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馥如
Yang, Fu-Ju
論文名稱: 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s among New Taipei City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Lifesty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Sense of Well-being
指導教授: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幸福感
英文關鍵詞: NT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festy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Sense of well-be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34下載:9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的現況及其關係,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其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之差異情形。問卷調查以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為母群體,採隨機抽樣方式,並以「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問卷」,針對新北市24所國小,500位學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回收率為98%,有效問卷為480份,可用率為96%。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新北市國小教師之整體生活型態、休閒參與為中等程度,而在整體幸福感達中上程度。
    二、新北市國小教師之生活型態現況受性別、年齡、職務、婚姻及子女狀況
    、服務年資影響而有所差異。
    三、新北市國小教師之休閒參與現況受性別、婚姻及子女狀況影響而有所差異。
    四、新北市國小教師之幸福感現況受性別、年齡、職務、婚姻及子女狀況
    、服務年資影響而有所差異。
    五、新北市國小教師之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六、新北市國小教師之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對幸福感有顯著之預測力。
    七、依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本研究建議校內成立運動性、知識性或藝術性等屬自我成長學習型之社團,並多鼓勵同仁多參與,讓教職員獲得休閒參與機會。
    (二)增加休閒性質的研習活動,促進教師身心健康, 提升教師幸福感。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ims to New Taipei City (NTC) elementary school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life sty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sense of well-being, and analyz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irs’ lifesty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sense of well-being of difference in the situation.
    The survey regards the teachers who serve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NTC as the population,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to sample 24 elementary schools of NTC, 500 school teachers in the survey, the teachers’ lifesty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sense of well-being on relationships. From the random sampling, the recovery rate of 98%, 480 were valid and Availability factor 96%. The data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s and etc.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the NTC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several conclusions have been obtained as follows:

    1. The whole lifesty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for the middle level, and in the overall sense of well-being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level.
    2. The lifestyle status by gender, age, job, marital status and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years of service vary.
    3. The situa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with current by gender, marital status and children then affected varies.
    4. The sense of well-being by gender, age, job position, marital status and children also impact of seniority varies.
    5. The lifestyle and leisur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tion.
    6. Sense of well-being as regard to lifestyle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is significant predictability.
    7.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1)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chool internal was established sports, such as knowledge or artistic growth is self-learning of the community, and many more to encourage colleagues to participate, the opportunity for staff to access to leisure participation.
    (2) Increase in leisure of learning activities to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eachers, to enhance teachers' sense of well-being.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型態之理論與研究……………………………………………11 第二節 休閒參與之理論與研究……………………………………………27 第三節 幸福感之理論與研究………………………………………………45 第四節 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6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71 第二節 研究假設……………………………………………………………73 第三節 研究對象……………………………………………………………74 第四節 研究工具……………………………………………………………77 第五節 實施程序……………………………………………………………84 第六節 預試問卷分析………………………………………………………85 第七節 資料處理……………………………………………………………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分析…………………………………………94 第二節 教師生活型態之分析………………………………………………96 第三節 教師休閒參與之分析…………………………………………… 107 第四節 教師幸福感之分析……………………………………………… 116 第五節 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相關情形…………………… 126 第六節 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對幸福感之預測情形…………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36 第二節 建議……………………………………………………………… 142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146 二、 英文…………………………………………………………………… 153 附錄 正式問卷…………………………………………………………………… 157

    一、 中文
    文崇一(1990)。臺灣居民的休閒生活。臺北市:東大。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原作者:John R.Kelly)。臺北:品度圖書。(原著出版年:1996)
    王微茹(2007)。大學生之休閒需求、參與、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幸福感之需求滿足理論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先黎(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永中(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參與興趣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慶田(2009)。國小教師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
    古婷菊(2006)。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白滌清、洪毓甡、張馨月(2008)探討臺灣地區生活型態與消費趨勢。臺灣經
    濟研究月刊,31(12),29-36。
    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市。
    朱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朱立夫(2009)。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行政院主計處編製(199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編製(1991)。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編製(1994)。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余嬪(1996)。提高全民休閒素養:由加強休閒教育開始。教育研究雙月刊,55,6-9。
    呂建政(1994)。開展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33(2),21—28。
    呂佩珊(2006)。大臺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華梵大學,新北市。
    呂有仁(2006)。嘉義地區青少年休閒參與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宋湘玲、林幸臺和鄭熙彥(1985)。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市:復文書局。
    李勝祥(1989),臺北地區吸菸人口生活型態、品牌態度及消費行為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休憩研究,10(1),43-68。李晶(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臺北:桂魯。
    李文題(2001)。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力昌(2005)。休閒社會學。臺北:偉華。
    李美蘭(2007)。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清松(1991)。生命的實現與開放。出自中國人的快樂觀-淡泊與壑達。臺北:張老師文化。
    別蓮蒂(2000)。生活型態白皮書-2000年臺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市:商周。
    吳佳玲(2003)。觀光業職業婦女角色衝突、休閒阻礙與休閒活動參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筱雯(2005)。桃園縣國中已婚女性教師生活壓力與休閒 參與、休閒滿意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崇旗、王偉琴(2006)。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154-169。
    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吳靜誼(2008)。高雄市老年人生命態度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計劃,10,33-49。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輔仁大學。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佩儀(2000),企業經理人之知覺品質、品牌聯想、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關
    聯性之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佳蓉(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俊卿(2005)。臺中縣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市。
    林敬銘(2007)。探究公務人員的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以臺中市
    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周正秋(1998)。高雄市專業人員休閒態度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文慶(2009)。雲嘉地區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邱翔蘭(2004)。高雄市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與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邱雅惠(2007)。國小教師寬恕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文嶽(2009)。國民小學教師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參與休閒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科政利(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
    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原作者:Michael Argyle)。臺北:巨流。
    洪榮昌(2003)。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家興(2007)。彰化縣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個人特質、休閒參與及工作滿足對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原作者:Bene Bammel&Lei Lane Burrus-Bammel)。臺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92)
    修慧蘭(1985)。臺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孫謹杓(2006)。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1999)。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比較研究。
    戶外遊憩研究,12(3), 43-61 頁。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志軒書局。
    陳彰儀(1985)。臺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教育
    與心理研究,8,191-209。
    陳彰儀(1986)。不同生活型態的職業婦女之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三者關係之差異,教育與心理研究,9,27-72。
    陳彰儀(1989)。如何抒解工作壓力? 農田水利,36(5),62-68。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凱俐(1998)。森林遊樂區遊客遊憩體驗及遊憩效益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棲蘭森林遊樂區為例。宜蘭技術學報,1,27-37。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艷麗(2003)。臺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思倫(2005)。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得添(2006)。高雄市普通班與特教班國中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慧姿(2007)。高中教師靈性健康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銀卿(2008)。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柏青(2008)。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逸凌(2009)。臺北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工作滿意度和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 以臺大學生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許忠信(2003)。老年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疏離感和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秋鈺(2007)。國小教師親職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田宜(2008)。居民生活型態、社區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鹿港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許嘉甫(2010)大專院校學生生活型態對幸福感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
    (3),135-151。
    梁坤茂(2000)。高雄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性社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梁畢玲(2006)。國小教師生活型態、專業認同與職涯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連婷治(1998),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郭國良 (1996) 婦女休閒活動參與、人口變相及自我概念之研究—以高雄市已婚婦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06)。人格理論(原作者:Duane P.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臺北市:洪葉。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莊耀嘉(1980)國中生的人格特質. 學業成就歸因及其學習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
    莊慧秋(1989)。樂在工作外-上班族的休閒生活。臺北:張老師。
    莊瑞平、曾明郎(2004)。大學生生活型態與運動參與情形之研究。大專體育,71,141-146。
    莊殷婷(2006)。都會區國中女教師生活型態、旅遊動機與其海外觀光紀念品
    購買行為間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坤鄉 (1991)。國中教師休閒活動現況調查,師友,292,49-51。
    張宮熊(2002)。休閒事業管理。臺北:揚智。
    張文禎(2002)。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淑靜(2006)。臺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馨月(2007)。消費與生活型態之研究。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0(2),100-106。
    曾誰芬(1988)。工作、生活目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臺北地區藝術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曾貝露(1999)。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取向與幸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艷秋(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艾岑(2009)。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春太(1999)。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黃意文(2003)。臺中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覺知自由、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馨萍(2003)。家庭互動規範、互動行為與家人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共享與平等匹配理念之差別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仲明(2007)。新竹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春慧(2008)。臺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海外旅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偉洲(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游錫霖(2009)。 桃園縣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湯慧娟、宋一夫(2004)。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相關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1(5),15-27。
    葉怡矜、王偉琴等(譯)(2005)。休閒遊憩概論(原作者:Godbey.G)。臺北:品度圖書。(原著出版年:2003)
    葉智魁(2006)。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臺北:品度。
    葉智魁(2007)。莊子之「遊」--閒逸安適的存在經驗。戶外遊憩研究,20(2),59-77。
    楊中芳、楊宜音、張學志、王丹宇、王登峰、王輝、后華杰、何威、侯積良、陳淑娟、彭泗清、劉萃俠(譯)(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原作者:Andrews,F,M.,& Robinson,J.P.)。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楊怡寧(2007)。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探索休閒多樣性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鄒秀惠(1997)。嘉義地區婦女生活型態與參與繼續教育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鄭熙彥(1987),國小教師生活型態、服務精神與其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之角色期望的關係,國立臺灣教育學院,10,71-120。
    鄭順璁(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幸真(1989)。臺中市民生活型態與文化活動參與取向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培村(1992)。教師休閒生活的價值與規劃。教育實習輔導通訊,3,16-24頁。
    蔡琇韶(2003)。國小教師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時工作壓力之探討。臺灣教育,
    620,57-63。
    蔡明霞(2007)。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盧慧怡(1990)。女性勞工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以一個電子工廠的女作業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賴貞嬌(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曉婷(2007)。冬泳運動參與者消費行為、生活型態及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室
    外游泳池使用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顏惠玲(2005)。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型態與旅遊風險知覺對旅遊保險消
    費之影響—以高雄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龍昱廷(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政諭(1990)。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幼獅。
    謝青儒(2001)。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謝玫芸(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外向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鴻檳(2003)。高中生休閒阻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羅聿廷(2002)。影響單親青少年疏離感與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臺北市。
    鍾思嘉、黃國彥(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和生命意義與其生活滿意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169-181。
    鐘偉晉(2009)。國中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蘭震輝、莊林貴(2003)。桌球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之調查研究。北體學報,
    11,109-125。

    二、 英文
    Andreason, A. R. (1967). Leisure, mobility and life style pattern.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ndrews, F. M.,&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NY: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 London:Routledge.
    Bishop, D. W. (1970). Stability of factor structure of lisure behavior: Analysis of four
    commun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 160-170.
    Brent, & Ritchic, J. R. (1975). On the Deviva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Types- a Perceptual Mapping Approa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7 (2), 128-140.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Madison,
    WIS: Brown & Benchmark.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faction. New York,NY:Russell.
    Costa,P.T.,&McRae,R.R.(1980).Somatic complaints in males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neuroticism:a longitudinal analysis.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3, 245-257.
    Csikszentmihalyi,M.&Kleiber.D.A(1991).Leisure and Self-actulization.In Driver,B,.C.,Brown P.J,.&Perterson,G.L.(Eds.).Benefits of Leisure.State College,PA: Venture Publishing.
    Corey,G.(Ed.).(1996).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5th Ed.). An International Thomoson Publishing Company.
    Csikszentmihalyi, M.(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ew York,NY: Harper Collins.
    Dumazedier,J.(1967).Toward a society of leisure.New York,NY:Free Press.
    Dumazedier,J.(1974).Sociology of leisure.New York,NY:Elsevier.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542-575.
    Diener, E., Sandvik, E., and Larsen, R. J. (1985).Age and Sex Effects for Emotional Intens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1, 542-546.
    Diener, E., & Larsen, R. J.(1993).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well-being. In M. Lewis and Haviland(eds.), Handbook of Emotioms(pp.405-415). New York,NY:Guidford Press.
    Engel,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 (1982). Consumer behavior (4th ed.).
    Hinsdale, IL: Dryden Press.
    Godbey ,G.(1994)Leisure in your life : An exploration.State College,PA:Venture.
    Godbey, G.(2003).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6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
    Grassi, G. B.(2003).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among teachers and
    physicians: Individualand bio-cultural implications. Leisure Studies,22,323–342.
    Havighurst, J. R., & Feigenbaum, K. (1959). Leisure and life styl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4, 396-404.
    Houston,J.P.(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Pearson Scott Foresman.
    Heady, B. & Wearing, A.(1990).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327-349.
    Hawkins, D. I., Best, R. J. & Coney, K. A.(2001). Consumer Behavior: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8th ed.).Boston, MA:Irwin/McGraw Hill.
    Hartel, J. (2005). A ‘serious leisure’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K. Fisher, S. Erdelez and L.McKechnie (Eds.) ,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A
    researcher’s guide (pp. 313-317). Medford, NJ:Information Today.
    Iso-Ahola, S. E.(1980).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Kelly, G. A.(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New York, NY: Norton.
    Kelly, J. R. (1978). Situation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leisure decisions.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1, 313-333.
    Kay, T. (2000). Leisure, gender and family: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olicy. Leisure
    Studies, 19, 247-265.
    Kimberly, J.(2008).Determinants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mong Latina Women. Leisure Sciences ,30(5),429-447.
    Lin,N.,&Gina,L.(1995).Urban stress in China.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41(8),1131-1145.
    Lazer, W. (1963). 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pp.130-139).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Maslow, A.(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York,NY: Harper & Row.
    Mannell,R.C.,&Kleiber,D.A.(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Neulinger, J. (1985).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NY: Thomas, C. C.
    Omodei,M.M.,&Wearing,A.J.(1990).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3,245-252.
    Plummer, J.T. (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38 (1), 33-7.
    Parker, S.(1976).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London, England: Allen and Unwin.
    Reynolds,F.D.,William,R.D.(1974). Construction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Ragheb, M. G. (1980).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 138-149.
    Ragheb, M. G.&Griffith, C. A,(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4,295-306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069-1081.
    Shivers,J.S.(196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recreational service.New York,NY:
    Macmillan.
    Shivers,J.S.(1981).Leisure and Recreation Concepts: A Critical Analysis. Boston,MA:
    Allyn&Bacon.
    Sobel,M.E.(1981).Life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cepts,definitions and analyses. New York,NY: Academic Press.
    Stone,M.J.,&Kozma,A.(1985) .Structual relationalships among happiness scales: a second order factorial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7, 19-28.
    Searle,M.S.,Mactavish,J.,& Brayley,R.E.(1993). Integrating ceasing participation with other aspects of leisure behavior: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389-404.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Weber, M.(1966).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R.Bendix,&S.M.Lipset (Eds.) , Class, Status, and Party(pp.21-28).New York,NY:The Free Press.
    Wells,D.W.,&Tigert,D.J. (1971). Activities, interests & opin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1(4), 27-35.
    Wells, D. W. (Ed.). (1974). Life style &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Witt, P.A., & Bishop, D.W. (1979). Work and Leisure: Situational Antecedents to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 2 , 64 -77.
    Wind,Y.,&Green,P.E.(1974).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In W. D. Wells (Ed.), Life style & psychographics(pp. 36-54).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Wood,W.,&Rhoder,N.,&Whelan,M.(1989). Sex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well-being: A consideration of emotional style and marital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ntin, 106(2),249-264.
    三、網路部分
    聯合報(2006)。教師節前夕 老師很不快樂。2011年4月13日引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7700
    聯合報(2007)。教師節,老師好鬱卒。2011年5月1日引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printpage.jsp?f_ART_ID=8488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