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鳴駿 Ming-chun Hsu |
---|---|
論文名稱: |
從台灣的作曲運動—探討林進祐在中西音樂文化撞擊下的創作觀 |
指導教授: |
李文彬
Lee, Wen-P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林進祐 、台灣作曲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0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六○年代後的台灣,受到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由文學界開始發聲,接著如繪畫、戲劇、舞蹈、建築、音樂等藝術領域,也掀起一股現代化風潮。然而台灣的作曲運動,自然也是這股風潮下的產物,藉由這股現代化潮流,也讓台灣作曲家的創作,開始邁入現代音樂作曲新技法的新紀元。作曲家林進祐教授出生於1948年,從師專時期開始嘗試創作,並於1984年舉行首次個人作品發表會後至今仍持續寫作,創作歷程長達三十多年。其作品包含有管弦樂作品、各種大小不同編制的室內樂曲、聲樂曲、合唱曲、鋼琴曲、電影與舞台劇配樂等。到目前為止,均保持每年有四到五首的作品發表,其作品數量之豐盛,在國內作曲家當中可算是屬於創作力旺盛的作曲家之一。
本篇論文主要是探討本土作曲家林進祐教授的作品,並分析其風格型態、創作語法與理念,及其在台灣作曲運動的浪潮下堅持創作,從台灣本土文化出發,融合中西方音樂技法,作自我創作之最佳詮釋。如此不只表現了時代風格,也凸顯自己在音樂創作中的自我特色。另外,除了創作之外,音樂教育也是林教授另一個創作目標;他不僅要創作出具教育性,同時也深具藝術性的音樂作品,更試圖在作品中加入「台灣風格」(主觀的),讓更多具有台灣風格的作品能夠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Abstract
A wave of modernization from literature to painting, drama and music has been brought into Taiwan, which is inspired by the western modernism since the 60’s. Moreover, the Taiwanese compositional campaign is also produced under the new era of modernization. The composer, Chin-Yow Lin was born in 1948. He started his composition career since he was in the college, and he presented his first compositional concert at the same year. His composition career is held for over than thirty years, and he still composes nowadays. The compositions are included orchestral music, different organization of chamber music, vocal, choral, piano, movie and the background of dramatic music. He still keeps composing the average of four to five compositions every year. The number of his composition is fruitful; besides, his is also one of the productive and creative composers in Taiwan.
The thesis is aimed to examine compositions of the native composer, Dr. Chin-Yow Lin, and analyze his style, creating grammar and ideas. In the midst of compositional campaign, he persists in composition based on Taiwanese local culture and merging both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al technique to interpret his works. It is not only representing the contemporary style, but also standing out his characters in his music composition. In addition to his composition, Dr. Lin also pursues a new creation of the music education. He tries to create the educational and artistic compositions and attaches the subjective Taiwanese style throughout his works, and to make more Taiwanese style composition booming within nations.
【中文書目】
于潤洋。《西方音樂與美學問題的文化闡釋》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民94。
王次炤。《音樂美學新論》。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1。
方銘健。《音樂.美學.從傳統到現代》。台北:自行出版,民96。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92。
呂泉生、莊永明。《呂泉生的合唱世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3。
李文彬。《陳茂萱鋼琴奏鳴曲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91。
季家錦。《20世紀西方作曲技法》。北京:華樂出版社,民89。
林衡哲主編。《深情的浪漫-蕭泰然音樂世界選輯》。台北:望春風文化出版社,民88。
林勝儀。《西洋音樂史—印象派之後》。台北:天同出版社,民75。
吳玲宜。《台灣前輩音樂家群像》。台北:大呂出版社,民82。
________。《郭之苑:野地的紅薔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洪萬隆。《音樂與文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85。
姚恒璐。《現代音樂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民92。
徐麗莎 編。《台中市音樂發展史--西方音樂篇上冊》。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民88。
馬 清。《二十世紀歐美音樂風格》。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民89。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0。
________。《中國新音樂史話》。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7(四版)。
________。《音樂史論述稿(一)》。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9。
________。《音樂史論述稿(二)》。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5。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一)》。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6。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7。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三)》。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1。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四)》。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8。
童 昕。《現代記譜法教程》。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民92。
邱 瑗。《李泰祥:美麗的錯誤》。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彭志敏。《新音樂作品分析教程(上)(下)》。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民93。
曾興魁。《新音樂透析》。台北:天同出版社,民73。
莊永明。《呂泉生:以歌逐夢的人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________。《呂泉生的音樂世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3。
楊麗仙。《台灣西洋音樂史綱》。台北:橄欖樹文化事業,民75。
游素凰。《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1945-1975)》。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9。
游添富。《康謳:樂林山中一牧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游昌發。《1900–1914年歐洲音樂》。台北:藝友出版社,民78。
趙廣輝 編。《現代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5。
趙 琴。《許常惠:那一顆星在東方》。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陳郁秀 編。《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5。
________編。《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7。
________編。《台灣音樂閱覽》。台北:玉山出版社,民86。
________編。《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台北: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民86。
________。《郭芝苑—沙漠中盛開的紅薔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0。
________,孫芝君。《張福興—近代台灣第一位音樂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9。
陳漢金。《音樂獨行俠-馬水龍》。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0。
陳碧娟。《台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4。
郭乃惇。《台灣基督教音樂史綱》。台北:橄欖文化事業,民75。
潘世姬、陳玠如。《盧炎:如詩的鄉愁之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________。《二○○五年台灣作曲家年鑑》。台北:台灣作曲家協會,民95。
劉靖之。《劉靖之談樂》。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5。
________。《中國新音樂史論集(一)~(四)》。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民75~81。
________。《中國新音樂史論(下)》。台北:音樂時代,民87。
顏綠芬、徐玫玲。《台灣的音樂》。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民95。
羅基敏。《文話卅文化音樂》。台北:高談文化,民88。
Harold C. Schonberg.《現代樂派》(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陳琳琳 譯。台北:萬象圖書出版社,民82。
Joseph Machlis.《當代音樂介紹》(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Music)。蘇同右 譯。彰化:自行出版,民79。
Leon Dallin.《二十世紀作曲法》(Technique of Twentieth Century Composition)。康謳 譯。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63。
Paul Griffiths.《現在音樂史》(A Concise of Modern Music)。林勝儀 譯。台北:全樂譜出版社,民76。
Reginald Smith Brindle.《1945年以來的先鋒派》(The Avant-Garde since 1945)。黃枕宇 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民90。
Olivier Messiaen.《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The Techrique of my Musical Languge)。連憲生 譯。台北:自行出版,民81。
【中文期刊】
亦 咸。〈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10期7卷(八月號,1991):95-98。
姚恒璐。〈訪歐音樂創作事業之感悟〉。《樂覽》No. 40(十月號,2002):11-16。
許常惠。〈西式音樂在台灣的產生與發展〉。《音樂研究學報》No. 4(十月號,1995):1-10。
莊文達。〈學堂樂歌探源〉。《音樂研究學報》No. 4(十月號,1995):39-75。
陳盧寧。〈聲音與色彩的探討〉。《樂覽》No.20(二月號,2001):17-23。
陳郁秀。〈台灣音樂發展的關鍵〉。《新活水》No. 4(一月號,2006):06-09。
________。〈台灣戰後藝術的發展—音樂〉。《美育》No. 100(十月號,1998):01-10。
陳碧娟。〈光復後台灣作曲運動發展與演變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No. 10(十一月號,1996):635-655。
陳俊斌。〈台灣音樂資料目錄初編(1945~1996)〉。《音樂研究學報》No. 5(十二月號,1996):183-204。
張錦鴻。〈六十年來之中國樂壇〉。《樂苑》No. 5(六月號,1972):20-36。
葉添芽。〈學堂樂歌研究〉。《藝術學報》70期(六月號,2002):127-137。
黃雅蘭。〈解嚴後看台灣現代音樂創作中的本土化現象〉。《關渡音樂學刊》No. 1,(十二月號,2004):135-151。
董 曉。〈論我國學堂樂歌的產生與發展〉。《許昌學院學報》6期23卷(六月號,2004):132-133。
趙 琴。〈學堂樂歌的產生與發展〉。《音樂月刊》No. 175(四月號,1997):114-117。
________。〈見證這一頁台灣音樂史〉。《樂覽》No. 67(一月號,2005):02-07。
________。〈現代音樂的種種弊病與觀念之爭〉。《樂覽》No. 64(十月號,2004):02-07。
簡巧珍。〈淺談台灣新音樂創作的發展〉。《樂覽》No.101(十一月號,2007):04-14。
嚴 鳳、翁曉宇。〈學堂樂歌在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及意義〉。《福建論壇》No. 9(九月號,2004):66-70。
【學術論文】
王純真。〈黃友棣作品與音樂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
吳玲宜。〈江文也生平與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
吳嘉瑜。〈史惟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
林 韻。〈許常惠師音樂作品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孫芝君。〈日治時期台灣師範學校音樂教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莊文達。〈郭芝苑生平與作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
陳姿利。〈陳茂萱音樂作品與音樂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陳曉瑛。〈劉德義作品風格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陳禧華。〈台灣近代管弦樂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黃伊清。〈鋼琴音樂在台灣的發展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
詹宏一。〈盧炎生平與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蕭雅玲。〈張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
【外文書目】
Brindle, Reginald Smith. Musical Compos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Cook, Nicholas. A Guide to Musical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Kennedy, Michael(ed).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Lond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0.
Lester, Joel. Analytic Approaches to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ew York: W. W.Norton & Company, 1989.
Morgan, Robert .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Press, 1991.
Randel, Don Michael(ed).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Sadie, 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 vois,London: Macmillan, 1980.
Salzman, Eric.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67.
Stone, Kurt. Music Not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W.W. Norton &Company, 1980.
Stein, Leon. Structure & Style: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Musical Forms. U. S. A:Summy-Birchard press, 1979.
【參考網站】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籍作曲家〉。http://www.hakka.gov.tw/np.asp?ctNode=15
62&mp=278. 2005;摘錄於1 April 200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林進祐〉http://nrch.cca.gov.tw/
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6045544. 2004;摘錄於3 May 200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盧炎—創作態度〉。http://rimh.ncfta.gov.tw/lymusic/presentation.htm. 2004;摘錄於2 May 200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系史〉。http://www.music.ntnu.edu.tw/about_history.php.摘錄於12 December 2007。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系所簡介—系主任林進祐〉。http://web2.ntcu.edu.tw/music/Indexl.htm. 摘錄於25 November 2007。
曾韋禎。〈現代音樂大師—金希文〉。http://blog.roodo.com/weichen/archives/2449655.html.2006;摘錄於1 January 2008。
黃均人。〈音樂數位典藏中心〉。http://www.ntnu.edu.tw/mus/Archive/41_related.html.2008;摘錄於27 February 2008。
張建隆。〈江文也〉。http://tamsui.yam.org.tw/tspe/tspe0004.htm. 2006;摘錄於12
December 2007。
陳郁秀。〈台灣作曲家—呂泉生〉。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hinese/Composer1.htm.2008;摘錄於11 April 2008。
簡巧珍。〈台灣作曲家—蕭而化〉。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hinese/Hsiou Ahua. htm###. 2008;摘錄於20 March 2008。
鍾耀光。〈鍾耀光作品介紹〉。http://www.cykusic.com/Cbio%20flash.htm.2007;摘錄於14 Apri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