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家瑾 Wu, Chia-Chin |
---|---|
論文名稱: |
以臺灣的生態旅遊為主題之中級華語閱讀教材編寫研究 A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of Intermediat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Themed with Ecotourism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林振興
Lin, Zhen-Xing |
口試委員: |
林建宏
Lin, Chien-hung 楊秉煌 Yang, Ping-Huang 林振興 Lin, Zhen-Xing |
口試日期: | 2022/06/2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1 |
中文關鍵詞: | 旅遊華語 、華語教材編寫 、生態旅遊 、永續發展目標(SDGs) |
英文關鍵詞: | tourism Chines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研究方法: | 調查研究 、 文件分析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21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8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聯合國(United Nations)在2015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明定17項核心目標與169項具體目標,期待藉由所有人類的共同努力,解決現有的各項世界議題。旅遊產業作為世界最大的產業,對於環境的影響浮上檯面,使得強調對友善環境的生態旅遊(Ecotourism)受到重視。另一方面,臺灣的國際旅客人次逐年增加,從事生態旅遊的遊客比例更是逐年攀升。因此本研究欲了解現有旅遊華語教材的現況,並以生態旅遊為題,透過編寫華語閱讀教材的方式,以試圖了解SDGs融入旅遊華語教材的可行性。
本研究考察現有教材發現,國內的旅遊華語教材關於SDGs的內容極少,且教材在選址上,主題大多偏重於景點的知名度,較少以生態資源為考量者。且部分教材年代較早,或內容有誤,使得教材的實用性與正確性低。
本研究在教材編寫編列了十課的課綱,並實際完成三課。教材完成後,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協助評估教材,並進行第一次教材修正;接著請程度相當之華語學習者試讀教材,並進行第二次教材評估與修正。
根據教材評估的結果,本研究提出了七項旅遊華語教材的編寫建議。SDGs方面,學習者大致同意教材內容有助於認識臺灣的生態,並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根據評估結果,於SDGs融入旅遊華語教材方面,提出了四項編寫建議。
In 2015, United Nations (UN) announc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with 17 goals and 169 targets. With the announcement, all humankind is expected to resolve exiting worldwide issu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aused by tourism,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ies,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hus, ecotourism, which focuse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system, has grabbed the world’s attention increasingly.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eign visitors to Taiwan, the percentage of them conducting ecotourism has also increased.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ducts research on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integrates the content of tourism. Also, by designing an ecotourism-based Chinese reading material, this study would als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SDGs into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After researching current material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arely included in tourism-based Chinese materials published in Taiwan. In terms of selecting topics, these teaching materials usually include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instead of spots with abundant ecological resources. Some of these materials are published at an early age, with out-of-date language uses or even errors, making the information less useful and precise.
This study has designed a syllabus with ten lessons, three of which are completed during the research.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was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three experts. The second one was revis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some learners whose Chinese proficiency is about/ above intermediate level.
Three results are produced after the research. First, this study proposes seven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s themed with tourism. Second, concerning integrating the SDGs concept, the learners agree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 helps them learn more about the ecology of Taiwan, and also brings the sight of protecting the ecosystem to them. Finally,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propose four compiling suggestions for integrating SDGs into tourism Chinese learning materials.
一、中文文獻
于紅偉、張崟濤(2013)。認識心理因素在漢語閱讀中的作用分析。語文建設,08X,79–80。
于燕紅(2009)。如何加強對初級階段中亞留學生的漢語閱讀教學。語言教學研究,(8),121–122。
小海(2017)。因為溫柔,海始終留著一片富饒-花蓮豐濱「港口部落」。鄉間小路,43(9),62–69。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太瓊娥(2015)。近六年來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研究綜評。楚雄師範學院學報,30(4),48–50。
王志海(2009)。外國留學生漢語詞彙教學問題探討。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7(1),145–146。
王季香(2018)。專業華語教材的編寫與實務--以《越南工廠華語通》為例。應華學報,(19),17–51。
王昊(2011)。關於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的討論。黑龍江科技信息,(6),124。
王美青(2013)。高雄市茂林區魯凱族下三社群的族群藝術與文化資源。高雄文獻,3(3),30–50。
王美青(2014)。社區協會與文化復振--以多納黑米祭為例。高雄文獻,5(1),38–62。
王美青(2021)。在地知識、社群資源與象徵建構:茂林「紫蝶幽谷」的紫色精靈。高雄文獻,11(1),121–152。
王海峰、王鐵利(2015)。針對韓國學生的漢語閱讀課教學方法爭議。教育參考,(6),64–72。
王瑋姁(2016)。由《今日台灣》看中級閱讀的語篇教學模式。華語學刊,(21),39–47。
王瑞烽(2010)。初級漢語讀寫課教材的編寫理念與方式。現代語文:下旬。語言研究,(12),118–121。
王導、徐瑞莉(2020)。“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醫學漢語教材編寫研究。高教學刊,(36),77–80。
王鑫(2002)。發展永續旅遊的途徑之一:生態旅遊。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4),28–44。
台北捷運公司(1998)。台北捷運公司年報1997∕1998。臺北市: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捷運公司(2003)。台北捷運公司年報2002。臺北市: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捷運公司(2004)。台北捷運公司年報2003。臺北市: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田然(2008)。近十五年對外漢語中高級閱讀教材編寫理念評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6(4),1–5。
田艷、陳磊(2014)。對漢語教材結構體系中練習設置的分析與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3),28–35。
石慧敏(2013)。從學習者視角談初級漢語教材的練習設計問題。國際漢語教育研究,(2),175–18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n.d.)。2013年高雄氣候站逐日雨量資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擷取日期:2021/11/18。取自: https://www.cwb.gov.tw/V8/C/D/DailyPrecipitation.html
交通部觀光局(2011)。中華民國99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臺北市:渤通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2014)。中華民國102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7)。觀光局生態網。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擷取日期:2021/09/21。取自:https://theme.taiwan.net.tw/Ecology/page1.html
交通部觀光局(2020a)。中華民國108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20b)。臺灣自行車旅遊網。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擷取日期:2021/09/21。取自:https://taiwanbike.taiwan.net.tw/
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2021)。地質-東北角暨海岸國家風景區。擷取日期:2021/09/29。取自:https://www.necoast-nsa.gov.tw/Articles.aspx?a=109&l=1
任以珍(1991)。關於中級漢語文科專業閱讀教材編寫的幾個問題。世界漢語教學,1(15),43–48。
朱勇、孔令琦(2017)。來華漢語專業研究能力質性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1),26–33。
朱榮智、王慧娟、陳立芬、舒兆民、蔡蓉之(2009)。去旅行(第一版)。臺北市:新學林。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1),87–142。
江允婷(2017)。短期華語遊學團教材設計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江姿良(2011)。彰化地區觀光華語教材之設計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書宏(2014)。針對義大利文為母語者之導遊華語教材編寫-以景點介紹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公告指定「客家山歌」等6案為重要傳統藝術、新增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保存者黃俊雄先生及「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繞境」等3案為重要民俗及有關文物(會授資籌三字第10030064432號)。
何健鎔、陳寶樹、劉中慧、劉淑芬、謝玲、謝秋華、陳顯彰、何季耕(2015)。阿里山山美村達娜伊谷地區之蝴蝶多樣性之研究。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17(3),223–251。
何寶璋、羅雲(2012)。非目的語環境華語國別教材編撰的思考、設計與實施。華語文教學研究,9(3),31–46。
余可華、徐麗麗(2019)。“一帶一路”新形勢下專門用途漢語教材建設。教學研究,42(6),61–66。
吳宗瓊(2007)。鄉村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探討。鄉村旅遊研究,1(1),29–57。
吳勇毅(2014)。關於漢語教學模式創建之管見。華文教學與研究,(2),9–13。
吳紅云、汪滔(2012)。基於國外教材評估理論的我國ESP教材建設探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8(28),88–90。
吳華(2010)。元認知策略在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民族教學研究,21(98),87–90。
吳曉燕、王菲(2019)。不同認知負荷任務下母語閱讀能力對二語閱讀的影響研究。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4),63–70。
呂孟玲(2018)。東港地區觀光華語教材編撰之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呂憶君(2007)。記憶、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碩、徐玲(2017)。非洲來華留學生農業專業漢語需求與教學實施路徑探析。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7),214–215。
李永展(2021)。變革議程:SDGs的「行動十年」。經濟前瞻,(194),46–50。
李秀麗(2010)。談留學生經濟閱讀課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邊疆經濟與文化,(75),159–161。
李亞男(2020)。《航海漢語》課程建設與教材編寫。現代語文,(691),110–114。
李欣芳(2014)。屏東地區觀光華語教材設計之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李泉(1991)。對外漢語教學釋詞的幾個問題。漢語學習,(63),1–3。
李泉(2002)。近20年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和研究的基本情況述評。語言文字應用,3,100–106。
李泉(2004)。論對外漢語教材的針對性。世界漢語教學,2(68),49–58。
李泉(2007)。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實用性。語言教學與研究,(3),28-35。
李泉、金允貞(2008)。論對外漢語教材的科學性。語言文字應用,(4),108–117。
李泉(2011a)。論專門用途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3),110–117。
李泉(2011b)。文化教學定位與教學內容取向。國際漢語,1。
李泉(2015)。漢語教材的"國別化"問題探討。教育科學文摘,34(6),56-59。
李泉(2016)。試論漢語預科教育若干問題。國際漢語教學研究,(3),19–27。
李家旭(2018)。夜市觀光華語教學方案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李啟潔(2002)。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教育藝術,(5),38–39。
李堅明、李晨光(2006)。珊瑚礁生態旅遊與保育策略的經濟分析。都市與計劃,33(1),17–30。
李婧妍(2012)。小議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原則。安徽文學,(1),148。
李紹林(2003)。對外漢語教材練習編寫的思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3),34–39。
李雪梅(2010)。對編寫義大利本土化漢語教材的思考。海外華文教育,(56),31–36。
李富美、顏妙桂(2004)。文化的邂遘-台灣蘭嶼島文化觀光問題初探。原住民教育季刊,(35),29–56。
李紫菱(2017)。針對韓籍中級華語學習者之專業旅遊華語教材編寫設計之研究。桃園市: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雪(2014)。濕地生態景觀美質研究。濕地學刊,1(3),27–38。
杜鳳秋、李靜(2011)。論英語專業地方文化教材的編寫原則。學術論壇,(247),202–208。
束定芳(1993a)。《閱讀理解教學》簡介。外語界,2(50),61–63。
束定芳(1993b)。外語閱讀教學中的幾個理論問題。外語研究,(35),54–60。
束定芳(2008)。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目標與閱讀教材編寫--寫在《快速閱讀》出版之際。外語界,(124),15–19。
阮氏艷翠(2018)。專業華語觀光導遊教材設計研究-以越南中部地區為例。桃園市: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小兵(2007)。漢語國際推廣形勢下的教材編寫與漢語研究。海外華文教育,(42),1–8。
周永暉、歐陽忻憶、陳冠竹(2018)。台灣觀光2020永續發展策略。台灣當代觀光,1(1),1–20。
周健、唐玲(2004)。對漢語教材練習設計的考察與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4),67–75。
周祥、稅昌錫(2015)。基於認知理論的對外漢語釋詞策略。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9(4),88–93。
周雪林(1996)。淺談外語教材評估標準。外語界,(62),60–63。
孟丹(2017)。對外漢語教材評估選擇的考察與研究。學周刊,35,21–22。
孟暉(2008)。試論我國大學英語教材評估的發展現狀。科技信息,32。
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n.d.)。話說無尾港。擷取日期:2021/11/01。取自:https://www.wuweiriver.com/edcontent_d.php?lang=tw&tb=4&id=114
屈瑾(2015)。淺議對外漢語高級階段教材的練習編寫。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147),254–255。
林小燕(2017)。來華留學生漢語自主學習策略研究。學周刊,(35),18–19。
林宛蓉(2018)。《商用華語》教材編寫及試用反饋。華語學刊,(25),35–52。
林明瑞、陳柏言(2007)。社區營造對居民自然保育態度、行為模式影響之探討-以南投縣桃米生態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5(1),73–129。
林俊全、邵顯涵(1997)。石梯坪地景的特色與地景登錄。地景保育通訊,(6),19–24。
林俊全、蘇淑娟(2013)。台灣的動態地景。臺北市:農委會林務局。
林勤敏、陳純恩、董又慈(2011)。墾丁社頂部落文化之符號意象探討與創意產品設計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7(1),25–40。
林聖欽、吳育臻、張伯宇、王聖鐸、朱健銘、張淑惠(2021)。普通型高級中學地理第二冊(再版)。新北市:龍騰。
林鴻雁(2013)。對外漢語閱讀課教學的原則及意義。現代企業教育,(22),327。
阿依提拉.阿不都拉(2007)。漢語閱讀課教學初探。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46),234–235。
侯宜凱、梁炳琨(2010)。原住民族地區觀光與地方發展之研究-以鄒族來吉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1),105–148。
侯磊(2009)。論留學的漢語閱讀能力及培養。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4(223),154–157。
姚敏(2010)。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泛讀教學中的運用探索。中國成人教育,(8),181–183。
施雅軒(2012)。地理思想.思想地理(初版)。臺北市:麗文文化。
段范芳安(2014)。專業華語文國別化旅遊教材設計研究-以越南觀光導遊為例。桃園市: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焱(2008)。如何提高民族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科技信息(學術研究),15,494–495。
范麗莎、賈利芳、郭長荔(2016)。基於圖式理論的對外漢語閱讀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論壇,(38),163–164。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Introduction。原住民族委員會。擷取日期:2021/11/19。取自:https://www.cip.gov.tw/en/menu/data-list/D6CE6A4C9BFECEEA-info.html?cumid=D6CE6A4C9BFECEEA
唐春碧(2013)。教材評估--外語教學的保護傘。海外英語,(11X),277–278。
孫婧(2019)。對外漢語語法練習設計調查--以《發展漢語》為例。北方文學,6,182。
徐子亮(2010)。歐美學生漢語閱讀學習的特點分析。國際漢語教育,2,45–46。
徐金晶(2009)。閱讀模式給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的啟示。考試周刊,(16),197。
徐峰(2013)。國際漢語基礎教材中練習的設置與編寫。對外漢語研究,(2),44–57。
徐敏(2010)。財經類高校ESP教材的編寫現狀與對策探討。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3(5),63–64。
徐蘭(2011)。對高級漢語口語教材詞彙和練習的研究--以《大家說漢語--高級漢語口語》為例。語文學刊:高等教育版,(11),5–6。
桃米生態村旅遊服務官方網站(n.d.)。桃米生態村旅遊服務官方網站。擷取日期:2021/11/05。取自:https://taomi-ecovillage.ego.tw/
祖麗菲亞.買買提(2016)。關於漢語閱讀教學中常遇問題的探索。知識文庫,(16),111。
翁慈勵(2010)。旅遊華語300句(初版)。臺北市:書林。
馬俊明(2011)。如何快速提高留學生的閱讀能力。安徽文學:下半月,(12),220。
馬靜、行玉華(2008)。對外漢語教學詞語釋義的原則與方法。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1(4),45–48。
高影(2013)。《韓國觀光課程》漢語教學研究。課程教育研究,32,2–3。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2020)。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教院(2019)。國教院三等七級詞表。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教院(2020)。遣辭用「據」-臺灣華語文能力第一套標準。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月珍(2016)。觀光旅遊華語教材設計與編寫研究-以「桃園機場」為編寫範圍。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張孟嘉(2018)。以亞洲外籍人士小班教學為對象之華語文觀光旅遊教材編寫-以南投地區為例。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張明芳(2006)。英語閱讀教材的評估模式。中國外語:中英文版,5,62–66。
張郇慧(2001)。臺灣鄉土教材。第一冊跨世紀中的臺灣篇(初版)。臺北市:華泰。
張晶晶、那英志(2011)。基於項目的職業漢語教學--以旅遊漢語為例。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24),112–114。
張超(2011)。論對外漢語閱讀課教學中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安徽文學:下半月,(12),241。
張瑩(2014)。近30年科技漢語教材編寫情況的回顧與思考。出版發行研究,(11),66–68。
張燕、徐海女、錢敏娟(2013)。中醫英語教材評估標準初探。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10),100–102。
梁婷、劉陳艷(2013)。關於對大學英語教材評估的思考。海外英語,(2X),41–42。
莊鴻濱、鄧博維、蔡維鈞、張莉汶(2008)。茂林國家風景區原住民地區居民對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觀光餐旅評論,2(1),1–20。
悠遊墾丁(2016)。社頂部落生態旅遊。擷取日期:2021/11/02。取自:http://shirding.uukt.com.tw/
許多會(2004)。論第二語言漢語教學中的閱讀策略。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4(2),72–77。
許峰(2004)。英語教材評估研究:回顧與前瞻。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4(3),35–38。
許肄亞、郭乃文(2017)。以社區聲景地圖探討社區認同感:以桃米社區為例。地理研究,(67),81–107。
郭仁俊(2004)。新時期教材編寫的實踐與探索。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4),56–58。
郭宗翰(2014)。越南觀光華語導遊教材的設計與發展研究。桃園市: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凌雲(2012)。中高級漢語閱讀教學中的自然閱讀概括訓練。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5),10–27。
強璐(2018)。國內專業漢語教學研究現狀綜述。語言教學研究,4。
陳怡伊(2012)。GO !「動」起來華語語法動畫教材設計-以《遠東生活華語》中級語法「疑問句」為例。台灣華語文教學,(12),40–
陳金國(2011)。針對泰籍之中高級華語學習者的觀光華語導遊教學網站設計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森、李建平、曾宇良、莊翰華(2012)。以文化角度看農村社區之災後重生-以埔里桃米社區及古坑華山社區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7,271–297。
陳美惠、李來錫、黃韻樺(2011)。建構生態旅遊工作項目之知識結構-以社頂生態旅遊發展為例。中華林學季刊,44(1),55–72。
陳寅清(2018)。法律華語學習者需求分析。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6),145–164。
陳淑萍(2008)觀光導遊華語教材的設計研究-以泰國各大學所用教材為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鈴(2016)。幼兒園客語系列教材發展歷程及成果。全球客家研究,(7),265–297。
陳麗宇、李欣欣(2012)。當代初級商務華語教材之文化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9(4),41–73。
陳顥仁(2019)。「因為我們沒有工廠啊」漁養澎湖,高產值觀光也靠它。天下雜誌,(675)。
陸耀雁(2014)。語文閱讀中形成的漢語思維在外語閱讀中的作用。語文建設,03Z,77–78。
曾宜萱(2019)。泰籍導遊華語教材設計──以泰國七大城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游麗方、門田真人(2006)。海岸山脈的經濟附加價值-地質資源分布初探。大漢學報,(21),33–53。
程茹軍、李學欣(2005)。來華留學生和與閱讀能力的培養。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4),102–103。
程樂樂、朱德君(2008)。醫學漢語教材編寫爭議。海外華文教育,(2),40–46。
舒兆民、陳懷萱、黃琡華、林家盈(2013)。OH! MY GUIDE! 臺灣超好玩 TAIWAN SO MUCH FUN(初版)。新北市:正中。
舒兆民、陳懷萱、黃琡華、林家盈(2014)。OH! MY GUIDE! 吃喝玩樂學華語(初版)。新北市:正中。
舒兆民、黃琡華(2014)。「臺灣人文旅遊華語」教材編製與混成式教學實施。華語學刊,(17),69–89。
華測會(2020a)。華語文能力測驗測驗類別:能力對照。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擷取日期:2021/09/21。取自:https://tocfl.edu.tw/index.php/test/reading/list/8
華測會(2020b)。華語文能力測驗測驗類別:適用對象。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擷取日期:2021/09/20。取自:https://tocfl.edu.tw/index.php/test/reading/list/8
黃思懿、楊聰榮(2012)。華人特色文化融入華語教材:以臺灣夜市文化為例。台灣華語文教學,(13),47–55。
黃雅琪(2006)。台灣生態旅遊經濟效益評估簡介。全球變遷通訊雜誌,50,7–10。
黃躍雯(2011)。台灣生態旅遊的發展與推動:從國家角色暨行動予以檢視。國家公園學報,21(1),1–22。
新竹縣尖石鄉公所(2003)。尖石風情話。新竹縣:尖石鄉公所。
楊肖(2016)。來華留學生課外漢語閱讀調查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4(6),44–54。
楊政賢(2013)。意象、藝像與商品:蘭嶼達悟族飛魚文化的當代顯像。民俗曲藝,(179),75–121。
楊雪萍(2013)。語文中的漢語思維在外語閱讀中的作用。語文建設,(12Z),66–67。
楊德峰、張瑩(2018)。對外漢語語法教材篇章練習存在的問題及應對之策。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82–88。
楊曉迪(2016)。淺析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才智,(1),79。
楊穎(2012)。研究型經貿漢語閱讀教學初探--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實踐為例。現代語文:上旬,(8),75–77。
溫曉芳(2016)。論漢語閱讀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育。語文建設,(8Z),15–16。
葉書羽(2020)。以台灣旅遊主題融入中初級華語寫作之教材編寫-以記敘文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靳菱菱(2010)。漁場保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兩難:以台東富山漁場及蘭嶼禁漁區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1),1–25。
熊云茜(2003)。中級漢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初探。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2),15–18。
瑪依努爾.阿迪(2007)。淺談漢語閱讀能力的提升。中國科教創新導刊,(439),86。
臺北捷運公司(2011)。臺北捷運公司2010年報。臺北市: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捷運公司(2012)。臺北捷運公司2011年報。臺北市: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趙金銘(1997)。對外漢語教材創新略論。世界漢語教學,(2),54–61。
趙金銘(1998)。論對外漢語教材評估。語言教學與研究,(3),4–19。
趙金銘(2004)。跨越與會通--論對外漢語教材研究與開發。語言文字應用,(2),109–118。
趙金銘(2008)。漢語國際傳播研究述略。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5),19–24。
趙金銘(2014)。國際漢語教與中的跨文化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6,1–10。
趙勇、鄭樹棠(2006)。幾個國外英語教材評估體系的理論分析。外語教學,27(3),39–45。
趙婧(2011)。淺談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中的釋詞技巧。安徽文學:下半月,(9),222。
劉正暘(2010)。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閱讀能力培養。安徽文學,(12),194。
劉玉涵、陳浩然、李維潔、劉貞妤(2018)。比較網路旅遊華語詞表與旅遊教材詞彙表的異同。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7),3–29。
劉宇(2011)。俄羅斯留學生漢語閱讀課教學階段初探。大眾文藝,20,251。
劉建麟(2009)。生態保育結合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以七股為例。農業推廣學報,(26),57–71。
劉國兆(2003)。國民小學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研究-以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及關渡自然公園為例。學校行政,(27),117-136。
劉淑芬(2009)。對外漢語詞彙教學釋詞過程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現代語文:下旬.語言研究,(4),129–130。
劉頌浩(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練習的目的、方法和編寫原則。世界漢語教學,(1),111–120。
劉曉、周菊華、楊帆(2010)。《火力發電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體會。中國電力教育,(30),96–97。
歐陽慧(2017)。觀光華語教材設計-以台灣國家公園為主題。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06)。馬公各里小地名。澎湖縣:馬公市公所。
蔡少曼(2012)。教材評估--以英語教育專業綜合英語課程教材為例。英語廣場.學術研究,11(23),76–78。
蔡雅薰(2012)。故宮數位典藏文物融入華語文化教材之創新開發-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為例。中原華語文學報,(9),23–45。
蔡綠(2009)。認知心理學視閾下漢語報刊閱讀教材的編寫。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30(4),74–77。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1(初版)。新北市:聯經。
鄭蕙燕、羅炳和(1999)。以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價值檢驗條件評估法之次序效果。農業經濟叢刊,5(1),89-119。
盧彥丞、葉佳聖、林苑暉(2015)。台灣離島休閒觀光產業發展及遊客重遊意願之探討-以蘭嶼觀光旅遊為例。華醫學報,(43),38–46。
蕭惠貞(2014)。華裔兒童文化教材主題選取之探討-以美加東地區中文學校教師之需求為例。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9(2),1–34。
戴介三、曾竫萌、劉興榮、黃安葳(2016)。再現花蓮原鄉部落農業藝文之集體記憶分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34),77–91。
謝傳崇、林庭律(2021)。臺灣高等教育實踐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意涵與重要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4),31–34。
韓明(2010)。對外漢語中級精讀教材編寫爭議。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6),102–107。
韓璇玉(2013)。觀光華語導遊教材的設計與編寫研究──以泰國宣素那他皇家大學華語導遊培訓班為例。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叢媛媛(2016)。論對外漢語閱讀課教學中閱讀技能的培養。閱讀與作文,(6),99。
藍麗娟(2012)。舊山線.新關懷。天下雜誌,(207)。
顏綺蓮、陳美惠(2018)。鄉村生態旅遊永續發展關鍵評估指標實證研究-以屏東縣社頂、里德、港口三社區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1(4),97–122。
魏紅(2009)。試論對外漢語教材的評估與使用。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0(1),82–86。
譚清(2014)。“跟我學漢語”語法練習題型考察與分析。科教文匯,(13),41–43。
邊多恩(2018)。主題式書類的短期華語旅遊教材-以台北咖啡廳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續文嘉(2013)。有關對外漢語閱讀課教材的思考──基於閱讀課教學目標再認識。語文學刊:基礎教育版,(6),134-144。
欒著(2017)。留學生漢語文化教學研究。語文建設,(32),19–20。
二、外文文獻
Anthony, L. (2018). Introducin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Vol. 22, Issue 3). New York, NY: Routledge.
Branch, R. M. (2009).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ADDIE Approach. In Encyclopedia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New York, NY: Springer.
Fennell, D. A. (2015). Ecotourism (Fourth edi). New York, NY: Routledge.
Fletcher, J., Fyall, A., Gilbert, D., & Wanhill, S. (2017). Tourism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Harlow, United Kingdom: Pearson UK.
Goodwin, H. (1996). In pursuit of ecotourism.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5(3), 277–291.
Grabe, W. (2008). 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Mov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D. R., Moore, S. H., & Gollin-Kies, S. (2015).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London, the UK: Palgrave macmillan.
Hutchinson, T., & Waters, A.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th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hmann, G., & Netto, A. P. (2016). Tourism theory: Concepts, models and systems. Oxfordshire, the UK: Cabi.
Mal, S., Singh, R. B., & Huggel, C. (Eds. (2017). Climate change,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Malhotra, V. K., Fernando, R. L. S., & Haran, N. P. (2020). Disaster Management for 2030 Agenda of the SDG. Singapor: Springer Singapore.
Oxford, R.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Massachusetts: Heine & Heinle Publish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1).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te accessed: Nov.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Page, S. J. (2019). Tourism Management (Sixth edit). New York, NY: Routledge.
Paulston, C. B., & Bruder, M. N. (1976).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Winthrop Publishers, inc.
Ramírez, F., & Santana, J. (201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cotourism.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Recht, D. R., &Leslie, L. (1988). Effect of Prior Knowledge on Good and Poor Readers’ Memory of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1), 16–20.
Shiue, C., & Yen, A. L. (2016). Assessmen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 6, 65–77.
Tao, H., &Chen, H. H. (2019). Chinese for Specific and Professional Purposes. Singapore: Springer Verlag, Singapore.
UN. (n.d.). Sustainable tourism. United Nations. Date accessed: Mar. 23, 2022. Retrieved from: https://sdgs.un.org/topics/sustainable-tourism
UN. (2010).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 New York, United States: United Nations.
UN. (2015a). 17 Goals to Transform Our World. United Nations. Date accessed: Sep.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
UN. (2015b). Goal 12: Ensur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patterns. Untied Nations. Date accessed: Sep.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sustainable-consumption-production/
UN. (2015c). Goal 14: Conserve and sustainably use the oceans, seas and marine resources. United Nations. Date accessed: Sep.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oceans/
UN. (2020). Life Below Water: Why it matters? In United Nations.
UNICEF. (n.d.). How can we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or and with children? UNICEF. Date accessed: Mar.18, 202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icef.org/sdgs/how-achieve-sdgs-for-with-children
UNWTO. (2019). International Tourism Highlight, 2019 Edition. In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 (2021a). SDG 12 -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Date accessed: Sep.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tourism4sdgs.org/sdg-12-responsible-consumption-and-production/
UNWTO. (2021b). SDG 14 - Life Below Water.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 (2021c). Tourism & SDGs. United Nations. Date accessed: Sep.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tourism4sdgs.org/tourism-for-sdgs/tourism-and-sdgs/
UNWTO. (2021d). Tourism for SDGs. United Nations. Date accessed: Sep. 19,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tourism4sdgs.org/
Weaver, D. B. (2001). Ecotourism as Mass Tourism: Contradiction or Reality. Th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2(2),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