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仲栩 Chen, Chung-Hsu |
---|---|
論文名稱: |
滑板族身體空間知覺與認同 Body Space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of Skateboarders |
指導教授: |
許義雄
Hsu, Yi-Hsi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次文化 、身體空間 、滑板族 、知覺 、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Subculture, Body-space, Skaters, Perception,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6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分析滑板族身體空間知覺與認同的關係,主要探討社會空間、身體知覺對於滑板族群體間認同的影響。本研究使用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訪談對象為一個台北市的特定滑板群體。本研究之結論如下:社會空間中存在著以某種價值為主的意識型態,無論是政治、秩序、消費…,這些特性都在某些特殊空間中,被人所明顯感受。不過對滑板族而言,每一個充滿特殊意識型態的空間,除了被拿來玩板以外,其他的價值都被他們所忽略,空間是為他們玩板而存在;空間中的各種刺激,被滑板族的感官所接收,再融合玩板時的身體經驗,轉化成為對於空間的特殊知覺。滑板族的身體,是空間被轉化以及被挪用的關鍵,假如沒有身體的實踐,對於空間的知覺將落為一種想像。身體的知覺、能動性、經驗,都讓空間與滑板族更為貼近,也因為身體在空間中的行為,讓滑板族更融合在空間之中;滑板品牌商品對滑板族來說,是滑板文化的特色之一,隱含著滑板的精神,滑板商品因此成為滑板族最明顯的身分象徵。原本具有與他人區隔作用的符號,隨著滑板商品的流行化,雖然某種層面上,對於滑板文化的散佈有所助益,不過符號對於滑板族的象徵意義卻逐漸被消解;滑板族顛覆了空間特有的意識型態所形成的秩序、不在乎玩板所造成的身體傷害,以及建立自己特殊的象徵符號。空間、身體、符號對他們而言,顯示出與他人的不同,也成為他們彼此之間凝聚的中心價值。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of Body Space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of Skateboards.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respondent of this survey was a specific skateboarders’ group in Taipei. Skateboarders ignored the power of spaces, such as politics, consume, and orders, the meaning spaces turn into their skating spaces. Impulse in spaces was received by skateboarders’ body, add the body experience in spaces, became special perception of spaces. Body of skateboarder was the key to transfer and appropriate spaces. Perceptions, agency, and experience of bodies, made spaces more close to skateboarders. Skateboard brand products were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kateboard culture, so brand products became the significant symbol of skateboarders. Although turned into pop culture was really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skateboard culture in Taiwan, but the function of distinction was reduce . Skateboards broke the orders in spaces, and didn’t care about the injury to bodies, and establish their own symbols. Spaces, bodes, and symbols show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s, and became skaters’ central value.
中文專書:
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揚智文化。(Thomas Herzog)
林義男(譯)(1995)。社會學。臺北市:巨流。(Light, Donald & Keller, Suzanne)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臺北縣。韋伯。(Kathryn Woodward et al, 1997)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8)。細說文化研究基礎。臺北縣。韋伯。(Jeff Lewis et al, 1997)
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製館。(Merleau-Ponty, Maurice, 1945)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臺北市:藝術家。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6)。最新教育研究法。台北縣:韋伯。(L. Cohen, L. Manion, K. Morrison)
張鐸嚴(2000)。台北市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發現與分析。台北:文化局。
張劭勳(2001)。研究方法。臺北市:滄海。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市:台灣東華。
張春興(1984)。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市:東華。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蔡文輝(1997)。社會學(增訂三版)。台北:三民。
蔡宜剛(譯)(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台北市:巨流。 ( Dick Hebdige )
中文論文與期刊:
朱龍祥(1997)。流行歌曲歌迷與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理觀察。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李碩(2006)。搖滾台灣:台灣重金屬樂迷的文化認同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李祥瑞(2004)。不玩板的板弟-滑板文化在台灣。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李靜怡(2005)。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大豐(2001)。探索與體驗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Somatics)。東師體育,8,42-47。
林柏勳(2001)。街舞、街舞舞者、與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家瑄(2002)。新竹滑板族:主體性、身體與青少年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卉羚(2003)。女性流動經驗下身體與空間關係的轉化-以台灣女留學生在北美公共空間中身體經驗之轉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
林詩瑜(2006)。都市郊山空間的轉變與意涵-以台北市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士閔(2004)。國族‧神話‧意識型態-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空間文化形式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彩鳳(2003)。身心的對話---透視身體空間系列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尚立(2006)。從自我概念看台客次文化建構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弘銘(2003)。一種另類的文化地景-以都市滑板族的運動空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奎憙(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546),2-7。
彭子睿(2002)。從一般知覺到審美知覺-一個現象學的進路。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柏翰(2002)。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俊宇(2007)。維基百科知識分享現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怡璋(2000)。建築空間本質的探討-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出發。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黃麗玲(譯)(1999)。滑板玩家:當代城市中激進與反叛的市民。城市與設計學報,(7)(8),25-44。 ( Iain Borden, 1998 )
張金墉(2004)。板族的烏托邦:空間流轉中的滑板運動。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張玉佩(2005)。「身體智慧」之開發-淺談「身心動作教育」與「動作教育」。學校體育,15(1),121-126。
廖剛甫(2001)。Let's Go Party: 台灣銳舞(Rave)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劉畹芳(2002)。「身體-空間」經驗的現象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鄭佳真(2004)。淡水線捷運的空間性詮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幸秀(2005)。青少年刺青次文化認同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國外資料:
Bandura, A.(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Y: Holt, Rineheart and Winston Inc.
Baccigaluppi, John, Sonny Mayugba, and Chris Carnel (Eds.),(2001)Snowboarding, skateboarding +music: an intersection of cultur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t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Books.
Borden, I.(1998). Body architecture: skateboarding and the creation of super-architectural space, In: J. Hill (Eds.) Occupying Architecture: Between the architect and the User, London: Routledge.
Brooke, Michael. (1999). The Concrete wave: The history of skateboarding, Toronto: Warwick Publication.
Brower, Steven and Gall, John. (1996). Skateboard art. Print, 50(6), 52.
Davis, James. (1999). Skateboard roadmap:History, tricks, culture, global coverage, Top Skaters. Spain: CARLTON.
Feilitzen, C.V. and Linne, O.( 1975 ).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dentifying with television characters. 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4), 31-55.
Hall, S. and Gay,P.D.(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1-1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Jorgensen, Denny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bury Park: Sage.
Kelly, R. J. (1978). Leisure styles and choices in three environments.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1 (2): 187-207.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Lofland, John and Loftland, L. H. (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2nd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olin Smith, (1962)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and Atlantic Highlands: Humanities Press,.
Patton, Michael Quinn.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Sage.
Soja, Edward. (1996). Thirdspace. N.Y./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Spradley, James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Thompson, JW. (1998). A good thrashing- skatepark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 78-87.
Werner, Oswald and G. Mark Schoepfle. (1987). Systematic Fieldwork Vol.1. Newbury Park: Sage.
網站資料:
EzLife(2006)。OLLIE溯源(滑板的歷史)。2008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ezlife.com.cn/52/20060910-7593.html
Trasher雜誌官方網站(2009)。Trasher雜誌八月份。2009年7月20日,取自http://shop.thrashermagazine.com/
Transworld Skateboarding雜誌官方網站(2009)。Transworld Skateboarding雜誌八月份。2009年7月20日,取自http://skateboarding.transworld.net/category/gear/
台北花博官方網站(2008)。2009年4月25日,取自
http://www.2010taipeiexpo.tw/ct.aspxItem=4596&ctNode=848&mp=3
侯冬華(2008)。院士談青年成才話題 大學生要多領悟"默會知識"。2009年6月9日,取自http://www.cns.hk:89/edu/dxxy/news/2008/04-30/1236446.shtml
奇摩圖片(2009)。2009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elgatonegro/286572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