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武佳瀅
Wu, Chia-Ying
論文名稱: 新自由主義下的高等教育治理-以「我國大學評鑑制度」為例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fter Neoliberalism-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姜添輝
Chiang, Tien-Hui
許殷宏
Hsu, Yin-Hu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大學評鑑治理性高等教育治理新自由主義
英文關鍵詞: university evaluation, governmentality,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neoliberalis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108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新自由主義此概念已成為全球治理與世界經濟體系發展的趨勢,全球化經濟體系持續擴張致使各國家邊界淡化成為緊密連結的經濟體,其中,美國更是強力推進新自由主義為新的普世價值,強化其世界霸權地位與影響力,而我國政策發展則長期受美國的社會論述與經改潮流所影響。新自由主義的治理亦為一種全球治理,形塑經濟、文化、環境與政治治理的政體轉變,其主張分散治理的自由中心以及賦權市場機制,並進一步透過權力運作去領土化,經由生命政治的延伸和市場網絡的計算,生產自我治理的主體,鼓勵個體自我調整與最佳化。
    新自由主義的論述正形塑當代治理理性,控制與影響了高等教育,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由此經歷程度不一的市場化,也就是政府放鬆管制,將市場邏輯導入高等教育之中,一方面提供高等教育消費者更充分的資訊,另一方面則是形成高等教育回應績效責任、表現性、證據導向和品質保證的趨力。再者,大學法明訂教育部為促進各大學之發展,應組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理大學評鑑,並公告其結果,作為學校調整發展之參考,可見大學評鑑制度為我國高等教育治理的主要政策。
    綜觀上述而論,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及文件分析法,探究我國大學評鑑制度的歷史發展脈絡,以梳理新自由主義對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影響,進行大學評鑑制度發展歷程中的治理性分析。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我國大學評鑑制度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從「強制性的績效責任導向」,走向「遠端操控的新公共管理」,最後再轉至「規範性的品質保證」
    二、國家體制的民主化、被治理者的抗拒,以及新自由主義治理技術的引入為我國大學評鑑制度改變之關鍵轉折
    三、我國大學評鑑制度的新自由主義治理為由下而上之草根模式
    四、我國大學評鑑制度的治理形式由「國家控制」調整成「國家監督」,再朝向「自我治理」發展

    In recent years, Neoliberalism is a trend of thought about global 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system. Under the expans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system, the boundaries between nations have been eliminated and become a community of interest. Neoliberalism becomes the universal value through advocato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o promote hegemony. A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in Taiwan. Neoliberal Governance leads the transition about economy, culture, circumstances, and political affairs. The defining features of neoliberalism are laissez-faire economic liberalism, free market capitalism, and reductions in government spending in order to produce the subject of self-government.
    Furthermore, neoliberalism has an influ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deregulate bureaucratic control over educational system. It stands for public service and privatization. Taking part in market competition reconstructs the orders of economy and politics. The concept of bigger market and small but efficient country takes the place of the governance of traditional public systems. It strongly urges the country reexamine the duties and roles. Moreover, accountability becomes the central concept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country sets specific goals for each policy, and estimates the budget based on its goals. Finally, it measures accountability by goals and index. In term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the revised of laws means government devolves more autonomy to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djust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University Act authorize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supervise and audit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Taiwan is the main educational policy of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bove all, Historical study and policy document analysis were adopted as research method. 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Taiwan,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the system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and advocate some proposals for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aiwan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新自由主義 13 第二節 治理性 31 第三節 大學評鑑制度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71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5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7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強制性的績效導向 79 第二節 遠端操控的新公共管理 96 第三節 規範性的品質保證 124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結論 169 第二節 建議 174 參考文獻 179 中文部分 179 西文部分 203

    一、中文文獻
    大學法(1948年,1月12日)。
    大學法(1994年,12月13日)。
    大學校務評鑑資訊網(2005)。計畫簡介。取自http://ua.twaea.org.tw/intro/intro1.htm#
    大學評鑑辦法(2007年,8月5日)。
    中央社(2017年2月8日)。大學系所評鑑 教育部規畫停辦。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2085018.aspx
    中央社(2017年2月8日)。簡化5成訪視評鑑!教育部今年起停辦「大學系所評鑑」。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1056
    毛郁雯(2000)。大學實施「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一蓉(2009)。新自由主義影響下之美國高等教育法人化趨勢探討及其對台灣之啟示-批判教學論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王乃玉(2013)。臺中市社區大學評鑑制度及指標建立之研究-以績效管理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第三部門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令宜、吳清山(2010)。我國推動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48,1-18。
    王如哲(2004)。高等教育評鑑:英國1996年大學研究評鑑作業的回顧與啟示。教育資料集刊,29,309-326。
    王如哲(2008)。國際大學研究績效評鑑。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明源(2001)。大學校務評鑑之實施與發展。國民教育,18,1-32。
    王俊秀(2015)。通識評鑑的典範轉移:參與觀察報告。評鑑雙月刊,56,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7/01/6374.aspx
    王保進(1997)。大學教育評鑑之內涵分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161-217頁)。臺北市:五南。
    王保進(2006)。以品質保證為目標的美國高等教育認可制度。評鑑雙月刊,2,47-50。
    王保進(2007)。英國研究品質評鑑結果之實證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0(1),51-75。
    王保進(2008)。系所評鑑如何評鑑「畢業生表現」。評鑑雙月刊,15,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9/01/724.aspx
    王保進(2011)。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之後設評鑑:評鑑報告內容分析。評鑑雙月刊,29,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1/01/3905.aspx
    王保進(2012)。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的重點與準備方向。評鑑雙月刊,36,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3/01/5528.aspx
    王彩鸝(2011年12月23日)。大學校務評鑑 3校沒過。聯合晚報,A5。
    王梅玲(2005)。大學研究評鑑與引文分析應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1(1),5-13。
    王賀白(1998)。政治理性的批判與重建(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王瑞壎(2009)。美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臺灣評鑑協會。
    世界日報(2017年7月15日)。1987年7月15日:台灣解除戒嚴。取自https://www.worldjournal.com/5071273/article-歷史上的今天-1987年7月15日台灣解除戒嚴/
    白滌清(2012)。從全面品質管理實務談淡江大學自我評鑑作法。評鑑雙月刊,39,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9/01/5856.aspx
    江曉林(2010)。大學評鑑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以相似性分析為方法論(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江東亮(2015)。大學評鑑面臨的三大議題。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11/01/6436.aspx
    江東亮(2018)。臺灣高教發展路上的高教評鑑。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8/01/01/6891.aspx
    江彰吉(2012)。100年度校務評鑑圓滿落幕。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7/01/5821.aspx
    自由時報(2011年7月30日)。首例 銘傳大學校務免評鑑。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512440
    沈育如(2012年6月28日)。康寧大學 教學與學習資源 評鑑未過。聯合報,AA4。
    行政院(2002年)。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取自https://www.teg.org.tw/files/events/2002.05.31.pdf
    池俊吉(2011)。大學校院推動學習成效為本教育應有之認知與作為。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9/01/4825.aspx
    池俊吉(2013)。我國大學自我評鑑發展與運用探析。高教評鑑與發展,7(2),37-62。
    池俊吉(2015)。大學暨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政策說明會紀實。評鑑雙月刊,53,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1/01/6281.aspx
    朱麗玲(2017)。治理與自理交織的專業發展探索-一位校長的敘說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台南市。
    朴性柱(2009)。韓國大學評鑑制度研究-以韓國大學教育協議會之評鑑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研究所,台北市。
    台灣教會公報(2011年3月14日)。重視教會高等教育 作育英才。取自https://tcnn.org.tw/archives/15632
    民眾日報(2013年5月31日)。教育部推大學自辦評鑑4校經驗分享。取自http://www.nsysu.edu.tw/p/404-1000-77784.php?Lang=zh-tw
    何佳郡、陳慧蓉(2013)。103年度系所評鑑指標修訂釋疑與建議準備方向。評鑑雙月刊,45,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9/01/6049.aspx
    何卓飛(1997)。兩岸大學評鑑制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新北市。
    余竹郁(2006)。大學分類與評鑑—以英國高等教育評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余祥(2017年2月14日)。教育部停辦系所評鑑等於鬆綁?學者:別傻了!。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14004459-260405?chdtv
    吳文月(2004)。英國「大學研究評鑑」(RAE)制度之研究及其對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所國語文教育學碩士班,台南市。
    吳明清(1995)。教育方案評鑑模式及其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4,44-48。
    吳明錡(2006)。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研究: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 Q. Patton)。臺北市:漢文。
    吳政穎(2018)。澳洲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南投縣。
    吳健禎(2015)。華盛頓共識在巴西的實施 : 從卡多索到盧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台北市。
    吳清山(2009)。高等教育評鑑議題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王令宜(2008)。從認可評鑑走向品質保證。評鑑雙月刊,16,9-12。
    吳清山、王令宜(2012)。高等教育評鑑沿革。載於吳清山、王令宜、成永裕、池俊吉、曾淑惠、蔡明月、…姜麗娟合著,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與實務(pp. 1-16)。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吳清山、林天佑(1999)。教育名詞:教育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66。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黃旭鈞、高家斌、賴協志、朱家賢、張壹婷(2008)。芬蘭與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發展之研究及其對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之啓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6-2413-H-133-002)。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吳朝聖(2010)。傅柯對治理性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呂慧芳(2004)。績效評估運用在大學評鑑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臺北市。
    李丁權(2006)。日本的大學評鑑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李芊慧(2003)。台灣一般大學校院分類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佳殷(2009)。大學院校評鑑委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李峙皞(2012)。「自由」的再詮釋:格林思想及其時代(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台北市。
    李慶南(2017)。學術自由下大學評鑑制度的建構與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台南市。
    私立大學校院整體發展獎助及補助審核作業原則(2006年,3月10日)。
    卓雅苹(2014)。從貧窮、犯罪與社會排除論少年犯罪問題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
    卓新惠(2007)。大學評鑑量化指標之多準則決策(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桃園縣。
    周昌弘(2009)。談大學評鑑。評鑑雙月刊,20,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9/07/01/1638.aspx
    周欣和(2011)。建構大學系所評鑑之參考維度模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所),台北市。
    周羿均(2017)。我國大學評鑑政策之論述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生傳(1979)。我國大學教育革新途徑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高等教育(185-400頁)。臺北市:偉文圖書。
    林劭仁(2008)。教育評鑑:標準的發展與探索。台北市:心理
    林劭仁(2017)。如何準備校務評鑑──第二週期評鑑主軸與執行原則。評鑑雙月刊,66,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7/03/01/6711.aspx
    林劭仁(2018)。106年度上半年大學校務評鑑結果分析。評鑑雙月刊,71,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8/01/01/6889.aspx
    林劭仁(2019)。大學系所委託辦理品質保證之變革: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委辦方案與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的主要差異。評鑑雙月刊,77,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9/01/01/7078.aspx
    林沛晶(2016)。我國大學評鑑法制之論析 -以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碩士班,台北市。
    林佳惠(2011)。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評鑑機制與指標之評估—以新北市個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明昱(2009)。新自由主義與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
    林亮雯(2013)。教育學門大學教師對SSCI學術評鑑制度之認識與回應(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林信耀(2014)。我國大學校院系所評鑑結果之效度檢核與改進研究-以政治學門評鑑報告之內容分析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奕成(2009)。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從一、吳明錡(2015)。從大學通識教育評鑑看大學的自願性服從。評鑑雙月刊,56,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7/01/6373.aspx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林稚維(2002)。Ruth Jonathan倫理自由主義在教育上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2004a)。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注意事項。取自https://ap2.pccu.edu.tw/selfevaluate/html/info-docs/3_參考資訊/3_1填表注意事項.doc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2004b)。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評鑑手冊。取自https://ap2.pccu.edu.tw/selfevaluate/html/info-docs/3_%E5%8F%83%E8%80%83%E8%B3%87%E8%A8%8A/3_1%E5%A1%AB%E8%A1%A8%E6%B3%A8%E6%84%8F%E4%BA%8B%E9%A0%85.doc
    金玉堅(2003)。我國科技教育政策脈絡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班,新竹市。
    David, H.、侯永琪(2010)。學習成效評估之國際發展。評鑑雙月刊,27。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9/01/3341.aspx
    侯永琪(2012a)。品質保證跨國發展與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載於吳清山、王令宜、成永裕、池俊吉、曾淑惠、蔡明月、…姜麗娟合著,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與實務(151-179頁)。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侯永琪(2012b)。國際化與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構之品質保證機制建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8),28-29。
    侯辰虹(2008)。大學教學評鑑對提升教師教學品質之研究-以95年教育學門評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姚守芬(2013)。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三星集團的「再」崛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姜添輝(2012)。全球化對國家角色的影響:1997~2007年英國新工黨政府教改路線的剖析。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12(1),1-42。
    姜添輝(2015)。臺灣高等教育政策依循新自由主義的現象與缺失。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15(2),131-165。
    姜麗娟(2006)。英格蘭與蘇格蘭高等教育外部品質保證制度發展近況:以QAA機構審議為例。比較教育,61,103-137。
    施旦旦(2019)。從「居委會大媽」到「社區工作者」: 國家治理性在城市社區(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市。
    洪亞敏(2006)。以平衡計分卡觀點評估私立大學經營績效之研究—以桃園縣某私立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紀秀明(2011)。科技大學評鑑驗證模式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夏傳位(2015)。台灣的新自由主義轉向:發展型國家的變異與挑戰(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新竹市。
    徐亦甫(2018)。兩種土地掠奪體制:台灣反迫遷運動的困境與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市。
    徐遐生(2005年10月25日)。《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 後年評量應以學術為準。聯合報,A15。
    秦夢群(1998)。台灣大學評鑑制度的分析與檢討。載於胡悅倫(主編),海峽兩岸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pp107-133)。台北:師大書苑。
    翁淑珍(2008)。從柏拉圖的知德合一談台灣的大學評鑑指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捐助及組織章程(2006年,9月11日)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九十五年度。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1013203471.doc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7)。2007年報。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4215531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8)。2008年報。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5510153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a)。100年度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9839&ctNode=1370&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b)。2010年報。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146135317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c)。98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23,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1/01/2268.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d)。98年度下半年大學校院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26,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7/01/3089.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2)。100年度下半年大學校務評鑑結果公布。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7/01/5823.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4a)。103 年度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結果審查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5535&ctNode=2056&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4b)。善用評鑑機制 開創特色大學。評鑑雙月刊,48,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03/01/6125.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4c)。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會改選 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出任第四屆董事長。評鑑雙月刊,51,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09/01/6236.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4d)。評鑑雙月刊第52期目錄。評鑑雙月刊,52,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11/01/6243.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5a)。103年度上半年大學通識教育及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53,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1/01/6278.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5b)。從系所評鑑到自我評鑑。評鑑雙月刊,53,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1/01/6277.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5c)。評鑑雙月刊第54期目錄。評鑑雙月刊,54,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04.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6)。106 年度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6025&ctNode=2126&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8a)。106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校務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71,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8/01/01/6888.aspx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8b)。大專校院委託辦理品質保證認定計畫(108 年度適用)。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88291126294.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9)。大專校院自辦品質保證認定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9131925440.pdf
    馬扶風(2018)。我國與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南投縣。
    馬麗莎(2005)。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之知識產業績效評估模式-以大學評鑑系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高教技職簡訊(2013年5月31日)。系所評鑑全數過關,教學卓越績效亮麗-訪逢甲大學校長張保隆談教學品保。取自http://www.nsysu.edu.tw/p/404-1000-77784.php?Lang=zh-tw
    高景仲(2003)。全球不平等與新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台南市。
    高詩雯(2018)。「失聲」的師生?——大學退場過程中第一線當事者的主觀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教育基本法(1999年,6月23日)
    教育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84,c1311-1.php?Lang=zh-tw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0年版。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856,c1310-1.php
    教育部(2002)。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1年版。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857,c1310-1.php

    教育部(2005)。教育部94年度施政計畫。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1/relfile/6312/6890/8c32e173-742f-44c7-86e6-3b8bd50539f3.doc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5/pta_2189_2524507_39227.pdf
    教育部(2015)。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取自https://heitoplus.edu.tw/upload/download1fs1160401580342156.pdf
    教育部(2016)。大專校院試辦創新計畫。取自https://heitoplus.edu.tw/images/files/2.pdf
    教育部高教司(1993)。大學校院教育評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高教司(1996)。教育部大學教育評鑑計畫草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大專校院概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18)。教育統計簡訊。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7%E5%AD%B8%E5%B9%B4%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5%AD%B8%E7%94%9F%E9%A1%9E%E4%B8%BB%E8%A6%81%E7%B5%B1%E8%A8%88%E6%8C%87%E6%A8%99%E6%A6%82%E6%B3%81.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9)。教育統計簡訊。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7%E5%AD%B8%E5%B9%B4%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5%AD%B8%E7%94%9F%E9%A1%9E%E4%B8%BB%E8%A6%81%E7%B5%B1%E8%A8%88%E6%8C%87%E6%A8%99%E6%A6%82%E6%B3%81.pdf
    教育部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2012年7月17日)。
    教育資料文摘(1992)。國立大學中程校務發展計劃審查結果出爐。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自主辦理系所品質保證要點(107年,1月4日)。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8年12月21日,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107年度施政計畫(核定版)。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67F7386F4F46A31
    張宏育(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形塑的治理性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張宏法(2009年12月4日)。教授忙應付評鑑 無暇備課。聯合報,A2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郭昭佑(2012)。大學研究中心現況調查、評鑑可行方案及指標建構之研究。高教評鑑,特刊S,63-87。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pp. 25-50)。高雄市:麗文。
    陳君侃(2015)。自我評鑑與教學品質保證之鏈結:長庚大學經驗。評鑑雙月刊,53,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1/01/6283.aspx
    陳佩英、卯靜儒(2010)。落實教育品質和平等的績效責任制:美國NCLB法的挑戰與回應。當代教育研究,18(3),1-47
    陳孟婷(2013)。我國大學校務自我評鑑機制實施現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陳怡靜(2011年7月29日)。首例 銘傳大學校務免評鑑。聯合報,AA4.
    陳俊生(2010)。教育改革論述中的教師主體建構及其身分認同之探究─後結構主義取向(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陳信翰(2007)。我國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陳姿吟(2005)。ISO/IWA2國際教育品質管理系統應用於我國大學評鑑標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陳映璇(2009)。科技大學評鑑委員專業知能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陳昱瑾(2013)。以系統思考探討大學評鑑制度對大學教育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陳炯廷(2015)。退場之外:1990年代以來教育部處理私校危機的三種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陳振遠(2009年12月5日)。評鑑已整併 減輕教師負擔。聯合報,A23。
    陳曼玲(2009)。系所評鑑「教學」 vs. 五年五百億「研究」 專訪大學評鑑推手-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評鑑雙月刊,20,取自http://knufa.weebly.com/23416348993541337969228262219633499/first-post
    陳曼玲(2010)。降低評鑑效用 回歸評鑑本質-專訪教育部技職司長林騰蛟。評鑑雙月刊,26,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7/01/3074.aspx
    陳曼玲(2013)。全球最大品保組織年會吸睛 引領各國提升大學評鑑品質。評鑑雙月刊,43,5-6。
    陳曼玲(2014)。談系所評鑑陳德華:建立大學系所品質保證認可新制度。評鑑雙月刊,1,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10/17/22.aspx
    陳曼玲(2015)。重構高等教育版圖 楊弘敦提醒大學朝專業化轉型。評鑑雙月刊,54,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05.aspx
    陳曼玲(2017)。黃榮村籲修法 末端管控一流大學 免受校務評鑑。評鑑雙月刊,69,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7/09/01/6817.aspx
    陳智華(2010年12月10日)。學生學習成效 大學評鑑新指標。聯合報,AA6版。
    陳琦媛(2007)。我國公立大學教師教學評鑑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漢強(1997)。大學評鑑。臺北:五南。
    陳儀綸(2005)。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陳蕙均(2009)。我國科技大學評鑑後續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陳靜雲(2013)。新自由主義與台灣私有化政策-新制度學派理念觀點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曾秀梓(2009)。我國大學評鑑制度設計與實務運作之分析~以95年度大學評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心理出版社。
    曾淑惠(2014)。建立大學教職員的評鑑能力。評鑑雙月刊,51,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09/01/6222.aspx
    曾淑惠、阮淑萍(2014)。自辦外部評鑑的重要議題:對內部人員評鑑倫理之提醒。評鑑雙月刊,52,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11/01/6250.aspx
    湯維玲(2012)。美國「無落後兒童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之小學課 程與教學變革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3,47-80。
    程盈迪(2009)。台北市社區大學評鑑機制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新北市。
    黃子璀(2015)。新自由主義與日本郵政民營化 -兼論對台灣郵政改革的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嘉義縣。
    黃昆輝(2002)。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
    黃建松(2017)。國中體育教師教學自主權之探究-從傅柯治理性觀點論述(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台南市。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 心理。
    黃聖凱(2000)。大學評鑑指標選取模式之建構-考慮外部競爭環境與模糊群體決策之情況(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桃園縣。
    黃嘉雄(2004)。課程評鑑概念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9,209-224。
    黃榮村(2015)。高教在壓力下的轉型與評鑑。評鑑雙月刊,54,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06.aspx
    楊世芳(2001)。知識管理與學校整體校務發展績效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楊玉惠(2003)。大學學門評鑑制度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國賜(2006)高等教育的藍海策略:明確定位、有效治理。高等教育,1(1),1-23。
    楊國賜(2010)。談評鑑委員的角色與晤談技巧。評鑑雙月刊,25,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5/01/2845.aspx
    楊朝祥(2007)。台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取自https://www.npf.org.tw/2/1733?County=%25E9%25AB%2598%25E9%259B%2584%25E5%25B8%2582&site=
    楊瑩(2005)。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臺灣教育,632,13-20。
    楊瑩(2008)。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
    楊瑩(2010)。兩岸四地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楊瑩(2011)。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量重點的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評鑑雙月刊,30,27-34。
    楊瑩(2013)。英國QAA:從機構審核轉為機構檢視。評鑑雙月刊,42,10-15。
    萬毓澤(2005)。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起源與矛盾:批判實在論的馬克思主義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市。
    葉昱岑(2007)。我國大學評鑑政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詹志禹(2015)。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評鑑雙月刊,54,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18.aspx
    廖鴻裕(2001)。中英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南投縣。
    管倖生(2010)。設計研究方法。新北市:全華圖書。
    臺北醫學大學秘書處(2011)。臺北醫學大學100年校務評鑑結果公告。取自http://ismart.tmu.edu.tw/files/11-1004-721.php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維琪(2010)。評鑑觀念的轉變-從投入到產出。評鑑雙月刊,25,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5/01/2831.aspx
    劉秀曦(2008)。英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
    歐用生(199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莘妤(2010)。從教師觀點探討大學評鑑指標的滿意度與重要性-以高科大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所,高雄市。
    蔡惠如(2004)。大學教師對系所自我評鑑之調查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新北市。
    蔣佳璘(2012年7月4日)。大學校務評鑑 逢甲獲績優肯定。聯合報,B6。
    鄭立輝(2001)。臺灣地區實施大學評鑑制度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憲法(1947年,1月1日)。
    盧思妤(2009)。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後設評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
    蕭力偉(2018)。發展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化交織的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以台灣高鐵建設與開發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北市。
    蕭介夫(2014)。從評鑑看大學自我品保機制的建立。評鑑雙月刊,48,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03/01/6126.aspx
    蕭文宇(2010)。建置大學評鑑整合系統-應用商業智慧技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蕭玉真(2011)。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淺談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5/01/4374.aspx
    蕭明德(2011)。大學評鑑對提升我國軍事校院教育品質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蕭嘉倫(2015)。從自然權利到權利的承認:格林政治思想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高雄市。
    蕭顯勝、顏君玲(2013)。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圓滿完成 臺師大將朝系所標竿學習邁進。評鑑雙月刊,41,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1/01/5910.aspx
    賴思妤(2011)。徵收(變更)農地供做工業區之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新北市。
    賴德仁(2014)。中山醫學大學經驗分享:如何建立自我品質保證機制。評鑑雙月刊,48,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03/01/6127.aspx
    賴麗芳(2016)。性平治理與友善校園:兒少保護主義的含蓄政治(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桃園縣。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戴曉霞(2005)。大學評鑑的興起、模式與問題。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545-558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第三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富穎(2013)。台灣與日本國立大學評鑑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南投縣。
    謝錦雯(2004)。國小教科書政策之研究:以以薩‧柏林兩種自由為主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鍾瑟君(2012)。大學系所評鑑政策之研究:歷史制度論之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台中市。
    經濟日報(2004年5月31日)。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 謀定後動。經濟日報,70。
    聯合報(1991年10月28日)。大學評鑑成績保密 評給誰看﹖以往重人情、報喜不報憂 現在想改進、賞罰要分明。聯合報,O3。
    聯合報(1992年7月21日)。檢討教育部的大學評鑑。聯合報,O2。
    聯合報(1992年11月12日)。大學評鑑 學術團體代勞 教部試辦 83年將公布結果。聯合報,O4。
    聯合報(1994年1月14日)。國立大學評鑑 清大居首台大研究質量均優 政大推廣服務較優 初評已送各校參考 預算編列將做參考。聯合報,O6。
    聯合報(1994年6月2日)。大學評鑑 只有建議沒有評比。聯合報,O5。
    聯合報(1994年12月19日)。師範學校 有聲音要講出來 郭為藩指多重師資培育管道是趨勢 不認為是改革的障礙。聯合報,O6。
    聯合報(1994年12月19日)。校務發展白皮書 台大草稿完成五年內不再擴充大學部 夜間部定位為在職人員進修學程。聯合報,O6。
    聯合報(1994年12月23日)。評教育部落實大學自主的兩項政策構想、賞罰要分明。聯合報,O2。
    聯合報(1995年2月11日)。私大評鑑 文大八項指標落後。聯合報,O3。
    聯合報(1997年6月4日)。下學年起 大學自我評鑑外部評鑑 已委託學者規畫指標 由工科開始做。聯合報,O3。
    聯合報(1997年6月5日)。靜宜:教育品質評鑑才重要 師大:像拿橘子和蘋果相比。聯合報,O6。
    聯合報(1997年7月17日)。大學綜合評鑑 11月展開服務、行政首度納入四項指標 軍警校院加入評鑑。聯合報,19。
    聯合報(1998年6月7日)。大學 隨評鑑而進步 隨評比而流俗。聯合報,I5。
    聯合報(2001年8月5日)。大學自我評鑑 教部 補助80萬元各校應提列相當金額配合款 即起受理申請 下月廿日截止。聯合報,O6。
    聯合報(2005年10月10日)。5年500億 台大成大拿最多同列「一流潛力大學」 每年分得30億與17億 清大、交大 發展「頂尖研究中心」 兩校共得18億。聯合報,A6。
    聯合報(2006年2月15日)。「實地訪視評鑑」時間將從2天延長為4天。聯合報,C7。
    聯合報(2011年12月24日)。大學校務評鑑出爐 3校未過關。聯合報,AA4。
    聯合晚報(1994年6月2日)。台大研究質量均優 政大推廣服務較優 初評已送各校參考 預算編列將做參考。聯合晚報,O5。
    聯合晚報(1998年1月9日)。辦學不力 教部不給獎助 打破數人頭給錢制 這學年中國醫藥學院沒拿到半毛錢。聯合晚報,O4。
    聯合晚報(1998年6月3日)。不同行動者依其自身價值理念和利益需求創造問題,遊說政府採取必要的行動。聯合晚報,O3。
    聯合晚報(2004年7月14日)。招生41萬 出生21萬。聯合晚報,4。
    簡慧珍(2012年7月20日)。彰師大評鑑通過 張惠博圓滿卸任。聯合報,B2。
    魏利祝(2007)。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產業化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台北市。
    嚴文廷(2010年2月2日)。明年大學校務評鑑 影響私校獎補助 衝擊大學的招生。聯合晚報,A2。
    蘇建勳(2002)。全球化下歐美與台灣社會的教育改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蘇雅穎(2005)。由福利國家轉向新自由主義-高等教育經費政策轉變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蘇錦麗(200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美國認可制之自願性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評鑑雙月刊,16,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11/01/766.aspx
    蘇錦麗(2015)。校務評鑑與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 如何檢視大學教師評鑑制度。評鑑雙月刊,55,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5/01/6339.aspx
    蘇錦麗(2015)。解讀103年度上半年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結果。評鑑雙月刊,53,取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1/01/6279.aspx
    蘇錦麗、黃曙東(2015)。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國際發展趨勢及對我國之啟示。載於蘇錦麗(主編),高等教育機構品質保證制度與實踐:國際觀與本土觀(pp. 475-515)。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蘇錦麗、黃曙東(2017)。美國認可制2.0世代的來臨──美國認可制的近期發展與重要變革。評鑑雙月刊,66,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7/03/01/6720.aspx
    蘇錦麗、詹惠雪(2006)。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新發展:QAA機構審議的作法。教育研究與發展,2(1),173-205。
    鐘梅雪(2006)。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之高等教育績效評估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二、英文文獻
    Alkin, F. (1990). Debates 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Apple, M. W. (2001). Comparing neoliberal projects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37 (4), 406-423.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Beck, U. 2006. Cosmopolitan Vision. Malden, MA: Polity.
    Becker, G. (1964). Human Capita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geron, S. (2008). Shape‐shifting neoliberalism and World Bank education policy: a response to Steven Klees.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6(4), 349-353.
    Block, D., Gray, J., & Holborow, M. (2012). Neoliberalism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New York, NY: Routledge.
    Boulmetis, J., & Dutwin, P. (2000). The ABCs of Evaluation: Timeless techniques for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own, W. (2015). Undoing the demos: Neoliberalism’s stealth revolution. New York: Zone Books.
    Buchanan, J. M., & Tullock, G. (1962). The calculus of consent (Vol. 3).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urchell, G. (1993). Liberal government and techniques of the self. Economy and society, 22(3), 267-282.
    Burton-Jones, A. (1999). Knowledge capitalism : business, work,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economy. Oxford [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noy, M. & Rhoten, D. (2002). What does globalization mean for educational change? A comparative approach.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46(1) 1-9.
    Chiang, T. H. (2014a). Globalization, market logic, the state and the resettl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12, 3-24.
    Chiang, T. H. (2014b). Pursuing ideology or conforming reality: Why does education shift its function from equity to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P. Calogiannakis, K. Karras, C. C. Wolhuter, T. H. Chiang, & M. Tendo (Eds.), Crisis in education: Modern trends and issues (pp. 31-44). Nicosia, Cyprus: HM Studies.
    Cisney, V., & Morar, N.(2015). BIower: Foucault and Beyon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n. d.). Glossary of key terms in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October 7, 2018, from http://www.chea.org/international/inter_glossary01.html
    Dean, R. (1989). Corporatisation and Privatis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Issues, Wellington: Electrocorp.
    Dean, M. (2010). Govern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2nd ed.). London: SAGE.
    Donald, J. G. (1984). Quality indices for faculty 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9, 41-52.
    Eaton, J. S. (2012). An overview of U.S.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ea.org/sites/default/files/other-content/Overview%20of%20US%20Accreditation%202015.pdf
    European Commission. (2006). Evaluation indicator. Retrieved from http://ec.europa.eu/europeaid/evaluation/methodology/methods/mth_ind_en.htm
    Fairclough, N. (2004).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imyar, O. (2008). Using governmentality as a conceptual tool in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Educate, special issue, 3-18.
    Fitzsimons, P. (2002). Neoliberalism and education: The Autonomous Chooser. produced by ICAAP, ISSN:1524-6345. Retrieved October 12, 2017 from: http://radicalpedagogy.icaap.org/content/issue4_2/04_fitzsimons.html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A.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Pa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8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In C.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pp. 183-193).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84).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P. Rabinow (ed.), The Foucault reader (pp. 76-100). New York: Pa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88) Politics and reason. In Kritzman, L. (Ed.)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London: Rouledge.
    Foucault, M. (199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R. Hurley, Tra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91) Governmentality. In Burchell, G., Gordon, C. and Miller, P.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 Rationalitiy,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Foucault, M. (1997) The ethics of concern for self as a practice of freedom, In Rabinow, P.(Ed.),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New York: The New Press.
    Foucault, M. (2000).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J. D. Faubion (ed.), Power ( R. Hurley and others. Trans.) (pp. 326-348). New York, NY: New Press.
    Foucault, M. (2007).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G. Burchell, Tra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Foucault, M. (2008). Birth of biopolitics. (G. Burchell, Trans). New York: Picador.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2004).
    Fukuyama, Francis (2006): 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 Democracy, Power and the Neoconservative Legacy.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Milton (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iedman, Milton (1980). Free to Choos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Gamble, A. (1988). The Free Economy and the Strong State: The Politics of Thatcheri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Giddens, Anthony (1991).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Polity Press. Cambridge.
    Giddens, A. (1997). Sociology.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Giddens, A. (2000). 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 Polity Press: Cambridge, UK.
    Gillies, D. (2008). Developing governmentality: Conduct³ and education policy.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3 (4), 415-427.
    Giroux, H. A. (2009). Neoliberalism, youth, and the leas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 D. Hill & R. Kumar (Eds.), Global Neoliberalism and educ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pp. 30–53). New York: Routledge.
    Giroux, H. & Giroux, S. (2006). Challenging Neoliberalism's New World Order: The Promise of Critical Pedagogy, Cultural Studeis.6(21), 21-32
    Gordon, C. (1991). Governmental rationality: An introduction. In G. Burchell, C. Gordon &;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pp. 1-51).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iswold, D. (2000). The blessings and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rld Peace, 17(3), 3-22.
    Gronlund, N. (197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2nd ed). Macmillan, New York
    Guskey, T.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homas R. Guskey ; foreword by Dennis Sparks. Thousand Oaks, Calif: Corwin Press.
    HEFCE (2005).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Bristol, RI: HEFCE.
    HEFCE (2013a).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ref.ac.uk/
    HEFCE (2013b). UK Research partnership investment fund 2012-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hefce.ac.uk/whatwedo/rsrch/howfundr/ukresearchpartnershipinvestmentfund20122015/
    HEFCE (2013c). Fund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for 2013-14: HEFCE grant letter from B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hefce.ac.uk/news/newsarchive/2013/name,76313,en.html
    Hill, D. (1997).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ethnic diversity. Cross Curricular Contexts, Themes and Dimensions in Primary Schools, 4, 214.
    Hill, D. (2001). Equality, ideology and education policy. Schooling and equality: Fact, concept and policy, 7-34.
    Hill, D., & Rosskam, E. (Eds.). (2009). The developing world and state education: Neoliberal depredation and egalitarian alternatives. Routledge.
    Hill, D., & Kumar, R. (Eds.). (2012). Global neoliberalism and educ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Routledge.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Harvey, David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yek, F. A. (2007). The road to serfdom. Chicago, IL: The Chicago University
    Held, D., & McGrew, A.(Eds.). (2003).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Debat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use, E. R. (1993).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ocial impact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Newbury Park, CA.: Sage.
    Jardim, F. (2013). A brief genealogy of governmentality studies: The Foucault effect and its developments. An interview with Colin Gordon. Educ. Pesqui. (online), 39(4), 1067-1087.
    Kaur, M. (1999). Globalization and women: Some likely consequences. In R. M. Sethi (Ed.), Globalization, culture and women’s development (pp. 119-128). Jaipur, India: Rawat.
    Kells, H. R. (1992). Self-egul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on collaborative systems of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 London, England: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
    Kells, H. R. (1983). Self-study process: A guide for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Kells, H. R. (1995). Self-study processes: A guide to self-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Phoenix, AZ: Oryx.
    Keynes, John Maynard (1926), The End of Laissez Faire, London: Hogarth Press.
    Keynes, John Maynard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Kirst, M. W. (2000). Accountability: Implications for state and local policymakers. In G. F. Madaus, D. L. Stufflebeam, & T. Kellaghan (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 ed., pp. 319-340).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Kotz, David M. (2000). AThe State, Globalization, and 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R. Albritton, M. Itoh, R. Westra, and A. Zuege (eds.). 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at the Year 2000. New York: MacMillan/St. Martins, forthcoming.
    Kristol, Irving (1983): Reflections of a Neoconservative: Looking Back, Looking Ahead. New York: Basic Books.
    Larner, W. and Walters, W. (2004). Global Governmentality: Governinginternational spaces. London: Routledge.
    Lemke, T. (2001).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Michel Foucault’s lecture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on neo-liberal governmentality. Economy and Society 30 (2), 190-207.
    Lemke, T. (2009). An indigestible meal? 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and state theory. In M. A. Peters, A. C. Besley, M. Osslen, S. Maurer, &; S. Weber (Eds.), Governmentality studies in education (pp. 35-54). Boston: Sense Publisher.
    Lemke, T. (2012). 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and Critique. Boulder, CO: Paradigm Publishers.
    Levin, J. S. (2001). Globaliz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 strategies for chang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st ed.). New York: Palgrave.
    Lieblich, A., Mashiach, R. T.,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Sage.
    Lim, D. (2001).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shgate.
    Lipman, P. (2001). Bush’s education plan, globalis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race. Cultural Logic, 4, 1. Retrieved from http://eserver.org/clogic/4-1/lipman.html
    Lucas, RE. (1988). On the mechanis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 3–22.
    MacIntyre, A. (1981). The nature of virtues. The Hastings Center Report, 11(2), 27–34.
    Madaus, G. F., & Stufflebeam, D. L. (2000). Program evaluation: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 G. F. Madaus, D. L. Stufflebeam, & T. Kellaghan (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 ed., pp. 3-18).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Mathison, S., & Ross, E. W. (2002). The hegemony of accountability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orkplace: A Journal for Academic Labor, 5(1), 11-42.
    Mrak, M. (2000). Globalization: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ess fo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UNIDO.
    Miller, P. and Rose, N. (2008). Governing the present: Administering economic, social and personal life.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Mirowski, P. (2009). Defining neoliberalism. The road from Mont Pèlerin: The making of the neoliberal thought collec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rowski, Philip(2013). Never Let a Serious Crisis Go to Waste. New York: Verso
    Mises, Ludwig von (1962): The Free and Prosperous Commonwealth: An Exposition of the Ideas of Classical Liberalism. Princeton, New Jersey: Van Nostrand.
    Morley, L. (2003). Quality and power in higher education. Berkshire, England: SRHE &; Open University Press.
    Nadesan, M. (2008). Governmentality, Biopower and Everyday Life. Abingdon: Routledge.
    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The Organisation.
    Olssen, M. (2009). Governmentality and subjectivity: Practices of self as arts of self-government. In M. A. Peters, A. C. Besley, M. Olssen, S. Maurer & S. Weber (Eds.), Governmentality studies in education (pp. 77-93). Rotterdam, NL: Sense Publishers.
    Olssen, M. (2004) Neoliberalism, Globalization, democracy: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2(2), 231-275
    Olssen, M, Peters, MA (2005) Neoliberalism,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From the free market to knowledge capitalism.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3), 313–345.
    Olssen, M., Codd, J. and O’Neill, Anne-Marie (2004). Education policy: Globalization,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 London, England: Sage.
    Overbeek, H. & Appeldoorn, B. (2012). Neoliberalism in Crisis. Basingstoke: Palgrav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a). “neo-liberal”; i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ck, J. & Tickell, A. (2002). Neoliberalizing space. Antipode 34(3), pp. 380-404
    Pereira, D., Flores, M. A., & Niklasson, L. (2016). Assessment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1(7), 1008-1032.
    Peters, M.A. (2001)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onstruction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owards a critiqu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2 (1), 1-22.
    Peters, M. A. (2011). Neoliberalism and after?: Education, social policy, and the crisis of western capitalism. New York: Peter Lang.
    Peters, M., & Olssen, M. (2011). Neoliberalism, higher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capitalism. In M. Peters (Ed.), Neoliberalism and after? Education, social policy and the crisis of western capitalism (pp. 41–74). New York, NY: Peter Lang.
    Philippe Chavallier、蕭旭智 (2010)。規訓權力與生命政治之際的司法權利:傅柯的矛盾。文化研究,11,168-174。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lehwe, D. (2009). Introduction. In P. Mirowski & D. Plehwe (Eds.), The road from Mont Pèlerin: The making of the neoliberal thought collective (pp. 1–4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opkewitz, T. S. (1998). Struggling for the soul: 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orfilio, B., & Malott, C. (Eds.). (2008). The destructive path of neoliberalism: An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 of education (Vol. 23). Sense Pub.
    RAE (2005). Guidance to Panels, Janu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rae.ac.uk/
    RAE (2008). Quality Profile. Retrieved from http://www.rae.ac.uk/
    Reza, M., Fakhteh, E., &; Mahbobeh, A. (2012). Internal Evaluation: Appropriate strategic for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in departments at universities(the case of Ira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69, 719-728. doi: 10.1016/j.sbspro.2012.11.466
    Ritzer, George (2007). The Globalization of Nothing. Thousand Oaks & London & New Delhi: Pine Forge Press
    Romer, PM. (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5): 1002–1037.
    Romer, PM. (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71–102.
    Romer, PM. (1994). The origins of endogamous growth.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 3–22.
    Rose, N. (1999). Powers of freedom: Reframing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e, N., &; Miller, P. (1992). Political power beyond the state: Problematics of government.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3(2), 172-205.
    Rothstein, H., Huber, M.P., & Gaskell, G. (2006). A theory of risk colonization: The spiralling regulatory logics of societal and institutional risk. Economy and Society, 35 (1). pp. 91-112.
    Roberts, R., & Peters, M. (2008). Neoliberalism,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Sassen, S. (2007).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W.W. Norton.
    Scholte, J. A. (2005). The sources of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Vol. 10). Geneva, Switzerland: 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Scriven, M. (1967).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In R. W. Tyler, R. M. Gagn, &; M. Scriven (Eds.), Perspective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pp. 39-83).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Donaldson, S. I., & Scriven, M. (Eds.). (2003). Evaluating social programs and problems: Vision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Routledge.
    Shah, M., & Sid Nair, C. (2012).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eaching and unit evaluation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20(3), 274-288.
    Sizer, J. (1979). Assessing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3, 49-75.
    Snowdon, B., & Vane, H. R. (1999). Conversations with Leading Economist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Solow, R. (1956).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 65–94.
    Solow, R. (1994). Perspectives on growth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 45–54.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eger, M. B., & Roy, R. K. (2010). Neoliber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Vol. 22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iglitz, J. E. (1999). Knowledge in the modern economy. In Romesh Vaitilinghm, ed., The Economics of the Knowledge Driven Economy (pp. 37-57). London: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Stiglitz, J. E. (2002).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
    Stromquist, N. P. (2002). Edu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The Connectivity of Economic Power,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Lanham: Rowan & Littlefield.
    Stufflebeam, D. L.(197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DK book: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decision-making. In B. R. Worthen & J. R. Sanders(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CA:Wadsworth.
    Stufflebeam, D. L. (2003).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In T. Kellaghan & D. L.Stufflebeam(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p. 31-62).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Sutcliffe, B., & Glyn, A. (1999). Still underwhelmed: indicator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ir mis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31(1), 111-131.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81).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Projects, and Materials. New York: McGraw-Hill.
    Tikly, L. (2003). Governmentality a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olicy in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8 (2), 161-174.
    Torres, C. A. (2006).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mericas. In R. Rhoads & C. A. Torres (Eds.), The university, state, and market (pp. 3-38).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orres, C. A. (2009). Education and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2002). FDI Statistics: Global inflows of FDI 1993–2001
    von Mises, L. (1949). Human action : a treatise on economics. London: W. Hodge.
    Vught, F. V. (1994).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 D. E. Alma (E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p. 3-17). London, England: The Falmer Press.
    Ward, S. C. (2012). Neoliberalism and the global restructuring of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Wells, A. S., Slayton, J., & Scott, J. (2002). Defining democracy in the neoliberal age: Charter school reform and educational consump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9 (2), 337-361.
    Whitty, G., Power, S., & Halpin, D. (1998).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Wolfson, Adam (2004). Conservatives and neoconservatives. The Public Interest 150, 32-48.
    World Bank (1998). The (1998)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then, B. R., Sanders, J. R. & Fitzpatrick, J. L. (1997). Program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