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滕雲
TERNG, YUN
論文名稱: 一心一藝一香「道」:製香師傅與香藝文化
Incense and incense master Arts and Culture
指導教授: 陳仲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香品香藝文化製香師傅無形文化資產
英文關鍵詞: incense, incense culture, incense master,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53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宗教信仰一直都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不同的宗教信仰皆體現了該民族看待人、鬼、神的方式。香品是漢人在祭祀儀式上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燃香祭祀,幾乎為漢人宗教信仰的特色。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作為漢人祭祀文化中的重要媒介-香及其產業,在工業化、全球化以及環保意識高漲的衝擊下逐漸消逝轉變,致使香藝的文化內涵至今未能彰顯,且未受重視,引發研究者之研究動機。對研究者而言,製香師傅的生命故事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整個時代、整個中華文化,透過本研究將這些經驗轉化為臺灣全體人民的共享知識和文化,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脈絡有三:其一,瞭解製香師傅的技藝學習歷程;其二,以製香師傅為核心討論製香產業的發展脈絡與轉變;其三,藉由訪談製香師傅,更加深入挖掘製香業特殊的信仰和祭祀方式,並瞭解臺灣信仰及風俗文化轉變的情形。
    透過本研究,研究者發現伴隨著社會觀念轉變,香藝在傳承上也漸漸轉型,除了過去專用於祭祀神明的香品外,製香師傅也開始研發薰陶身心、淨化空氣的微盤香,使市場更加開闊。香品,不再是專屬於神明的祭祀物,在文化內涵上更像是引導人們淨化心靈、提升自我、修身養性之物。

    Religion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culture, different religious are reflected the different way that people treat to ghosts and gods. Incens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religion culture.
    However, glob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chang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the incense culture and the government is still not pay attention for it.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start this study.
    Through the incense master ,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how they learn about making beautiful incenses. Their experience can conflict the incense industry’s status and change. Incense masters life stories also a mirror to reflect Taiwan’s religion, customs and culture.
    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this study. Frist,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incense masters. Second, treat incense masters as a core to development and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cense industry. Third, after interviewing incense masters, this study can deeply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unique incense industry culture , Taiwan’s customs and culture , and how they find the solu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一、 研究目的 4 二、 研究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香在漢人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7 一、 香與宗教信仰 7 二、 香與香火觀念 12 第二節 製香產業的發展與變遷 17 一、 明清時期 17 二、 日治時期 19 三、 光復以來 23 第三節 香藝文化的保存與困境 24 一、 獨特的臺灣香藝文化 25 二、 政府未重視香藝保存 28 三、 技藝展演限制無形文化傳承 31 第四節 製香師傅與香藝文化的傳承 33 一、 「人」是重要的文化資產保存者 33 二、 「人」的生命記憶承載文化內涵 35 三、 技藝藝師與無形文化遺產的傳承 39 四、 製香師傅是傳承香藝文化的關鍵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5 一、 研究方法 46 二、 資料處理與分析 48 三、 前導研究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53 一、 研究對象 53 二、 訪談時間 55 三、 研究工具 57 四、 訪談設計 57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59 一、 研究流程 59 二、 研究架構 59 三、 研究進程 60 第四節 研究倫理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製香師傅的學習歷程 63 一、 學徒時期 64 二、 師傅時期 78 三、 老闆時期 84 四、 行業倫理 88 第二節 製香師傅談產業變遷 92 一、 場域變遷 92 二、 香業變遷 103 第三節 製香師傅講行業信仰 110 一、 祖師爺信仰 110 二、 風俗與禁忌 113 第四節 製香師傅說香藝文化 115 一、 香與常民文化 115 二、 香與品香文化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3 一、 製香師傅與技藝 123 二、 製香師傅與產業 126 三、 製香師傅與文化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3

    一、 中文文獻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臺北市:Runyan. W. M. 著,遠流出版公司。
    毛鏡琪(2008)。廟宇立香之環境空氣污染及室內空氣品質研究。國立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1990)。質的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芝芝譯(1997)。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臺北市:Donald A. Ritchie著,遠流出版公司。
    王淑俐(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師苑。
    王志宇(2003)。臺灣的無祀孤魂信仰新論—以竹山地區祠廟為中心的探討。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183-210頁。
    王美青(2014)。文化遺產的脈絡、記憶與詮釋:以萬山岩雕為例。民俗曲藝,34,45-63頁。
    王嵩山(1985)。社會結構與文化保存:一個高山族聚落的例子。民俗曲藝,186,11-57頁。
    王嵩山(1988)。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王嵩山(1999)。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王嵩山(2014)。文化遺產與記憶:導言。民俗曲藝,185,1-10頁。
    王燕琇(2012)。北港地區木雕妝佛師傅之研究—以王清河師傅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心(2001)。佛寺與生態。世界宗教文化,3,8-9頁。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田芳華(1998)。自傳技藝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6,5-38頁。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何方綺(2015)。臺灣纏花工藝(春仔花)的傳承與創新研究-以陳惠美藝師為例。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碩士論文。
    何兆華(2014)。當「做花」成「做人」:施洞苗族無形文化遺產之傳承與變遷。民俗曲藝,185,51-114頁。
    江文瑜(2002)。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江韶瑩(2003)。穿透界限的論壇-反身回看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傳統藝術,36,44-46頁。
    江韶瑩(2005)。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綜合論壇。宜蘭縣五結鄉 : 傳統藝術中心。
    吳靜婷(2015)。新竹都會區住家室內外環境中PM2. 5與氣相的多環芳香烴特性之探討。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學系碩士論文。
    吳靖國(2010)。質性研究:從理解「人」開始。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20–34頁。
    吳瀛濤(1977)。臺灣民俗。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
    吳虹瑩(2015)。立香燃煙排放之污染物質及健康危害探討。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世彬(2007)。沉香文化的發展及其現代應用。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Michal Q. P. 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長明(2004)。糖廠、鐵道、五分車。臺北市:人人出版。
    李依倩(2006)。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臺灣」圖像。新聞學研究。87,51-96頁。
    李宜芳(2006)。臺南市製香業香品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獻璋(1967)。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下)。大陸雜誌,35(9),286-293頁。
    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政賢(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Uwe Flick,五南圖書出版股份限公司。
    李艾容、諸葛正、林育陞(2009)。近代香使用文化的意義變遷與特徵。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十四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光碟論文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CD光碟無頁數記載,編號G-02-05。
    余舜德(2008)。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載於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余傳玲、陳玲玲等譯(2012)。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載於馮亞琳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星(2006)。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上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林心明(2004)。響仁和鼓:一個行業傳統的傳承與再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克昌(1990)「大家樂」問題成因及防制途徑專案研究綜合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君成(2012)。臺灣文化資產概論與研究(第一版)。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育陞(2006)。香使用文化的意義變遷與特徵。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銘(2005)。臺灣金銀紙文化與圖像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林崇熙(2008)。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遺產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1-26頁。
    林俊佑(2011)。從消費者生活型態探討企業博物館文創商品設計之研究-以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瑋茜( 2008)。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之南管音樂傳習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周聖珍(2001)。呼喚祖靈─原住民青年之生命追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鈺茹(2015)。臺灣無形文化遺產之保存-以本地歌仔為例。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碩士論文。
    洪偉倫(2010)。立香燃煙所產生微粒相多環芳香烴。元培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郝樸寧(2007)。民族文化傳播理論描述。昆明市:雲南大學出版社。
    凌志四、蔡萬金(1985)。臺灣民俗大觀(第二冊)。臺北市:大威發行。
    原來(2011)。無形文化遺產振興管理系統之建構─以臺灣布袋戲發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博士論文。
    徐明君(2013)。由「藝」到「役」:傳統木工技藝場域中勞動意義之變遷。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翁田山(2013)。文化價值與無形資產。品質月刊,49(6),30-33頁。
    張珣(1986)。進香割香與朝聖宗教意涵之分析。人類與文化,22,46-54頁。
    張珣 (1996)。光復後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之回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163-215頁。
    張珣(2000)。信仰與文化:李亦園先生與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1-34頁。
    張珣(2003)。文化媽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2006)。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臺灣人類學刊,4(2),37-73頁。
    張珣(2011)。無形文化遺產:民間信仰的香火觀念與進香儀式。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6,37-46頁。
    張珣(2014)。宗教與文化創意產業:新港奉天宮與香藝文化園區。輔仁宗教研究,29,1-15頁。
    張梅雅(2003)。佛道經典中的行香文化。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玲(2010)。文化資本對文化保存承諾之影響。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崇雄(2003)。燒香皈太上,稽首禮虛皇—談談道教的燒香與磕頭。中國道教,4。2015/10/15取自:http://www. chinataoism. org/showtopic. php?id=142&cate_id=1042
    郭泳胗(2014)。沉香產品其文化創意與價值創造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郁婷(2010)。傳統立香燃煙之有機酸及脫水醣類特性研究。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忠(2011)。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以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玉箴(2010)。身體技藝與感知方式:「臺灣菜」研究中的飲食喜好與國家意識。臺灣人類學刊,8(3),163-196頁。
    陳玉箴(2014)。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5,33-68頁。
    陳獨秀(1915)。敬告青年:竊以少年老成。青年雜誌,1(1),13-18頁。
    陳獨秀(1916)。一九一六年:任重道遠之青年諸君乎!諸君所生之時代。青年雜誌,1(5),10-13頁。
    陳獨秀(1919)。本誌罪案之答辯書。青年雜誌,6(1),16-17頁。
    陳泓霖(2012)。香品文創設計創作:以薰逸閣香品設計為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岑(2012)。香煙妙賞:圖像中的明人用香生活。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
    陶弘景(1989)。真誥。臺北市:廣文書局。
    曾毓芬(2014)。杵音繚繞中的布農文化記憶-布農族杵音的即興原理研究及其文化詮釋。關渡音樂學刊,20,7-42頁。
    湯一介(1998)。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市:三民書局。
    湯志傑(2003)。追尋記憶的痕跡─二階觀察的解謎活動簡介。新史學,14(3),173-182頁。
    辜神徹(2013)。漢人宗教祭儀中的孤魂榜及其相關告示-以臺灣北部為例。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2,269-297頁。
    黃光男(2002)。博物館簡訊-理事長的談話。博物館簡訊,22。2015/11/10取自:http://www. cam. org. tw/5-newsletter/22. htm
    黃典權(1991)。香火傳承考索。成大歷史學報,17,113-127頁。
    黃美英(1983)。黃美英訪李亦園教授從比較宗教學觀點談朝聖進香。民俗曲藝。25,1-22頁。
    黃季平(2014)。創世史詩梅葛的記憶:楚雄彝族歌謠的傳統與再現。民俗曲藝,185,115-166頁。
    黃泓鈞(2013)。立香燃煙中多環芳香烴與重金屬污染物之生物毒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黃俊嘉(2005)。文化慶典之文化涵構與商品鏈互動關係研究─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漢偉(2014)。信仰、記憶與建構:談六房媽過爐。民俗曲藝,186,59-101頁。
    黃貞燕(2008)。日韓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制度。宜蘭縣五結鄉 : 傳統藝術中心。
    楊羚娸(2013)。從社區重要關係人觀點談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佳里蕭壠香的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楊靜佩(2013)。不可言說的學習-傳統布袋戲的傳承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碩士論文。
    鄒川雄(2005)。問題意識之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方法意義。載於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
    溫明儀(2012)。指定、授證、傳習-無形文化遺產三部曲。博聞,10,6-8頁。
    葉秀燕、吳孟蓉(2014)。族群技藝與文化創意產業:以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女性工藝編織者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7(3),1-37頁。
    廖浿晴(2014)。唐五代文學香事書寫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劍白(1974)。臺灣民間拜拜之祭供物。民間知識,512,6-8頁。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3)。嘉義管內采訪冊;安平縣雜記。南投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社會學會(2011)。研究倫理守則。2015/12/18取自:http://tsa. sinica. edu. tw/research_01. php
    趙淑君(2011)。文化創意導入傳統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為例。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超(1996)。香譜與古代焚香之風。中國典籍與文化,4,47-54頁。
    劉魁立(2009)。民間傳統記憶的人性光輝。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4),1-3。
    劉靜敏(2004)。丁謂「天香傳」考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9,145-174頁。
    劉還月(1994)。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劉還月(2002)。臺灣人的祀神與祭禮。臺北市:常民文化。
    劉懿真(2013)。傳統製香業產銷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劉華宇(2012)。立香成份添加柑橘類廢棄物對燃煙特徵之影響。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
    劉枝萬(1967)。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出版。
    歐淑雅(2015)。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之無形文化遺產效益評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
    蔡秉書(2014)。神人間的宴王饗宴─以臺南西港刈香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鼎(2009)。無形文化遺產的生命史─民俗喪葬陣頭「孝女白琴」的啟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碩士論文。
    蔡榮婷(1991)。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諸葛正、林育陞(2011)。臺灣近代製香業的產業、設計發展內容與特徵。設計與環境學報,12,21-48頁。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欣怡(2006)。妝佛藝師技藝學習與經驗傳承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豐穗(2008)。臺灣木雕神像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秀華(2004)。臺灣的老行業。臺北市:遠足文化。
    顧惟婷(2012)。臺灣漢人信仰中用香與香火觀之解析。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配男(2013)。服務品質期望、知覺、遊客滿意度與口碑之研究─以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ssmann, J.(1995)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History/Cultural Studies. 65, pp.125-133.
    Assmann, J.(2006)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en Studi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rusaferro, P.(2005)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Skill as Invisible Herita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rum UNESCO University and Heritage 10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Culture Landscap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11-16 April 2005. pp.11-16.
    Connertion, P.(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utman, N.(2013) "Putting Intangible Heritage in It’s Place(s): Proposal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 8, pp.20-35.
    Kurin, R.(2004)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Key Factors in Implementing. The 2003 Convention." Museum Intimation. 56(1-2), pp.66-77.
    Lincoln, Y. & Guba, E.(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New York : Sage.
    Mauss, M.(1973) "Techniques of the Body." Economy and Society. 2(1), pp.70-88.
    Vardaki, E. A.(2006) "Cultural Memory, Social Fame. The Role of Memory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Local Community." Anthropological Yearbook of European Cultures. 15, pp.49-62.
    Wertsch, V. J. and Billingsley. M. D.(2011) "The Role of Narratives in Commemoration: Remembering as Mediated Action."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Heritage, Memory and Identity. 4, pp.25-39.
      三、網站:
    文化資產局http://twh. boch. gov. tw/taiwan/index. aspx?lang=zh_tw
    中華香道協會http://www. cicatw. org/date/b1-about-1. html
    中華黃頁http://hipage. hinet. net/
    邱萬吉製香工廠http://home. pchome. com. tw/soho/chiou_wann_jyi/index1. htm
    香道簡史http://www. yanagda. com/incense-dao. php?pid=23
    新港香藝園區官方網http://www. incense-art. com. tw/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http://en. unesco. or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