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范揚坤 Fan YangKun |
---|---|
論文名稱: |
別裁與正宗:曲牌音樂的現象存有與歷史實踐 |
指導教授: |
羅基敏
Lo, Kii-Ming 李殿魁 Li, Dian-Ku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論文頁數: | 586 |
中文關鍵詞: | 曲牌 、曲譜 、南北曲 、北管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8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漢族藝術傳統自存一類以「曲」為名的文化體系。其中人文特徵包含以曲牌為曲目總稱的音樂現象,與長久以來透過創作、表演所建立傳統;及其在相關活動歷史累積過程間,為說明音樂內涵與建構特定文類—「曲」文學,逐漸形成以「曲學」為名的知識體系。在此文化體系內論曲傳統的藝術理念,尤其對音樂美感經驗的詮釋以及理解音樂的方法,向以追求「正宗」、「典型」為核心價值。進而再由內在理念發展為客觀化的格律理論。然相對於理論家企圖為每一隻曲牌訂定確切的內容,客觀世界中的音樂表現卻始終出現各種變化型,格律如何規範也常有莫衷一是的意見。因而正宗典型之外,不斷又有各種別裁現象的發展。理想與實況、正宗與別裁之間的差異,似乎成了長久以來曲學理論無從調和的矛盾。從格律理論所表現對曲牌音樂內容的認知模式,我們可以知道,「正宗」的概念之所以能夠長期主導曲學理論思想,源於曲家在認知的意向行動上,肯定一切曲牌皆有其特定實存的內涵。而且此一實有的主張,顯然不以確定的旋律現象為根據,而是透過主體認知意識中對音樂抽象存在的把握能力所完成的。故而在曲牌格律所見內容,實為音樂可變形象內在安定成份的理論詮釋。
本論文以此曲牌音樂現象為主題,經由現象在歷史中的存在與認知活動,分析有關內容的構成與組織形態。為能分析、理解並闡明此一現象,筆者運用音樂所處歷史脈絡之「別裁與正宗」文化觀、古典曲論各家論述,以及不同曲牌音樂自身存有形態表現,分析、說明三者在發展進程間的交叉互動與辯證關係。同時並藉多元詮釋範疇為論述框架,就此音樂文化傳統在歷史間的互動現象,展開提問與觀察研究。
個人在研究過程間,經由音樂及曲目形態現象分析觀察到,古典理論較不關心的集曲形式及其組裝音樂手法現象,其實提供著一種更貼近於古人視野的客觀依據,有助於我們分析曲牌音樂組織特性;其次,不論曲牌格律範式,或民間傳統有關「曲骨」的概念,與實際音樂深層的構造存有,彼此之間無法直接類比。這些現象只能說明古人如何從主體認知立場去分析與把握音樂對象,以及經此意向過程完成的詮釋內容。但卻導引著筆者由此延伸為曲牌音樂「現象存有」分析基礎。指出音樂具有可變形的再發展特徵,除有適應曲詞語言聲調的需要外,更涉及任何曲牌不只是單一獨存的曲目,通常又必須相互結合為一更大規模的結構,成為特定作品中的組織元素。在因應各種結合情況的過程中,「可變」成了曲牌音樂根本的藝術特徵之一。從內在安定的本有,到各種變形,再到組合特定作品,以至於實際演出的表演詮釋。個人以為,此一現象在藝術的形式特質上,實際展示了一個可分層充實的多層次框架。甚至於單一曲牌自身內部同時亦有此現象。故而若能披露此一從內在本有到外部展示過程,曲牌音樂藉此多層次框架構造,如何於每一層次間逐步得到充實與再詮釋。曲學傳統理論中的認知矛盾即有可能得到解決。
Abstract
Among the Han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there exists a cultural system known as qu. This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ngs into tunes or qupai and its tradition of compositional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s. Through the long history of these practices, a knowledge system known as quxue (namely the study of qu) was formed to explain its musical content and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its lyrics. In the artistic ideas of this cultural system,“classicism” and “archetype” have long been upheld as the core ideal to be pursued,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sical aesthetic experiences and the way to understand music. These ideas further developed into theories of gelü or “rules of text-setting”. But, in contrast to the efforts of the theorists to codify the precise rule for each tune, the actual musical practices always exhibit variances, and opinions about the rules also vary. As a result, there were many variants that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archetypes. Such difference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between archetype and its variants have been reflected in the conflicting views in the theory of quxue. From the way in which the theory of gelü explains the musical content, we can infer that the reason why classicism dominates the theory of quxue lies in the fact that qu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definite and real content of each and every qupai. Moreover, such belief is apparently based on their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bstract existence of the music instead of the actual melodic phenomena in their many variant forms. Consequently, the gelü of qupai is actually a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ble elements underneath the variable appearances of the music.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henomena of qupai music as its subject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and the structure of its content through its manifes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history. In order to analyze, understand, and explicate this phenomenon, I will use the cultural view about variants and classicism, the discourses by the classical theorists of qu, and the actual music itself to explain how these three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n dialectic relationship in historical processes. Meanwhile I will also employ multi-interpretation as my framework to raise questions and make observations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this musical/cultural tradition.
Through this study, I found that the so-called jiqu (collective tunes), 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by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qu, and its methods of pastiche, in fact provide us with an objective basis that brings us closer to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ncient and helps us analyze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the structure of qupai music. In addition, I discovered that either the rule of gelü or the concept “qugu”or “bone of the song” as transmitted in folk traditions is not analogous to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actual music. This explains the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made by the theorists, as I mentioned above. This discovery, however, led me to rely on the actual musical phenomenon as the basis for my analysis. I argue that the music of qupai cannot do without the ability to var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ones of its lyrics and also to adapt to the fact that any qupai is not just a tune that stands by itself but is instead often combined with other qupai to form into a larger structure to become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a specific composition. Thu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various kinds of combination, “variability”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nd basic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music of qupai. Thus, I argue that the phenomenon of qupai consists of multi layers: the most essential elements that remain stable, the various transformations, the combination into a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finally the actual realization in performance. Even a single qupai also exhibits such a multi-layer phenomenon. If we can explicate the process in which each of these layers unfolds and how the music of qupai has been enriched and reinterpreted through such a multi-layer framework, then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resolve the conflicting views that have long 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quxue.
參考書目
(一)專書著作(依筆畫排序)
一、中文
卜鍵。《李開先傳略》。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于建生。《漳州曲藝集成》。漳州:漳州市文化與出版局,2004。
于蘇賢。《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孔尚任著,鹽谷溫原註、今東光譯。《桃花扇》。東京:北隆堂書店,1930。
止雲居士選輯、白雲山人校點。《新鐫出像點板北調萬壑清音》(《善本戲曲叢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4。
毛晉(明)編。《六十種曲》。北京:中華書局,1958。
王世貞(明)。《曲藻》。(《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王正祥。《十二律京腔譜》(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1684),《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書局,1984 。
王正祥。《新定宗北歸音崑腔譜》(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1686))。上海:上海圖書館古籍部藏。
王守泰。《崑曲曲牌集套書範例集.北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王守泰。《崑曲曲牌集套書範例集.南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王守泰。《崑曲格律》。揚州: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王灼。《碧雞漫志》(《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王季烈(清)。《螾廬曲談》。台北:古亭書屋,1969。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德暉、徐沅徵。《顧誤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王錫純輯。《遏雲閣曲譜》。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65。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王驥德(明)。《曲律》(《續修四庫全書》1958.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以成書院。《同聲集》。台南:台南樂局以成書院,1933。
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三聯書店,2006。
任訥(任中敏)。《中原音韻作詞十法疏證》。臺北:西南書局,1972。
朱權(明)。《太和正音譜》。台北:學海出版社,1981。
江巨榮。《古代戲曲思想藝術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江西省戲曲學校蒐集整理。《江西弋陽腔曲譜》(油印本)。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所資料室藏,1959。
江武昌等。《聽見台灣歷史的聲音》。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
何良俊(明)。《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吳梅。《南北詞簡譜》。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
吳梅。《顧曲塵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呂士雄等輯。《新編南詞定律》(《續修四庫全書》第175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呂天成(明)。《曲品》。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1961。
呂錘寬。《北管細曲賞析》。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1。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
呂錘寬。《絃譜集成》。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呂錘寬。《細曲集成》。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呂錘寬。《牌子集成》。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李玉(明)。《北詞廣正譜》。台北:學海出版社,1998。
李玉著,陳古虞、陳多、馬勝貴點校。《李玉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2004。
李昌集。《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再版)。
李開先。《詞謔》(《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三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李集昌。《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李殿魁。《雙漸蘇卿故事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李漁(清)。《閒情偶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李漁著,張萍校點。《閑情偶記》。西安:三秦出版,1998。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沈泰輯。《盛明雜劇初集》(董氏誦芬室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176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德符(明)。《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沈寵綏。《弦索辨訛》(《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沈寵綏。《度曲須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沈寵綏。《度曲須知》(《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台北:學海出版社,1971。
汪經昌。《曲學例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
沖和居士(明)編。《新鐫出像點板怡春錦曲》(《善本戲曲叢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周之標(明)編。《吳歈萃雅》(《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書局,1984。
周祥鈺等編訂。《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書局,1987。
周雪華譯譜。《崑曲湯顯祖臨川四夢全集——納書楹曲譜版.牡丹亭》。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周維培。《曲譜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周德清。《中原音韻(明刻本)》。台北:學海出版社,1996。
林壽朋。《典型俱在》。嘉義:有聲社樂局,1938。
武俊達。《昆曲唱腔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玩花主人(清)選編,錢德蒼續選 。《綴白裘》(《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
芝庵。《唱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一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邱火榮、邱昭文。《北管牌子音樂曲集》。台北:國立傳統音樂中心籌備處,2000。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1991。
侯玉山傳譜,關德權、侯菊記錄整理。《侯玉山崑曲譜》。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侯佑宗、張永和、茅重衡整理。《國劇曲牌》。台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
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安徽:黃山書社,2006。
南師。《贛劇青陽腔曲牌選編》(油印本)。南昌:江西省戲曲研究所,1982。
姜夔。《白石詩詞集》。台北:華正書局,1974。
姚燮。《今樂考證》(《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施德玉。《北曲中可增減曲牌的研究》。臺北:生韻出版社。1989。
洪昇。《長生殿》(康熙稗畦草堂刊本景印,《古本戲曲叢刊》五集)。
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長生殿》。台北:里仁書局,1990。
洪惟助、黃心穎、孫志文、陳怡伶、陳怡如編著。《隴西八音團抄本整理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4。
流沙。《宜黃諸腔源流探》。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流沙。《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9。
洛地。《詞樂曲唱》。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祈彪佳。《遠山堂曲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祈彪佳。《遠山堂劇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胡文煥(明)。《群音類選》(《善本戲曲叢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胡忌、劉致中。《昆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范揚坤、林曉英編。《亂彈樂師的秘笈:陳炳豐傳藏手抄本》。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
范揚坤。《彰化四大館餘音》。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2。
范揚坤。《雙桂長春:王慶芳生命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
范揚坤編。《集樂軒.皇太子御歸朝殿下抄本》。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
范揚坤編。《集樂軒.揚夢雄抄本》。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
乘舟。《贛劇弋揚腔曲牌選編》(油印本)。南昌:江西省戲曲研究所,1982。
凌濛初(明)。《南音三籟》(善本戲曲叢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夏承燾校輯。《白石詩詞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徐大椿(清)。《樂府傳聲》(《續修四庫全書(1758)》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徐子室、紐少雅(清)。《九宮正始》(《善本戲曲叢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出版社,2000。
徐復祚(明)。《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集)。北京:中國戲劇,1959。
徐渭(明)。《南詞敘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三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徐渭(明)。《南詞敘錄》(《續修四庫全書(1758)》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涂宗濤。《詩詞曲格律綱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再版。
張敬。《清徽學術論文集》。台北:華正書局,1993。
張夢機。《詞律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許子漢。《元雜劇聯套研究─以關目排場為論述基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許常惠等。《台中縣音樂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
許常惠等。《彰化縣音樂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連波。《戲曲作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郭精銳、陳偉武、李耘、仇江編著。《車王府曲本提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
陳所聞(明)編。《南北宮詞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1。
陳美如。《元人帶過曲音樂之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藍谷、范揚坤等。《台北市北管發展史》。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2。
章依萍校定。《霓裳續譜》。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
傅惜華。《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57第一版。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焦循(清)。《劇說》。(《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八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無名氏(明)編撰。《歌林拾翠》(《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馮夢龍等。《明清民歌時調集(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黃翔鵬。《中國傳統音樂一百八十調譜例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黃圖珌。《看山閣集閒筆》(《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
黃儒卿(明)編。《新選南北樂府時調青崑》(《善本戲曲叢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楊易霖。《周詞定律》。台北:學海出版社,1975。
楊蔭瀏、陰法魯。《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北京:音樂出版社,1957。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葉堂。《納書楹曲譜》(《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
葉堂定譜。《納書楹《西廂記》全譜》。台北:學藝出版社,1983。
葉堂定譜。《納書楹《牡丹亭》全譜》。1792(乾隆壬子年)。
葉堂定譜。《納書楹《邯鄲記》全譜》。1792(乾隆壬子年)。
葉堂定譜。《納書楹《南柯記》全譜》。1792(乾隆壬子年)。
葉堂定譜。《納書楹《紫釵記》全譜》。1792(乾隆壬子年)。
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3。
趙景深等。《昆劇曲調》。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
齊華森。《曲論探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劉熙載。《藝概》(《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蔣孝(明)。《舊編南九宮譜》(《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書局,1984。
鄭孟津、吳平山。《詞源解箋》。浙江:浙江古籍,1990。
鄭振鐸。《清人雜劇》。香港:龍門書店,1969。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台北:揚智文化,1995。
鄭榮興。《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慶美園文教基金會,2001。
鄭騫。《北曲套式彙錄詳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
鄭騫。《北曲新譜》。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
錢仁康。《錢仁康音樂文選(上)》。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錢南揚。《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5。
錢南揚。《戲文概論》。台北: 里仁書局,2000。
魏良輔(明)。《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集)。北京:中國戲劇,1959。
饒宗頤。《詞樂叢刊》。香港:中華書局,1958。
饒宗頤編。《敦煌琵琶譜》。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
顧篤璜。《昆劇史補遺》。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謝元淮編 《碎金詞譜(一)》。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
二、外文(含譯著)
小泉文夫。《音樂の根源にあるもの》。東京:平凡社,1994。
山口修。《出自積淤的水中》。紀太平、朱家駿、仲万美子、橘田勛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片岡巖。《台灣風俗志》。台北:日日新報社,1921。
平澤丁東。《台灣の歌謠と名著物語》。台北:晃文館,1917。
德丸吉彥。《民族音樂學》。東京: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1990。
濱田秀三郎編。《台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書房,1943。
Adorno, Theodor W. “Quasi una Fantasia” Livingstone, Rodney.(trans.) Landon.,New York: Verso. 1998.
Dahlhaus, Carl. Robinson, Bradford.(trans.) “Foundation of Music Histo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Dahlhaus, Carl. Robinson, Bradford.(trans.) “Nineteen-century Music” Berkele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Dahlhaus, Carl. Whittall, Mary.(trans.) “Realism in Nineteen-century Music” Landon., New York., New Rochelle., Melbourne., Syd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Foucault, Michel. 《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王德威 譯。台北:麥田出版,1993。
G. Georgiades, Thrasybulos. 「音樂と言語—ミサの作曲に示される西洋音樂のあゆみ」(“Musik und Sprache- Des Werden der abendlandischen Musik dargestellt an der Vertonung der Messe” )。木村敏 譯。東京:音樂之友社,1966。
Grout, Jay Donald; Palisca, Claude V.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London: Norton & Company, Inc.1988.
Houle, George. “Meter in Music, 1600-1800“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Ingarden, Roman. Czerniawski, Adam. (trans.) ”The Work of Music and the Problem of Its Identity“ La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6.
Nattiez, Jean-Jacques. Abbate, Bradford.(trans.) “Music and Discourse, Toward a Semiology of Musi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Newman, Ernest. “Great Opera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Inc. 1958.
Palmer, Richard E. 《詮釋學》(Hermeneutics)。嚴平 譯。台北:桂冠圖書,2004。
Schachter, Carl ; Siegel Hedi ed. “Schenker Studies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9.
Schenker, Heinrich,《自由作曲》(Der freie Satz)。陳世賓 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二)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依筆畫排序)
卜致立。〈北曲貨郎兒音樂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庄永平。〈敦煌楽譜的詞曲組合〉,《中國音樂學》期4。(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李殿魁。〈「滾調」再探〉,《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
邱昭文。〈台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范揚坤。〈北管幼(細)曲中的彈詞初探〉。《音樂研究學報》期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研究所,2000)。
范揚坤。〈粉蝶兒花衣勝剪裁:〈冥判〉曲譜傳遞變化的認識與分析〉。《音樂研究學報》期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2004)。
徐元勇。〈华秋蘋《借云馆曲谱》研究〉。《中國音樂學》期4。(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蔡瑋琳。〈北管〔醉花陰〕聯套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三)手抄本
不著抄者。《集樂軒(十八)》。彰化:集樂軒館藏。
不著抄者。《彰化梨春園(十九)》。彰化:梨春園館藏。
黃清龍抄。《北管扮仙戲嗩吶曲牌(手抄本)》。
沈金水抄。《明治卅四年明樂軒沈金水抄本》。彰化縣文化局南北管音樂戲曲館館藏。
楊心婦抄。《集樂軒.林綢本》。彰化縣文化局南北管音樂戲曲館館藏。
鄒文曲抄。《南投大樂軒(手抄本)》。1947。
(四)其他
李殿魁、陳美如、林佳儀。《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北曲曲目之作者及出處索引。台北:文建會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研究計畫,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