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金諺
LEE JIN-YAN
論文名稱: 呂祖謙《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研究
The Research of Lu Zuqian’s Zuo Shi Zhuan Shuo and Zuo Shi Zhuan Xu Shuo
指導教授: 陳廖安
Chen, Liao-An
張素卿
Chang, Su-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6
中文關鍵詞: 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呂祖謙左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呂祖謙之《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為研究主題,以兩書為研究底本,輔以《左氏博議》作為旁證,以檢視呂祖謙二說之特色。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現況與相關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與步驟、資料取材。第二章〈《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成書背景〉探討呂祖謙家世與學術背景、人際交遊等,其次以其《左傳》學的三本重要著作:《博議》、《傳說》、《續說》歸納呂祖謙之《左傳》學綱領,以此析出各要點,成為各章重心。第三章〈倫理名份觀〉探究呂祖謙之倫理名份源自天理的概念、君主對倫理名份的影響、臣子對倫理名份的態度,以析論呂祖謙研究《左傳》時結合先秦經史與宋代理學的特色,並為君臣提供倫理名份之範式。春秋以霸業為始末,因此呂祖謙特別重視霸業,故第四章談〈霸業興衰〉,先論霸業的萌芽,次論齊桓公創霸、晉國霸業、秦穆霸業、楚國霸業,最末總結呂祖謙對霸業之總體評價。霸業要點之一在攘夷,故第五章論〈華夷之防〉,探討呂祖謙歸納春秋時代的四夷情形、春秋時代的華夷衝突、華夷以文化為區別的特色。基於上述三章呂祖謙對《左傳》的研究,提出呂祖謙所肯認的政治理念,故第六章言其〈政治理想〉,先論其理想的風俗教化,再探討尚賢政治對國家的重要性,最末歸納其理想之政治制度,細論呂祖謙所認定之三代封建制度、土地制度、官制、軍制等,以呈現呂祖謙研究《左傳》對現實政治的君臣期許以及改革之道。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5 第四節 資料取材…………………………………………………17 第二章 《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成書背景……………21 第一節 呂祖謙的家世與學術背景………………………………21 一、呂祖謙家世背景…………………………………………21 二、呂祖謙生平與學術特色…………………………………26 第二節 呂祖謙的《左傳》學綱領………………………………38 一、《博議》的文學價值 ……………………………………39 二、《傳說》、《續說》的解經特色 …………………………41 三、《左傳類編》、《春秋集解》略論 ………………………51 第三節 小結………………………………………………………54 第三章 倫理名份觀 …………………………………………55 第一節 倫理名份源自天理………………………………………56 一、治道之綱目………………………………………………56 二、倫理名份天定……………………………………………59 第二節 君主對倫理名份的影響…………………………………62 一、天子影響倫理名份………………………………………62 二、諸侯影響倫理名份………………………………………69 第三節 臣子對倫理名份的態度…………………………………84 一、臣子破壞倫理名份………………………………………85 二、臣子恪守倫理名份………………………………………88 第四節 小結………………………………………………………95 第四章 霸業興衰 ……………………………………………………97 第一節 霸業端緒…………………………………………………98 一、鄭莊公圖強………………………………………………99 二、齊僖公小霸………………………………………………101 第二節 齊桓始霸…………………………………………………104 一、齊桓始霸的代表性………………………………………104 二、齊桓霸業衰敗之因………………………………………108 第三節 晉國霸業…………………………………………………111 一、晉國致霸之遠因…………………………………………111 二、晉文繼霸之過程…………………………………………112 三、晉國霸業之傳承…………………………………………121 四、晉國霸業之終結…………………………………………126 第四節 秦穆霸業…………………………………………………128 一、秦穆霸業之特殊性………………………………………129 二、秦穆爭霸之經歷…………………………………………129 三、秦穆霸業之總結…………………………………………132 第五節 楚國霸業…………………………………………………133 一、楚國興霸之前因…………………………………………133 二、楚莊爭霸之歷程…………………………………………135 三、華夷霸業相消長…………………………………………140 第六節 霸業評價…………………………………………………142 一、霸業興起的合理性………………………………………142 二、肯定霸業的獨特性………………………………………144 第七節 小結………………………………………………………145 第五章 華夷之防 ……………………………………………………147 第一節 春秋時期的四夷…………………………………………148 一、四夷與華夏之關係………………………………………148 二、四夷之定義與影響………………………………………149 三、北狄與中原之交流………………………………………151 四、楚國與中原之交流………………………………………157 第二節 華夷衝突…………………………………………………163 一、齊桓攘夷救中國…………………………………………163 二、宋襄爭霸反求楚…………………………………………167 三、晉文攘夷重信義…………………………………………169 四、晉悼和戎復霸業…………………………………………171 五、秦楚習禮入中國…………………………………………172 第三節 文化之區別與功用………………………………………175 一、華夷之別在文化…………………………………………175 二、和戎之道在文化…………………………………………177 第四節 小結………………………………………………………184 第六章 政治理想 ……………………………………………………187 第一節 理想之風俗教化…………………………………………187 一、三代之倫理綱常…………………………………………187 二、三代之風俗教化…………………………………………191 第二節 理想之尚賢政治…………………………………………197 一、德行之賢臣………………………………………………198 二、言語之賢臣………………………………………………200 三、政事之賢臣………………………………………………203 四、廣納眾賢…………………………………………………206 五、擇賢而治…………………………………………………209 第三節 理想之三代政治制度……………………………………212 一、宗法封建制度……………………………………………213 二、土地分封制度……………………………………………218 三、春秋時代官制……………………………………………226 四、春秋時代軍制……………………………………………232 第四節 小結………………………………………………………240 第七章 結論……………………………………………………………243 參考書目…………………………………………………………………255

    (按書籍筆畫排列)
    一、 呂祖謙相關著作

    《大事記》,《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江
    古籍出版社,第八冊,2008年
    《少儀外傳》,《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第三冊,2008年
    《古文關鍵》,《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第十一冊,2008年
    《左氏博議》,《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第六冊,2008年
    《左氏傳說》,《文淵閣四庫全書》〔宋〕呂祖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左氏傳說》,《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第七冊,2008年
    《左氏傳說》,《金華叢書》〔宋〕呂祖謙,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原刻景
    印百部叢書集成)
    《左氏傳說》,《通志堂經解》〔宋〕呂祖謙,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左氏傳說》,《通志堂經解》〔宋〕呂祖謙,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左氏傳說》,《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宋〕呂祖謙,臺北:世界書局,1986

    《左氏傳續說》,《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宋〕呂祖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左氏傳續說》,《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七冊,2008年
    《左氏傳續說》,《叢書集成續編》〔宋〕呂祖謙,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左氏傳續說》,《續金華叢書》〔宋〕呂祖謙,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
    《左傳類編》,《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第六冊,2008年
    《呂氏家塾讀詩記》,《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四冊,2008年
    《東萊呂太史文集》,《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一冊,2008年
    《東萊呂太史外集》,《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一冊,2008年
    《東萊呂太史別集》,《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一冊,2008年
    《東萊集》,《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江
    古籍出版社,第一冊,2008年
    《近思錄》,《呂祖謙全集》〔宋〕朱熹、呂祖謙編,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二冊,2008年
    《增修東萊書說》,《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三冊,2008年
    《歷代制度詳說》,《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九冊,2008年
    《麗澤論說集錄》,《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第二冊,2008年

    二、 古籍:
    (一)經部

    《毛詩注疏》〔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左傳杜解補正》,《文淵閣四庫全書》〔清〕顧炎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左傳事緯》,《文淵閣四庫全書》〔清〕馬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呂氏春秋集解》,《文淵閣四庫全書》〔宋〕呂本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周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周禮正義》〔清〕孫詒讓,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尚書注疏》〔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春秋大事表》〔清〕顧棟高,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春秋分記》,《文淵閣四庫全書》〔宋〕程公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春秋比事》,《文淵閣四庫全書》〔宋〕沈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清〕劉文淇,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春秋左傳注疏》〔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春秋正傳》,《四庫全書珍本》四集〔明〕湛若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春秋或問》,《通志堂經解》〔宋〕呂大圭,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春秋皇綱論》,《通志堂經解》〔宋〕王皙,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春秋胡氏傳》,《四部叢刊》〔宋〕胡安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春秋胡氏傳》,《文淵閣四庫全書》〔宋〕胡安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春秋尊王發微》,《通志堂經解》〔宋〕孫復,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春秋尊王發微》,《文淵閣四庫全書》〔宋〕孫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春秋集義》,《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宋〕李明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春秋集解》,《叢書集成》初編〔宋〕蘇轍,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春秋說》,《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宋〕洪咨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春秋穀梁傳注疏》〔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春秋隨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清〕顧奎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春秋釋例》〔晉〕杜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高氏春秋集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宋〕高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5年
    《詩傳旁通》,《叢書集成》三編〔元〕梁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經義考》〔清〕朱彝尊,北京:中國書店,2009年
    《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禮記注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讀左日鈔》,《文淵閣四庫全書》〔清〕朱鶴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二)史部

    《廿二史劄記》〔清〕趙翼,臺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
    《文獻通考》〔元〕馬端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史記會注考證》〔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8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紀昀等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清〕胡玉縉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浙江省金華縣志》〔清〕鄧鍾玉,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宋元學案》〔清〕黃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補,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宋史》〔元〕脫脫等撰,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宋史紀事本末》〔明〕陳邦瞻,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
    《宋論》〔清〕王夫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臺北:學苑出版社,2009年
    《金華府志》〔明〕王懋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吳越春秋》〔漢〕趙曄,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浙江通志》〔清〕沈翼機等編纂,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據清乾隆元年重
    修本影印)
    《漢書》〔漢〕班固,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戰國策》〔漢〕劉向輯錄,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三)子部

    《二程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宋〕朱子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荊川稗篇》,《文淵閣四庫全書》〔明〕唐順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荀子》〔戰國〕荀子,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張子全書》〔宋〕張載,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
    《潛夫論》〔漢〕王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澗泉日記》,〔宋〕韓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墨子》王冬珍等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韓非子》〔戰國〕韓非,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四)集部

    《二程集》〔宋〕程顥、程頤,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文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明〕宋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古文觀止》〔清〕吳楚材、吳調侯編選、謝冰瑩等註釋,臺北:三民書局,1996

    《孫明復小集》,《四庫全書珍本》八集〔宋〕孫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亮集》〔宋〕陳亮,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陸九淵集》〔宋〕陸九淵,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三、近人專著
    (一)專書

    《中國文化史》柳詒徵,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中國古代民族史講義》蒙文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中國古代官吏制度沿革》閻平、田金城、姚一凡,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2

    《中國古代官制》余行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中國古代官制研究》鄧海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國古代的軍事》趙海軍、毛笑冰,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中國古代社會史》姜蘊剛,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中國田賦史》陳登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中國全史》王桐齡,臺北:啟明書局,1960年
    《中國兵制史》孫金銘,臺北:國防研究院,1970年
    《中國兵制史》赫治清、王曉衛,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中國宋代哲學》石訓等,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國制度史》呂思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國官制史》韋慶遠、柏樺,上海:東方出版社,2001年
    《中國官制史》孫文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國政治制度史》湯承業,臺北:黎明公司,1980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陶希聖,臺北:食貨出版社,1954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薩孟武,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教育訓練制度卷》赫治清,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

    《中國軍事通史》軍事科學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軍事學術史》糜振玉等,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年
    《中國通史》白壽彝主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國通史》范文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國經學史》吳雁南等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史綱》烏廷玉,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年
    《中國歷代中央官制史》王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國歷代官制》鄧德龍,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中國歷代軍事制度》中國軍事史編寫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中國歷代軍事裝備》中國軍事史編寫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0年
    《中國歷代選官制度》陳茂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禮制史》陳戌國,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華帝國爭霸史》江伯純,臺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
    《井田制研究》金景芳,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井田制研究》曹毓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北狄源流史》何光岳,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古代社會與國家》杜正勝,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年
    《奴隸制時代》郭沫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左氏春秋義例辨》陳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7年
    《左傳之文學價值》張高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左傳思想探微》張端穗,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年
    《左傳疏證》徐仁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左傳通論》方孝岳,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
    《左傳評》王崑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左傳微》吳闓生,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左傳漫談》郭丹,臺北:頂淵文化公司,1997年
    《左傳稱詩研究》張師素卿,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左傳論文集》陳新雄、于大成主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76年
    《左傳學論集》單周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左傳禮說》張其淦,臺北:力行書局,1970年
    《左傳軍事制度研究》黃聖松,高雄:高雄復文圖書,2009年
    《左繡》馮李驊、陸浩評,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先周歷史文化新探》于俊德、于祖培,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先秦史》翦伯贊,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
    《先秦民族史》田繼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朱熹、呂祖謙、陸九淵、陳亮、邱處機、葉適、真德秀》陸寶千、姚榮松等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時,臺北:允晨文化公
    司,2003年
    《呂本中研究》歐陽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劉昭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呂祖謙文學研究》杜海軍,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呂祖謙全集》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呂祖謙年譜》杜海軍,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呂祖謙評傳》潘富恩、徐餘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呂祖謙與浙東明招文化》浙江省武義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呂祖謙與浙東學術研究專輯》浙江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昌彼得編,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編,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宋代政治史》林瑞翰,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宋代興亡史》張孟倫,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宋史》方豪,臺北:華岡出版社,1979年
    《宋明理學史》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李建軍,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葉政欣,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何平立,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兩周官制論稿》汪中文,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1993年
    《周代社會辨析》趙光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呂文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周代城邦》杜正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周代卿大夫研究》段志洪,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周代國家形態研究》趙伯雄,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趙世超,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東萊博議》簡宗梧,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南宋史學研究》燕永成,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年
    《春秋人譜》程發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顧頡剛講授、劉起釪筆記,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春秋三傳比義》傅隸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春秋三傳考異》謝秀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春秋三傳論文集》戴君仁等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春秋五霸》姜伯純,臺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
    《春秋史》陳東林,屏東:益民叢書,1981年
    《春秋史》顧德融、朱順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春秋史考辨》鄭良樹,臺北:洪業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春秋史與春秋文明》王美鳳、周蘇平、田旭東,上海 :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
    版社,2007年
    《春秋史論集》張以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春秋左氏傳地名圖考》程發軔,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春秋左氏傳杜注釋例》葉政欣,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6年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程元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春秋左氏疑義答問》章太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春秋左傳研究》童書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春秋左傳詞典》楊伯峻,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春秋左傳學史稿》沈玉成、劉寧合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春秋左傳讀、春秋左傳讀敘錄、駁箴膏肓評》章太炎,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春秋宋學發微》宋鼎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春秋邦交研究》徐杰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春秋的晉國》洪安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
    《春秋要領》程發軔,臺北:蘭臺書局,1981年
    《春秋軍事史》黃樸民,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春秋時期的步兵》藍永蔚,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春秋時期盟誓研究》呂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春秋時期霸權興衰規律研究》熊梅,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8年
    《春秋會盟政治》劉伯驥,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7年
    《春秋學史》趙伯雄,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黃俊傑,臺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
    《春秋辨例》戴君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4年
    《夏商周民族思想與政策研究》曾文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晉文公復國定霸考》李隆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8年
    《晉國史綱要》李孟存、常金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晉國伯業研究》劉文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浙東史學研究》蔡克驕、夏詩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
    《浙東學術史》管敏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浙東學術研究》王鳳賢、丁國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浙東學術精神研究》方同義等,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年
    《秦趙源流史》何光岳,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商周制度考信》王貴民,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國語左傳論集》張以仁,臺北:東昇出版社,1980年
    《國語集解》徐元誥,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從左傳論春秋時代之政治倫理》李新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張師素卿,臺北:書林出版社,1998年
    《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張師素卿,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飲冰室合集》梁啟超,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婺學之宗:呂祖謙傳》徐儒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楚國史》李玉浩,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楚國民族述略》顧鐵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楚源流史》何光岳,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解秘中國古代戰爭》袁庭棟,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
    《編戶齊民》杜正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歷代兵制淺說》王曉衛、劉昭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
    《融合——春秋至秦漢時期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文化思考》胡克森,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0年
    《錢穆先生全集》錢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王雲五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霸權迭興——春秋霸主論》晁福林,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二)學位論文(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呂祖謙與其史學》胡昌智,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5月
    《呂祖謙研究》吳春山,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8年6月
    《呂東萊的春秋學》林建勳,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
    《呂祖謙之歷史思想》李宗翰,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月
    《呂祖謙及其東萊博議》許愛蓮,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6月
    《呂祖謙的史學批評》高焜源,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呂祖謙學術思想研究》楊宗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3年6月
    《春秋時期諸夏與戎狄關係》楊浥新,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呂祖謙的經世思想》楊林,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呂祖謙《左傳》人物評論研究》陳佑昌,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
    年6月
    《宋代春秋學研究——以孫復程頤胡安國朱熹為中心》曲輝,華東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2007年7月
    《東萊呂氏左傳學發微》朱宏秋,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春秋時期晉國的軍事制度》張珊珊,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左傳》禮制與倫理思想》洪麗霜,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6月

    (三)期刊論文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刀筆宗師呂東萊〉,《浙江月刊》,第6卷第9期,岱宗,1974年8月,頁25
    〈呂祖謙的史學〉,《中國書目季刊》,第10卷第2期,胡昌智,1976年9月,
    頁125-142
    〈呂祖謙之學術淵源〉,《幼獅月刊》,第43卷第3期,胡昌智,1976年3月,
    頁61-65
    〈呂祖謙一生無怒容〉,《中國地方自治》,第33卷第2期,如嵩,1980年6月,
    頁27
    〈中國哲學家—呂祖謙〉,《哲學與文化》,第8卷第8期,哲學與文化,1981年
    8月,頁67
    〈兩宋春秋學之主流〉,《宋史研究集》,第3輯,牟潤孫,1984年1月,頁104
    〈呂祖謙《左傳》研究分析〉,《紹興師專學報》,張衛中,1992年第1期,頁60-67
    〈論浙東學派的事功之學〉,《復旦學報》,1994年第5期,潘富恩、劉華,頁
    49-54
    〈重尋歷史上的呂祖謙〉,《大陸雜誌》,第91卷第2期,田浩,1995年8月,
    頁1-12
    〈宋儒對歷史學價值的探求〉,《漳州師院學報》,1999年第1期,范立舟,頁
    26-32
    〈理學家小傳——東萊先生呂祖謙〉,《中國語文》,第90卷第1期,王基西,2002
    年1月,頁19-28
    〈呂祖謙經學著述目錄版本考述〉,《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7卷第6
    期,馮春生,頁85-89
    〈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4 期,江宜樺,2002
    年6月,頁201
    〈呂祖謙的思想學術與治學特點〉,《湖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17卷第3期,
    肖永明、張長明,頁13-17
    〈朱熹和呂祖謙的經史觀〉,《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5卷第1期,徐德
    智,2004年6月,頁173-188
    〈南宋呂氏《春秋集解》作者考補證〉,《思辨集》第7期,高焜源,2004年3
    月,頁175-191
    〈《春秋集解》為呂祖謙撰考〉,《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5年,第8輯,李解民,頁28-39
    〈呂祖謙的學術風格〉,《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陳國燦,頁139-143
    〈經史並重的呂學特色〉,《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黃靈庚,頁132-134
    〈呂祖謙的經學思想及其方法論原則〉,《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2期,蔡方鹿,
    頁56-62
    〈呂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作者與流傳之探索〉,《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
    第4卷第71期,張宗友,頁10-14。
    〈淺論呂祖謙《左傳》學之理說與心說〉,《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朱宏秋,頁56-66
    〈論呂祖謙《左傳》學的經傳觀〉,《河南圖書館學刊》,2009年第1期,朱宏秋,
    頁125-128
    〈淺論呂祖謙《左傳》學之經史觀〉,《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
    年第25卷第1期,朱宏秋,頁72-74
    〈今傳《春秋集解》作者非呂祖謙考辨〉,《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1卷第
    72期,黃覺弘,頁4-13
    〈呂祖謙《左傳》學述要〉,《《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黃靈庚,長春:長春出
    社,2010年,頁360-373
    〈呂祖謙《左傳》學中的王霸之辨〉,《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
    第2期,孫旭紅,頁89-93
    〈正心誠意——論東萊呂氏家族的理學傳統〉,《理論月刊》,2010 年第1 期,
    羅瑩,頁67-69
    〈胡安國¬《春秋傳》的君臣論與宋代政治文化〉,《齊魯學刊》,2010年第218期,
    朱漢民、戴金波,頁5-11
    〈胡安國《春秋傳》的「聖人以天自處」論及其政治文化意義〉,《中國哲學史》
    ,2010年第4期,朱漢民、戴金波,頁59-65
    〈胡安國¬《胡氏春秋傳》尊王攘夷思想探析〉,《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11年第59期,趙春利,頁341
    〈胡安國《春秋傳》學術淵源探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14卷第1期,王麗梅、戴宏圖,頁97-100
    〈論呂祖謙《東萊博議》的文學示範意義〉,《唐都學刊》,2011年,第4期,
    羅瑩,頁92-95
    〈從呂祖謙論《左傳》三書看其治史之功用觀〉,《商邱師範學院學報》,2011
    年第2期,李衛軍,頁29-32
    〈呂祖謙《左傳》學之疑古與宗經〉,《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朱宏秋,頁75-78
    〈胡氏春秋呂家學〉,《東方養生》,2012年第1期,吳昊,頁79

    (四)外籍專書

    《左傳會箋》〔日〕竹添光鴻,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南宋社會生活史》〔法〕謝和耐著、馬德程譯,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日〕寺地遵著,劉靜貞、李今芸譯,臺北:稻禾出版
    社,1995 年
    《高本漢左傳注釋》〔瑞典〕高本漢著、陳舜政中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2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