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偉敬 Lee Wei-Ching |
---|---|
論文名稱: |
我國鄉鎮市自治立法權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紀俊臣
Chi, Chun-Ch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地方自治權 、地方自治立法權 、鄉鎮市地位 、地方制度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6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相關研究對於鄉鎮市在地方制度法實施後所應具有的地位與角色,往往流為政策之爭,而未對鄉鎮市的自治功能作一完整檢視,在地方制度法中對自治立法權的研究,亦往往侷限於對直轄市或縣市層級的探討,卻忽略仍為地方制度法中地方自治團體之一的鄉鎮市政府層級的研究,故對鄉鎮市自治立法權之探討,乃為個人企圖突破現有研究之模式,而從另一角度來看鄉鎮市的自治地位及其自治立法權,期望能將以往偏重於研究鄉鎮市自治地位的探討從鄉鎮市長的官派或民選移轉到鄉鎮市自治權的本質。
本論文將以地方自治權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並對我國現行的地方自治權之法制設計與鄉鎮市自治立法權之法制與實務探討,並討論對鄉鎮市自治地位對其立法權發展之影響。故本文之研究目的在於釐清鄉鎮市自治立法權的定位及其法制設計,並對鄉鎮市自治立法權為法制上及實務面為探討,並期望對未來鄉鎮市改革之法制設計及實務運作上之研究提供助益,並謀求對鄉鎮市自治地位爭議之解決方案。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及目的,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乃在第二章將以地方自治權的基本概念作為出發點,逐項探討地方自治權的意義、本質、內涵與國外相關法制規定,藉以釐清地方自治權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乃於第三章對我國地方自治團體的自治權以相關法規的性質及定位為主軸,來作歷史性的發展檢視,並以地方制度法中對地方自治團體的自治立法權之規定來探討自治立法權的本質、行使範圍、程序、效力及監督等,最後並將實施地方立法權所面臨的評估與發展,作為探討未來地方自治立法權發展的依據及改進之道。
第三部分,乃針對本文主要所欲探討的鄉鎮市自治立法權的行使問題,從鄉鎮市自治地位的沿革及法制設計,到地方制度法對鄉鎮市自治立法權(主要從自治條例、自治規則與委辦規則三方面)的行使範圍、行使過程及作一論述,並對其自治立法權之行使困境為探討。
第四部分,乃以鄉鎮市自治立法權為依據,探討在不同對鄉鎮市地位的政策發展下,鄉鎮市自治立法權所應具備的相關法制設計上的調整。換言之,即以鄉鎮市自治地位探討之方向為出發點,對鄉鎮市實行自治立法權之未來發展加以論述。無論是廢除鄉鎮市的自治地位或維持現有的鄉鎮市地位,都應該考量地方自治立法權的原先設計及地方自治的本質,並引進國內外相關制度設計及配套,作為鄉鎮市未來發展的參考,並逐步建構完善的地方制度。
一、中文資料
(一)中文書籍
內政部,地方自治論述專輯(一),台北:內政部編印,1995。
內政部,地方自治論述專輯(二),台北:內政部編印,1996。
內政部,地方制度法規彙編,台北:內政部編印,2000。
內政部,德法地方自治法規彙編,台北:內政部編印,1995。
內政部法規總目錄,內政部法規委員會編印,台北:內政部編印,2000。
王業立主編,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事業,1999。
台北市政府,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上)(下),台北: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1999。
台北市政府,地方自治論述彙編,台北:台北市政府編印,1998。
台北縣政府,地方制度法施行一年總檢討會議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2000。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出版,2000。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救濟、行政處罰、行政立法,台北:元照出版社,200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中央與地方分權暨地方府會關係之研究─省(市)與縣(市)政府案例分析,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8。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六版,2000。
李惠宗,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年度研究報告,1997。
李惠宗,省、縣、鄉(鎮市)自治事項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2。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台北:三民書局,1980。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3。
林紀東,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1988。
施威全,地方派系,台北:揚智文化,1996。
洪家殷,行政秩序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
紀俊臣,台灣地方政治轉型與自治法制設計之析論─以都市法制為個案,台北:時英出版社,初版,1996。
紀俊臣,地方政府再造,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
紀俊臣,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2001。
紀俊臣,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始末、設計、發展系論,台北:時英出版社,1999。
紀俊臣,精省與新地方政府機制效能之評估,台北: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01。
紀俊臣、蕭武桐、薄慶玖等,如何健全地方自治法規之研究,台中:台灣省諮議會委託研究,2000。
孫中山,國父全集第二、三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73。
翁興利,地方政府與政治—精省後之財政自主與地方分權,台北:商鼎文化,1999。
張正修,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一),台北:學林文化公司,一版,2000。
張正修,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二),台北:學林文化公司,一版,2000。
許志雄,強化台北市立法權及人事權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1998。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二版二刷。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出版公司,初版,1999。
許宗力、許志雄等著,地方自治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初版,1992。
陳文俊,海峽兩岸地方政府與政治,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99。
陳陽德,台灣鄉鎮市與區級政府之比較研究,台北:五南圖書,1999。
陳陽德、衛芷言,中華民國憲法動態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初版,1997。
陳慈陽,憲法規範性與憲政現實性,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7。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修訂四版,2001。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台北:作者自版,三版,1992。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三民書局,1991。
陳滄海,憲政改革與政治權力─九七憲改的例證,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1999。
黃錦堂,地方自治法治化問題之研究,台北:月旦出版社,一版,1995。
黃錦堂,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公司,初版,2000。
黃錦堂,蔡震榮,陳愛娥等著,台北:地方法規定位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編印,1997。
董保城、法治斌著,中華民國憲法修訂三版,高雄:國立空中大學印行,2001。
董翔飛,地方自治與政府,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
詹中原主編,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初版二刷,台北:五南圖書,2000。
管歐,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修訂五版,1980。
管歐,地方自治,台北:三民書局,1996。
趙永茂,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蘆圖書公司,1997。
趙永茂,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公司,再版,1998。
趙永茂等,中央與地方分權問題暨地方府會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98。
劉文仕,地方立法權─體系概念的創造與詮釋,台北:學林文化公司,一版,1999。
薄慶玖,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四版,2000。
薄慶玖教授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地方政府論叢,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1999。
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1945~1965),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
鍾泰德,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制度,1997。
羅志淵,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1979。
(二)期刊論文
丁仁芳,〈廢除鄉鎮市級選舉對地方政經生態的衝擊〉,《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71期,1997。
王保鍵、閔宇經,〈地方自治立法權中關於行政罰的界線與正當性之研究〉,《三民主義學報》第22期,2001。
王業立,〈台灣地方派系的轉變:從解嚴到精省〉,《修憲後地方自治與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1998。
仉桂美,〈各主要國家地方政府之類型與體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報》第三期,1994。
丘昌泰,〈再造地方政府─修憲後縣市政府組織架構的調整方向〉,《修憲後地方政府職權與組織調整方向學術研討會》,1998。
丘昌泰,〈強化地方政府的策略規劃功能〉,《研考雙週刊》23卷3期,1999。
江大樹,〈鄉鎮長官派應有完整配套措施〉,《政策月刊》第60期,2000。
江大樹,〈臺灣地方自治的改造與重建〉,《理論與政策》秋季號,1997。
呂育誠,〈地方制度法施行後地方人事管理的發展途徑〉,《考詮季刊》第20期,1999。
呂育誠,〈鄉鎮縣轄市長官派政策評議〉,《政策月刊》第63期,2000。
呂英華,〈論地方自治法規可否現制人民自由權利〉,《警察叢刊》第28卷第5期,1998。
呂英華,〈論地方自治法規可否現制人民自由權利〉,《警察叢刊》第28卷第5期,1998。
李文郎,〈地方自治與國家發展--地方制度法實施後地方立法權之探討〉,《「中山學術與當代思潮」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02。
李建良,〈地方自治規章與中央法律的關係〉,《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40期,1996。
李惠宗,〈日本地方自治之新發展─地方分權推進法簡介〉,《研考報導季刊》第37期,1995。
李麟,〈地方自治立法權之研究〉,《軍法專刊》第42卷第11期,1996。
周繼祥,〈行憲以來的台灣地方自治〉,《近代中國》80期,1990。
林山田,〈怎可剝奪人民選舉鄉鎮市長的權利〉,《政策月刊》第60期,2000。
林水波,〈資源稀少性與地方政府的有效條件〉,《理論與政策》第60期秋季號,1994。
林忠伸,〈鄉公所與鄉民代表會互動之探討--從預算面分析鄉級政治之問題〉,《地方議會: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
林明鏘,〈論地方立法權--以台北市自治法規為例〉,《律師雜誌》第244期,2000。
林金朝,〈孫中山先生對地方自治的主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第五輯》,1996。
紀俊臣,〈地方自治法制化之政策取向〉,《慶祝臺灣實施地方自治五十週年地方自治學術研討會》,2000。
紀俊臣,〈地方制度法修正後財政收支劃分之新策略〉,《健全地方財政策略學術研討會》,2000。
紀俊臣,〈省縣自治制度之設計模式評析〉,《中華民國政治轉型的新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
紀俊臣,〈縣市政府再造之組織建構模式〉,《研考雙月刊》第24卷第2期,2000。
高永光,〈中山先生地方自治理念在台灣的實踐〉,《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單印本,2001。
張正修,〈從地方自治法制化談自治立法權之確立方向〉,《法政學報》第一期,1993。
梁雙蓮,〈鄉鎮市政府的定位與組織功能再造〉,《海峽兩岸地方政府與政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
許志雄,〈日本地方分權推進法評述〉,《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40期,1996。
許志雄,〈地方自治權的基本課題〉,《亞洲研究》第14期,1995。
許宗力,〈論國家對地方的自治監督〉,《臺大法學論叢》第20卷第2期,1991。
許新枝,〈日本市町村合併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第1卷第3期,頁1995。
陳立剛,〈地方政府體制再造-鄉鎮市級政府體制研析〉,《地方政府論叢-祝薄慶玖教授榮退論文集》,1999。
陳立剛,〈地方財政問題及調整之道〉,《政策月刊》第31期,1998。
陳立剛,〈府際關係研究:區域治理問題及其策略〉,《慶祝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五十週年地方自治學術研討會》,2000。
陳恆鈞,〈從企業精神政府觀點分析縣市與鄉鎮市之新建構〉,《人力發展月刊》第75期,2000。
陳恆鈞,〈精省後鄉(鎮、市)地位之發展方向〉,《精省後新地方制度學術研討會》,1999。
陳陽德,〈台灣地方制度演進之探討〉,《研考雙週刊》23卷3期,1999。
陳陽德,〈鄉鎮級政府改造方案芻議─如何官派之探討〉,《政策月刊》第65期,2000。
陳慈陽,〈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問題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1995。
陳慈陽,〈論地方之立法權及其界限〉,《臺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
陳樹村,〈日本地方自治法規與國家法令之關係〉,《憲政時代》第23卷第4期,1998。
陳櫻琴,〈論地方立法權與執行中央政策之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1998。
黃正雄,〈地方政府與自治之革新方向〉,《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57期,1997。
黃俊杰,〈論我國中央與地方課稅立法權之保障〉,《全國律師》八月號,1998。
黃啟禎,〈凍結省自治選舉後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月旦法學雜誌》第24期,1997。
黃錦堂,〈大選後地方政府制度的展望〉,《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2000。
黃錦堂,〈地方制度重大問題之探討〉,《研考雙月刊》第23卷第3期,1999。
黃錦堂,〈修憲後地方自治法之發展〉,《律師雜誌》第231期,1999。
楊戊龍,〈論美國地方政府之組織架構〉,《考銓季刊》第19期,1999。
楊志誠,〈民主政治下的地方自治:從英美的地方制度探討我國的地方自治(上)(下)〉,《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
廖益興,〈鄉鎮市自治選舉的存廢〉,《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74期,1997。
趙永茂,〈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再檢討〉,《地方自治權限劃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
趙永茂,〈地方政府與行政的改革方向〉,《理論與政策》第37期,1995。
趙永茂,〈黑道對台灣地方政治的影響與檢討〉,《當前政治問題研討會論文集》,1994。
趙永茂,〈憲法修改後地方自治法制化及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問體之探討〉,《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2期,1992。
劉文仕,〈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的簡介與批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期,1999。
劉文仕,〈地方府會權力運作的衝突與調整機制〉,《慶祝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五十週年地方自治學術研討會》,2000。
劉文仕,〈自治立法權運作實務與檢討—自治立法的內涵與限制〉,《中央與地方機關權限劃分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02。
劉文仕,〈自治法規的類別、定位與法律保留〉,《律師雜誌》第244期,2000。
蔡茂寅,〈主權與地方自治〉,《月旦法學雜誌》第20期,1997。
蔡茂寅,〈地方自治〉,《月旦法學雜誌》第53期,2000。
蔡茂寅,〈地方自治之基礎理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期,2000。
蔡茂寅,〈地方自治立法權之界限〉,《月旦法學雜誌》第30期,1997。
蔡茂寅,〈地方自治立法權的界限〉,《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
蔡茂寅,〈地方自治法規法規有無抵觸中央法律之判斷基準〉,《中央與地方機關權限劃分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02。
蔡茂寅,〈地方制度法之特色與若干商榷〉,《律師雜誌》第244期,2000。
蔡茂寅,〈地方制度法之簡介與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期,1999。
蔡茂寅,〈當前地方自治重大問題及其因應之道的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61期,2000。
薄慶玖,〈光復後台灣省縣市地方自治之演進〉,《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1983。
謝秉獻,〈地方自治立法權界線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26卷第9期,2000。
謝嘉樑,〈當前鄉鎮市自治面臨困難與解決之道〉,《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49期,1996。
簡振澄,〈精省後縣市政府財政之分析與探討〉,《全國各縣市〝地方制度法施行總體檢〞-精省後地方自治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2000。
蘇永欽,〈地方自治法規與人民權利義務〉,《中國地方自治》25卷4期,1999。
蘇金錢山,「我國地方補助款分配的回顧與前瞻」,健全地方財政策略學術研討會,2000。
(三)學位論文
吳淑惠,臺灣省各鄉鎮(市)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理論與實際,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文郎,台灣地方議會立法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洪嘉仁,鄉鎮縣轄市長官派政策對地方選舉的衝擊-以台北縣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0。
秦書彥,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歷史檢視與改革之道,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文進,台灣省鄉鎮縣轄市民代表會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陳樹村,論地方自治法規,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彭德富,臺灣地方選舉與民主轉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曾文敬,鄉鎮市績效行政之模型建構─趨向企業型政府之分析,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葉劍英,跨越自治與管制:鄉鎮市長官派對我國民主政治的影響,私立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廖麗玉,臺灣地區的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趙之豪,精省後我國地方自治團體法人格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鄭妙蓉,地方自治立法權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鄭慧娟,台灣省地方自治法制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賴仁輝,地方自治權內涵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戴宇志,第四次修憲後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羅秉成,從地方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區分論地方自治之保障,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竇文暉,我國縣市政府組織與職權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四)報紙及網路資源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0/R/IA-R-090-003.HTM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R-091-023.htm
工商時報,論壇,民國91年6月2日。
工商時報,焦點新聞,民國91年5月21日。
中央日報,19版,民國90年3月15日。
中國時報,11版,民國85年11月6日。
自由時報,4版,民國91年4月19日。
二、外文資料
Arthur Mass,ed., Area and Power-A Theory of Local Government,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59.
Bennett, Robert J.,ed.,Decentra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and Markets:Toward a Post-Walf are Agenda,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0.
Cronin ,Thomas E.Direct Democracy:The Politics of Initiative, Referendum and Recall,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Erbe,William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ty:A Replication and Elaboration",ASR Vol.29:198-215,1964.
Farley, Lawrence T. Plebiscites and sovereignty:The Crisis of Political Illegitimacy,Man sells Publishing Limited.London, England, 1986.
Pate, James E. Local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principles and problems , New York:American Book Co.,1954.
Patsy, Healey, Collaborative Planning:Shaping Places in Fragmented Societies,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
SorensenGeorge,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Processes and Prospects in a Changing World, oxford: Westview Press,1993.
Stoker, G. and Moss Berger, K."Urban regime theory in comparativePerspective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 12, pp. 195-212,1994.
Stoker, G. "Regime theory and urban politics", in Judge, D. Stoker,G. Wolman, ed.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Sage, London, pp.55-71,1995.
Vincen,Andrewt,The Theories of the State,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7.
Williamson, Allan,ed., Local Government as a Context Policy, London:Rutledge Publishing Co.,1995.
Wilson, David & Chris Gam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