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競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雙賓結構探析 The Study of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2 |
中文關鍵詞: | 雙賓句 、構式語法 、格語法 、偏誤分析 、教學語法 |
英文關鍵詞: |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grammar, case grammar, error analysis, pedagogical gramma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9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探討現代漢語雙賓句的相關問題。綜觀討論雙賓句的諸多文獻或專書,學者們雖對雙賓句式的分類多寡各持己見,無法達到共識,但均一致認同雙賓句的存在,有的僅承認「給予義」雙賓句,有的只要句子呈現的形式結構為VN1N2的句子即認定其為雙賓句。如此寬嚴不一的認定標準,是否都流於失之偏頗?結構上相同的句子都屬於雙賓句嗎?
本文將從討論兩個賓語的性質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出發,探討雙賓句句型、雙賓動詞的分類等。從構式語法的角度解析雙賓句的表層結構,然後試圖說明解析句子應從深層的語義關係著眼,從語義學格語法的觀念分析雙賓結構,釐清賓語數,探討介賓及與格移位的現象;輔之以語義為基礎的句法範疇的配價理論談雙賓動詞的支配能力,分析其論元性質及內容等;另外將以跨語言的方式,比較英漢雙賓句的異同,從中尋找是否具有語言間普遍的概括性。
如何能夠並行不悖、不自相矛盾的處理由語法分析確實存在,而從格語法角度看並無所謂的雙賓句的這種情形,實乃一大難題,一大挑戰。文章末尾將自語料庫中檢索雙賓句「給字句」之頻率,分析外籍學生習得的偏誤情形,檢討華語教材中雙賓句式語法點呈現的難易程度的合理性,作出恰當的排序並解釋其緣由,筆者希望能對雙賓句「給」字句式的教學作出合適的建議,彙整出一套適合華語學習者循序漸進理解及學習的規則。
This thesis discusses modern Chines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related issues. There is a variety of linguistic literature and books, which discuss the problem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Each scholar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with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Although they do not reach a consensus, they all accepted the existence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Some identified those only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 of structures such as VN1N2, others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x processing, which is a very biased approach. Evidently, treatment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is a very complex matt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tent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objects, the sentence types in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and verb classification will be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will be analyzed. An explanation attempt is provided for the deep structure of parsing sentences in regards to the semantic relations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grammar semantics, which is the concept of using case grammar analysis of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The actual number of the object in prepositional and dative shift phenomenon is clarified, supported by the semantics-based theory of syntactic categories of valence of the double object verbs. Finally the content and number of the arguments is evaluated. It however remains unresolved how to deal with the existence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in syntactic grammar, but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se grammar.
The cross-language approach was chosen for comparing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ocusing on the generality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se two languages.
Our approach is: on grammar level there is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but in the deep syntactic meaning there is not. How can we handle this contradiction? Because foreign students have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hence, it is an obligation to include this topic into relevant grammar books or text books.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we conduct an error 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the gei-sentence in double sentences of the foreign learners.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was retrieved from the corpus, the usage frequen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was determined. Chinese textbooks were reviewed for a reasonable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All this shall help to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in teaching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and in teaching sentence compilation with a set of increasingly difficult rules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and learn the underlying rules.
中文部分
丁建新 (2001)。英語雙賓及物結構的句法和語義分析。外國語,第1期 (總第131期),54-59。
亢世勇 (1997)。雙賓動詞語法特點分析。延安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3期第19卷 (總第72期),80-84。
王寅 (2008)。英語雙賓構造的概念結構分析 – 雙賓動詞與構造的分類及「三段式」認知解讀。外語與外語教學,第8期 (總第233期),1-7。
王麥巧 (2002)。談談表稱說義的雙賓句。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第19卷第3期,66-68。
王楚蓁、林秋芳 (2008)。現代漢語狀態離合詞之格位分析。2008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
王玲玲 (1994)。格語法及其在漢語研究中的應用 – 信息處理用語言理論講話第三講。語言文字應用,第4期 (總第12期),97-101。
王佩卿 (2009)。現代漢語語法點等級化初探。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申佳姬 (2007)。現代漢語「給」句法、語義分析與教學排序。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石毓智 (2004)。漢英雙賓結構差別的概念化原因。外語教學與研究 (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6卷第2期,83-89。
古川裕 (2002)。<起點>指向和<終點>指向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解釋。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總第61期),49-58。
付義榮 (2006)。漢語格語法研究述評。石河子大學學報,第20卷第3期,85-88。
朱德熙 (1979)。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方言,第2期,81-87。
朱德熙 (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17-121。
朱瓊 (2008)。格語法主要解決的理論旨趣。安徽文學,第1期,159-160。
任小芳 (1998)。獲取類動詞與雙賓句。嘉慶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第4期,95-97。
安豐存 (2006)。介詞融合 – 雙賓語結構的型態句法成因。延邊大學學報,第39卷第3期,103-108。
呂文華 (2002)。對外漢語教材語法項目排序的原則及策略。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 (總第62期),86-95。
呂叔湘 (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57。
呂叔湘 (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淑相 (198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永 (2003)。配價語法理論框架下的漢語雙賓結構。寧夏大學學報 (人文社
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 (總第112期),52-55。
李宇明 (1996)。領屬關係與雙賓句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62-73。
李佳倩、李良炎 (2009)。漢語雙賓語句認知語言學研究述評。牡丹江大學學報,第18卷第12期,59-61、70。
李秀珠 (2011)。現代漢語程度副詞「很」的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11-135。
李珂 (2004)。從 AVP 給 R 格式看動詞語義特徵對給字語法化的影響。漢語學習,第3期,75-79。
李哲 (2006)。從格理論角度對英語雙賓語的分析和思考。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0期,91-94。
李凌 (2009)。與「V+給」相關的句式分析。語文學刊,第2期,63-65。
李敏 (2007)。現代漢語雙賓句的再認識。語言教學與研究,第6期,38-43。
李建慧 (2010)。外國留學生介詞「給」偏誤分析。語文學刊,第8期,14-15、25。
李臨定 (1984)。雙賓語類型分析。語法研究和探索 (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 丹 (2009)。給予類動詞的雙及物構式。河北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142-143。
何莉芳 (2006)。現代漢語雙賓語句句法語義分析。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何曉煒 (2003)。雙賓語結構和與格結構的關係分析。外國語,第2期 (總第144期),25-31。
何曉煒 (2008)。最簡方案框架下的英漢雙賓語結構生成研究。現代外語,第31卷第1期,1-12。
何曉煒 (2008)。雙及物結構句式選擇的制約因素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29-36。
何曉煒 (2009)。雙及物結構的語義表述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 (外國語文雙月刊)。第41卷第1期,18-24。
沈家煊 (1999)。「在」字句和「給」字句。中國語文,第2期,94-102。
沈家煊 (2000)。認知語法的概括性。外語教學與研究 (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2卷第1期,29-33。
沈家煊 (2000)。句式和配價。中國語文,第4期 (總第277期),291-297。
沈家煊 (2001)。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51-168。
沈陽 (1995)。領屬範疇及領屬性名詞短語的句法作用。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85-92。
沈陽 (2008)。補語小句和處所義雙賓結構的句法構造。The 20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20), Volume 2.
邢莉娟、王聿良 (2009)。英漢雙賓結構的認知對比。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6卷20期,63-66。
邢莉娟、王聿良 (2010)。英漢雙賓動詞對配價成分的語義選擇比較。南昌教育學院學報.高等教育,第25卷第2期,67-68。
宋玉柱 (1994)。漢語雙賓語句的語用限制。學漢語,第9期,18。
周長銀 (2000)。現代漢語「給」字句的生成研究。當代語言學,第2卷第3期155-167。
周國光 (1995)。動詞「給」的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發展。安徽師大學報第23卷第1期,107-113。
周國光 (1997)。1-5歲兒童使用雙賓結構狀況的考察。心理科學第2期,107-113。
周國光 (2003)。漢語句法結構認知研究的範例 - 讀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漢語學習,第3期,77-80。
周錦國 (2001)。談現代漢語的雙賓句。楚雄師專學報,第16卷第2期,7-10。
周瑩 (2009)。現代漢語雙賓結構研究綜述。邊疆經濟與文化,第6期 (總第66期),82-83。
延俊榮、江華 (2005)。給予雙賓式和與格式共存的動因。語文研究,第4期(總第97期),11-14、26。
林宗宏。論漢語雙賓句式及非雙賓句式中的「給」。國立清華大學 (網路資料)。
林景雄 (1991)。雙賓句異說。韓山師專學報,第4期,83-85。
林艷 (2010)。進入雙賓構式的動詞類型。北方論叢,第2期 (總第220期),71-75。
林艷 (2010)。英漢雙賓構式的共性和個性之比較分析。江蘇財經大學學報,第2期 (總第68期),72-76。
孫文杰 (2009)。格語法與漢語句法研究。赤峰學院學報 (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0卷第1期,140-142。
孫維張 (1981)。動詞的得失與雙賓語。漢語學習,第2期,14-18。
馬志剛 (2010)。非賓格語素、題元角色交替與漢語雙賓句的句法語義分析。現代語文,21-27。
馬建忠 (1983)。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52。
馬慶株 (1983)。現代漢語的雙賓語構造。語言學論叢,第10期,166-195。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志林 (2010)。近90年來漢語雙賓句式研究述評。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82-87。
徐 杰 (1999)。「打碎了他四個杯子」與約束原則。中國語文,第3期,185-191。
徐 杰 (2004)。語義上的同指關係與句法上的雙賓語句式 – 兼復劉乃仲先生。中國語文,第4期,302-313。
徐烈炯 (1995)。語義學 (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烈炯、沈陽 (1998)。題元理論與漢語配價問題。當代語言學 (試刊),第3 期,1- 21。
姜琳 (2009)。雙賓結構和介詞與格結構啟動中的語義啟動。現代外語 (季刊),第32卷第1期,58-67。
范曉 (1986)。交接動詞及其構成的句式。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19-34。
范曉 (1991)。動詞的「價」分類。語法研究和探索第五輯。北京:中國語文雜誌社,54。
耿智 (2002)。從認知-功能視角看英語雙賓語結構及其翻譯。外語教學,第23卷第3期,48-52。
袁明軍、張慧晶 (1999)。語義特徵研究概觀。漢語學習,第5期,24-30。
袁毓林 (1998)。漢語動詞的配價研究。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 (2002)。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及語義特徵。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總第61期),10-22。
梁文勤 (2010)。配價理論與漢語語序研究。新余高專學報,第15卷第1期,53-55。
陳俊光 (2008)。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修訂版]。臺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穎 (2009)。雙賓語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青年科學,273。
陳建民 (1980)。帶雙賓語的動詞。漢語學習,第4期。16-21。
黃居仁、張莉萍、安可思、陳超然 (1999)。詞彙語意和句式語意的互動關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會議論文集二 - 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 • 第五輯 • 語言中的互動,221-238,臺北市。
黃慶勇 (2009)。從動賓關係看雙賓語句。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50-52。
張寧 (1998)。漢語雙賓語句結構分析。面臨新世紀挑戰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98現代漢語語法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12-223,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曉台 (2009)。中文雙賓結構及與格結構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瑞仁 (2005)。現代漢語雙賓句研究綜述。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50-52。
郭彭冰、王愛香 (2010)。兼有給予義和取得義的雙賓結構。大眾文藝,68。
郭瑩 (2007)。現代漢語雙賓和與格句式的用法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陸儉明 (1988)。雙賓結構補議。煙台大學學報,第2期,31-35。
陸儉明 (2002)。再談「吃了他三個蘋果」一類結構的性質。中國語文,第4期,317-325。
陸儉明 (2005)。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湯廷池 (1985)。國語的雙賓結構 -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197-225。臺北市:學生書局。
彭瑜心 (1998)。漢語的雙賓結構。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曉鷹 (2008)。取得義雙賓語句質疑。時代文學,第9期,71-72。
裘晶 (2008)。英漢雙賓結構對比。科技信息 (外語教研),第31期,252-253。
賈彥德 (1997)。對現代漢語語義格的認識與劃分。語文研究,第3期 (總第64期),23-29。
楊成凱 (1986)。Fillmore 的格語法理論 (上) (下)。國外語言學,第1期,37-41、110-120。
楊朝春、程蓮 (2004)。格位理論與英漢語中的雙賓結構。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增1期第19卷,7-11。
趙元任 (1968)。中國話的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 (1994)。教外國人漢語語法的一些原則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趙金銘 (1996)。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現狀與前瞻。中國語文,第6期,447-453。
趙金銘 (1996)。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三個階段及其教學主旨。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74-84。
趙金銘 (2002)。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與語法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107-111。
趙姝媛、許曦明 (2010)。英漢雙賓的認知對比分析:構式理論的視角。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43-45、50。
趙賢州 (1996)。對外漢語教學通論。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熊學亮 (2007)。英漢語雙賓構式探析。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9卷第4期, 261-267。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丹青 (2001)。漢語給予類雙及物構造的類型學考察。中國語文,第5期,387-397。
劉永耕 (2005)。動詞「給」語法化過程的義素傳承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第2期,130-138。
劉兵 (2005)。漢語介詞的隱現與論元標識功能的轉換。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卷第4期,27-32。
劉 珣 (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鄧守信 (1975,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臺北市:學生書局。
鄧守信 (200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市:文鶴出版。
黎錦熙 (1957)。漢語語法教材,北京:商務印書館。
魯川、林杏光 (1989)。現代漢語語法的格關係。漢語學習,第5期,11-15。
魯健驥 (1992)。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
魯健驥 (1994)。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49-64。
蔡曉、牛太清 (2005)。漢語作為第二外語偏誤研究綜觀。零陵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183-185。
鄭雅霞、黃居仁 (1988)。國語中的雙賓動詞。華文世界第48期,43-48。
蔣瑾媛 (2004)。「V+給」中「給」的詞性及相關句法結構。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62-63、66。
盧 建 (2003)。影響予奪不明雙賓句語義理解的因素。中國語文,第5期,399-408。
盧福波 (2004)。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戴浩一 (1990)。以認知為基礎的漢語功能語法。當代語言學,第4期。24-28。
鍾守滿 (2000)。格語法與當代語義分析理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192-195。
顧陽 (1994)。論元結構理論介紹。國外語言學,第1期,1-11。
顧陽 (1999)。雙賓語結構。共性與個性:漢語語言學中的爭議 (徐列炯主編)。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蘭善清 (1995)。「取類」雙賓句不成立的語義補說。語文知識,第4期,20-22。
英文部分
Bruening, Benjamin (2002). VP Shells and Dative Shift. (網路資料)
Chung, Ting Ting Rachel and Gordon, Peter (1998).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Dative Constructions. A. Greenhill et al. (eds.), BUCLD 22 Proceedings. 109-120.
Croft, W. (1991).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ft, W. (2001).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 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wty, D. (1991). Thematic Proto – 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 67:547-619.
Fillmore, C.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and R. 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pp. 1-90).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Fillmore, C. J. (1971). 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 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Goldberg, A.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ley, H. (2002). Possession and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P. Pica and J. Pooryck. eds., Linguistics Variation Yearbook2,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31-70.
Lakoff, G. 1991. Cognitive versus generative linguistics: How commitments influence result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11, No. 1/2.
Larson, R. K.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 335-391.
Larson, R. K. (1988). Double Object Revised:Reply to Jackendoff. Linguistic Inquiry. 21: 589-632.
Levin, Beth. (2005). The Dative Alternation and the Ranking of Recipients, Goals and Themes. (網路資料)
Levinson, Lisa, To in Two Places and the Dative Alternation, NYU.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16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and Svartvik, J.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Teng, Shou-hsin (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2. 29-40.
Teng, Shou-hsin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2. 41-52.
Teng, Shou-hsin (1999). The Acquisition of “了 le” in L2 Chinese. 世界漢語教學(1). 56-64.
Teng, Shou-hsin (2003). Guidelines for Grammatical Description in L2 Chinese. 世界漢語教學 (1), 75-86.
Theijssen, Daphne. Oostdejk, Nelleke. Hans van Halteren. Lou Boves. Modelling the English dative construction in varied written and spoken text.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華語教材:
葉德明主編 (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二版。臺北:正中書局。
Cremerius, Ruth & Jinyang Zhu (2001). Chinesisch für Deutsche 1 & 2 in Langzeichen. Helmut Buske Verlag
語料庫: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xiandai
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http://db1x.sinica.edu.tw/cgi-bin/kiwi/mkiwi/mki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