論衡》,收入《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東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上冊),(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12月)
(北魏)賈思勰撰,(清)陸費逵總勘:《齊民要術》,收入《中華書局據學津討原本校刊: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臺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隋)虞世南撰,孔廣陶校註:《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唐)白居易撰,(宋)孔傳續撰:《白孔六帖》,收入《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唐)歐陽詢等撰:《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北宋)李昉編:《太平廣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北宋)陸佃注:《鶡冠子》,(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南宋)莊綽:《雞肋編》,(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清)張英等奉敕撰:《淵鑑類函》,收入《四部集要(子部)》,(臺北:新興書局,1960年)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收入張智主編《風土志叢刊(29)》,(揚州市:廣陵書社,2003年4月)
(清)張英等奉敕撰:《淵鑑類函》,收入《四部集要》(子部),(臺北:新興書局,1960年)
(四)集部
(戰國)屈原撰,(漢)劉向編集:《楚辭》,(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唐)《全唐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唐)柳宗元撰,(宋)廖瑩中輯注:《河東先生集》,(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南宋)楊萬里:《誠齋集》,(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二、現代文獻資料(按時間排列)
董作賓:《殷曆譜》下編卷三《交食譜》,(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1945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社,1954年7月)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佛洛伊德(Freud, Sigmund),1856-1939 撰,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臺北 : 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册》,(臺北市:明文書局,1984年2月)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星象編》,(臺北市:明文書局,1985年5月)
高嶋謙一主編:《殷虛文字丙編通檢》,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臺北市:中研院史語所,1985年12月)
曹謨:《中華天文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86年9月)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曆法‧曆書》,(臺北市:明文書局,1988年11月)
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上海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龐燼:《龍的習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英)弗雷澤(J.G.Frazer)撰,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1991年2月)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謝世俊:《中國古代氣象史稿》,(重慶市:重慶出版社,1992年)
何星亮:《龍族的圖騰》,(臺北市:臺灣中華,1993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中華書局,1993年)
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收入《聞一多全集‧古典新義》(二),(臺北市:里仁書局,1994年2月)
林國平、陳麟鋒:《中國傳統節日趣話》,(臺北:花田文化出版,1994年)
佟輝著:《天時‧物候‧節道—中國古代節令智道透析》,(廣西:廣西教育出版,1995年5月)
李永匡、王熹撰:《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市:臺灣商務,1996年3月)
薄樹人主編、石雲里等執筆:《中國天文學史》,(臺北市:文津,1996年5月)
李惠芳:《中國民間文學》,(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岑家梧:《圖騰藝術史》,(臺北市:地景,1996年9月)
龐樸:《龐樸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1996年9月)
美‧O‧A‧沃爾撰,翟胜德等譯:《性與性崇拜》,(臺北: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3月)
秦安祿、馮光榮:《中國節日及傳說》,(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常正光:〈陰陽五行學說與殷代方術〉,收入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年6 月)
常玉芝:《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9月)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
汪寧生:《古俗新研》,(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3月)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臺北市: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
劉志雄、楊靜榮:《龍的身世》,(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11月)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1月)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3月)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3月)
李亦園:〈寒食與介之推:一則中國古代神話與儀式的結構學研究〉,收入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3月)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市:萬卷樓,2002年3月)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市:臺灣古籍,2002年4月)
郭興文、韓養民:《中國古代節日風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韓養民、韓小晶:《中國風俗文化導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有易書房主人:《從蒼龍看易經》,(遠流出版社,2002年9月)
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李道和:《歳時民俗與古代小說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
張君:《神秘的節俗-傳統節日禮俗、禁忌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劉秉果、趙明奇、劉懷祥:《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月)
馮賢亮:《歲時節令:中國古代節日文化》,(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10月)
馮時:《天文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月)
呂大吉、牟鍾鑒:《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卷一)概說中國宗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3月)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卷三)宗教‧文藝‧民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3月)
陳久金:《中國星座神話》,(臺北市: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雲、聶達:《民俗文化趣談-拜祭》,(香港:萬里書局,2006年5月)
常建華:《歲時節日裏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6月)
黎亮、張琳琳:《節令》,(重慶市:重慶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
劉曉峰:《清明節》,(北京市: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9月)
雲中天:《永遠的風景-中國民俗文化(第三輯)風箏》,(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10月)
宋兆麟編著:《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7年2月)
陳久金、張明昌撰:《中國天文大發現》,(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4月)
三、學位論文(按時間排列)
張金蓮:〈兩宋上巳、寒食、清明詞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龐靜儀:〈淮南子.墜形的地理觀〉,(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梅政清:〈中國上古天文學之社會文化意涵〉,(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王惠苑:〈商代的農業經濟與殷商文明〉,(湖南:鄭州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5年)
徐強:〈順天應時之道-先秦陰陽家思想初探〉,(濟南市: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5年)
張丑平:〈上巳、寒食、清明節日民俗與文學研究〉,(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魏昕:〈滲透於詩經中的原始宗教意識〉,(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高婧:〈山西東南部地區炎帝傳說與文化初探〉,(上海市: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王磊:〈詩經興象的文化探源〉,(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汪洋:〈論女媧神話中的靈石信仰〉,(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郝相國:〈四時的美學意義〉,(濟南市:山東大學美學碩士論文,2007年)
夏繼軍:〈祭拜.教化.娛樂-唐代節日社會功能〉,(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7年)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濟南市: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7年)
劉海艷:〈中國古代孝教育研究〉,(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史碩士論文,2007年)
焦曉云:〈從古典文學看唐宋女子的清明節情結〉,(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論文,2008年)
楊江濤:〈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學研究〉,(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博士論文,2008年)
孟榮榮:〈論中國陰陽哲學的源起〉,(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學中國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焰紅:〈漢代喪葬禮俗探析〉,(青海省:青海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9年)
胡正訪:〈「詩經」祭祖詩研究〉,(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8月)
成舒宇:〈兩漢皇家祭祖考述〉,(西安市:西北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四、期刊(按時間排列)
錢穆:〈周初地理考‧二、姜氏篇(三)〉,《燕京學報》1932年第10期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
汪寧生:〈我國古代取火方法的研究〉,《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4期
龐樸:〈火歷鈎沉:一個遺失已久的古曆之發現〉,《中國文化》創刊號,(1989年12月)
龐樸:〈寒食考〉,《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陳泳超:〈寒食節起因新探〉,《晉陽學刊》1991年第5期
趙世林:〈論「孕育儀式」及其文化內涵〉,《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1月)
夏廣興:〈中國古代的改火之俗〉,《上海消防》1994年第1期
夏廣興:〈中國古代的送火鬼之俗〉,《上海消防》1994年第7期
余衛國:〈炎帝神農合稱的文化意蘊-兼論炎帝、神農的時代問題〉,《華夏文化》1994年第3期
邱宜文:〈從九歌之草木試論香草與巫術〉,《社會科學戰線文藝研究》1999年5期
成家徹郎著,李權生譯:〈大火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西周時代所使用的曆
法〉,《平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王星光:〈工具與中國農業的起源〉,《農業考古》1995年01期
胡化凱:〈中國古代對火的認識〉,《大自然探索》1995年第4期
詹石窗:〈八卦起源新探〉,《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方川:〈媒神高禖崇拜〉,《淮南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安志宏:〈人工取火溯源〉,《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蕭放:〈十月一 送寒衣 寒衣節俗文化分析〉,《歷史月刊》2000年11月
陳才訓:〈《詩經》情歌與水崇拜〉,《天中學刊》2001年第1期
李道和:〈前人對寒食習俗的解說及其內在矛盾〉,《民族藝術研究》2002年5月
蕭放:〈論漢魏時期歲時節日體系的形成〉,收入《輔仁國文學報》第18期,(2002年11月)
任俊華:〈魁隗氏、大庭氏、連山氏-炎帝、炎族發源新考〉,《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李晨光:〈寒食考〉,《文史月刊》2003年4月
龐樸:〈寒食節與火與復活節〉,《跨文化對話》2003年8月
唐川子:〈試論唐代詩人筆下的寒食節民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
楊文娟:〈溱洧「贈之以芍藥」解〉,《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
張勃:〈寒食節起源新論〉,《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侯文宜:〈晉東南一帶炎帝歷史傳說、民俗文化考釋〉,《晉陽學刊》2005年第5期
劉毓慶、柳揚:〈晉東南炎帝史迹及其對華夏文明探源的意義〉,《晉陽學刊》2005年第4期
陳麗:〈論「高禖」祭祀的文化意蘊〉,《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7月)
林師素英:〈論鄭風‧溱洧中的禮與俗-兼論上巳節的由來與定型〉,《第六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2006年3月
王之涵:〈新葉村三月三節日的文化考察〉,《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6年3月)
唐英:〈從九歌的直接源頭看其性質〉,《雲夢學刊》第1期,(2006年1月)
李明德:〈《周易》與現代自然科學〉,《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 期)
張勃:〈清明作為獨立節日在唐代的興起〉,《民俗研究》2007年1月
孫繼忠:〈易八卦與文字考〉,《漢字文化》2008年第5期
楊天宇:〈論清明節的源流嬗變〉,《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2月)
李玉亭:〈八卦符號起源新說〉,《華夏考古》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