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宜樺 Yi-Hua Wu |
---|---|
論文名稱: |
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環河北路為例 A Study of Using Visual Arts Intervening in Urban Space - Taking Huanhe North Road in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梁桂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2 |
中文關鍵詞: | 都市空間 、視覺藝術 、人文美學 、介入設計 |
英文關鍵詞: | urban space management, visual art, humanity aesthetics, intervening desig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3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90年代,台北都市中心結構快速東移,使得環河北路周邊空間發展衰退,不論在密度、文化及活動上都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矛盾及變異。因此,本研究試圖提供視覺藝術創作介入都市空間的操作模式,做為「都市空間藝術化」的基本策略,是以人文層面切入都市空間的策略性觀點,藉由「藝術介入 ─ 都市發展」這個主題來挖掘產生的負面現象,並以「視覺藝術」為論點創造各種新的可能性,讓人們透過感知的方式去體驗美學文化,帶動都市整體創新、再發展力量。
本研究目的是以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等相關議題進行探討與分析。經由視覺化藝術創意行動的功能,建構出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模式與概念,在台灣當前朝向於都市空間再造(重塑)運動的潮流下,提供視覺藝術執行之操作策略建構,以及創意美學發揮在地空間經驗的新意涵。
研究方法分為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探討視覺藝術、都市空間…等相關資料;第二階段為分析以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之模式,評估環河北路周邊空間行動的可能性;第三階段以質性分析法,歸納整理相關的案例與操作模式,以作為研究的參考依據,並作初期之實驗性創作;第四階段則以本研究之結論作為視覺藝術創作的理論依據,發展產生共鳴之視覺藝術行動。最後,本研究結論認為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歷程必需與場域有相當的連結關係,以達「認同感」之恆久性創作目標;並且作品必須依環境而有所調整改變,發展出「適地性」的創作策略,如此,才能成功的實踐視覺藝術介入都市空間之建構。
In 1990s, the structure of the center in Taipei city has been moved forward to the east area tremendously fast, that caused the space developments around the HuanHe North Road decayed. No matter the density of urban space、local culture and the residences’ daily activities all resulted various conflicts and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s by the structure changes of the cit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offer the operation modes of visual arts intervene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 developments as it be the basic strategy of urban spaces arts. It applies a strategic viewpoint from that the humanity aspects cut into the subject of urban space management developments. Through the subject “Arts intervene the urban developments” to discover the negative phenomenon, and based on the issue of “visual arts” to creates any possibilities. Furthermore it tempt people experience aesthetic cultures through the sensation way and encourages the city entirety innovation and re-developing powers.
This study intend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issues about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 from the visual art aspect. The propos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concept and a mode of the visual art intervenes to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via the functions of the visualized artistic creativity. In Taiwan, the trend tend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s reconstructive movement. To provide a visual art execution’s operational、theoretical model, and to define a whole new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reative aesthetics developing the local space management.
There are four phases proceeding of the research method: Phase 1.to investigate the data about the theory & general senses of visual art, urban space management development,…,etc. Phase 2.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mode of visual art intervene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s and estimate the spaces developing possibilities around the HuanHe North
Road. Phase 3. According to the qualitative analytic method to generalize all the relevant cases and select the suitable modes to be the references and the designs of the primary experience. Phase 4. Depen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to b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visual art
creativities and expect to develop to create resonance of the visual art movements.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s the process for the involvement of visual art to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 is certainly related to a connection or link with the local district public territorial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reative goal of “identity of sympathy”. Besides, the creations should be adjustable and flexible depend on the requirements or the environments change and then build up creative strategy with suitability. Therefore that can successfully live up to the visual art intervene the urban spac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壹、中文文獻
王世德主編(1987)。美學辭典。台北:木鐸。
王士樵(2004)。視不識-視覺文化教與學。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第168期,2009.3.1。台北市:國立臺中圖書館。
王雅各(譯)(1998)。藝術魅力的重生。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王志弘(譯)(1993)。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出版。(Italo Calvino,1993)。
左輔強(2004)。論城市中心歷史街區的柔性發展與適時更新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n urban core historic site。核心期刊 城市發展研究URBAN STUDIES,第05期,p.13-17。
白瑾、汪荷清(1993)。高雄都會公園二期新建基地作為森林公園植栽技術研究。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田豐、夏輝(2007)。城市文化與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建設。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第八屆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基金會。
朱光潛(譯)(1981)。美學(一),台北:里仁。(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835-38)
江怡瑩(譯)(2004)。藝術原理與應用。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李欣岳(2007)。今天就要的競爭力-六本木商圈重寫城市面貌走訪東京美學新都心》。台北:30雜誌。
李蕙蓁、謝統勝(2008)。德意志製造 Made in Germany。台北:時報出版。
李美蓉(2000)。視覺藝術概論。台北市:雄獅。
李俊賢(2005)。全民書寫:常民公共藝術=Civic Public Art。台北市:文建會。
吳瑪俐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出版事業。(Suzannem Lacy, 1995)
吳瑪俐( 1995) 。藝術的精神性。藝術家叢書之34。台北市: 藝術家。(W. Kandinsky, 1910)
吳俊傑(2003)。《國小視覺藝術課程統整設計之初探》。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佩怡(2005)。藝術能做什麼?─從「台北城市行動」談起。台北市:藝術家。
宋伯欽(譯)(1999)。都市意象。台北:臺隆書店。(Kevin Lynch,1960)。
卓健(譯)(2005)。離散城市中機動性和城市性的整合。城市規劃學刊第一期,總第155期,p.106-107。(Didier REBOIS, 2005)。
林志銘(2006)。於流動與靜止之間--活動行為觀點的公共藝術思維。DIALOGUE 建築雜誌。第105期,p.104 -111。
林志銘(2006)。公共藝術與環境經營---由私部門的地方自治概念展望環境藝術的永續發展。CONDE 當代設計雜誌。第126期,p.164-169。
南條史生著,潘廣宜、蔡青雯譯(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台北市:田園城市。
姚孟吟(譯)(2002)。藝術介入空間。台北:遠流。(Catherine Grout,2002)。
凌嵩郎等編著(1987)。藝術概論(初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康旻杰、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2)。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總結報告書。台北:文化局。
張正霖、陳巨擘(譯)(2008)。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Victoria D. Alexander, 2006)。
張玉真(2006)。〈藝術建醮與介入—— 臺南市海安路經驗,專訪藝術造街團隊陳浚豪〉。破報,復刊421號,2006,p.3。
邱文傑、陳宇進(譯)(1997)。舊城再生:美國都市成長政策與史蹟保存。台北:創興出版社。( Richard C. Collins、Elizabeth B. Waters、A. Bruce Dotson,1997)。
阮慶岳(2006)。城市的甦醒。台北市:麥浩斯。
黃健敏(1994)。百分比藝術─美國環境藝術。台北市:藝術家。
黃承令(2003)。作品自明性—議題、基地、場域的公共藝術。台北市:藝術家。
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的互動。文建會策劃。台北市:藝術家。
黃建宏(2009)。地層式地方與文化的貨幣公制。典藏今藝術雜誌第206期,2009.11.1。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黃瑞茂(2007)。綴補:淡水埔頂自導式步道系統建構的公共藝術行動。環境與藝術學刊 5,2007.06 [民96.06],p.1-19。
黃文勇(2009)。藝術介入空間的適切性與公眾性-看世運主場館的公共藝術。藝術認證雙月刊No.25,2009.6。高雄市立美術館出版。
楊幼蘭(譯)(2008)。創意城市。台北:馬可孛羅。(Charles Landry, 2000)
楊瑪利、藍麗娟、陳應欽(2007)。新.東京美學經濟。台北:天下文化。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
雷飛鴻(2002)。辭海。台北市:世一。
趙惠玲、丘永福等編著(2006)。當代藝術教育思潮:視覺文化藝術教育。高中藝術領域課程輔助教學參考手冊1:美術。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p.33-53。
趙珮伶、王志弘(2008)。都市再發展的築夢工程: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文化研究月報,第八十一期。
廖桂賢(2007)。從山到水:西雅圖奧林匹克雕塑公園。DIALOGUE 建築雜誌八月號,第116期,p.96-105。
廖億美(2006)。《藝術介入公共領域的創造性關係―一個台灣環境運動的視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培伶(2010)。凝望影像流動,聆聽藝術喧囂。新聞學研究,第103期,2010.10。台中市:國立臺中圖書館。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
劉豐榮(1997)。幼兒藝術表現模式之理論建構與其教育義涵之研究。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劉可強(1994),環境品質與社區參與,環境與藝術叢書:公共藝術系列8,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劉瀾昌(2002)。《電視在集體回憶化為城市文化的功能》。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p.147-154)。第八屆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基金會。葉依菁(2003)。從公共藝術形式探討人、作品、環境之互動關係-以
台北地區為例。台中市: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瑛(譯)(1987)。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台北:南方出版社。(Herbert Marcuse, 1979)。
陳志梧(譯)。一個跨文化的都市社會變遷理論。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 2009)。
陳惠婷(1997)。公共藝術在台灣。台北市:藝術家。
陳其南(2000)。對公共藝術在台灣的幾點省思。台北市:典藏今藝術,98。142-144頁。
陳冠君(2009)。藝術空間的臨界點。典藏今藝術雜誌第206期,2009.11.1。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陳泓易(2010)。G107+Hoe+X黑白切+Z空間─台中藝術空間的另類新生活運動。典藏今藝術雜誌第217期,2010.10.1。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陳韋綸(2009)。逆襲起義? 藝術家如何介入「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破報周報,復刊574號。
陳懷恩(2005)。帕諾夫斯基的藝術學基本概念。揭諦學刊,第九期,p.75-124。
陳華志(2005)。藝文空間發展與都市再生:從臺北市空間再利用觀察。博物館學季刊,第19卷第4期,2005.10,p.85-99。
陳其南(2004)。公民美學運動在台灣。遊學海外圖書館,第015期,2004.8.10。台中市:國立臺中圖書館。
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東傑(譯)(2006)。Mind Set!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p.181)。台北:天下文化。(John Naisbitt, 2006)。
蔡佩君、徐明松(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出版。(Peter Burger, 1974)。
謝東山(2004)。藝術概論。台北市:偉華。
簡丹主編(2002)。2002年臺北公共藝術節—內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活動成果專輯。台北:北市文化局。
顏名宏(2005)。藝術在場域中擴張-潛進與連結。2005年學術研討會「文化、藝術、產業-藝術空間的物質性與精神性」研討會論文發表。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2006.5,p.7-8。
鄭慧華(2005)。空間與視界 記「仙那度變奏曲」。典藏今藝術158期,2005.10.1。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貳、英文文獻
Henri Lefebvre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1)
Kevin Lynch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MA:MIT Press.
Marcuse, H.(1978). The Aesthetic Dimension─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Pierre Bourdieu (1996[1992])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ron Zukin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參、網路資料
VADS collection policy,http://vads.ahds.ac.uk/depositing/index.html
2010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西鄉情藝 —宜蘭市鄂王社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檢索日期:民100年3月7日,網址:http://pakeriran.wordpress.com/
「下一站,去哪裡好呢?」。台北當代藝術館。檢索日期:民99年7月22日,網址:http://mocataipei.pixnet.net/blog/post/22856714
巴克力藍-花蓮豐濱港口村海岸藝勇空間創造計畫。巴克力藍。檢索日期:民100年3月7日,網址:http://pakeriran.wordpress.com/
李玉玲(2009)。101年美麗台灣 生活即藝術。聯合報。文建會公共藝術網路服務平台。檢索日期:民99年7月19日 網址:http://publicart.cca.gov.tw/news/view.php?id=2767
林志銘(2006)。由政策與設置執行觀點探討公共藝術之公共性。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第二屆空間設計學術論文及設計作品發表研討會言述集。築意國際
空間藝術規劃股份有限公司。檢索日期:民99年7月22日,網址:http://www.aidesign.com.tw/essay/essay_PublicArt_PolEdu_02.html
視覺藝術(無日期)。維基百科。檢索日期 民99年7月14日,網址:http://zh.wikipedia.org/zh-tw/視覺藝術
嘉義縣新港鄉古笨港越堤及周邊環境-景觀空間改善計畫。社區通個社區網站。檢索日期: 民100年3月7日, 網址:http://sixstar.cca.gov.tw/blog/q7810368/communityResultListAction.do?method=doRead&type=1&resultId=21251
褚瑞基(2008)。城市的瑰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協會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民100年3月8日,網址:http://www.patw.org.tw/patw/read.php/103.htm
張晴文(2009)。新類型公共藝術如何成為藝術?一藝術社會學的觀看。檢索日期:民99年7月14日,網址:http://artemperor.tw/news/84
羅惠文(2009)。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系列 古笨港越堤壁畫空間啟動。大台灣旅遊TTNews。檢索日期:民100年3月7日,網址:
http://tw.tranews.com/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2&SubjectNo=7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