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浩齊
Peng, Hao-Chi
論文名稱: 閒適與荒涼──周志文散文的文學與文化意義
Leisure and Desolation Style--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hou Chih Wen’s Essay
指導教授: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周志文現代散文閒適荒涼學者散文眷村散文音樂散文懷人散文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4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9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周志文(1942年-)曾任《中國時報》、《民生報》主筆,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在臺灣出版的文學散文集共10部,5部出版有同名簡體本,作品自1994年起陸續收錄於各散文選集;儘管如此,台灣卻少有論者注目、研究周志文的創作。本研究的重要性,不僅在於補全臺灣現代散文的作家研究,更在於以現代散文史的觀點,系統性地論證作家的特色、承繼與開創。
      本研究梳理周志文前期/近期的文學風格。就前期,從周志文文藝養成的歷程,說明其創作的學者特質,彰顯周志文對五四以來學者散文譜系的繼承;就近期,透過比並作品、分析類型,說明周志文如何在類型寫作中表現其個人的情性、主張、藝術特徵以突破窠臼。由茲二方面,論證周志文散文的文學意義。
      揆諸上述分析,本研究闡明周志文一以貫之的審美情調──閒適與荒涼。進一步說明此情調為何反映了「超越經驗和個人心理的社會性結構」──寫實的、可預測的系統性秩序;又在全球流行的懷舊浪潮中,如何開闢批判的懷舊寫作模式,因而在21世紀的現代散文寫作中展現了其文化意義。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概述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內容概述 6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討論 11 一、中國現代散文史相關前行研究 11 二、學者散文相關前行研究 12 三、周志文散文相關前行研究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 21 一、文本分析 21 二、歷史、傳記批評法 21 三、文學社會學 22 第二章 周志文創作的文學譜系 24 第一節 周志文文藝養成歷程 24 第二節 學者散文的風格源流 32 第三節 周志文創作的學者特質 40 一、雅潔的文辭錘鍊 41 二、博識的典故申發 42 三、文化人格形象的表現 44 四、文化菁英的鑑賞品味 46 第三章 周志文散文在當代類型寫作中的意義 50 第一節 「後眷村」散文的開創性 50 第二節 音樂散文書寫的特殊性 59 一、周志文的音樂散文 59 二、周志文音樂散文的特徵 61 三、周志文音樂散文的定位 65 第三節 懷人散文的反集體性 70 第四章 周志文散文的情調與文化意義 77 第一節 「格格不入」:抗拒「情境定義」 77 第二節 「荒涼」的審美情調:荒謬與無言 85 一、荒謬 85 二、無言 90 三、小結:荒涼 93 第三節 「淪喪感」的文化意義 97 第五章 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2 二、期刊論文 117 三、學位論文 120 四、網路資料 120 一、周志文著作目錄 122 二、周志文文學佚文索引 124 三、碩士生涯對我最有啟發的3本書 125

    一、書籍
    (一)周志文著作
    周志文:《日昇之城》(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周志文:《在我們的時代》(臺北:三民出版社,1990年)。
    周志文:《瞬間》(臺北:三民出版社,1992年)。
    周志文:《三個貝多芬》(臺北:九歌,1995年)。
    周志文:《冷熱》(臺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志文:《尋找光源─布拉格散步》(臺北:商訊文化,2003年)。
    周志文:《布拉格黃金》(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周志文:《時光倒影》(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周志文:《風從樹林走過》(臺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周志文:《時光倒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周志文:《第一次寒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周志文:《同學少年》(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周志文:《同學少年》(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周志文:《記憶之塔》(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周志文:《家族合照》(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周志文:《冷熱》(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周志文:《記憶之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周志文:《家族合照》(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周志文:《黑暗咖啡廳的故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周志文:《冬夜繁星:古典音樂與唱片札記》(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周志文:《汲泉室論學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14年)。
    周志文:《有的記得,有的忘了》(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周志文:《躲藏起來的孩子》(北京:人民東方出版社,2018年)。
    周志文:《冬夜繁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周志文:《論語講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年)
    周志文:《同學少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周志文:《記憶之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周志文:《家族合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二)其它專著
    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1),p.244
    Jaroslav Průšek:〈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y of Mordern Chinese Literature.〉(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p. 10.
    R.C.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縣:駱駝出版社,1994年)。
    Robert Ezra Parl:《Race and Culture》(Glencoe:The Free Press,1950年)。
    Svetlana Boym,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Basic Books 2001, p.xiii.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 王志弘譯:《地方 : 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卜立德,陳廣宏譯:《一個中國人的文學觀:周作人的文藝思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羅東鎮志》(宜蘭:宜蘭縣羅東鎮公所,2002年)。
    尤廉、任風生編:《20世紀學者散文百家》(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堯:《鄉關何處──20世紀中國散文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堯:《詢問美文》(臺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德威,涂航等譯:〈有情的歷史〉,《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臺北:麥田出版社,2017年)。
    古遠清:《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弗朗茲‧法農,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白睿文,李美燕等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年)。
    朱自清,〈序〉,《背影》(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56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余光中:《逍遙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呂正惠:《CD流浪記》(臺北:九歌,1999年)。
    李佩霖:《臺灣的後眷村時代:離散經驗與社會想像的重構》(臺北:2019年3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李豐楙、呂正惠、何寄澎、林明德、劉龍勳、賴芳伶、簡宗梧編著,《中國現代散文選析》(台北:長安出版社)。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汪文頂:《無聲的河流──現代散文論集》,(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
    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沙究:《群蟻飛舞》(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周作人:《周作人先生文集‧周作人書信》(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周蕾(Rey Chow),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欲、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臺灣新文學史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臺灣新文學史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林錫嘉編:《八十三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俞平伯:《雜拌兒》(上海:開明書店,1938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段義孚(Yi-Fu Tuan):《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洪子誠:《當代文學的概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凌性傑、楊佳嫻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夏曉虹、王風編:《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2002年)。
    徐學:《台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
    秦賢次編《梁遇春散文集》(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9年)。
    馬森:《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上編 西朝東漸:第一度西潮與寫實主義)》(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高夫曼(Goffman, E.),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岱原作、周志文導讀:《西湖夢尋》(臺北:金楓印行,久博總經銷,1987年)。
    張真,沙丹、趙曉蘭、高丹譯:《銀幕艷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
    張曼娟編:《九十八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4。
    張瑞芬:《春風夢田:臺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張瑞芬:《春風夢田:臺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張曉風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散文卷(二)》(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野口保市郎,陳湜譯:《人文地理學概論》(台北:臺灣商務,1967年)。
    陳介玄、翟本瑞、張維安《韋伯論西方社會的合理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世紀典藏精裝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世紀典藏精裝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陳財發等撰:《風華印記老懂街:羅東文化廊道導覽手冊》(宜蘭縣羅東鎮:宜蘭縣羅東鎮公所,2014年)。
    陳望道編,《小品文和漫畫》(上海:上海書店,1981年)。
    陳黎:《世界的聲音──陳黎愛樂錄》(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陳黎:《陳黎談藝論樂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楊德友譯:〈導言:忌諱懷舊嗎?〉,《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焦桐編:《臺灣飲食文選》I(臺北:二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黃子平:《邊緣閱讀》(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文倩:《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臺北:學生書局,2017年)。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台灣新文學概觀》(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楊小濱:,《迷宮.雜耍.亂彈:楊小濱文學短論與文化隨筆》(臺北:釀出版,2012年)頁266。
    楊佳嫻:〈筆記1-71則〉,《瑪德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
    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臺南:台灣文學館,2013年)。
    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年)。
    楊佳嫻:《瑪德蓮》(臺北:聯合文學,2012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
    楊照:《想樂:發掘五○首古典音樂的恆久光彩》(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楊義、中井政喜、張中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上)》,(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溫絲黛‧馬汀(Wednesday Martin):《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葉維廉:〈從跨文化網路看現代主義〉,《解讀現代‧後現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舞鶴:《餘生》(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趙偵宇:《觀念、分類與文類源流:日治時期的臺灣現代散文》(臺北:秀威資訊,2016年)。
    齊蒙格‧包曼,朱道凱譯:《重返烏托邦》(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
    劉半農:〈我之文學改良觀〉,《半農文選》(臺北:正文書局,1993年)。
    劉半農:《半農文選》(臺北:正文書局,1993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劉錫慶主編:《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劉錫慶主編:《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劉錫慶主編:《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二版)》(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燕舞:《見解》(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1970-2000:台灣》(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鍾怡雯:《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Ⅱ》(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2004年)。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2004年)。
    鍾怡雯:《雄辯風景:當代散文論Ⅰ》(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韓韓:〈我從眷村來〉,青夷選編,《我從眷村來》(臺北:希代出版,1986年)。
    簡政珍:《讀者反應閱讀法》(臺北:文建會,2010年)。
    簡媜編:《八十四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
    羅世名:《比較文學概論》(臺北:黎明文化,2007年)。
    羅宗強:《明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蘇偉貞等著:青夷選編,《我從眷村來》(臺北:希代書版,1986年)。

    二、期刊論文
    (一)周志文著作
    周志文:〈屠隆的文學理論〉,《幼獅學誌》17卷4期,1983年10月,頁127-161。
    周志文:〈陸游的詩論〉,《淡江學報》22期,1985年3月,頁67-78。
    周志文:〈先秦泉幣之種類及其學術價值〉,《淡江學報》22期,1985年3月,頁33-41。
    周志文:〈顧炎武論文學〉,《幼獅學誌》18卷4期,1985年10月,頁104-116。
    周志文:〈論李贄的「道理不行,聞見不立」〉,《幼獅學誌》19卷2期,1986年10月,頁63-78。
    周志文:〈張岱與〈西湖夢尋〉〉,《淡江學報》27期,1982年2月,頁157-166。
    周志文:〈中國文字的未來:文字演化應回歸於自然〉,《交流》試刊號,1991年11月,頁27-28。
    周志文:〈崇奢黜儉--論譚嗣同與章炳麟的一個經濟觀點〉,《淡江學報》31期,1992年1月,頁13-20。
    周志文:〈清初有關封建、郡縣的爭議——以黃、顧、王為例〉,《淡江大學中文學報》,1992年3月,頁102-124。
    周志文:〈兩岸文化交流的反省:讓文化減輕一些壓力吧〉,《文訊》48期,1993年1月,頁11-12。
    周志文:〈由文化的觀點看文字統一的問題〉,《淡江學報》32期,1993年3月,頁23-31。
    周志文:〈保種與保教〉,《臺大中文學報》6期,1994年6月,頁209-230。
    周志文:〈真情與享樂--論晚明小品的兩個主題〉,《中華學苑》48期,1996年7月,頁65-78。
    周志文:〈冷眼與熱情--評黃碧端〈期待一個城市〉〉,《聯合文學》12卷12期,1996年10月,頁163-164。
    周志文:〈「童心」、「初心」與「赤子之心」〉,《古典文學》15集8期,2000年9月,頁75-94。
    周志文:〈鄒守益與劉宗周〉,《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期,2001年6月,頁171-196。
    周志文:〈放翁「晚節」考〉,《醒吾學報》,2002年12月,頁39-50。
    周志文:〈陽明在南贛〉,《井上義彥教授退官紀念論文集》,2006年2月,頁131-152。
    周志文:〈王陽明在南贛的活動與事功紀實〉,《陽明學綜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頁172-195。
    周志文:〈散文的解放與生活的解脫〉,美國加州國際哲學與心理治療學會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1997年7月。
    周志文:〈陸游晚節考〉,2000年東亞漢學會議論文,2000年12月。
    周志文:〈晚明清言的道德世界〉,2001年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蘇州大學,2001年11月。
    周志文:〈他山之石--我對捷克漢學的觀察與建議〉,中、歐文化比較學術研討會論文,布拉格:查理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2002年4月。
    周志文:〈王心齋與王陽明〉,《知性與情感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7月,頁289-310。
    周志文:〈四首海的間奏曲〉,《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2年9月13日)。
    周志文:〈林語堂紀念館開館演講稿〉,《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02年3月11日)。
    周志文:〈天下與國家〉,《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5年1月15日)。
    周志文:〈樂祭阿巴多〉,《中國時報》 (2015年8月13、14日)。
    周志文:〈老人與海〉,《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6年11月23日)。
    周志文:〈劉振強,一個有願望的人〉,《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7年2月24日)。
    周志文:〈鄉音〉,《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7年10月4日)。
    周志文:〈茶與茶書〉,《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9年4月5日)。
    周志文:〈東坡在黃州〉,《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2019年8月14日)。
    周志文:〈殺戒〉,《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20年2月21日)。
    (二)其它期刊論文
    向陽:〈重返與跨越:臺灣當代散文的未竟之路〉,《新地文學》第23期(2013年),頁41。
    何寄澎:〈對晚明小品的幾點反思〉,《中華學苑》第48期,頁151-152。
    邱培超、黃文倩、陳煒舜〈天理明覺見真淳:周志文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7卷1期 (2019年6月),頁273-288。
    柯慶明:〈「碑」「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第九期2013年6月。
    張健:〈六十年代的散文〉,《文訊》第13期(1984年8月),頁68-81。
    張瑞芬:〈康德、浮士德與亞里斯多德–莊信正《文學風流》、莊裕安《喬伊斯偷走我的除夕》、南方朔《給自己一首詩》三書評論〉,《明道文藝》第310期(民國91年1月),頁14-24。
    張瑞芬:〈暮光之城--評介周志文《家族合照》〉,《文訊》第307期(2011年5月),頁126-127。馬翊航:〈時間之水,記憶之刃──專訪周志文〉,《文訊》263期(2013年3月),頁42-49。
    章綺霞:〈以書寫建構鄉土:濁水溪流域作家的鄉土書寫(1970-2000)〉,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十期,2008年3月。
    陳建忠:〈冷戰與戒嚴體制下的美學品味:論吳魯芹散文及其典律化問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6期,2014年8月,頁83-104。
    陳義芝:〈台灣「學院詩人」的名與實──《學院詩人群年度詩集》綜論〉,《當代詩學》第3期(2007年12月),頁8-20。
    鹿憶鹿:〈照亮黑暗角落的人--讀周志文《三個貝多芬》〉,《文訊》第126期(1996年4月),頁19-20。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
    黃錦樹:〈文心凋零?〉,《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3年5月20日)。
    蒲彥光:〈周志文《黑暗咖啡廳的故事》研究〉,《通識教育學報》2期,2014 年12月,頁223-245。
    劉正忠:〈林語堂的「我」:主題聚焦與風格定調〉,《中國現代文學》14期,2008年12月,頁141。
    鄭邦鎮:〈悲憫世間缺憾--評周志文《三個貝多芬》〉,《聯合文學》第135期(1996年1月),頁159。

    三、學位論文
    (一)周志文著作
    周志文:《泰州學派對晚明文學風氣的影響》(臺北: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77年)。
    周志文:《屠隆文學思想研究》(臺北: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81年)。

    (二)其它著作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林君儀:《抗戰後期的學者散文─王力、梁實秋、錢鍾書三家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
    洪培雅:《柯裕棻散文的空間與常民生活書寫》(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張育滕:《顏崑陽知性散文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0年)。
    連杏芳:《在我們的時代──周志文的散文書寫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
    蔡旻軒:《地方感的錯置與轉折──以戰後台灣地誌詩為範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四、網路資料
    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檢索日期:2020年5月27日
    https://tnsw.infolinker.com.tw/,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kmw.chinatimes.com/Index.aspx,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7L01.pdf
    ,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s://zh.twgreatdaily.com/y3J2gW8BMH2_cNUgT3qZ.htm
    l,檢索日期2020年5月30日。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d4
    ,檢索日期2020年5月31日。
    燕舞:〈周志文的童年往事〉,http://www.eeo.com.cn/observer/yuedu/2010/02/26/163495.shtml
    ,檢索日期2020年5月30日。
    莊裕安:〈穿馬勒的鞋子〉,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507517
    ,檢索日期:2020年5月31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