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慧甄 Huang Hui Chen |
---|---|
論文名稱: |
學校創意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以台灣師範大學為例 Cre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 A Case Study 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伊彬
I, B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創意 、學校文化 、文化符瑪 、創意產品 、文化產品設計模式 |
英文關鍵詞: | culture creativity, school culture, cultural symbol, creative Product, he design modes of culture produc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8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全球各地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國家識別與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產業,又基於文化創意產業高加值的經濟性,於是國內設有藝術與設計科系的學校積極地開設文化創意學程,並陸續成立創意設計中心,甚至在學校成立設計公司,全速開展對創意的訓練與執行面的落實,以致從不被重視的學校紀念品的設計開始有新面貌出現。
依此,本創作主要目的─開發設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之學校創意產品,其創作程序分別為:(1)從文獻探討學校文化、文化符碼理論與文化創意產品之間的關係,從中尋求運用文化符碼的方法,(2)從探討文化創意產品之設計模式中,擬定學校文化資料的分析模式與設計策略架構,(3)探討台灣師範大學之文化符碼,與台灣各大學之學校紀念商品運用學校符號的策略,從中形成創作理念並進行設計實務操作,(4)針對設計結果進行創作與設計元素的說明。
綜合設計結果歸納出:(1)透過探討學校文化特色與文化層面,並建立產品屬性與產品價值的思考模式,有助釐清產品設計方向。(2)透過文化創意產品之設計模式進行實際操作,可從學校文化的三層面中之無形精神層面,應用台師大在教育、藝術、華語文領域與人文的素養形象,開發設計以教育內容為屬性之產品。(3)結合教育與學習的概念,再運用本設計架構出之學校文化產品設計思考模式,開發設計異於傳統概念中之學校產品。
In the advent of globally embracing the culture and creativity industry as key index for national recognition and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besides relying upon economical factors derived from highly value-added culture creativity industries, therefore,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fering arts and designs majors and disciplines, are proactively in pursuit of presenting courses in culture and creativity arena. Furthermore,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gradually established creativity design centers even with design companies located right at the campuses so as to follow through in full fledge fashion with trainings and implementations in the creativity arena. Consequently, school memorabilia design generally ignored or bypassed in the past, starts to unveil itself with a brand new outlook.
Based on the above, one of the goals for this works of art is primarily to develop and design creativity product f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Its procedures for creation separately detail as follow: (1) Exploration for existing interrelationships through documentaries of school cultures, cultural symbol theories, and culture and creativity products. Then locate methods utilizing cultural symbols as result. (2) Plan and decide analytical modes and design strategy constructs for school culture materials through exploring the design modes of culture creativity products. (3) Explore cultural symbols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s well as school symbol strategies utilized by school memorabilia in each and every university in Taiwan, and creativity concepts formed through these processes, in addition to proceeding to practical designs. (4) Offer explanations in regards to creativity and design elements based on design outcomes.
From the findings for comprehensive designs, this research can summarize as follow: (1) Through exploring schoo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e profiling,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the thinking mode for product attribute and product value, the process itself facilitates in the efforts for clearing up ambiguities from product design orientations. (2) Proceeding to practical operation through design modes of culture creativity product, this can enable the applications with accomplishment images of education, arts, Chinese literary domains and human cultures from the intangible spiritual's within the three layers of school cultures, then, develop and design products as such with attributes in education contents. (3) Integrat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concepts, and follow up with applying school culture product design thinking modes which utilize the design constructs, develop and design the unique school product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based on traditional concepts.
王淑慧、何明泉(2006)。解讀文化品牌之探討。設計研究,卷6,154-163。
王鴻祥(2006)。情感與設計。2006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kitchen.org.tw/T3001ShowUploadFile?y_SketchName=Sketch1-2_Hi178&y_HrefId=654&y_KindId=917
石惠敏(2007)。文化產業還是創意產業—對新加坡創意產業概念的理解。聯合早報。2008年4月20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kari/post/10823864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2008年3月1日取自:文建會網站 http://cci.cca.gov.tw/page/p_05.php
佐口七郎(1991)。設計概論。(藝風堂出版社編輯部譯)。台北:藝風堂。
李大方(2001)。文化商品的特殊性與文化的經濟化趨勢。學術交流,01。2007年11月6日取自: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SJL200101028.htm
李幼蒸(1999)。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
林安邦編(200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六十週年校慶特刊。台北:臺灣師大。
李侑芳(2004)。社區文化商品的符號運用-以湖本村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雲林。
林清江(1981) 。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徐如宜、洪敬浤、楊德宜、蔡宗明、彭芸芳(2005)。大學紀念品打形象籌經費。2007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cards.twmail.net/icash/donhai/聯合新聞網
徐莉玲(2008)。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品牌打造工程」產業、「品味培養工程」。2008年2月9日取自:http://thankq.tainan.com.tw/pingtung2/index.php?menu=notice&submenu=show¬ice_id=86
徐啟賢(2003)。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例探討文化產品設計的轉換運用。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桃園。
周華山(1993)。意義:詮釋學的啟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政霖(2007)。設計研究方法。2007年11月2日取自:http://ensson.googlepages.com/文化商品設計方法建構
俞怡萍、吳欣文(2004)。台北古蹟偵探遊。台北:遠流。
星野克美(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 [ 記號化社會の消費 ](黃恆正譯)。台北:遠流。
修 斌(2006)。關於「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異同之思考。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eastasia.ntu.edu.tw/chinese/ data/20061130/
海 軍(2007)。視覺的詩學。四川:重慶大學。
夏 晉 ( 2005)。淺談符號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env_3113/2003-03/1046510173.html
許錦文(2002)。學校文化與社區文化互動之研究─台灣一所鄉村國中的個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世華(2003)。商業包裝設計對於提升商品價值之探討-以不同涉入程度商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雲林。
陳玫岑(1991)。從文化認知觀點探討產品造形發展之模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系,新竹。
陳伯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桃園。
陳美蓉(2001)。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新竹。
陳佩君(2005)。地方文化商品之參與式創思研究-以草屯的稻草商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雲林。
陳智華(2008)。印上NTU,擁有臺大很簡單。聯合報。2008年4月20日取自:聯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20584
陳龍安(2005)。創造力訓練法。2008年4月20日取自:http://ccaweb.creativity.edu.tw/creapedia/modules/myeoc/content.php?content_id=125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編(198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史。台北:臺灣師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編(199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五十週年校慶特刊。台北:臺灣師大。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編(1940)。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概況。台北:臺灣師大。
黃一民(2004)。文化與商品:擂茶的社會學考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台北。
黃小芹(2003)。企業設計文化對產品創新與概念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台北。
黃 敏(2001)。藝術設計中的符號學。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scholar.ilib.cn/A-sjys200302004.html
黃婷淇(2006)。文化轉化產品之設計發展模式—以海安路街道家具設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南。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城邦文化。
傅光鴻(2000)。學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布迪厄之文化再生產觀點之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
楊瑪利、楊方儒(2007),不要畏懼成為創意思考者。遠見,251,82-86
詹宏志(1986)。創意人 : 創意思考的自我訓練。台北:經濟與生活。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北:藍鯨。
廖冠智(1999)。從兩性互動關係探討兩性符號之設計。1999跨世紀人文.科學國際設計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pp.117-127)。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桃園。
潘玳玉(2001)。文化領導之研究-以一所教會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賴彥均(2007)。紀念品:旅遊回憶的保存與觸發。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台北:天下。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劉維公(2007)。風格競爭力。台北:天下。
鄭玉美(2002)。關於文化設計模式建構:中國傳統文化應用於產品造形模式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台北。
鄭 洪(2004)。台灣原住民文化應用於產品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桃園。
蘇玫玲(2004)。原住民文化商品之設計加值模式—以阿美族工藝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南。
蘇明如(2000)。九○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
懷 玉 ( 2006)。讀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shulink.com/Get/zysp/23380657.html
鍾明華(2001)。文化解讀—以羅蘭巴特與符號學為例。2007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yuntech.edu.tw
魏志浩(2005)。大學生生活型態與鄰近商圈文化消費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商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台北。
竇立亞(2007)。淺析創意與設計的區別和聯系。2008年3月1日取自:http://www.DOLCN.com
Barthes, R.(1992)。符號學美學 [Elements of semiology]。(董學文,王葵譯)。台北:商鼎。
Castells, M.(2002)。認同的力量 [The power of identity]。(夏鑄九等譯)。台北:唐山。(原著出版於1997)
Lubart, T.(2007)。創意心理學 [Psychologie de la creativite]。(蔣國英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3)
Maquet, J.(2003)。美感經驗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武姍姍、王慧姬等譯)。台北:雄獅。(原著出版於1986)
Norman, D. A.(2005)。情感設計 [Emotion design] 。(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譯)。台北:田園城市。(原著出版於2004)
Norman, D. A.(2007)。設計&日常生活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卓耀宗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8)
Prosser, J. (1999). The evolution of school culture research. In J. Prosser (ed.), School culture (pp.1-14). 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Rentschler, R.(2003)。文化新形象 [Shaping culture]。(羅秀芝譯)。台北:五觀。(原著出版於2002)
Rose, G. (2006) 。視覺研究導論 [Visual methodologies]。(王國強譯)。台北: 群學。(原著出版於2001)
Williams, R. (1976).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 Ed. (NewYork: Oxford UP, 1983), pp. 87-93 and 236-8.
95年教檢考(2006)。95年教檢教學原理與制度問答題解答。2007年11月24日取自:http://forum.nta.org.tw/examservice/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1919&d=115406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