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品亨 |
---|---|
論文名稱: |
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 |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安平 、文化景觀 、地方性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1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安平原為位於臺江內海與臺灣海峽之間的沙洲島,在全球海外活動蓬勃發展的十七世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東亞貿易據點,開啟了臺灣與安平歷史的新頁。歷經荷據時期的東亞國際貿易據點、明鄭時期的軍事和經貿雙重重心、清朝時期府城的門戶以及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繁華港埠、日治時期衰退沒落的漁港到今日臺南市郊的觀光勝地,安平從傳統部落社會躍升國際舞臺,並成為全臺軍事要地及貿易中心,其間因港道淤塞而經歷數次興衰,最後終在地理形勢改變及新式產業的衝擊等因素之下,退而為臺南市的邊陲地區。四百年來多元化的歷史發展,積累了豐富多樣化的文化景觀,呈顯於安平的地表上。
由於文化景觀乃是一地文化群體歷經長時期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所產生之具體表徵,乃是其對於自我文化、社會全體認同的方式,並由此彰顯出該地的地方性。
因此本文嘗試以歷史發展脈絡為進路,首先透過文獻史料的追溯,探究各歷史時期所呈顯之文化景觀。再將各時期所累積而並置於當今安平地表上的文化景觀分為四類,包括歷史紀念性景觀、宗教景觀、商業景觀、居住景觀,透過對此四類文化景觀的發展歷程、目前景觀概況和象徵意涵的轉變三部分的分析,來探討其所形塑出來的地方性。由此分析過程中,發現海洋文化性格深深引領著安平的歷史發展,進而影響其文化景觀的塑造,充分說明了文化景觀乃是各地方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長期地互動之下,最具體的表徵,而其地方性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地形塑出來。
然而不同風貌文化景觀的呈顯,象徵主導地方發展的力量有所不同,進而直接影響了地方性的確立和地方風格的塑造。文末藉由兩項近年來深刻主導安平文化景觀變遷的力量-老街的拓寬、改造與維護,以及觀光業的迅速興起,發現它們造成了安平文化景觀間的衝突性在擴大與緩和中拉鋸。從延平街的拓寬事件到觀光業的興起,而至「安平港國家風景特定區」計畫的進行,可以發現傳統古老的象徵景觀由遭受鄙棄到漸受重視,現代化景觀由一味地追求流行、時髦到今日開始講求復古、本土,足見失落的地方性有回復的跡象,然觀光業所帶來的無地方性景觀,卻使得其地方性的維繫產生了危機。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歷史文化保存間尋求平衡點,成為安平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作為臺灣歷史發展源頭的安平,在文化景觀的塑造上若能回歸到地方歷史發展的軌道,將使其成為一個深具歷史價值、文化內涵與地方特色的生活博物館,其地方性亦必能得以保存與延續!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不著撰人
1993《安平縣雜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朝成、鄭水萍
1998《安平區志》,臺南:安平區公所。
郁永河
1996(1697)《裨海記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姚瑩
1994(1867)《中復堂選集》,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1829)《東槎紀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高拱乾
1993(1696)《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橫
1984(1919)《臺灣通史》,臺北:大通。
許南英
1992《窺園留草》,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英
1995(1662)《從征實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1979《臺南市志》卷三政事志(中)交通財政篇,臺南市政府。
蔣毓英
1993(1684)《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金鑾
1993(1807)《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博、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方淑吟
2003《臺南市安平區聚落發展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
池永歆
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以東勢大茅埔為例的歷史地理詮釋〉《師大地理研究
報告》第二十五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頁8、55-56。
林鶴亭
1965〈臺南安平地方特有俚語〉,《臺灣文獻》第十五卷第五期,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頁16-17、20。
范勝雄
1993〈從圖片看安平五洋行〉,《臺灣文獻》第四十四卷第一期,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頁99-100。
張巧芳
2002《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意義-安平地區個案研究》,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
研究所碩論。
張瑞津等
1996〈臺灣西南部臺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二
十六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頁21。
梅慧玉
1996〈「交陪境」與禮數-以臺南市安平區的二次醮儀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
文化研究論文集》(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55。
梅慧玉、潘英海
1996〈壬申年安平王城西社西龍殿慶成祈安建醮大典記實〉,《臺灣文獻》第四
十七卷第三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13、128。
楊一志
2000《從大員市街到臺灣街仔:安平舊街區的空間變遷》,中原大學建築系碩論。
曾國恩
1978《安平舊街區歷史建築維護之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傅朝卿
1992〈臺南市的建築風格〉,《臺南市綜合發展計畫〈規劃過程報告〉》,臺南市
政府,頁54。
廖依俐
2001《都市景觀詮釋論-以桃園市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
蔡忠志
1989《安平六部社聚落與民居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蔡淵洯
1996〈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頁149。
蔡漁
1983〈安平古堡古今談〉,《臺南文化》第二十期,臺南市政府,頁173。
潘朝陽
1986〈臺灣民俗宗教分佈的意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十二期,臺北:臺
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頁170。
1991〈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十九期,
中國地理學會,頁73。
1996〈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二
十五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頁3。
劉縉紳
1991〈臺南安平燈塔〉,《臺南文化》第三十二期,臺南市政府,頁60。
(三)專書
中村孝志
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香。
王志弘、夏鑄九
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王詩琅
2003《清廷臺灣棄留之議-臺灣史論》,臺北:海峽。
安平文教基金會
1999《安平文教基金會創會會刊》,臺南:安平文教基金會。
安平會
2002《望鄉安平》,臺南:安平文教基金會。
安平開臺天后宮編輯委員會
1996《安平開臺天后宮誌》,臺南:安平開臺天后宮。
何世忠、謝進炎
2000《媽祖信仰與神蹟》,臺南:安平開臺天后宮。
2001《鄭成功傳奇的一生》,臺南:世峰。
吳昭明
1999《延平街事件大事紀》,臺北:傳文。
呂理政
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香。
周婉窈
1998《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
周菊香
1992《府城今昔》,臺南:臺南市政府。
林玉茹
1996《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
林勇
1960《臺灣城懷古集》,臺南:興文齋。
1990《臺灣城懷古續集》。
林會承
1995《臺灣傳統建築手冊》,臺北:藝術家。
林滿紅
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林衡道主編
1988《臺灣史》,臺北:眾文。
施雅軒
2003《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
范勝雄
1997《府城叢談》府城文獻研究 ,臺南:日月。
殷允芃等
1995《發現臺灣(上冊)》,臺北:天下。
徐明福等
1996《臺南市古蹟使用調查與評估附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明福、徐福全
1997《臺南市媽祖廟之變遷》,臺南市政府。
高雄港務局
1975《高雄港三十年志》。
1980《安平港新港口開闢工程》。
涂照彥
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
曹永和
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
陳正祥
1993《臺灣地誌》(上冊),臺北:南天。
陳秀俐等
2003《臺南市刊》第四期,臺南市政府。
陳信雄等
2003《大員紀事-十七世紀的臺灣》,臺南:國立成功大學。
陳憲明等
2004《臺灣的地理》,臺北:玉山社。
許淑娟等
1999《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雪姬
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勝彥等
1997《臺灣開發史》,臺北:空大。
程大學
1991《臺灣開發史》,臺北:眾文。
黃美英
1994《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
黃靜宜、王明雪
1995《臺南歷史散步(下)》,臺北:遠流。
湯錦台
2001《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臺北:城邦。
傅朝卿等
1985《安平建築專集》,臺南:尺度傳統/現代建築暨景觀研究室。
傅朝卿等
1999《舊聚落、新相簿-安平古貌攝影集》,臺南: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楊彥杰
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
葉振輝
1985《清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
董芳苑
1996《探討臺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2《澱積與飛揚-臺南市文化事務報告書》,臺南市政府。
潘朝陽
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劉枝萬
1983《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
鄭道聰
1995《安平文化資源巡禮》,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鄭道聰等
2002《安平人》,安平耆老口述歷史暨圖像集(第一輯),臺南:安平文教基金
會。
盧嘉興
1965《鹿耳門地理演變考》,臺北:商務。
鍾淑敏等
1997《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臺北:立虹。
魏英滿
2001《安平映象》,臺南:安平鎮文史工作室。
蘇同炳
1969《臺灣古今談》,臺北:商務。
(四)譯書/ 譯文
Edward Relph 著、謝慶達譯
1998《現代都市地景》,臺北:田園城市。
Zandvliet K.著、江樹生譯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臺北:漢聲。
村上直次郎著、郭輝譯
1970《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村上直次郎著、韓石麟譯1954〈熱蘭遮城築城史話(二)〉,《臺南文化》第三卷第四期,臺南:臺南市文
獻委員會,頁47-48。
陳浩洋著、江秋玲譯
1992《臺灣四百年庶民史》,臺北:自立晚報。
臺灣總督府編纂,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譯
1999《臺灣統治概要》,臺中:大社會。
諾伯舒茲著、王淳隆譯
1977《實存、空間、建築》,臺北:臺隆。
諾伯舒茲著、施植明譯
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五)雜誌
王明蘅
1994〈「臺灣」之愛-保存「臺灣第一街」及促成「安平特定區」全民聯署宣告〉,
《空間雜誌》第六十五期,頁32。
王惠君
1997〈東京的歷史環境保存〉,《空間雜誌》第九十三期,頁84-85。
莊正原
1995〈拆除臺灣第一街〉,《大地地理雜誌》第八十八期,臺北:錦繡,頁89。
黃崑山
1995〈修復古蹟消滅古城-府城欲往何處去〉,《建築師》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頁101。
黃瑞茂
1997〈重塑淡水埔頂的地景風貌〉,《空間雜誌》第九十三期,頁94。
楊仁江
1995〈模糊歷史的都市紋理-從都市發展看府城的文化角色〉,《建築師》第二
十一卷第一期,頁108。
(六)網路資料
昕銳多媒體
www.thinkstudio.com.tw
二、西文部分
Crang,M.
1998《Cultural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
Edward B. Espenshade,Jr.
1993《Goode’s World Atlas》,U.S.A.:Rand McNally。
Relph,E.
1981《Rational Landscapes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London:Croom He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