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淑滿 Huang, Shu-Man |
---|---|
論文名稱: |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母愛的內涵與其影響因素之探究 Maternal love?Inquiry the meanings and effective factors |
指導教授: |
周麗端
Chou, Li-Tu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2 |
中文關鍵詞: | 母愛 、母親 、親子情感 、生命歷程 |
英文關鍵詞: | mother, maternal love, mother-child affections, life histo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8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十一位育有青少年子女之台灣母親的生命歷程訪談資料,分析出母親們對其兒女的母愛內涵,以及母愛的影響因素與變化歷程。本研究將母愛歸類為內隱母愛及外顯母愛。內隱母愛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情感、意志和期望,情感包含擔心、思念、心庝、渴望親近和自覺愧疚,意志包括為兒女犧牲的心志和不離不棄的責任感,期望則被歸類為母親期待兒女的健康、獨立、品德和成就;外顯母愛則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日常照顧、管教、陪伴、忍耐、為兒女提供資源和與兒女親親抱抱等行為。研究發現,外顯的母愛行為除了受內隱母愛所影響,還受母親對自我、對原生家庭和對信仰的反省所影響,也受母親的知識、婚姻關係、工作和時間,以及兒女本身的特質的影響。母親的母愛行為會影響兒女的母愛感受,此外,兒女的母愛感受還受兒女解讀母愛的能力、手足的爭競和兒女的經身親歷的影響,進而影響兒女對母親的回應,從感謝母親到報復母親都有。母親們很清楚自己對兒女的內隱母愛,但比起外顯母愛,前者更不易被兒女所感受,或許正因如此,本研究的參與母親皆認為自己給予下一代的母愛多於上一代母親給予自己的。也就是說,身受母親外顯母愛的兒女們不見得能解讀母親的內隱母愛。而那些因母親離家而無法享受外顯母愛的女兒們,對母親則表現出恨和報復。
This study interviewed eleven Taiwanese mothers who have adolescents. From those mothers’ life histories, I, the researcher, intended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maternal love and its influential sources. Maternal love is divided in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of maternal love. The internal aspects of maternal love include mothers’ affections, willpower, and expectations. Mothers show their affections through expressing their concerns, thoughts, feelings of heartache or guilt, or longing for closeness toward their children. Mothers’ willpower means that mothers feel responsible to never abandon their children but scarify themselves for their children. Mothers’ expectations are their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s health, independence, characters, or achievement. The external aspects of maternal love include providing daily care, taking disciplinary actions, keeping company, being patience, and providing resources and affec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external aspects of maternal love are not only influenced by internal aspects of maternal love, but also by mothers’ views on themselves, their original family background , religion, , education background, marital relationship, work, time, and their children’s characteristics. How individual mothers express their maternal love will influence their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maternal love. In addition, children’s ability to interpret how their mothers express maternal love, the rivalry among siblings, or children’s own life experience may also have impacts on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maternal love. Accordingly, children’s reactions may vary from expressing gratitude towards to retaliating against their mothers.. Finally, mothers in this study are well aware of their own internal love for their children.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external aspects of maternal love, the internal ones are much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experience. Maybe for the same reason,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perceive that they give more maternal love to their children than their mothers once gave them.
中文部份
丁興祥和賴誠斌(2001)。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77 -106。
中國知網(2007年2月14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簡介-中國知網-CNKI。http://www.cjfd.cnki.net/jianjie/jj1.htm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2008年6月11日)。九十七年第二十一週內政統計通報(96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按發生日期統計)。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2008年6月11日)。九十七年第二十二週內政統計通報(96年死亡率統計(按發生日期統計)。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2008年6月11日)。九十七年第二十三週內政統計通報(96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按發生日期統計)。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方永泉(2003年4月)。詮釋學理論與教育研究的關係-以呂格爾的詮釋學理論為例。黃光雄(主持人),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之「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王世雄(1979)。子女對各類型母親的心理反映。臺灣教育,340,22-28。。子女對各類型母親的心理反映。臺灣教育,340,22-28。
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9(3),68-85。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古學斌和丘延亮(1997)。香港中年女工生命史與雇傭策略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167-207。
田夫(1993),從「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載於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19-28頁)。台北縣:稻鄉。
伊慶春、章英華、傅仰止、張晉芬、謝雨生、呂玉瑕、吳齊殷、周玉慧、黃朗文、吳明燁、林桂繡(2002,10月)青少年的成長歷程與生活經驗: 由家庭、學校與社區的互動來看青少年的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江文瑜(1995)。消失中的台灣阿媽。台北:玉山社。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49-270頁)。台北:巨流。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年2月25日)。衛生統計資訊網。http://www.bhp.doh.gov.tw/BHP/index.jsp
余德慧(1989a)。追求卓越的親情。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心理」系列2─中國人的父母經(1-24頁)。台北市:張老師。
余德慧(1989b)。現代中國人孝養之道。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心理」系列2─中國人的父母經(25-49頁)。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克爾羅斯基(2001)。先知論愛情:愛情之福音(初版)(唐君毅譯)。台北縣新店市:正中書局。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子女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 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吳秀櫻(1986)。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台中市。
吳秀櫻(1986)。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台中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晨華(1985)。現代母親的罪惡感。婦女雜誌,200,13-18。
吳晨華(1985)。現代母親的罪惡感。婦女雜誌,200,13-18。
吳慎慎(2006)。藝術人的終身學習:生命故事敘說的教學實踐。藝術教育研究,12,1-38。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呂玉瑕(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111-143。
宋鴻燕(2000)。新世代父母教養觀。應用心理研究,7期,30-34。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台灣社會學,7,1-46。
李俊豪(2005)。戰後台灣農村勞動遷徒現象:以龍村為例,人口學刊,31,69-103。
李昭慧(2002)。生命之河──一個中件女性安全感與母職的破解。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李鳳姿(1973)。各種社會階層所見的母親意像的變異。今日兒童,3(2),22-26。
周玉蕙、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周麗端、曾慶玲和陳芳茹(2005年10月)。家庭研究新思維--生命歷程理論。發表於致遠管理學院幼兒教育學系主辦之「第一屆兒童與家庭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401--418)。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演講聽。
周麗端和廖姿婷(2005年10月)。成年子女與母親代間情感之關係。發表於致遠管理學院幼兒教育學系主辦之「第一屆兒童與家庭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光碟)。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演講聽。
林世莉(2002)。運用焦點解決法於國小學童家長親職教育方案效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如萍(1998a)。台灣農家代間規範連帶-從老人觀點分析。社區發展季刊,38,212-226。
林如萍(1998b)。農家代間情感之研究—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中華家政學刊,27,68-83。
林如萍(1998c)。農家老人與其成年子女代間連帶之研究-從老人觀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如萍(2000)。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中華家政學刊,29,32-58。
林如萍、高淑貴(1999)。台灣農家代間關係: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5-338頁)。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團體對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 卷,1 期,91 ─ 109 頁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意瑛(1998)。由親子互動之父母再教育。文教新潮,3(4),13-16。
初正平(1973)。母親任職對兒童與家庭的影響。科學發展月刊,1(10),20-26。
俞兩娣(1975)。職業婦女與家庭。新時代,15(11),57-58。
俞國良、辛自強(2000)。挑戰與呼聲:家庭教育中親子互動現狀分析。應用心理研究,7,1-7。
洪久賢、蔡長艷和黃鳳雀(1998)。國中家政科實施批判思考教學之成效研究。家政教育學報,1,1-20。
洪雪雅(2003)。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整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洪漢鼎(1995)。詮釋學和詮哲學的觀念。哲學雜誌,12,130-144。
胡幼慧(1996a)。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1-288頁)。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b)。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59-170頁)。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38-158頁)。台北:巨流。
胡斐斐(1986)。家庭穩定性、母親教育程度及子女性別對母親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法商學報,29,257-304。
孫毓英(1986)。親子互動模式與青少年社會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頌賢(2003)。原生家庭對兩性人際之影響—淺談系統觀的兩性諮商。輔導季刊,39(9),62-69。
孫頌賢和修慧蘭(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制與模式初探。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1,45-78。
徐安琪、張亮和劉汶蓉(2006)。家庭: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功能變遷和政策支持。社會科學,4,31-39。
徐秀芳(2001)。宋代的母親──生產、撫育與母子親情。史耘,7,1-38。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47-74頁)。台北:巨流。
徐美惠(1984)。子女心目中母親職份之比較研究—母親教育程度、子女數之比較。輔導學報,7,131-145。
徐美惠(1985)。子女心目中母親職分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差距之研究。輔導學報,8,173-194。
徐靜(1994)。從兒童故事看中國人的親子關係。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207-233頁)。台北市:桂冠。
高淑芳和陸洛(2001)。父母管教態度與國中生升學考試壓力感受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0,221-250。
高淑貴(1982)。變遷社會中母子關係調適之研究: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之比較。農業推廣學報,6,141-92。
高淑貴、鄭美蓮和高彩雲(1882)。變遷社會中母子關係調適之研究: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之比較。農業推廣學報,6,141-192。
涂妙如(1994)。幼兒與母親以及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學習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涂妙如(2004)。幼兒的氣質、嬰幼兒期照顧方式與親子依戀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兆球和郭黎玉晶(1998)。香港兒童對父母管教訊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傾向。本土心理學研究,9,281-305。
張芬芬(2002)。質性研究的評鑑規準:各派主張與發展趨勢。初等教育學刊,12,301-351頁。
張春興(1982)。心聲愛意傳親情。載於張春興(主編),心聲愛意傳親情(3-10頁)。台北市:桂冠。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振宇(1973)。母親和子女之間的深情。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3(3),20。
張國瑾(1982)。家庭中孩童養育與工作及未工作母親。社會研究,21,90-94。
張嘉真和李美枝(2000)。親子間情感行為的溯源與文化塑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2),1-35。
張馨丹譯(1975)。職業婦女的家庭與工作協調問題。中國勞工,598,48-52。
許月雲(1989)。反映式溝通親職教育方案之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惠珠(1996)。人際關係。台北:華杏。
許貂琳(1996)。第三孕期孕婦的壓力與孕期親子連結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安麗(2005)。母愛認知。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15(3),49-51。
陳秀蘭(2001)。孕婦早前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彥仲(2004)。影響準父母孕期親子聯結相關因素之比較。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芬、李從業(1998)。產後初期親子依戀行為及相關因素探討。護理研究,6(3),246-58。
陳惠英(2003)。親職教育之父母效能成長團體方案的實施。諮商與輔導,211,24-27。
陳燕錚(1999)。成年前期女性從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的心理依附和分離歷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3, 33-48。
斯皮瓦科夫斯卡婭,王峰連,曲人家,林柏春等著(1990)。家庭情感的奧秘。北京市:文化藝術。
曾端真(2005)。剪不斷理還亂—談親子關係諮商中的分話議題。諮商與輔導,231,37-44。
曾維英(2004)。酒癮者原生家庭經驗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南投市。
湯瑪斯.高登(1994)。父母效能訓練:別讓孩子開除你(初版)(張珍麗和張海琳譯)。台北縣三重市:新雨出版社。
程秀蘭、林世華、吳麗娟(2001)。大學生知覺父母權威性與其生氣歷程、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2),19-44。
程萬喜(2006)。較量:文學經典中的另類母愛表達。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2(3),82-85。
黃云(2006)。母愛。廣西教育初中生版,Z3,35。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8。
黃宗堅(1998)。家庭系統之互動歷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8-2413-H032-002),未出版。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和陳芳茹(2001)。家庭概論。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黃淑滿(2008)。台灣女性親子關愛情感的代間傳遞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校內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DWU96C21),未出版。
黃淑滿、周麗端*和葉明芬(2007.12.13被接受)。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的文獻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黃惠玲(1995)。兒童依附行為量表與成人依附行為量表之之編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4-2413-H037-004),未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囇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5,3-62。
楊百元(1983)。母親的時代角色。中央月刊,15(7),112-114。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華心理學刊,1(23),39-55。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台北:桂冠。
楊國樞、葉光輝和黃囇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71-227。
路易斯.舒承霍弗(2007)。以母愛為名(第一版)(關旭玲譯)。台北市:天下雜誌。
嘉霖(1975)。職業婦女的家庭與事業。中央月刊,8(2),166-170。
廖武洲(2006)。兇狠的母愛。才智,3,50-51。
廖珍娟(1998)。早期親子依戀情感之增進。護理雜誌,35,23-30。
甄曉籣 (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翟瑞青(2006a)。民族文化精神的延展與維繫—台灣文學中的母親意象和母愛情感的書寫。河北大學學報,31(4),104-111。
翟瑞青(2006b)。現代作家筆下的母愛闡釋。東岳論叢,27(5),191-192。
臺美光(2004)。女人與中年的對話。應用心理研究,24,215-244。
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219-248。
趙渭絨(2005)。畸形母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孔雀東南飛>與<兒子與情人>之比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7(5),157-160。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樂國安、Freedman, Daniel G.;Park, Lawrence(1998)。中國的母子關係模式及文化傳遞。載於樂國安(主持人),兩岸社會變遷中家庭與其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社會變遷中家庭與其相關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谷欣廳。
歐陽儀(1997)。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陽儀(1997)。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陽儀(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陽儀、吳麗娟(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2),33-58。
潘玉鳳(2003)。親子關係團體之父母教養與互動歷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未出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敏玲和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
賴樂山、高尚仁和許馨尹(2005)。華人傳統人格與心理健康表現之相關:以「中國人個性測量表」為工具。應用心理研究,27(1),81-109。
謝高橋(1985)。臺灣地區就業婦女、家庭主婦及家庭穩定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1,185-212。
韓孝婷(2004)。台灣閩南諺語反映的親子文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正鎰 (1997)。青少年期發展任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5):84-98。
顏碧慧(1993)。家庭系統取向訓練方案對單親母親親職效能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世台、王銘光(2005)。父母關愛特質及教養方式對子女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東南學報,29,101-116。
羅國英(1995)。從親密關係觀點看青少年親子關係及其測量。測驗與輔導,133,2732-2737。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蘇建文和侯碧慧(1983)。嬰兒年齡、性別、出生序、母親照顧方式、母親年齡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家政教育,9(1),16-31。
蘇建文和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
蘇建文和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屏東縣。
鐘思嘉(2000)。親職角色的成人觀點。應用心理研究,7期,9-12。
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份
Bengtson, V. L., & Allen, K. R.(1993).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pplied to families over time. In W. J. Doherty, P. G. Boss, R. LaRossa, W. R. Schumm, & S.K. Steinmetz(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pp.357-381). N.Y.: Plenum Press.
Bryant, W. K., & Zick, C. D. (1996). An examination of parent-child shared tim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227-237.
C. S. Lesis(1998)。四種愛(梁永安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60)
Charmaz, K.(2005). Grounded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Applications for advancing social justice studies .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hase, S. E.(2005). Narrative inquiry: Mutiple Lenses, approaches, voices.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loud, H.和Townsend, J.(2004)。為孩子立界線(再版)(吳蘇心美譯)。台北:台福傳播中心。(原著出版年:1998年)
Dey, Ian (199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user-friendly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Elder, G. H., Jr.(1985). Perspectives on the life course. In G. H. Elder Jr. (Eds.), Life course dynamics (pp. 23-49).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lder, G. H.、Johnson, M. K & Crosnoe, R.(2003).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J. T. Mortimer & M. J. Shanahan(Eds.).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pp. 3-19).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Feeney, B. C. & Collins, N. L.(2003 ). Couple relationships. In Ponzetti, James J.(Ed.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 )(pp.196-103 ).N.Y.: Thomson Learning.
Feeney, B. C. & Collins, N. L.(2003). Couple relationships. In Ponzetti, James J.(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 )(pp.196-103 ).N.Y.: Thomson Learning.
Fishbein, M. & Ajzen,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king, MA: Addison-Wesley.
Garvey, C. A.(1999).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disciplin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ush University, Chicago, Illinois.
Giele, J. Z., & Elder, G. H., Jr. (1998b). Life Cours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a Field. In J. Z. Giele, & G. H. Elder, Jr. (Eds.), 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pp.5-27). Thousand Oaks, CA: Sage.
Glausen, J. A. (1998). Life Reviews and Life Stories. In Janet Z. Giele & Glen H. Elder Jr., 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pp.189-212).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Goddard, H.W. & Dennis, S. A.(2003).Parenting Education. In Ponzetti, J. J.(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 )(pp.1199-1207).N.Y.: Thomson Learning.
Goodson, I. F.&Sikes, P.(2001).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uba, Egon G. & Lincoln, Yvonna S.(2005).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Guba, Egon G. & Lincoln, Yvonna S.(2005).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idwell, J. S. (1981). Number of siblings, sibling spacing, sex, and birth order: their effects on peceived parent-adlesc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3(2), 315-333.
Lofland, John & Lofland, Lyn H.(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任凱、王佳煌譯)。台北市:湯姆生出版:學富文化發行。(原著出版年:2005)。
Martin-Matthews, Anne & Kobayashi, Karen M.(2003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Ponzetti, James J.(Ed.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 )(pp.922-927 ).N.Y.: Thomson Learning.
Mezirow,J.(1991)Transforma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Context: ?A Reply to Clark and Wils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1(3), 188-192.
Miles, Matthew B. & Huberman, A. Michael(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第二版)(張芬芬譯)。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4年)
Patton, Michael Quinn(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年)
Perlmutter, B. F., Touliatos, J. & Holden, G. W.(2001). Handbook of family measurement techniques-Volume III.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onzetti, J. J.(Ed.) (2003).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 )(pp.922-927 ).N.Y.: Thomson Learning.
Riessman, C. K.(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年)
Roe, A. &Siegelman, M.(1963). A parent-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Child Developtment, 34, 355-369.
Sheeber L., Hyman H., Anthony A., Betsy D., & Andrews J. (1997). Family support and conflict: Prospective relations to adolescent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Ch ild Psychology, 25(4), 333-344.
Smetana, J. G. & Campione, n.(2003 ).Parenting styles. In Ponzetti, James J.(Ed.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 )(pp.1207-1213 ).N.Y.: Thomson Learning.
Straus, Anselm & Corbin, Juliet(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和廖梅花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Strauss, Anselm & Corbin, Juliet(1997)。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年)
Touliatos, J., Perlmutter, B. F. & Holden, G. W.(2001). Handbook of family measurement techniques-Volume II.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Yip, Ming Fun & Chou, Li-tuan (2006. 11). The Effect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Resources on Students’ Antisocial Behavior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8th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Annual Conference. Minneapolis, MN., USA.
Youniss, J.(1994). Rearing children for societ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66, 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