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建俅 ZHANG,JIAN-QIU |
---|---|
論文名稱: |
清末自開商埠之研究(1898~1911) |
指導教授: |
張玉法
Zhang, Yu-F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畢業學年度: | 7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28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 、商埠 、通商口岸 、開放通商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近代中西開始接觸以後,中國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即是否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一
環?鴉片戰爭的結果使得答案趨向肯定,隨之而來的新問題是如何開放通商?如何促
進工業化?如何……,總而言之,即如何現代化?在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中,通商
口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中介角色,幾乎所有外來的新事務,都是由通商口岸傳播至內
地。可是由於不平等條約給予外人在華種種特權,其中包括了外人在各通商口岸和租
界所享有的優越利益,使得通商口岸對中國現代化的貢獻有所限制。
一般對開埠的印象是外人強迫中國訂約開放或者租借,事實上,清末中國政府在面對
將被瓜分的危機時,曾發展出一種新的應對方式,由中國正式宣布一些地區自行開為
商埠,對外貿易,而非以往的訂約開放,此後以自開商埠的出現,不僅是基於政治、
經濟、外交上的實際考量,它更代表了自西力東漸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求變圖存思想
的實踐。從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陳繵「開新埠」的主張;從曾紀澤主張以
修約收回主權,到伍廷芳建議開放通商以收回租界,使內治有權;加上商戰、收回利
權等觀念,自開商埠將它們作了實際的體現。
本文研究斷限自清光緒二十四年( 一八九八年) 至宣統三年( 一九一一年) ,其實自
開商埠的發展一直持續到民國以後。開放地區也由沿江沿海港口,擴展到內陸的鐵路
要點,甚至省會。由於可以不受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中國政府有時以這種新作法來抵
制外人的侵略,結果自開商埠成為清末以後開放通商的主要形式。
本文在結構上除第一章緒論、第七章結論外,共分五章,第二章主要敘述自開商埠在
主觀的思想背景與客觀的政治、外交等背景交錯影響下,如何形成具體的政策。第三
章至第五章將自開商埠從設立到清亡發展的過程,分為三個時期來探討,各章最末一
節,敘述各時期自開商埠的實際辦理情形。第六章則檢討自開商埠的歷史意義,從政
治、外交、社會、經濟、財政各方面探討,並且論述自開商埠的具體影響及其局限。
#50010415.abs
#50010415.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