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燕娟 TSAI, Yen-Chuan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一所創新經營的優質國民中學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Top Quality Junior High School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陳玉娟
Chen, Yu-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9 |
中文關鍵詞: | 創新經營 、學校特色 、優質學校 |
英文關鍵詞: | innovative management, school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school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04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1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一所國民中學創新經營優質學校的歷程與作法,探討個案學校面對家長與學生教育選擇權,努力提升學校競爭力之時,如何運用創新經營策略,找出學校亮點,發展學校特色,終以優質學校之姿,創造學校品牌。
研究者採用個案研究法,以臺北市閃亮國中為研究對象,以半結構訪談為主,文件分析法、參與觀察為輔,進行相關文件資料的蒐集,並加以歸納分析。訪談對象為個案學校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從研究中可見個案學校創新經營發展優質學校之理念與策略,最後依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學校創新經營優質學校之參考。歸納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個案學校穩健變革的創新經營歷程:試探期階段-建構學校優質發展藍圖,確定學校發展方向;導入期階段-主動積極尋求師生成長之資源,創新發展課程特色;深化期階段-永續創新發展,創造競爭優勢的藍海策略。
二、個案學校善用創新經營之策略,發展優質學校,採取的策略為行政管理活化創新策略、課程教學設計創新策略、教師專業發展創新策略、學生多元學習創新策略、學校學習文化創新策略、資源環境建構創新策略。
三、個案學校創新經營發展優質學校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主要為組織趨於穩定傳統,較無創新變革動力、學校特色不明顯,影響競爭力、缺乏經費及資源挹注,不利學校發展。
四、個案學校面臨創新經營發展優質學校之困境時採取的因應之道:以關懷讚美啟發專業對話引導教師主動改變意念、積極發展學校特色建立學校品牌形象、尋求經費資源解決經費資源短絀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學校單位、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practices of an innovativ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how the school uses innovative business strategies to showcase its strengths, how it establishes its reputation and stands out from other countless educational choices parents and students may have. Finally, it looks at how the school manages to develop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ultimately create a high quality school brand.
The research is an indepth case study on a reputabl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e research includes conduct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document analysis,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collecting relevant documents and materials,and a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The interviewees are principals,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form the chosen school. From the research, we are able to see the concept and strategy of the school’s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ts quality branding. Finally, the research findings provide relevant suggestion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model for the other schools to adapt an innovate and approach and increase its quality. Following are results gathered from the case study:
I. The case school’s process of the steady reform and innovative business strategies. Trial period - constructing the blueprint for the school’s future growth,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period - actively seek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reating innovative curriculums. Final stage – working on sustainablility and creating future blueprint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its school.
II. Case schools know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innovative business strategies to build a top quality school. Following are some strategies they implement:strategies to activat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trategy, curriculum design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student diversity learning innovation strategy, school learning culture innovation strategy, resourc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strategy.
III. The biggest difficulty faced by case school during its developmental stage is the tendency of falling back into a traditional route. There is a lack of innovation to change and to stay innovative. Schools also lose its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lower its competitiveness., A lack of funding and resources are also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its decline.
IV. The case school is faced with the response to the predicament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ools: caring praise Inspiring professional dialogue to guide teachers to actively change their minds, actively develop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 a school brand image and seek financial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term fund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reference by school unit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中文部分
王秋敏 (2018)。臺北市優質學校專業發展指標認同度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朱博湧 (2000)。競爭力取決於積極創新。載於莊素玉(主編),創新管理:探索臺灣企業的創新個案(頁67-72)。臺北市:遠見。
朱筱婷 (2011)。 臺北市優質學校方案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江英君 (2010)。基隆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朱筱婷 (2011)。 臺北市優質學校方案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sort=15
何志高 (2017)。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何俊青 (2014)。偏鄉特色小學創新經營的個案研究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238,79-92。
何發先 (2015)。工業4.0的產業模式與影響。遠東人,297,10–12。
吳明清 (1991)。教育研究_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松麟 (2009)。創新管理精華版。臺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桂冠。
吳思華 (2005)。知識經濟要以創新為引擎。天下,315,40。
吳清山 (1991)。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 (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 (2004)。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 (2005)。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中等教育,56(3),1-27。
吳清山 (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 (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賴協志 (2006)。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成效、阻力與因應途徑之研 究。教育研究月刊,141,58-74。
吳清基 (200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施政報告書(臺北市議會第九屆第四會期)。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清基 (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 師大書苑。
吳清基 (2006)。優質學校2006。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優質學校 2006-行政篇(頁6-13)。臺北市:北市教研中心。
李銘忻 (2007)。知識專利密集型之研發合作:技術創新、創新價值與聯盟治理結構之影響因素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林明地 (2004)。創意的學校經營。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12,(頁285-296)。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虹妙 (2005)。臺北市高職學校創新經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啟鵬 (200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研究所,臺北市。
林淑蕙 (2013)。優質學校團隊效能之研究-以臺北市新生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新北市。
林筱瑩 (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林義屏 (2000)。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間關係之研究--以科學園區資訊電子產業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 系研究所,高雄市。
俞瀛琁 (2015)。創新總是衝出混沌的突破口―由「一帶一路」的概念談新思維。遠東人,299,26–27。
姜美桂 (2011)。國民小學校長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洪雪卿 (2004)。優質學校營造之研究-以教師效能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徐明和 (2010)。雲林縣國小組織變革、策略管理與優質教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徐瑀澴 (2010)。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秦夢群 (2007)。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 (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張再興 (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教育資源統整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臺北市。
張妙琳 (2005)。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張明輝 (2002)。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現代教育論壇,7,47-50。
張明輝 (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
張明輝 (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力。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九十二年度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手冊(頁37-43)。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張明輝 (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策略與執行措施。精緻教育在臺北,157,10-26。
教育部 (2018,1月)。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 KDP 國際認證獎。取自http://cee.utaipei.edu.tw/file/eec8/2018KDP%E7%B0%A1%E7%AB%A0.pdf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畢恆達 (2007)。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二版)。臺北市:學富。
許育禎 (2010)。臺北市優質學校品牌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許娟婷 (2016)。雲林縣永續國小「轉型優質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影響因素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嘉義縣。
許惟翔 (2015)。高雄市特偏地區國小創新經營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以知識 管理為中介變項。元培學報,22,59-73
許皓騰 (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臺北市。
陳子鈺 (2000)。求變、創新是唯一的生存法則。載於莊素玉(主編),創新管理:探索臺灣企業的創新個案(頁95-107)。臺北市:遠見。
郭進隆(譯) (1994)。P.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rganization)。臺北市:天下遠見。
陳今珍 (2004)。學校本位校務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陳木金、邱馨儀 (2007,6月)。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確保教育品質。取自於http://www3.nccu.edu.tw/~mujinc/conference/4-29.pdf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佳雯 (2011)。臺北市優質學校專業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新北市。
陳俊鴻 (2018)。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學習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 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陳錦謀 (2015)。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優質學校領導、行政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陳麗秋、林佳宜 (2006)。魚骨圖在學校創新經營的應用。國教新知,53(3), 42-52。
湯志民 (2006)。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60- 72。
湯志民 (2008)。學校創新經營:政大附中的理念、策略與環境。政大附中學報 報,1,1-55。
湯志民 (無年代)。優質學校之校園營造。引自http://www3.nccu.edu.tw/~tangcm/doc/2.html/article/E229.pdf
湯志民、蔡念芷 (2014)。學校創新經營策略運用之探析--以新北市國小為例。教育學刊 45,1-42。
童鳳嬌、林志成 (2013)。發展品德教育特色學校的挑戰與創新經營策略。中等教育,64(2),220-239。doi:10.6249/SE.2013.64.2.16
馮清皇 (2002)。創新管理在國民小學校務經營的意涵。教師天地,117,32- 42。
馮惠君 (2011)。學校經營策略個案研究-以花蓮縣一所私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研究所,花蓮市。
黃以喬 (2014)。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組織動態能耐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研究所,臺北市。
黃妮瑋 (2015)。一所轉型優質學校特色課程發展之歷程分析-以雲林縣日昇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嘉義縣。
黃宗顯 (2004)。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52-58。
黃建翔、吳清山 (2012)。臺灣近十年學校創新經營研究之分析與展望:以期刊與學位論文為主。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3),1-30。
黃秋鑾 (2009)。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黃瑞真 (2016)。國民中學校長翻轉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黃德祥、謝龍卿 (2013)。從國外優質學校教育模式談我國特色學校的經營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25,53-65。
黃薇蓉 (2018)。優質學校校園營造之探究-以臺北市西園國小為案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建築系研究所,新北市。
楊夢山、林宜玄 (2016)。高中優質學校認證後之下一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14-20。
郭倢慇 (2015)。雲林縣國民中學學校教師知覺少子化衝擊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嘉義縣。
廖敏孚 (2012)。雲林縣轉型優質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臺南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05,10月)。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取自 http://www3.nccu.edu.tw/~mujinc/teaching/9102l leadership/excellentschool9-102-5-5.pdf
臺北市教育局 (2019)。臺北市108年度優質學校評選作業說明,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劉春榮 (2018,3月)。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107年初複審委員工作坊。取自http://tpqs.tp.edu.tw/fle/frmFleGet.aspx?CDE=FLE20180318202220L7W
劉昭男 (2016)。優質學校經營之研究-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語教學研究所,臺南市。
劉祥熹、陳玉娟、鄭筱慧 (2016)。學校創新經營對家長選校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服務品質與學校形象為中介變項。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4),59-88。doi:10.6209/JORIES.2016.61(4).03
劉富明 (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團隊組織運作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潘玉龍 (2019)。學校創新經營在校務經營之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151- 159。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安繕 (2015)。學校創新經營:以溪崑國中雲世代教學工作坊為例,學校行政100,127-145。
蔡純姿 (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蔡進雄 (2011)。教師領導的理論、實踐與省思。中等教育,62(2),8-19。
鄭崇趁 (2006)。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0-58。
鄭崇趁 (2018)。教育4.0-新五倫‧智慧創客學校。臺北市:心理。
蕭富峰、李田樹(譯)(2002)。Peter F. Drucker著。創新與創業精神(3版)(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practice and principles)。臺北市:臉譜出版社。
賴連功 (2017)。新北市國小教師組織學習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國家教育研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9,1-24。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4-1000-8492,r13-1.php?Lang=zh-tw
謝文全 (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佳男 (2010)。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第五級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謝傳崇、黃瑞真、謝宜君 (2016)。國民中學要漲翻轉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04,135-159。
顏秀如、張明輝 (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涵義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顏童文 (2006)。知識經濟時代學校行政專業發展策略革新。學校行政雙月刊,44,26-42。
顏童文 (2007)。國民小學組織動態能耐、組織健康氣候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魏士欽 (2008,10月)。學校行政創新經營的藍海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教育計畫辦公室創造力舉辦之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魏士欽 (2016)。從創新經營談偏鄉學校的發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2),59-62。
羅英豪 (2013)。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校智慧資本、創新經營與競爭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西文部分
Alegre, J., Lapiedra, R., & Chiva, R. (2006). A measurement scale for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9(4), 333 -346.
Bossidy, L., & Charan, R. (2002).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 done. New York, NY: Crown. Business.
Certo, S. C. (2003). Modern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Drucker, P. F. (1993). Post-capitalistsociety.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Dorczak, R. (2011). The role of the new school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 innovativeness.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Quarterly, 3, 41-47.
Kanter, R. M. (1985). Supporting innovation and venture development in established corpor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winter), 47-60.
Hoy, W., & Miskel, C.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Lai, M. F., & Lee, G. G. (2007). Relationship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oward knowledge activities.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13(2), 306-322.
Mcgourty, J., Tarshis, L. S., & Dominick, P. (1996). Managing innovation: Lessons from world class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1, 354-368.
Robbins, S. P., & Coulter, M. (1996).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Glasser, W. (1998). The Quality School: Managing students without coercion.3rd.ed. New York, NY: Harper Paperbacks.
Zaltman, G., Duncan, R, & Holbek, J. (1973). Innov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