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鴻裕
Hong-yi Yu
論文名稱: 經濟發展、婦女就業與家庭變遷:台灣經驗之觀察
A Stud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Female Employment and Family Change:The Observation of Taiwan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吳忠吉
Wu, Chung-Ch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頁
中文關鍵詞: 勞參率家計生活教育機會家庭經營勞動工時托育服務老人照護少年教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4下載: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八十九學年度
    第二學期博士學位論文提要
    台灣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國民所得,改善了家計生活,家庭中教育的投資支出,除了在貧富人家所出現懸殊不均現象外,在男女的投資也出現重男輕女現象。這種現象隨著教育的發展,家庭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才有所改變。
    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女性教育機會的增加,除了縮短了兩性知識與能力的差距外,女性教育的提昇也增加了女性的勞參率。隨著女性勞參率的增加,勞動市場也因應女性的加入,提供更多職場發展空間;相對地,女性由於受到婚育的影響,已婚婦女的職業大都集中在時間較具彈性的服務業因而拓展了服務業的發展空間。
    女性勞參率隨著教育的發展而有增加的趨勢,不過因工作的羈絆,使得育幼與撫老的家庭照護工作趨向市場化,此雖有助於提高服務業發展空間,但也使得傳統的親子與孝道奉養關係趨於淡薄;此外,家庭中傳統由男性主導的權力結構,也由於教育的發展、女性就業率的增加,而趨向兩性平權的家庭體制。
    婦女的就業除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也使女性擁有經濟自主權。傳統由女性負責家庭經營內容(育幼、護老、親子教育等工作 ),隨著兩性平權的發展轉變為男性分擔或委外經營。基本上,傳統家庭經營的內容含有濃厚的親情關懷,一旦轉為市場服務替代後,成為金錢交易的「商品 」。這種以金錢替代親情的照顧結果,易形成兒童與老人虐待問題;此外,親子關係也常以金錢來彌補,結果易導致青少年的偏差行為。
    家庭經營由現行變遷現象,與未來發展趨勢觀察,隨著兩性平權後,各展抱負,致力於家庭生活資源的創造與增添,並隨所得的提高,支付能力的增加,增加育與樂的需求;但卻無暇照顧子女與家老,使得家庭撫育功能漸由學校替代,家庭照護隨著老人經濟的改善,擴大銀髮產業的發展,家庭照護品質與教養責任隨著婦女的就業,勢將增加政府的監管、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配合的責任與義務。

    A Stud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emale Employment and Family
    Change: The Observation of Taiwan Experience
    Household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Taiwan had been discriminating against women until overall income level increased after decade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s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women expanded, more and more women participated in the labor market. While most married women took jobs in the service sector, which allows them more flexible work schedule to take care of their families, the increase of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has had ramifications on many aspects of traditional family life.
    The first impact on family life is a more egalitaria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xes. As the gender gap in income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narrowed, women became less financially dependent on their male partners than before. Many domestic chores and household obligations (such as childcare, elderly care, and the educ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either shared by the husbands or were taken up by paid domestic helpers.
    The second impact came with the marketization of childcare and elderly care. When mothers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in-laws in the family, it is not merely out of filial piety or moral obligation, it is also a channel for family members to cultivate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came attenuated when a domestic helper replaces the mother or daughter-in-law. When childcare and elderly care became “commodities” for monetary exchange, this sense of family belonging disappears and reports of child or elderly abuse by domestic helpers were not unheard of. Some working parents gave enormous allowances to their children to compensate for their absence at home, this practice has also led to many juvenile delinquent behavior.
    As Taiwan society moves tow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these trends are not likely to be reversed. This means the school will be prepared to take up the childcare fun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family one day. The government also has to better regulate the market of childcare and elderly ca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our future generation.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3 一、研究目的 3 二、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架構 7 第一節 文獻回顧 7 一、國民所得與家計生活 7 二、教育發展與婦女就業 8 三、婦女就業與家庭方面 9 第二節 理論建構 10 第三章 經濟發展與家計生活 13 第一節 薪資所得與家計生活 13 一、就食衣需求時期而言 14 二、就住行需求時期而言 16 三、就育樂消費時期而言 16 第二節 勞動工時與家計生活 20 一、1953-1965年─自身難保 20 二、1966-1972年─餵食家眷 21 三、1973-1980年─養家活口 21 四、1981-1988年─溫飽住行 22 五、1989-1999年─追求育樂 22 第三節 消費支出與家計生活 23 一、就消費支出而言 25 二、就消費結構而言 27 第四節 小結 28 第四章 教育發展與機會分配 29 第一節 家計生活與教育機會 29 一、就15歲-19歲的勞參率觀察 30 二、就20歲-24歲的勞參率觀察 33 第二節 教育發展與教育經費 34 一、教育經費與民間興學 34 二、教育需求與教育政策 36 三、教育資源與教育選擇 37 第三節 教育發展與教育機會 39 一、女性教育機會的開放 39 二、兩性教育機會的均等 40 三、兩性教育選擇的趨勢 43 第四節 小結 45 第五章 教育發展與婦女就業 47 第一節 教育發展與女性人力資源 47 一、教育發展與女性人力素質 48 二、教育發展與女性勞動人口 49 三、教育發展與女性勞參率 54 第二節 教育發展與女性就業趨勢 57 一、就女性有酬勞參率而言 57 二、就女性密集的產業而言 59 二、就女性密集的職業而言 61 第三節 教育發展與女性就業的變遷 62 一、教育發展與產業結構變動 62 二、教育發展與女性職業變動 64 三、教育發展與女性就業變動 66 第四節 小結 68 第六章 婦女就業與居家生活 經營變遷 69 第一節 婦女就業與家庭結構的變遷 69 一、家庭人口的減少 69 二、核心家庭的興起 71 三、單親家庭的日增 74 第二節 婦女就業與家庭照顧功能的變遷 77 一、同住習慣的改變 77 二、居家時間的改變 79 三、就業意願的改變 82 第三節 婦女就業與家庭關係的變遷 86 一、家庭地位的改變 86 二、角色分工的改變 89 三、女權意識的覺醒 92 第四節 小 結 93 第七章 婦女就業、居家生活經營與家庭新興需求 95 第一節 托兒與育嬰的照護 95 一、托育服務的需求 95 二、托育服務的問題 96 三、托育服務的趨勢 98 第二節 少年的教養 102 一、家庭教養的改變 102 二、少年的需求事項 103 三、少年的教養趨勢 106 第三節 老人的照護 109 一、老人的照護需求 111 二、老人的照護問題 112 三、老人的照護趨勢 115 第四節 小結 118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書目 123 壹、中文部分 123 貳、英文部分 136 圖表目錄 圖1-1 無異曲線 3 圖1-2 本文之研究流程 4 圖2-1 經濟發展、婦女就業與家庭變遷之理論架構 11 表3-1 臺灣勞工食衣住行生活壓力與供養能力 18 表3-2 台灣勞工食衣生活壓力與供養能力 19 表3-3 台灣勞工工時與生活處境 20 表3-4 家計生活支出結構 24 表3-5 消費支出結構比率 26 表3-6 消費支出結構比率 27 表4-1 台灣地區十五歲至二十四歲人口勞動參與率 32 表4-2 政府教育經費支出 35 表4-3 各級教育私校生比率、升學率與公私教育經費比率 39 表4-4 各級學校學生數中女性所佔百分率 42 表4-5 高中職兩性人數與職校生比率 44 表5-1 台灣女性人口素質 49 表5-2 台灣女性與男性素質比率 49 表5-3 台灣地區可工作未工作人口按教育年齡的分配率 52 表5-4 台灣地區各級年齡組合勞參率 56 表5-5 25-49歲及30-49歲人口組合的就業率 58 表5-6 台灣地區從事有酬之女性人口 59 表5-7 台灣地區女性產業密集度 60 表5-8 台灣地區女性職業密集度 61 表5-9 國中以下之就業人口產業密集度 63 表5-10 2000年台灣地區各級教育人口職業分配率 64 表5-11 2000年台灣地區各級教育人口之職業密集分配 66 表5-12 台灣各級教育男性勞動力對整體男性勞動力的 貢獻百分率 67 表5-13 台灣各級教育女性勞動力對整體女性勞動力的 貢獻度百分率 67 表6-1 台灣地區已婚尚無子女的婦女就業率 71 表6-2 台灣地區已婚尚無子女的婦女勞參率按教育程度 與年齡分 71 表6-3 台灣地區家庭組織型態 73 表6-4 台灣地區家庭型態與父母工作情形 74 表6-5 台灣地區結離婚對數 76 表6-6 台灣地區有偶人口離婚率 76 表6-7 台灣地區單親家庭經濟狀況 76 表6-8 台灣地區婚育夫妻與父母同住情形 79 表6-9 台灣地區就業者的約束時間 81 表6-10 台灣就業者的約束時間分配 81 表6-11 台灣地區兩性育兒的時間分配 82 表6-12 台灣地區已婚育有子女之婦女勞參率 按教育程度、 年齡分 85 表6-13 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女性各級教育就業者之 百分率 89 表6-14 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各級年齡組合之女性就業者 之百分率 89 表6-15 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各級教育之就業與料理家務 之女性人口 91 表6-16 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各年齡組之就業與料理家務 之女性人口 91 表7-1 台灣地區歷年公私立托育狀況表 100 表7-2 台灣地區歷年來托育狀況表 101 表7-3 台灣地區家庭認為學齡前兒童理想托育方式 101 表7-4 台灣地區少年目前需要協助的問題-依母親狀況 106 表7-5 台灣地區各級教育學齡人口(淨)在學率 108 表7-6 台灣地區已婚職業婦女生活之困擾問題 109 表7-7 台灣地區老人人口數 110 表7-8 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罹患慢性病數 110 表7-9 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安養方式 112 表7-10 台灣地區無自顧能力之老人生活起居照顧方式 113 表7-11 台灣地區老人照護服務方式 115 表7-12 台灣地區社會養老保險給付 116 表7-13 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國民擁有財產情形 116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內政部統計處(1999)《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統計處(1998、1999)《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內政部統計處(1996.11.16)《八十五年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
    內政部統計處(1998)《八十七年台灣地區婦女調查報告》。
    內政部統計處(1999)《八十八年台閩地區老人福利機構需求概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統計處(1989、1996、1999、2000)《台灣地區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統計處(1993)《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戶政司(2000)《內政統計通報》。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編(2000)《人口政策資料彙集》。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年報》。
    行政院主計處(1999)《中華民國社會統計指標》。
    行政院主計處(1999)《中華民國統計年鑑》。
    行政院主計處(2000)《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2000)《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行政院主計處(1994-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1998、2000)《中華民國八十七、八十九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 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與延伸調查報告》,2000年。
    行政院主計處(1991)《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婦女時間運用調查報告》。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8)《青少年白皮書》。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總結報告)。
    教育部(2000)《教育統計》。
    教育部(200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
    勞工委員會(1995)《勞動統計年報》。
    二、專書
    丁庭宇、馬康莊主編(1986)《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天下編輯(1997)《杜拉克解讀杜拉克─輕鬆與大師對話》。台北:天下雜誌。
    文崇一等著(1977)《現代化與價值變遷》。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文崇一、李亦園、楊國樞合編(1978)《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文崇一等合著(1989)家庭的結構及其相關變項的分析:台北市的例子,收錄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文崇一(1989)《台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台北:東大書局。
    王順民(1999)《社會福利服務-困境轉折與展望》。台北:亞太圖書公司。
    王金利、張英陣等著(1999)《建構周延合理的社會福利制度》。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王麗容(1992)《職業婦女與兒童福利需求》。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麗容(1994)《台灣地區婦女二度就業需求與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委委會職訓局。
    王麗容(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麗容(1995)單親家庭與社會變遷,白秀雄等11名合著,《單親家庭─福利需求與因應對策》。台北: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頁31-54。
    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1997)《兒童保護十大新聞五年回顧》。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編(1997)《心靈的改造─喚醒人心本有的愛》。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
    江炳倫(1976)《政治學論叢》。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朱岑樓主編(1981)《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三民書局。
    朱雲鵬(1989)1980至1986年間台灣所得變動趨勢的分析,收錄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437-455。
    伊慶春(1972)已婚職業婦女的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收錄於陳昭南等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405-430。
    白秀雄(1995)單親家庭的福利需求及其因應對策,白秀雄等11名合著,《單親家庭─福利需求與因應對策》。台北: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頁1-8。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收錄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33-170。
    車煒堅(1986)《社會轉型與少年犯罪》。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 誠(1985)人力資本、教育投資與所得分配,收錄於高希均主編,《教育經濟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239-253。
    李建興(1981)《社會教育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建興(1989)《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李美枝(1985)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格的改變,收錄於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編,《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頁451-469。
    李瑞金、郭玲惠(1995)《婦女福利政策研究》。台北:行政院內政部。
    呂玉瑕(1997)助力與阻力之間:家庭互動關係與已婚婦女就業,收錄於張笠雲等主編,《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二部》,(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頁1-40。
    呂寶靜(1999)老人安養政策,收錄於胡勝正主編,《老人問題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241-262。
    余漢儀(1996)《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周家華(1991)《老人問題與老人福利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周雅淑(1996)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收錄於楊文山、李美玲,《人口變遷、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19-246。
    周文欽等編(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震歐主編(1991)《兒童福利》。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周震歐等(1992)《托育服務類型及其實務運作之調查研究》。台北:兒童福利 基金會。
    林顯宗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嘉誠著(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林萬億、秦文力(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與對策》。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林萬億等著(1985)《單親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林萬億等著(1995)《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惠林、藍科正、林嘉惠等著(1996)台灣地區高級人力需求之實證研究,收錄於陳肇男等主編,《人口、就業福利》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107-128。
    吳忠吉(1995)《勞動經濟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惠瑛(1996)家庭勞動供給的跨期分析,收錄於陳肇男等主編,《人口、就業福利》。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73-106。
    吳東亮、吳淑瓊(1999)台灣長期照護政策評析,收錄於胡勝正主編,《老人問題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225-239。
    姜得勝((1998),社會變遷中教育均等實踐可能性之研究,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楊智文化事業公司,頁219-282。
    俞筱鈞等(1996)《學齡前兒童托育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胡幼慧(1995)《婦女勞工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委會。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強華(1996)《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貴(1986)《已婚職業婦女子女照顧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高淑貴、伊慶春(1988)《已婚職業婦女子女照顧問題》。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高淑貴(1989),已婚就業女性知識分子的家庭與事業觀,收錄於中國論壇主編,《女性知識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頁333- 370。
    高淑貴(1998)《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徐立忠(1983)《高齡化社會與老人福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孫得雄(1999)台灣人口老化、家庭變遷與老人問題,收錄於胡勝正主編,《老人問題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1-49。
    翁毓秀(1992)《台灣地區托兒所現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張清富(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張晉芬、黃玫娟(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的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文化事業公司,頁227-251。
    張晉芬(1998),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女性處境白皮書:1995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45-180。
    張漢裕譯(1960),Max Weber著《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明正(1990)台灣地區生育轉型與高齡人口結構之變遷,《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5-33。
    張明正(1999)我國老人經濟福祉初探─橫切面與慣時性分析,收錄於胡勝正主編,《老人問題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頁137-173。
    張春興(1994)《青少年認同與迷思》。台北:東華書局。
    莊懷義等合著(1994)《教育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李綢等著(1990)《發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秋玫譯,W. Keith Bryant 著(1998) 家計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寬政(1983)經濟發展與所得分配均與富之辨,收錄於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第三次社會指標研討會》,(上冊)。台北:中三民主義研究所,頁233-251。
    陳英豪、劉安彥合著(198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曹添旺、楊天山等編(1994)《貧富差距問題─社會及經濟層面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黃俊傑、吳素倩合著(1988)《都市青少年的價值觀》。台北:巨流出版社。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黃介良、吳明儒(1993)人口老化與財務規劃:多層次老人經濟架構,收錄於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頁101-128。
    許嘉猷(1982)出身與成就:台灣地區實証研究,收錄於江玉龍、陳寬政主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265-299。
    許福晉譯(2000),Adrian Furnham & Michael Argyle著,《金錢心理學》(Psychology of Money)。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婉容(1982)技術進步、勞力運用與經濟發展,收錄於于宗先等主編,《臺灣的人力資源發展》。台北:聯經圖書出版公司,頁23-54。
    馮 燕(1993)《台北市未立案托育課後托育中心全面清查報告書》。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馮 燕(1998)《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單驥等(1990),台灣地區家庭結構對已婚婦女勞動供給的影響,收錄於《人口變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255-276。
    彭 懷(1995)單親家庭的資源與責任,白秀雄等11名合著,《單親家庭─福利需求與因應對策》。台北: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頁183- 200。
    彭淑華(1999)家庭結構變遷與兒童、少年問題關聯性之探討,收錄於伊慶春等14人著,《家庭與兒童保護》。台北:中華兒童福利基金,頁21-56。
    楊國賜(1995)《現代化與教育革新》,三版。台北:師大書苑。
    楊瑞珠(1998)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探討青少年價值觀與世界觀,收錄於救國團等編,《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研討會》。台北:救國團社會研究院,頁67-98。
    詹火生(1983)《民生主義的社會安全理論與實施》。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詹火生(1987)《社會政策要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詹火生(1998)《變遷文化中的青少年福利問題》,收錄於救國團等編,《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研討會》。台北:救國團社會研究院,頁60-66。
    詹火生、古允文編(1998)《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
    葉啟政(1991)當前台灣社會問題的剖析,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21-83。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劃》。台北:五南書局。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謝秀芬(1997)《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宏昭(1991)《生活經濟學》。台北:遠流書局。
    蔡宏昭著(1998)《老人福利政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蔡文輝(1982)《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李紹嶸譯(1984),Mary Ann Lamanna and Agnes, Riedmann原著婚姻與家庭》(Marriage and Famil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賴瑞馨、王桂花合著(1986)《婚姻面面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賴澤涵(1972)我國家庭的組成、權力結構、婦女地位之變遷,收錄於陳昭南等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265-300。
    龍冠海(1966)《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謝美惠(1998)中英幼兒教育義務化發展之比較研究,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楊智書文化圖書公司,頁283-336。
    謝小岑(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81-218。
    薛承泰、張清富等(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謝美惠(1998)中英幼兒教育義務化發展之比較研究,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楊智書文化圖書 公司,頁283-336。
    謝小岑(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81-218。
    謝美娥(1993)《老人長期照護的相關論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1984年。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邊裕淵(1982)《教育與經濟發展配合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82年。
    邊裕淵,女性知識分子與就業,收錄於中國論壇編,《女性知識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頁255-284。
    三、學位論文
    王天佑(1991)《我國老人福利政策與措施之研究》。博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方鵬程(1997)《台灣經驗的社會變遷模式》。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李宜靜(1993)《雙工作家庭家事分工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李文英(1989)《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李慧娟(1989)《家庭保母訓練方案之評估研究─以台北家庭扶助中心鄰里托兒服務方案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吳季芳(1993)《男女單親家長生活適應及其相關社會政策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高員仙(1988)《台北市國民中小學已婚教師托育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望、現代與傳統取向其角色衝突的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陳滿樺(1983)《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
    黃中科(1990)《都市在學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工研究所年。
    黃斐莉(1993)《台北市的單親家庭子女照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郭淵博(1988)《台北市公私立托兒所所之研究─兼論托兒所設置辦法之適用性》。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郭淑珍(1994)《居家看護工的人力狀況、困境與需求》。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山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曾溫純(1987)《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壓力與婚姻適應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
    曾 敏(1993)《政府在托兒服務上角色與問題探討─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楊 瑩(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教育機會差異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傅瓊慧(1987)《雙生涯及雙工作家庭妻子的生活幸福感及婚姻滿意之相關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
    溫秀珠(1996)《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照顧為 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謝文彥(1983)《台北市暴力犯罪類型與家庭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官警政研究。
    羅詠娜(1993)《居家照顧員工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
    四、期刊
    王靜珠(1987)認識我國托兒所的社會地位與功能《社會福利月刊》,第43期,頁10-14。
    王麗容(1987)婦女就業的障礙,《勞動論壇》,第112期(1987年8月),頁41-54。
    王麗容(1994)台灣地區托兒需求評估與政府應有的對策,《教育資料文摘》,第34卷(3),頁127-149。
    王鳳生、孫智嫻(1995)灣婦女勞動力結構變化與其展望,《研考月刊》,第19卷第1期,頁33-40。
    李文吉(1988)“搶救20萬個被虐待兒童”,《人間雜誌》,第32期,頁24-41。
    李國鼎(1981)我國婦女對社會發展之貢獻,《婦女雜誌》,第176期,頁50-55。
    李美玲、王香蘋(1998)台灣老人的金錢所得變化與影響因素:1989-1993年,《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0卷第2期,頁267-288。
    李亦園(1985)中國家族與其儀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輯,頁47-61。
    呂玉瑕(1981)社會變遷中台灣婦女的事業觀,《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50輯,頁25- 66。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56輯,頁25-66。
    呂寶靜(1989)從婦女就業現況談政府應有之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46期,頁59-63。
    林宜輝(1998)家庭政策支持育兒婦女就業制度之探討─兼論台灣相關制度之改革,《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頁95-111。
    林文達(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8期,頁87-115。
    吳忠吉(1976)臺灣教育對經濟成長之貢獻的估算,《台北市銀行月刊》,第7卷第9期,頁52–60。
    吳忠吉,(1976)臺灣教育對經濟成長之貢獻的估算,《台北市銀行月刊》,第7卷第10期,頁58-67。
    吳美月(1997)台北市長期照護系統策略與方案公聽會紀要,《福利社會》,第61期,頁25-30。
    姜蘭虹(1989),婦女的社會經濟角色變遷及其在政策發展上之涵意,《研考月刊》,第143期,頁39-51。
    高淑貴(1990)影響青少年社會行為的家庭因素,《婦女與兩性學刊》,創刊號,頁49-86。
    孫碧霞(1988)學齡兒童課後照顧及輔導,《社區發展季刊》,第41期,頁54-57。
    孫鼎華(1992)兒童虐待原因之探討,《社會福利》,第82期,頁49-52。
    陳憶芬(1998)教育對就業的影響:人力資本論與勞力市廠區隔論之探討,《教育資訊研究》,第6卷第5期,頁86-99。
    陳青青(1986)現代父母與親職教育,《社區發展季刊》,第36期,頁27-30。
    陳燕禎(1996)台灣地區的老人保護工作,探討一個背後隱藏的問題,《社會福利》,第122期,頁26-38。
    徐良熙、林忠正(1987),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中美單親家庭之比較,《中國社會學刊》,第11期,頁121-153。
    郝溪明(1998)老人長期照護中家庭功能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83期,頁265-273。
    黃昆輝(1978)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0輯,頁149─326頁。
    黃季仁(1973)九年國民教育的新觀念,《教育與文化月刊》,第400期,頁8-9。
    張植珊(1973)革新九年國教的基本觀念與做法,《教育與文化月刊》,第400期,頁29-34。
    游鴻裕(1999)台灣高等教育的經費與人力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學報》,第19期,251-274頁。
    游鴻裕(2000)台灣人力資源發展與女性就業情勢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學報》,第20期,頁149-172。
    齊 力(1991)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情況與其居住安排關係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72期,頁151-182。
    葉國安(1979)我國師專生家庭社經地位、成就動機、抱負水準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碩士論文摘要),《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1輯,頁277-287。
    楊 瑩(1982)我國大學院校學雜費徵收標準及助學貸款等措施研究─兼論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國立編譯館館刊》,12期,頁275-340。
    蔡德輝(2000)如何強化兒童保護網絡,保障兒童生活安全,《八十九年全國兒童福利會議報告資料》,頁40-42。
    蔡啟源(1997)安、療養機構中老人虐待問題之探討,《社會發展季刊》,第80期,頁138-157。
    遲彗敏(1989)職業婦女的托育現況,《社區發展寄刊》,第46期,頁91-94。
    賴爾柔(1991)台灣農業人力資源之變遷及其教育發展策略,《思與言》,第29卷第1期,頁81-113。
    薛承泰(1992)再論單親家庭,《社區發展季刊》,第58期,頁306-310。
    薛承泰(1997)再就業婦女的職業流動初探,《人口學刊》,第18期,頁67-98。
    簡文吟、薛承泰(1996)再就業婦女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第17期,頁113-134。
    譚令蒂、于若蓉(1972)幼兒看護與婦女勞動供給─勞動市場進入模型之應用,《經濟論文叢刊》,第25輯第4期,頁493-520。
    邊裕淵(1980)經濟發展與生活素質,《台灣經濟》,第45期,頁18-36。
    藍采風(1982)雙生涯家庭,《張老師月刊》,第9卷第1期,頁10- 17。
    貳、外文部分
    Arrigo, L.G(1980)“The Industrial Work Force of Young Women in Taiwan”,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 12(2),,pp.25-36。
    Argyle, M. & Henderson, M(1985) The Anatomy of Relationships. Harmonds-worth: Penguin。
    Avioli, P(1985)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rried Mothers of Infa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47, pp.739-745。
    Barnes, Jack (eds)(1975) Education in An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Faber &faber。
    Becker , Gary.S(1960) “Underinvestment in college edu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p.346-54。
    Becker, G.S(1964) Human Capital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laug, M(197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
    Boudon , Raymond(1974)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N.Y: John Wiley and Sons。
    Bohannan, J. D(1971) The Six Stations of Divorce. N.Y.: Anchor Books。
    Brown, Richard (ed.)(1973)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Tavistock。
    Burgoyne, C.B(1990) “Money in Marriage: How Patterns of Aallocation both Reflect and Conceal Power.“Sociological Review,Vol.38, pp.634-665。
    Carron , G(1974)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Pupils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Paris:ⅡEP。
    Child Welfare League America (1992)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for Child Day Care Service. Washington D.C.: Child Welfare League America。
    Coleman, James(1965)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 James S(1972) What constitute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7(2),pp.155-159。
    Cohen,S. and Wills T.A.(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98, pp.310-317。
    Douglas , J.W.B(1964) The Home and School. London: MacGibbon & Kee。
    Garfinkel, I. & Mclanahan, S.S. (1986)Single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A New American Dilemma. Washington D. C.: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Godfrey, N.(1995) A Penny Saved: Teaching Your Children the Values of Life Skills They Will Need to Live in the Real World. New York: Fireside。
    Goldsmith, E. B. (ed.)(1989)Work and Family: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Goode ,W.J.(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N.Y.: The Free Press。
    Gordon , L. (eds.)(1990) Women, The State and Welfare.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arbison, F.H.& Myers, A.H.(1967) Education, Manpower, and Economic Growth .N.Y: McGraw Hill。
    Halsey, A.H.; Floud, Jean & Anderson, C.A.(eds)(1961)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 Y: The Free Press。
    Hernes, H. M(1987) Welfare State and Woman Power. Oslo: Norwegian University Press。
    IBM(1989) Work and Family. N.Y: IBM Corporation 。
    Johns, Geraint(1993)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Kleinberger, A .F.(1969) Society, School & Progress, Pergamon Press。
    Kamerman, S. B.(1991)“ Child Care Policies and Programs: An International Overview.”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7,(2), pp.179-196。
    Layard P.R.G. & Walters A.A.(1978) Labour supply and wage struc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Levinson, D. (1972)“ Family Violence in Cross Perspectives.” In V.B.V. Hasselt . et. al. Handbook of Family Violence. New Plenum Press, 1988, pp.435-455。
    Lee, Rance P.L.& Ng, Ping-Sang(1972) “Social Class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 The Chung Chi Journal,(崇基學報) , pp.160-165。
    Lister, Ruth.(1989)“Women, Economic Dependency and Citizenship.”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19(2), pp.445-467 。
    Maccoby, E . E. (1980) Soci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growth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N.Y: Hareourt Brace Jovanavich Publishers.
    Mochlup. Fritz (1970)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 University of Nebrask Press。
    Mosteller, Frederick & Moynihan, Daniel P. (eds)(1972) On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N.Y: Random House。
    Nichol, A. W & Schilit, R.(1988) “Telephone Support for Latchkey Children.” Child Welfare, LX VII(1), pp.40-59。
    Nieva, V. F. & Gutek, B. A.(1981) Women and Work: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Y.:Prager。
    Okun , Arthur M.(1975)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OECD),Social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al Career, Paris: OECD, 1972。
    Qureshi, H. & Walker, A.(1989) The Caring Relationship: Elderly People and Their Families. London: Macmillan。
    Phal , J.(1989) Money and Marriage. London: Macmillan。
    Rothschild, C.S. “Dual linkages between the occupational and family systems,” in Skolnick and (eds.), Family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 Brown and Company, 1977, pp. 555-556。
    Scanzoni , John(1979)〝Social processes and power in families,〞in Burr ,et al. (eds.) ,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Vol.1.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295-316。
    Shranan S., et al.(1969)“Birth Order and Level of Task Performance: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78, pp.157- 164。
    Silver, Harold(1980) Education and Social Condition, London: Methuen, 1980。
    Stephen, W.N. (1963) The Family in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N.Y: Halt, Rinehard, and Winston。
    U.S Bureau of Census (1974) Soci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October 1973, Series P-20,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p.43-44。
    Voydanoff, P.(1984) Work and Family: Changing Roles of Men and Women.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
    Waite, L.(1980) “Working Wives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6, pp.272-294。
    Walker, J.R(1992)“New Evidence on The Supply of Child Care: A Statistical Portrait of Family Providers and Analysis of Their Fee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7(1),pp.41-69。
    Yu, L.& Wang, M.Q. (1993) “The Impact of Family Migration and Family Life Cycle On The Employment of Married College-Educated Women. Work and Occupation, 20(2), pp.233-246。
    Wei, Husian-Chuen & Luwe Reischl (1983)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Attitude Toward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 pp.1-1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