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昱錡 |
---|---|
論文名稱: |
Misakoliay Kiso Anini Haw?(你今天做苦力了嗎?)-日治時代臺東廳阿美人的勞動力釋出 |
指導教授: | 詹素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阿美族 、恆春阿美 、理蕃 、強制苦力出役制度 、男子年齡組織 、歷史記憶 、義務出役 、勞動力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73 下載:8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將東臺灣阿美族勞動力視為研究的主要視角,以歷時性的研究方式將歷史的縱深拉展開來,探討阿美族部落與阿美人的勞動力自部落讓渡給國家後,對東臺灣開發與建設的貢獻,以及阿美族傳統部落社會文化的持續與變遷。
首先,筆者以日治時期人類學、民族學者所調查留下的阿美族民族誌與相關研究成果作為史料,論述傳統阿美族部落的政治組織、年齡階級制度組織、勞動組合團體之運作、生活耕作型態等與勞動力相關的傳統組織後,繼而分別論述傳統阿美族男性、女性各自的勞動力類型與其所屬之性別意涵。其次,進一步探究居住於東臺灣平原地區的「平地蕃」阿美人與部落,在國家勢力的強勢介入下,對傳統阿美族社會造成了什麼影響?其中並點出東臺灣平地蕃「阿美族」居住地區在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上的特殊性格。繼而,筆者欲探討的是,當傳統部落的一般社會組織、勞動力組織,在國家勢力介入與貨幣經濟的影響之下漸漸瓦解後,原本只供給給自己出生的家、入贅妻子的家以及所居住部落的阿美族勞動力,如何逐漸外流出部落供國家利用之過程。接著,把國家要求阿美人從事「強制苦力出役」的制度納入理蕃政策,並由警察管理的脈絡下來討論,繼而論述此一制度出現的背景、如何運作,以及進入法制化的過程等等相關問題。最後,筆者另闢研究取徑,以筆者自小生長的部落為例,由部落觀點、微觀史學的概念出發,並以部落耆老歷史記憶來討論日治時代的阿美人,如何肆應於國家強迫施加在阿美人身上的「強制苦力出役」制度。繼而,論述東臺灣阿美人在官府的「強制出役」制度之下,從事了哪些類型的勞動工作來建設與開發東臺灣。
過去,一般東臺灣開發史的研究成果,多側重於漢人與日本人為中心的歷史研究,而忽略了東臺灣「多族群」的人文特性,以及阿美人在東臺灣發展上的貢獻與重要性。然而,筆者認為透過本文的研究,並相當程度關照阿美人的歷史觀點,不僅可將長期以來「隱身」於漢人、日本人背後的阿美人,現身在東臺灣開發的歷史當中,以補白東臺灣開發史長期以來所忽視的研究面向。
關鍵詞:阿美族、恆春阿美、義務出役、強制苦力出役制度、男子年齡組織、歷史記憶、勞動力、理蕃
徵引書目
一、 史料
(一) 檔案、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藏。
《臺灣蕃社戶口一覽》,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
《蕃社戶口》,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臺灣總督府民政局。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
丸井圭治郎
1914 《撫蕃ニ關スル意見書‧蕃童教育意見書(未定稿)》。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
田代安定
1900 《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
伊能嘉矩、粟野伝之丞
2000 《臺灣蕃人事情》。東京︰草風館。
成田武司
1912 《臺灣生蕃種族寫真帖》。臺北:南天書局。
竹本尹一郎
1938 《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
佐山融吉
1913 《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眉族南勢蕃.阿眉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譯。
岡松參太郎
1976 《臺灣番族慣習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東部拓殖
1925 《東部地方拓殖計劃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手抄本)
東部開發
1925 《東部地方開發計畫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手抄本)
河野喜六
1915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 ; 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譯
花蓮港廳編
1910-1941 《花蓮港廳報》。花蓮︰花蓮港廳。
1925-1941 《花蓮港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花蓮︰花蓮港廳。
1929 《花蓮港廳勢》。花蓮︰花蓮港廳。
1917-1940 《花蓮港廳統計書》。花蓮︰花蓮港廳。
芳誼會編纂
1923 《賀田金三郎翁小傳》。東京:出版者不詳。
高雄築港出張所
1932 《新港漁港》。高雄:高雄港出張所。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硏究室。
鹿子木小五郎
1985 《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全)》。臺北︰成文出版社。
勝山吉作
1931 《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臺北:勝山寫真館。
臺北州警務部
1923 《臺北州理蕃誌(下編)》。臺北:臺北州警務部。
臺東廳庶務課
1926 《臺東廳庶務例規》。臺東:臺東廳庶務課。
臺東廳編
1901-1941 《臺東廳報》。臺東︰新報社。
1936 《臺東廳產業要覽》。臺東︰臺東廳。
1985 《臺東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
1938 《臺東廳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警務課編纂
1931 《臺東廳警察法規》。臺東:臺東廳警務課。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1987 《臺灣史料稿本明治三十年十一月》。臺北:不詳。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
1899-1944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第1-46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1932 《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1908 《臺灣寫真帖》。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21 《理蕃誌稿》第二卷(珠口安喜編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2 《理蕃誌稿》第三卷(原田倭編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3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編.警察機關の構成》。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8 《理蕃誌稿》第四卷(桂長平)編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3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
1977 《高砂族調查書》。臺北︰南天出版社。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
1918 《理蕃誌稿》第一卷(伊能嘉矩編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臺灣總警察協會編
1928 《臺灣警察法規》。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二) 報章雜誌
Y T生
1930 〈アミ族への教化對策〉,《臺灣警察時報》12︰21。
ソエル
1933a 〈恆春パングツアハの氏族統計その他〉,《南方土俗》2(1)︰45-47。
1933b 〈恆春パングツァハの移動徑路:主としてカコパ氏族について〉,《南方土俗》2(2)︰183-186。
1935 〈恆春パグツアハ(アミ族)の集會所生活〉,《南方土俗》3(4):43-48。
小川耕三
1929 〈警察より見たるアミ族の將來〉,《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45︰44-53。
不著傳人
1925 〈臺東廳下案內〉,《東臺灣研究叢書》15︰47-66。
不著傳人
1935 〈アミ族人夫賃改正〉,《臺灣山岳彙報》7(9)︰8。
不著傳人
1937 〈臺東、花蓮港、澎湖三廳の現在及將來を語る座談會〉,《臺灣地方行政》3(3)︰87-98。
不著撰人
1937 〈三千五百戶の高砂族に保甲制臺東廳で實施する〉,《まこと》274:4。
中村榮壽
1940 〈臺東通信:保甲勞動組合結成〉,《臺灣警察時報》293:130。
井上甚造
1940 〈保甲勞働組合結成〉,《臺灣警察時報》293︰130。
1941 〈アミ族保甲結成〉,《臺灣警察時報》302︰180-181。
1941 〈保甲協會式舉行〉,《臺灣警察時報》308︰125。
日月
1932 〈アミ族よ〉,《臺灣警察時報》51︰93。
白勢黎吉
1926 〈臺東縣の全通に就て〉,《臺灣鐵道》166:2-6。
共之會
1933 〈アミ族使役取扱手續〉,《共之會誌》3(4)︰13-16。
坂本正義
1930 〈アミ族蕃人の苦境を觀て其對策を思ふ〉,《臺灣警察時報》12︰7-8。
村本道春
1930 〈アミ族保護制度の必要を論す〉,《臺灣警察時報》1︰4-7。
和田二三松
1930 〈東臺灣の開發と蕃人〉,《東臺灣研究叢書》67︰1-5。
和田博
1928 〈アミ族蕃社の社會革命〉,《東臺灣研究叢書》49︰1-26;50︰1-76。
1929 〈アミ族蕃社の社會改善案〉,《東臺灣研究叢書》60︰9-72。
岡田謙
1939 〈原始母系家族:パンツアハの家族生活〉,《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研究年報》6︰1-81。
不詳 〈年齡階級の社會史的意義:特に臺灣アミ、プユマ、ツオウ三族の事例を中心として〉,《社會經濟史學》1(4):144。
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1908-1919 《臺灣時報》。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東臺灣新報社
1941-1942 《東臺灣新報》。花蓮港市︰東臺灣新報社。
松井茂
1921 〈臺灣の蕃務行政に就いて〉,《臺灣警察協會雜誌》91:4。
後藤北面
1936 〈卑南大圳の經濟價值〉,《臺灣時報》200:85-90。
荒川寬
1930〈アミ族蕃社に保甲制度制定の可否〉,《臺灣警察時報》6:7-8。
堀口勉一郎
1926 〈臺東線の全通に際して〉,《臺灣鐵道》166:7-19。
梅野清太
1924 〈東部臺灣發展の根本策樹立に就て〉,《東臺灣研究叢書》4︰33-42。
梶原通好
1925 〈東部臺灣に於ける内地人移民村〉,《臺灣農事報》218︰23-24。
1928 〈東部臺灣開發の曙光あうわる〉,《臺灣農事報》261︰卷頭言。
淺野義雄
1933a 〈東臺灣の勞力問題と警察〉,《理蕃の友》2(2)︰1。
1933b 〈臺東廳の理蕃〉,《理蕃の友》2(10)︰5-6。
渡邊甚藏
1936 〈卑南圳修改工事回顧錄(一)〉,《臺灣の水利》4(2)︰797-805。
1936 〈卑南圳修改工事回顧錄(二)〉,《臺灣の水利》6(6)︰996-1012。
綿引正
1937 〈臺東通信:高砂族に保甲制度を適用〉,《臺灣警察時報》258:157-158。
臺灣日日新報社
1898-1944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警察協會
1917-1930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臺灣警察協會
1930-1944 《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廣重廣吉
1941 〈保甲壯丁團及蕃地青年團檢閱〉,《臺灣警察時報》313:123。
靜川真瀏
1937 〈臺東廳多年の懸案蕃社へ保甲制度實施〉,《臺灣地方行政》3(3):134。
(三) 時人著作
入澤片村
1925 《臺東廳人名要鑑》。臺東︰東臺灣宣傳協會。
入澤片村
1927 《中央山脈橫斷》。花蓮港:東臺灣新報社,1927)。
大形太郎
1942 《高砂族》。東京︰育生社弘道閣。
小泉鉄
1932 《蕃鄉風物記》。東京︰建設社。
1933 《臺灣土俗誌》。東京︰建設社。
井出季和太
1985 《臺灣治績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毛利之俊
1933 《東臺灣展望》。臺東︰東臺灣曉聲會。
岡田謙
1942 《未開社會に於ける家族》。東京︰弘文堂書房。
河村只雄
1939 《南方文化の探究》。東京市︰創元社。
筒井白楊
1932 《東部臺灣案內》。臺東︰東部臺灣協會。
鈴木作太郎
1932 《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臺灣史籍刊行會。
鈴木秀夫
1935 《臺灣蕃界展望》。臺北:理蕃の友發行所。
橋本白水
1922 《東臺灣》。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濱田隼雄
1942 《南方移民村》。東京:海洋文化社。
藤崎濟之助
1930 《臺灣の蕃族》。臺北:臺灣史籍刊行會。
鐘石若編著
1938 《躍進東臺灣》。臺東︰臺灣公論社東部支社。
二、 近人專書
(一) 中文專書
方敏英
1986 《阿美語字典(Amis Dictionary)》。臺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聖經公會。
王甫昌
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 :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王益滔
1964 《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學新譯著
1998 《日治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末成道男原著、羅素玫主編
2007 《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矢內原忠雄原著、林明德譯
2004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 :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85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
李亦園等
1962 《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來旺、吳明義、黃東秋
1992 《牽源︰東海岸風景特定區阿美族民俗風情》。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阮昌銳
1969 《大港口的阿美族(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4 《臺東麻荖漏阿美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1994 《臺灣土著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1996 《臺灣的原住民》。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周憲文
1980 《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孟祥瀚、王河盛
2003 《成功鎮志歷史篇》。成功:成功鎮公所。
林玉茹
2011 《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
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林素珍、林春治、陳耀芳
2005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邱上林編著
1997 《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後山文化工作協會編著
1998 《一步一腳印:臺東縣珍貴老照片專輯》。臺東:臺東縣文化局。
施添福
1999 《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臺東縣史.大事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001 《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001 《關山鎮志》(下冊)。關山:關山鎮公所。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陳宗仁主編
2003 《世紀容顏:百年前的臺灣原住民圖像》。臺北:國家圖書館。
康培德
1999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 :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
張長義、蔡博文計畫主持、劉炯錫共同主持、李建堂等協同主持
2004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地圖集」》。臺北:原民會。
張素玢
2001 《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5-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2001。
移川子之藏等原著、楊南郡譯註
2011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原民會、南天書局。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郭光也著、吳星進譯
2002 《馬蘭阿美重建部落史》。臺東:臺東市公所。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
陳國川、林聖欽
2000 《臺東縣史‧產業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黃宣衛
2005 《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5 《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臺北︰南天。
2008 《阿美族》。臺北:三民書局。
黃宣衛、黃貴潮、廖守臣
1991 《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黃宣衛、羅素玫
2001 《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黃貴潮
1998 《阿美族傳統文化》。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2000 《遲我十年 : Lifok 生活日記 = O'orip ni 'Oteng》。臺北: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楊南郡譯著、伊能嘉矩原著
1997 《臺灣踏查日記》(上)(下)。臺北︰遠流出版社。
楊南郡譯著、鳥居龍藏原著
1997 《探險臺灣》。臺北︰遠流出版社。
楊南郡譯著、森丑之助原著
2000 《生蕃行腳》。臺北︰遠流出版社。
楊南郡譯註
2005 《臺灣百年曙光》。臺北:南天書局。
溫吉
1957 《臺灣番政治》。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守臣
1998 《臺東縱谷阿美族聚落的形成與分佈》。未刊稿。
廖守臣編著、吳明義校訂
1985 《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未刊稿。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臺東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吳萬煌、古瑞雲譯
1998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吳萬煌譯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宋建和譯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下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譯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上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斌雄、丘其謙、石磊、陳清清
1965 《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中涵、莊雅仲、李宜憲
2001 《原住民部落重大歷史事件:大港口事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衛惠林、余錦全、林衡立
1972 《臺灣省通誌稿卷八.同冑志》(第二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薛鍾彝
1948 《五十年颱風侵襲臺灣之統計(1897-1946)》。臺北:臺灣省氣象所。
魏廷朝譯、戴國煇編著
2002 《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上)、(下)》。臺北:國史館。
藤井志津枝
1997 《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
2001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 日文專書
山口政治
1999 《東臺灣開發史:花蓮港とタロコ》。東京︰中日產經資訊株式會社。
2007 《知られざる東台湾 : 湾生が綴るもう一つの台湾史》。東京︰輾轉社。
山邊健太郎
1971 《臺灣》。東京:みすず書房。
青木說三
2002 《遙かなるとき台灣:先住民社會に生きたある日本人警察官の記錄》。大阪︰燃燒社。
日本順益台湾原住民研究會編
2002 《台湾原住民研究概覽:日本からの視点》。東京︰風響社。
北村嘉惠
2008 《日本植民地下の台灣先住民教育史》。札幌市:北海道大學出版會。
(三) 西文專書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Boston Massachusetts︰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Fentress, James, and Chris Wickham
1992 Social Memory︰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ast . Oxford;Cambridge︰Blackwell.
Yamaji, Katsuhiko(山路勝彥)
1990 Kinship, Gender and the Cosmic World︰Ethnographies of Birth Customs in Taiwan,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 Taipei, Taiwan, R.O.C.︰SMC Publishing
Inc.
(四) 論文
1. 期刊論文
王明珂
1994 〈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40。
王泰升
2011 〈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族的現代法治初體驗:以關於惡行的制裁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0(1):1-98。
王學新、許守明
1999 〈日治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勞動力之研究〉,《東臺灣研究》4︰35-72,1999。
李文良
1997 〈林野整理事業與東臺灣土地所有權之成立型態(1919-1925)〉,《東臺灣研究》2︰169-196。
孟祥瀚
2003 〈日治時期東臺灣成廣澳的林野整理與土地調查〉,《東臺灣研究》8︰59-92。
林素珍
2008 〈大港口事件歷史意識之探討〉,《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207-220。
夏黎明
1997 〈東臺灣及其生活世界的構成〉,《東臺灣研究》2︰7-16。
郭怡棻
2009 〈日治時代東臺灣的發聲筒:橋本白水與《東臺叢書》之研究〉,《臺灣風物》59(2): 67-92。
鍾淑敏
2004 〈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1):79-117。
郭祐慈
2007 〈戰後臺灣與日本阿美族研究之評析︰以相關學院期刊研究取向為中心的討論〉,《政大民族學報》26︰101-141。
1999 〈阿美族傳統農業知識〉,《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99-124。
陳文德
1987 〈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月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0。
1989 〈胆月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4。
陳偉智
1998 〈田代安定與《臺東殖民地預察報文》:殖民主義、知識建構與東部臺灣的再現政治〉,《東臺灣研究》3:103-146。
陳鴻圖
2002 〈官營移民村與東臺灣的水利開發(1909-1946)〉,《東臺灣研究》7:135-164。
2007 〈農業環境與移民事業:臺東廳下私營移民村的比較〉,《兩岸發展史研究》4:35-80。
詹素娟
2005 〈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166。
衛惠林
1953 〈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2-9。
1961 〈阿美族的母系氏族與母系世系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2:1-40。
簡美玲
1994 〈阿美族起源神話與發祥傳說初探:兼論阿美族亞群的類緣關係〉,《臺灣史研究》1:2:85-108。
羅素玫
2005 〈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臺灣人類學刊》3(1)︰143-183。
2. 學位論文
江美瑤
1997 〈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良
2001 《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的山林政策史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宜憲
2011 〈東臺灣日本統治體制的建立與原住民的民族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周玉翎
2000 〈臺灣南端尾閭恆春的族群與歷史(1867-1904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瀚
1988 〈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林素珍
2003 〈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1930-194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聖欽
1995 〈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苡芳
2005 《花蓮地區之族群分佈及族群關係:晚清迄日治時期》。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禎
1986 〈清代臺灣後山開發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郭祐慈
2008 〈台東平原的農業民族:馬蘭社阿美族社會經濟變遷(1874~197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繼道
2005 〈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歷史變遷之研究(1874—1945)〉。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全玄
1993 〈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簡明捷
2005 〈族群、歷史與邊界:恆春群阿美族人的遷移與認同〉。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藤井志津枝
1987 〈日據前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3. 會議論文
李宜憲
2011 〈日治時期東臺灣原住民之貨幣使用及其影響〉,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辦之「第四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時間:2011年9月5日。
林素珍
2001 〈日治時期阿美族的保甲制度〉,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東臺灣研究會協辦之「國家與東臺灣區域發展史研討會」,時間︰2001年12月13-14日。
施添福
1995 〈日治時代臺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之「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時間:1995年12月15-16日。
2000 〈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主辦、臺東縣政府承辦、臺東師院社會科教育學系、東臺灣研究會協辦之「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時間:2000年10月6-7日。
2003 〈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主辦之「臺灣社會經濟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慶祝王世慶先生七五華誕」,時間︰2003年05月09日。
4. 論文著作集
小島麗逸
1981 〈日本帝國主義の臺灣山地支配─霧社蜂起事件まで-〉,收於戴國煇編著,《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と資料》。東京:社會思想社。
施添福
1995a 〈清代東部的族群遷移〉,收於邱水金編,《地方考古人才培訓班(第二期)實錄之一講義彙編:課程講義》,頁107-122。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
1995b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321-331。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2000 〈臺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收於夏黎明、呂理政主編,《族群、歷史與空間》,頁1-10。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夏黎明主編
2005 《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論文集》。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2005 《戰後東臺灣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工作實錄》。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陳奇祿
1986 〈臺灣土著的年齡組織和會所制度〉,收於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141-162。臺北︰聯經出版社。
黃宣衛
1987 〈阿美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僅那鹿部落的例子〉,收於中國人權協會主編 ; 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硏究,《臺灣土著的傳統文化與人權現況》,頁167-216。臺北:中國人權協會。
黃應貴
1992 〈關於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的一些芻議〉,收於陳捷先主編《陳奇祿院士七秩榮慶論文集》,頁393-408。臺北:陳奇祿出版、聯經出版公司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