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明穎
MING-YING LI
論文名稱: 尋找政策改變/停滯的因素—臺灣延長國教政策之歷史制度論分析
Changes and Stagnations of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in Taiwan (1983–2011) :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alysis.
指導教授: 王麗雲
Wang, Li-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歷史制度論路徑依賴延長國教政策十二年國教
英文關鍵詞: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ath dependence,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twelv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7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1983年至2011年上半年間臺灣的延長國教政策,採取歷史制度論觀點,描繪該段期間的政策發展歷程,探究政策改變/停滯的因素。本研究認為「國民教育學制」自從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以來,儘管在歷史發展時序中,可以分成八個發展時期,但整體而言,並未出現跨越制度變革的關鍵轉折點,國民教育學制的發展呈現路徑依賴現象。

    儘管國民教育學制並未改變,每隔一段期間就會出現政策倡議,原因包括該學制改革被賦予的政策理念轉變且增多,被期許為諸多教育問題的解套,特別是升學壓力的改善;部分實施條件的改變,如學校數量增多、少子化等;更關鍵的是政策菁英的理念、政治考量加上推動時機的配合,政策就可能浮出檯面。過去二十多年,共計出現六次學制變革的契機點,雖未促使國民教育年限延長為九年以上,但隨之轉向「次」制度的開展,以此回應學制面臨的挑戰,每一次契機點的次制度轉向,又影響下一個相關政策的推動內涵,於是,次制度愈發蔓生的枝芽,限縮了各次制度其他方案的選擇,加上入學制度、學校類型、學校品質、經費等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的關鍵環節問題,長期以來未被根本解決,使得延長國教政策的發展路徑逐漸限縮於非免費、非免試、非強迫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前述關鍵環節問題未被解決的原因又可歸因於,技職教育與普通教育政策的擺盪,強化了制度的回饋遞增;民主化後的教改運動未臻目的且引發對基進改革的質疑;政治生活的特性、官僚體制、政務官任內的決策考量,促使政策的消極不作為;學區劃分的困境未被解決;教育經費預算的有限與排擠效應等。在前述問題解決條件未臻成熟前,延長國教政策路徑依賴的情形可能持續存在。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ain why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though been proposed as the policy agenda several times in past twenty-eight years (1983-2011), but fail to be implemented. Historical intuitionalism was used as the perspective for analysis. Concepts such as path dependence and historical legacy can explain the stagnations of the policy.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periods. During these periods, there was no change regarding the length of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main institution since 1968. Path dependence remains as the key factor explaining the lack of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each policy advocacy, new sub-institution was proposed as the solu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in 1990, 1994, 2000, 2003, 2007, 2011.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institution restricted the choice of main institution. In the newest period,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was redefined as a for-fee, non-compulsiv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 Budget constraints as well as the long-existing dilemma of school district divisio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stagna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Significant change is unlikely to happen and stagnation will continue due to path depend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新制度主義的發展緣起與學派 11 第二節 歷史制度論的理論內涵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的定位與屬性 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8 第四節 研究的信實度 40 第四章 延長國民教育政策的路徑發展 41 第一節 學制的現況分析 42 第二節 學制開展的嘗試 57 第三節 相關制度的創設 76 第四節 路徑依賴下的政策發展 89 第五節 小結 99 第五章 延長國民教育政策開展與停滯之因素分析 101 第一節 技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拉鋸 102 第二節 民主化後的教改連鎖效應 106 第三節 政治與行動的雙面刃 109 第四節 學區大餅切割的困境 122 第五節 理念與實施條件的轉變 127 第六節 經費分配與運用的轉圜 134 第七節 小結 140 第六章 結論與反思 143 第一節 結論 143 第二節 反思 148 參考文獻 153 一、中文部分 153 二、英文部分 157 附錄 15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59 附錄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前置準備措施與相關之子計畫 161 附錄三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施計畫與方案 162 附錄四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 163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令(1928)。制定「國民政府教育部組織法」。國民政府公報,42,1-4。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1984)。學制改革政策與展望。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
    王延煌、張明文(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205,47-56。
    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市:時報文化。
    立法院(1993)。立法院第二屆第二會期教育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82卷,75期。
    立法院(2003)。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92卷,23期。
    江明進(1984)。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技術生進修式之檢討與改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第二期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對教育部「中華民國
    教育報告書」之意見。教育通訊,8。2011年7月1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0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第四期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2011)。行政院第3229次會議院長提示暨院會決定決議事項。行政院公報,17(10)。2011年3月15日取自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7010/ch09/type9/gov01/num33/Eg.htm
    何俊志(2002)。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5,25-33。
    何俊志(2004)。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對政治科學的重構。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明清、周燦德、吳武雄、張素貞、詹婷姬(1994)。我國國民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高家斌(2005)。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3,53-66。
    吳清山(2006)。臺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教育研究集刊,32,1-21
    李奉儒(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的理念與內涵。載於蘇永明、方永全(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頁1-24)。臺北市:學富文化出版社。
    李然堯(2003)。關於「十二年國教」的一些說明。教育研究月刊,115,32-39。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教改?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尚達(1991)。蔣中正先生與九年國民教育政策形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知儀(2001)。九年國教對代間所得相關性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
    林羿佑(2006)。輿論與九年國教之改革(1967-1981)-以《自立晚報》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兆偉(1984)。改進技職教育學制的構想。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制改革政策與展望(頁57-76)。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臺北市:巨流。
    徐南號、林玫伶(1996)。臺灣推行義務教育之經驗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臺灣教育史(頁271-304)。臺北市,師大書苑。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2)(編)。二OO一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實錄。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2007)。十二年國教專案結案報告。2008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acad/mp/mpa4.pdf
    崔寅泌(1990)。中華民國九年國民教育政策之決策過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芳全(2000)。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評析。教育研究月刊,77,33-43。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方案之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國民的權利,國家的義務(2007
    年3月4日版)。2007年11月16日取自http:// epaper.edu.tw/12edu/ about06_work.php
    教育部(20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2011年4月14日取自http://140.111.34.179/mian_plan.php
    教育部統計處(2010)。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2010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i2010_a-4-1.xls
    教育部統計處(2011a)。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99學年度)。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
    教育部統計處(2011b)。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9學年度)。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 site_content/b0013/seriesdata.xls
    教育部(2011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沿革。2011年4月14日取自http://140.111.34.179/about05_evo.php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2011年4月15日取自http://140.111.34.34/main/download/download.php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15-44。
    許智偉(1983)。如何加強職業教育並規劃延長國民教育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嘉興(2002)。國教往下延伸一年的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玉(1992)。我國延長國民教育可行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益興、王先念(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規劃歷程研析。2007年9月10日取自http://www.isst.edu.tw/s44/edu/14/1.pdf
    陳麗珠(2007)。十二年國教學生經費負擔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8,30-38。
    陳盛賢(2008)。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彥樺(2008)。國中學生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高高
    屏三縣市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筱君(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以立法院公報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49(3),145-176。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1-31。
    楊朝祥(2007)。台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2011年7月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733
    葉憲峻(1996)。臺灣初等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臺灣教育史(頁85-132)。臺北市,師大書苑。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4)。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劉曉芬(2007)。歷史、結構與教育:技職教育變革的探討。臺北縣,冠學出版社。
    潘慧玲(2004)(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點出版社。
    蔡佳純(2003)。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政策分析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鄭崇趁(1990)。如何延長十二年國民教育。教育資料文摘,145,20-29。
    謝卓君(2001)。教育基本法制定過程之個案探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簡麗卿(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實施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中臺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蘇奕溱(2007)。林萬億坦承有困難,學費全免做不到。新新聞,1044。2011年4月14日,取自http://n.yam.com/view/mkmnews.php/467154

    二、英文部分
    Alley, B. (2001).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A note of caution. Politics, 21(2), 137-145.
    Beland, D. (2005). Ideas, 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revisited. In A. Lecours (Ed.),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ory and analysis (pp. 29-50). Toronto, Buffalo, & Lond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ell, L. & Stevenson, H. (2006). Education policy: Process, themes and impac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apoccia, G. & Kelemen, D. (2007).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World Politics, 59, 341-369.
    Hall, P. A., & Taylor, R. C.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4), 936-957.
    Ikenberry, G. J. (1988). Conclusion: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 Ikenberry, D. A. Lake, & M. Mastanduno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pp.219-243).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mmergut, E.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Society, 26(1), 5-34.
    Mahoney, J.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 507-548.
    March, J. G., & Olsen, J. P.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3), 734-749.
    March, J. G., & Olsen, J. P. (1996).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Governance, 9(3), 247-264.
    Miller, E. A., & Banaszak-Holl, J. (2005). Cognitive and normative determinants of state policymaking behavior: Lessons from the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35(2), 191-216.
    Orstrom, E. (1999). Institutional rational choice: An assess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 P. 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pp. 4-21).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Peters, G.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Contiuum.
    Pierson, P., & Skocpol, T. (200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 Katznelson & H.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pp. 693-721). W. W. Norton & Company.
    Pierson, P. (1994). Dismantling the Welfare State? Reagan, Thatcher and the Politics of Retrenchmen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P. (1996).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y, 29(2), 123-263.
    Pierson, P. (2000a). The limits of design: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 and chang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3(4), 475-499.
    Pierson, P. (2000b).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251-267.
    Rothtein, B. (1996).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 overview. In R. E. Goodin & H. D. Klingemann (Eds.),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pp. 133-16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nders, E. (2006).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R. A. W. Rhodes, S. A. Binder, & B. A. Rockma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pp. 39-5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midt, V. (2006). Institutionalism. In C. Hay, M. Lister, & D. Marsh (Eds.), The state: Theories and issues (pp. 98-117).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helen, K., & Steinmo, S.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 Steinmo, K. Thelen & F.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pp. 1-3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 369-40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