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怡茹
Wang, I-Ju
論文名稱: 淡水地方社會之信仰重構與發展——以清水祖師信仰為論述中心(1945年以前)
Beliefs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msui local society:Centered on Qingshui Zushi Belief(before 1945)
指導教授: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0
中文關鍵詞: 淡水信仰重構清水祖師傳說清法戰爭鼠疫紳商
英文關鍵詞: Tamsui, beliefs reconstruction, Qingshui Zushi, Legend, Sino-French War, plague, gent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4下載:1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淡水自清乾隆年間漢人聚落發展以來,移民依各式需求興建各種類型廟宇,地方社會逐漸形成以福佑宮為中心,其他信仰多元並立的信仰型態。然而,這樣的信仰模式卻在清法戰爭後、日治初期、日治中期出現幾次轉變,其中又以清水祖師的信仰地位轉變最為明顯。為探究清代以迄日治時期淡水地方社會信仰如何重構、發展,本論文以地理學關注的「人地」關係、「人人」關係為核心觀點,討論宗教活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以及地方紳商如何透過其文化權力網絡,影響社會信仰發展。本論文之研究成果有四:
    第一、淡水雖然不是一個擁有良好自然條件的港口聚落,卻因其位居臺北盆地河流出海口的區位因素,成為促使地方社會發展之重要原因。隨著漢人聚落發展,地方社會逐漸形成以福佑宮為中心,其他信仰多元並立的信仰型態。
    第二、「清法戰爭」是造成淡水地方社會信仰第一次重構的關鍵因素。清光緒年間,淡水港因其經濟與戰略地位,成為清法戰爭主要戰場。受戰火波及與法軍對臺灣海岸進行長時間經濟封鎖之影響,民間信仰成為地方社會民眾重要的精神寄託,進而形構神祇顯靈助戰傳說。尤其在光緒皇帝賜匾予地方三大信仰神祇後,不僅使清水祖師信仰地位大為提升,地方社會信仰結構也由福佑宮獨大的單核心模式,重構為以「媽祖(福佑宮)、觀音佛祖(龍山寺)、清水祖師」並重的三核心信仰模式。
    第三、疾病(鼠疫)是造成淡水地方社會信仰二次重構的關鍵因素。日治初期,淡水因其港口區位因素,成為中國沿海各省傳來的鼠疫之主要入侵、傳播地。初期在官方無法全面掌控疫情的情況下,淡水民眾尋求傳統「迎神除穢」儀式,舉行清水祖師遶境活動。隨著鼠疫受到控制,遶境轉而成為地方重要的廟會活動,清水祖師信仰地位益加提升。再加上原為清末市街三大信仰的觀音佛祖(龍山寺)逐漸沒落,日治初期淡水地方社會信仰再重構為「媽祖(福佑宮)、清水祖師」並重的二元核心型態。
    第四、地方紳商是維持清水祖師信仰地位的關鍵群體。日治中期,淡水港因其位居出海口之區位因素,面臨港道淤塞、港口機能退卻的環境問題。為挽回商況,地方紳商主導行之有年的清水祖師遶境活動,製造人潮與消費。1931年時,為解決祭祀空間問題,地方紳商籌組廟宇建築委員會,投入清水巖祖師廟籌備工作。這些參與清水祖師廟務之紳商藉由自身所累積各式「資本」,動員地方各組織、團體與民眾,齊力為建廟事務作努力,打破地方社會長期以祖籍、業緣為主的社會關係,形成一以清水祖師為中心、超越我群關係之新的共同體。因此,清水祖師信仰在地方紳商的運作下,得以維持其信仰地位,直至今日仍是淡水地方社會重要之信仰神祇。

    Tamsui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 Chinese village in the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immigrants based on all kinds of nee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temples. Local society to Matsu (Fuyou Temple, 福佑宮) for the center of religious worships other gods diverse side by side situation. However, this belief pattern changes after the Sino-French War, the early and the mid of Japanese Rule, especially the status of the Qingshui Zushi (清水祖師)belief is most obviou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amsui local social beliefs would be reconstructed and developed during Qing Dynasty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his thesis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man-man relationship” of the geography of concern would be discussed as the core of point of view.
    In man-land relationship, it would be discuss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face of natur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 how the local people in response to, and then change the original local social belief structure. In man-man relationship, it would be discussed the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of the local gentry,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beliefs.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research: First, although Tamsui is not a village of the port with good natural conditions, it becomes important reason to promote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in the Tamsui River to the sea location factors. Second, resulting in local beliefs for the first time reconstructed, the key factor is the Battle of the Sino-French War of Tamsui. Third, the disease (plague) is the key factor in secondary reconstruction of Tamsui local social beliefs. Fourth, the local gentry is the key to maintaining Qingshui Zushi belief status group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區的發展背景與信仰概況 4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7 第四節 研究觀點與研究界定 21 第五節 研究目的與章節安排 27 第二章 清代地方社會發展與多元信仰型態的形成 31 第一節 清代臺北盆地之發展與淡水港的興起 31 一、漢人拓墾初期的臺北盆地與淡水港 31 二、八里坌港沒落與淡水港地位的轉變 34 第二節 清代淡水市街漢人聚落的發展概況 39 一、「滬尾街」的形成:乾隆~道光年間的市街發展 39 二、開港通商後的市街發展:咸豐~光緒年間 42 三、淡水市街腹地的發展 45 第三節 清代淡水市街民間信仰之發展 57 一、聚落發展初期廟宇(乾隆、嘉慶年間) 57 二、港口機能轉變後的信仰狀態(道光年間) 62 三、廟宇快速成長期(咸豐年間) 65 第四節 小結 73 第三章 戰爭、殖民與信仰:淡水地方社會信仰的一次重構 77 第一節 淡水清水祖師信仰緣起 77 一、清水祖師信仰發展背景 77 二、淡水清水祖師神像由來 80 三、艋、淡二地的神像與匾額之爭 82 第二節 地方傳說對清水祖師信仰地位之建構 87 一、「祖師落鼻」神蹟之論述脈絡及其意涵 87 二、「祖師助戰」傳說之論述脈絡及其意涵 91 三、信眾集體記憶建構下的地方傳說 101 第三節 清末至日治時期淡水市街廟宇機能之探討 107 一、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宗教政策的轉變 107 二、淡水市街廟宇機能與信仰狀態 110 第四節 小結 127 第四章 疾病、慶典與信仰:淡水地方社會信仰的二次重構 129 第一節 日治初期臺灣的鼠疫與公共衛生政策 129 一、日治初期臺灣鼠疫疫情概況 129 二、殖民官方鼠疫防疫工作的進行 133 三、臺灣民間面對疫情的應對方式 140 第二節 淡水地方社會對鼠疫的因應方式 145 一、防疫初期:以隔離、清潔、消毒為主 146 二、防疫政策轉變後的衛生措施 149 第三節 清水祖師巡境除穢儀式的空間構成 153 一、「境」的空間意涵 153 二、除穢神祇的選擇 155 三、清水祖師遶境場域的構成 156 第四節 小結 181 第五章 權力、香火與信仰:紳商運作下的清水祖師信仰 183 第一節 地方紳商對清水祖師遶境活動的主導 183 一、遶境活動的舉辦與宣傳方式 184 二、地方紳商操作遶境活動之背後意涵 188 第二節 清水祖師廟興建工事的籌備與運作 195 一、清水巖祖師廟的籌建過程 195 二、地方紳商對廟宇建築的影響力 200 第三節 參與清水祖師廟務紳商背景與特色 211 一、清水巖祖師廟建廟委員會成員及其資歷背景 211 二、參與廟務紳商背景特色 229 第四節 小結 239 第六章 結論 241 附錄一 247 附錄二 248 附錄三 249 附錄四 250 附錄五 251 附錄六 252 附錄七 253 附錄八 254 附錄九 255 附錄十 256 附錄十一 257 參考書目 259

    一、專書論著
    1. (清)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2. (清)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3. (清)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4.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5. (清)陳國瑛等,《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6.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7. (清)姚瑩,《中復堂選集/東溟文後集》,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8. (清)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9. (清)池志徵等,《臺灣遊記》,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0. (清)周凱,《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11.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2.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13. (清)鄭用錫,《淡水廳志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年。
    14. Abner Cohen著,宋光宇譯:《權力結構與象徵符號》,臺北:金風,1987年。
    15. E. Garnot著,黎烈文譯,《法軍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6. G. L. MacKay著,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7. Jean L.著,鄭順德譯,《孤拔元帥的小水手》,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4年。
    18. John Dodd著,陳政三譯,《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臺灣外記》,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
    19. Juliana Mansvelt著,呂亦欣譯,《消費地理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20. 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6年。
    21. 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1年。
    22.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1997), 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National Academy Press. 黃潤華譯,《重新發現地理學:與科學和社會的新關聯》,北京:學苑,2002年。
    23. Sarah L. Holloway, Stephen P. Rice, and Gill Valentine, London(2003),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2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Blackwell(1994),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辭典》,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4年。
    25. Tim Cresswell, Oxford(2004),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
    26. Yi-Fu Tuan, London(1977),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27. 上田元胤,《臺灣士商名鑑》(上)(下),臺北:にひふか社,1901年。
    28. 上野齊,《普通衛生講話》,臺中:池ケ谷榮吉商店,1923年。
    29. 千草默仙,《會社銀行 商工業者 名鑑》(昭和七年版),臺北:圖南協會,1932年。
    30. 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
    31. 小副川猛,《臺灣街庄區職員錄》,臺北:杉田書店,1928年。
    32.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年。
    33. 內藤素生,《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
    34.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叙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臺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臺北市:里仁,2000年。
    35.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研院社科所,1996年。
    36. 王宏舉、陳銘、劉淑音,《黃龜理:木作雕刻巡迴展覽》,臺北:凌嵩郎,1993年。
    37.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2008年。
    38.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揚,1999年。
    39. 王愛民,《地理學思想史》,北京:科學,2010年。
    40. 白惇仁、申慶璧、龔鵬程,《淡水鎮志》,臺北:淡水鎮公所,1989年。
    41. 伊藤博文編,《臺灣資料》,東京:原書房,1970年。
    42.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1938年。
    43.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44.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年。
    45. 吳勝雄,《北門鎖鑰》,臺北:作者自印,1978年。
    46.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1992年。
    47. 宋文薰,《考古與歷史文化》(下),臺北:正中,1991年。
    48.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1995年。
    49. 宋光宇,《宋光宇宗教文化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50.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北屋,1979年。
    51. 李乾朗,《傳統建築》,臺北:北屋,1983年。
    52. 李乾朗,《鄞山寺調查研究》,臺北: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1988年。
    53. 李乾朗,《淡水福佑宮調查硏究》,臺北:臺北縣政府,1996年。
    54. 李乾朗,《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55. 李乾朗,《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2003年。
    56. 李偉俠,《知識與權力》,臺北:揚智文化,2005年。
    57. 李國祁總纂,《臺灣近代史(文化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58.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59. 周守真,《日據時期淡水之空間變遷》,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60. 周福岩,《民間故事的倫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為對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61. 孟靜,《臺北都會區內一個古老聚落生活空間的演化——淡水鎮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6年。
    62. 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3年,頁180。
    63.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年。
    64. 林呈蓉,《臺北縣史料彙編——淡水篇》,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65. 林君成,《晚清的禦侮戰爭與臺灣存亡:以中法戰爭臺灣戰役1883-1885為論述中心》,臺北:鼎茂圖書,2008年。
    66. 林品桐、謝鴻嶷、宋建和等譯,《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四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67.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陽文化,2008年。
    68. 林國平、彭文宇合著,《福建民間信仰》,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69. 林國平,《閩臺民間信仰源流》,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70. 林渭洲,《臺灣地區清水祖師信仰研究──以臺北、臺南為中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71.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
    72.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4年。
    73. 林聖欽,《臺灣北部王爺信仰文化的發展及其陸域性格分析——以竹南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10年。
    74. 林錫慶,《臺灣社寺宗敎要覽》,臺北:臺灣社寺宗敎刊行會,1933年。
    75.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清代臺灣海運發展史,臺北:博揚文化,2002年。
    76.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苗栗:桂冠,2011年。
    77.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5年,頁191~208。
    78. 施懿林等,《臺灣文學百年顯影》,臺北:玉山社,2003年。
    79. 柯設偕,《詩美の鄉──淡水》,臺北:臺灣評論社,1930年。
    80.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81. 胡萬川,《臺灣民間故事類型 : 含母題索引》,臺北市:里仁,2008年。
    82.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里仁,2010年。
    83. 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鄉,2005年。
    84. 原幹州,《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臺北:拓務評論社臺灣支社,1936年。
    85.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2000年。
    86. 馬敏,《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3年。
    87.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2002年。
    88.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0年。
    89.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2年。
    90. 高橋用吉,《臺灣街庄制逐條解釋》,高雄:南報商事社,1933年。
    91. 高麗珍,《臺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92.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70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3. 張志源,《殖民與去殖民文本的文化想像──重讀淡水埔頂之地景》,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94. 張秀蓉編註,《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95. 張建隆,《看見老臺灣‧續編》,臺北:玉山社,2004年。
    96.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北縣文化,1996年。
    97. 張珣,《媽祖‧信仰的追尋》,臺北:博陽文化,2008年。
    98. 淡水郡役所,《淡水郡勢要覽》,臺北:淡水郡役所,1934年。
    99. 淡水郡役所,《淡水郡管內要覽》,臺北:淡水郡役所,1937年
    100. 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2010淡水清水巖──活動紀念特刊》,臺北: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2010年。
    101. 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淡水清水巖:淡水清水巖建廟八十週年紀念刊》,臺北: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2011年。
    102. 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淡水清水巖建廟七十週年既活動中心落成啟用紀念刊》,臺北: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2003年。
    103. 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我等の鄉土》,臺北: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1932年。
    104. 淡水街役場,《淡水街要覽》,臺北:淡水街役場,1938年。
    105. 盛清沂,《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68年。
    106. 莊家維,《近代淡水聚落的空間構成與變遷——從五口通商到日治時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07.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年。
    108.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二十九年月至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109.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至明治三十七年十二月)》,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3年。
    110.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三十年一月至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111. 連橫〔1920〕,《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12. 郭肇立編,《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年。
    113. 野間文一郎,《家庭必攜‧臺灣通俗醫學》,臺北:臺灣評論社,1929年。
    114.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稻鄉,1996年。
    115.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116. 陳國棟,《2008年法國年特展「滬尾砲響‧清法印記—西仔反》,臺北: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
    117.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年。
    118. 彭美琴,《清水祖師傳說故事與信仰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19.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2002年。
    120. 森重秋藏,《淡水街案內》,臺北:南鵬案內社,1929年。
    121. 辜神徹,《臺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臺北:博揚,2009年。
    122. 飯島涉,《ぺストと近代中國:衛生の「制度化」と社會變容》,東京:研文,2000年。
    123. 新高新報社,《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
    124. 楊浚輯,《清水岩志略》,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125.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126. 葉振輝,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1985年。
    127. 董芳苑,《臺灣宗教大觀》,臺北:前衛,2008年。
    128.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4年。
    129. 臺北廳,《臺北廳社寺廟ニ關スル調查》,臺北:中研院臺史所影印特藏,1915年。
    130. 臺灣公醫會,《臺灣的衛生狀態》,臺北:臺灣公醫會,1910年。
    131. 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本島醫生ノ慣用スル疾病ノ稱呼ト普通病名トノ對照調查》,臺北: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1906年。
    132. 臺灣社寺宗教刋行會,《臺灣社寺宗敎要覽》,臺北:臺灣社寺宗教刋行會,1933年。
    13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商業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年。
    134.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135.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紀念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
    136. 臺灣慣習硏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
    13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第五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13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第四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139.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重纂福建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40.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14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工場名簿(昭和4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1年。
    142. 臺灣總督府衛生課,《明治二十九年臺灣「ペスト」病流行紀事》,臺北:臺灣總督府衛生課,1898年。
    143. 增田福太郎,《臺灣本島人の宗教》,臺南:臺南州衛生課,1937年。
    144. 增田福太郎,《臺灣の宗教:農村を中心とする宗教硏究》,東京:養賢堂,1939年。
    145.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2005年。
    146.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年。
    147. 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2000年。
    148. 篠原哲次郎,《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37年。
    149. 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整理,《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v.25》,臺北:聯經,1987年。
    150. 譚偉倫主編,《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51.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左岸,2007年。
    152.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1. 文平強,〈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鄭和的集體記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8,2005年,頁87-97。
    2.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1993年11月,頁6-19。
    3. 白長川,〈為臺茶尋根—談安溪與臺灣人和華僑的血緣關係〉,《臺北文獻》直字65,頁167-255。
    4. 吳進喜,〈臺灣南部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構:以燕巢鄉烏鬼埔和林園鄉汕尾庄為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12月,頁543-551。
    5. 宋光宇、林明雪,〈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上)〉,《臺北文獻》直字99,1992年3月,頁69-107。
    6. 宋光宇、林明雪,〈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下)〉,《臺北文獻》直字101,1992年9月,頁1-40。
    7. 宋景川,〈百斯篤病症論兼治方法〉,《臺灣醫事雜誌》,1899年4月18日,頁121-122。
    8. 李國祁,〈中法戰爭期間:劉銘傳在北臺灣迎戰法軍始末——根據法國檔案及當時外人記載所作檢討〉,《歷史月刊》190,2004年11月,頁41-55。
    9. 李鹿苹,〈淡水港衰退的地理因素〉,《地學彙刊》1,1969年5月,頁94-124。
    10. 周宗賢,〈淡水與淡水礮臺〉,《臺灣文獻》41:1,1990年3月,頁37-66。
    11.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圈〉,《臺北文物》9:4,頁14-29。
    12. 林一宏,〈由地景變遷與地域屬性論八里的發展〉,《北縣文化》56,1998年5月,頁49-57。
    13. 林昌華,〈「焚而不燬」——清法戰爭時期的馬偕牧師與「耶穌聖教」〉,《臺灣風物》55:3,2005年9月,頁43-79。
    14. 林俊全,〈從淡水的自然、人文環境看淡水港的昨天、今天、明天〉,《臺北文獻直字》59/60,1982年6月,頁297-311。
    15. 姜道章,〈臺灣淡水之歷史與貿易〉,《臺灣銀行季刊》14:3,頁254-278。
    16. 柯賽(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1993年11月,頁20-39。
    17. 范燕秋,〈日治前期臺灣公共衛生之形成(1895-1920):一種制度面的觀察〉《思與言》33:2,215-258。
    18. 韋慶遠,〈劉銘傳與中法戰爭期間的臺灣保衛戰〉,《歷史月刊》96,1996年1月,頁32-37。
    19.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1,1998年9月,頁57-96。
    20. 婁子匡,〈清水祖師的來龍去脈〉,《臺灣文獻》22:4,1971年12月,頁49-52。
    21. 康豹,〈慈祐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北縣文化》53,1997年6月,頁71-78。
    22. 康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64,2000年3月,頁83-100。
    23. 張志強,〈孫開華於淡水之役獲勝之原因〉,《歷史月刊》205,2005年2月,頁67-73。
    24. 張建隆,〈從寺廟老街分布看滬尾聚落之形成〉,《滬尾街》8,1994年7月,頁4-16。
    25. 張建隆,〈淡水靈穴傳奇〉,《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9,1996年6月,頁29-32+41。
    26. 張建隆,〈淡水史初探〉,《漢學通訊》19:2,2000年5月,頁178-187。
    27. 許文堂,〈清法戰爭中淡水、基隆之役的文學、史實與集體記憶〉,《臺灣史研究》13:1,2006年6月,頁1-50。
    28. 許雪姬,〈抗法名將孫開華事蹟考〉,《臺灣文獻》36:3,1985年12月,頁239-256。
    29. 許毓良,〈「西仔反」在臺灣:清法戰爭的基隆、淡水、澎湖之役〉,《臺北文獻》直字150,2004年12月,頁299-344。
    30.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頁59~68。
    31. 許錫慶,〈日據時期在臺防疫工作序幕戰:明治二十九年(西元一八九六年)之鼠疫流行始末〉,《臺灣文獻》50:2,1999年6月,頁253。
    32. 陳宗仁,〈沙湧港塞:清代八里坌的興衰〉,《北縣文化》56,1998年5月,頁27-36+45-47。
    33. 陳宗仁,〈淡水與淡水河──漢人對淡水河流域的地理認識及其變遷〉,《輔仁歷史學報》12,2001年6月,頁89-115。
    34. 陳雅琳,〈《點石齋畫報》對「中法戰爭」新聞的圖文建構〉,《東方人文學誌》8:1,2009年3月,頁157-178。
    35. 陳憲明,〈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12月,頁523。
    36. 彭美琴,〈淡水人的年度盛事:清水祖師遶境活動〉,《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集刊》1,2006年6月,頁245-260。
    37. 楊玉菁,〈清法戰爭時期歐洲人眼中的北臺灣——以《孤拔元帥的小水手》與《北臺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為例〉,《文史臺灣學報》1,2009年11月,頁305-337。
    38.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88,1989年,頁1-42。
    39. 溫振華,〈寺廟與鄉土史:以淡水福佑宮與鄞山寺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9,1996年6月,頁4-10。
    40. 趙祐志,〈日治時期淡水地區臺、日菁英的政經活動——以企業、組合、商工會的活動為中心〉,《臺北文獻》直字173,2010年9月,頁75-127。
    41. 齊偉先,〈臺灣民間宗教廟宇的「公共性」變遷:臺南府城的廟際場域研究〉,《臺灣社會學刊》46,2011年6月,頁57-144。
    42.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2001年10月,頁41-88。
    43. 劉澤民,〈「滬尾街」改名「淡水街」的時間與原因〉,《臺灣文獻別冊》32,2010年3月,頁34-46。
    44. 蔡素貞,〈鼠疫與臺灣中西醫學的消長〉,《臺北文獻》164,2008年6月,頁171-173。
    45.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的編制與運作(1920-1945):街庄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3:2,1996年12月,頁93-141。
    46. 蔡錦堂主講、高淑媛記錄,〈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42:4,1992年12月,頁105-136。
    47. 蕭惠君,〈日治時期臺灣銀行體系下金融機構之研究(上)〉,《臺灣風物》55:3,2005年9月,頁137-158。
    48. 蕭惠君,〈日治時期臺灣銀行體系下金融機構之研究(下)〉,《臺灣風物》55:4,2005年12月,頁37-68。
    49. 戴文鋒,〈臺灣媽祖「抱接砲彈」神蹟傳說試探〉,《南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9:2,2005年10月,頁41-66。
    50. 謝崇耀,〈《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2007年10月,頁141-186。
    51. 簡有慶,〈蓬萊老祖與淡水八月「年例」祭典〉,《第三屆淡水學暨清法戰爭1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頁40-61。

    三、網站資料
    1. 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http://tccra.lib.ntu.edu.tw/tccra_develop/
    2.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3.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gis.moeacgs.gov.tw/gwh/gsb97-1/sys8/index.cfm
    5.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turs.infolinker.com.tw
    6.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smdb.infolinker.com.tw/
    7. 臺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http://tcsd.lib.ntu.edu.tw/
    8. 臺灣學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http://192.192.13.216/ntlhyint/home.jsp
    9.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
    10. 臺灣總督府檔案資料庫:http://sotokufu.sinica.edu.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