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梁佳雯 |
---|---|
論文名稱: |
兩晉隱逸賦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秋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7 |
中文關鍵詞: | 隱逸 、兩晉 、賦 、隱士形象 、隱士論述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現況、研究方法與步驟,最後是為隱逸賦的內容作一個界義。
第二章討論隱逸賦的產生背景: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政治社會的影響,影響士人出處的最主要關鍵為政治與社會,若處於改朝換代或天災人禍的時勢,則士人多會避害保身。此外,當時的世家大族生活優沃,影響「朝隱」這種隱逸方式的興起;而對於隱逸一事的官方態度與政策擬定也是影響士人隱逸的重要因素。第二節則是從不同的哲學思潮湧現探討對文人的影響,如儒學衰微、清談風氣盛行與佛學漸入,哲學與文學本就不易輕易畫分,常是相互影響,是以在辭賦創作上,思潮的轉變定會造成文學的改變。第三節則從文學本身的多樣化論述:經學的崩壞反而讓文學獲得獨立自主的空間,不必再依附於經學的羽翼之下;另外,文學本身自體發展與寫作題材間交相影響,也會對原本已固化的體式發生文學上的質變。第四節則從物質生活的部分討論隱逸賦的產生背景,如莊園的興起使得朝廷上不得志的世族有一個暫時棲宿的空間。
第三章至五章則就隱逸賦作分類探究。
第三章為傳統士人幾乎都會面對的難題──處仕之間的游擺,此章概分為四節,分別討論當代士人的幾種出處方式,如:心嚮魏闕但卻不得志而身處田園的士人、身繫官職,然心懷林下的士人、東吳遺族,欲重振家風的二陸兄弟,最後是出處調和,獲得身心真正安頓的陶淵明。
第四章則從士人歸隱後的樂事談起,歸隱必定有些讓士人流連忘返的樂事才能讓士人樂此不疲,且將之視為尋求身心安頓的妙方。自然拙樸的田園景色與人情、雲霧繚繞與秀麗的山水則讓士人無法忘懷,田園與山水成為士人在遭遇困頓的一個寄託心靈的處所。
第五章則探討兩晉之前與兩晉時期的隱士形象與隱逸論述的不同。第一節先談先秦兩漢的隱逸形象與論述;第二節則從魏晉時期的典籍載記與思潮轉向談當代的隱士形象與隱逸論述,此節的討論主要是想釐清兩晉隱逸賦作以外的文人如何看待隱逸這個課題,接著在第三節便順沿而下,從隱逸賦作中看文人從擬創的隱士形象與隱逸論述。第二節與第三節的不同在於隱逸賦作以外的作品──傳記、史書、散文等文類的作者與創作隱逸賦作的文人未必是同一個集團,使用不同的文體或是不同立場的書寫概念或許會在觀念互有岐異,這兩節的分立可以看出當代文人對於隱逸 / 隱士這個主題幽微的不同。
第六章則是結論,主要歸納前面幾章的研究要點,對兩晉隱逸賦作的主題做一要點式整理,說明隱逸類賦作的內容、思想與寫作技法的特點。
一、古籍(依原文著作時代先後排列)
(一)經
《詩經正詁》,余培林,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論語》,(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學府刊刻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正義》,(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二)史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年
《漢書》,(漢)班固,台北:鼎文出版社,1991年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8月
《宋書》,(梁)沈約,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出三藏記》,(南朝梁)僧佑著、呂有祥釋譯,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高僧傳》,(南朝梁)釋慧皎,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晉書》,(唐)房玄齡等撰,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三)子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3月
《世說新語箋疏》,余嘉錫注,台北:華正書局,2003年11月3刷
《晉紀》(收入《叢書集成三編》), (晉)干寶,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抱朴子》,(晉)葛洪,台北:臺灣商務,1968年
(四)集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月
《新譯楚辭讀本》,傅錫壬註釋,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文心雕龍注》,(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金樓子芻言》,(梁)孝元皇帝,台北:臺灣商務
《詩品注》,汪中,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等,台北:文光書局,1974年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張溥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清光緒18年南雅書局校刊本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歷代賦彙》,(清)陳元龍,江蘇:鳳凰出版社,2004年
《全晉文》,(清)嚴可均輯,北京:新華書局,2006年2月
二、專書(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同年代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一)隱逸
《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蔣星煜,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
《由隱逸到宮體》,洪順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張立偉,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隱士與解脫》,冷成金,北京:新華書店,1997年
《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王文進,台北:臺灣書店,1999年
《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許尤娜,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7月
《適性任情的審美人生──隱逸文化與休閒》,吳小龍,雲南:雲南人民,2005年
《遁世與逍遙──中國隱逸簡史》,何嗚,敦煌文藝,2006年
《宋前隱逸詩研究》,霍建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二)賦學
《辭賦流變史》,李曰剛,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
《魏晉詠物賦研究》,廖國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辭賦通論》,葉幼民,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中國歷代賦選──魏晉南北朝卷》,畢萬忱、何沛雄、羅忼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國辭賦發展史》,郭維森、許結,南京:江蘇出版社,1996年
《歷代賦譯釋》,李暉、于非,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六朝辭賦史》,王琳,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國歷代名賦金典》,吳萬剛、張巨才,北京:中國文聯,1998年3月
《賦與駢文》,簡宗梧,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
《六朝駢賦研究》,黃水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六朝賦述論》,于浴賢,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魏晉南北朝賦史》,程章燦,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漢魏六朝辭賦與駢文精品》,曹道衡,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賦話廣聚》,王冠,北京:新華書局,2006年
《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鄭毓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三)其他
《經學歷史》,皮錫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國學概論》,錢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陸平原年譜》,姜亮夫,台北: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胡仔,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中古文學史論》,王瑤,台北:長安出版社,1975年
The Life and Work of Juan Chi ,Donald Holz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年
《金明館叢稿初編》,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陶詩新論》,高大鵬,台北:時報文化,1981年8月
《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理想與現實》,劉岱,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劉師培,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
《中國佛教史》(第二卷) ,任繼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6月
《尉素秋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成功大學中文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中國文人的自然觀》,顧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初版11刷
《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寧稼雨,北京:新華書店,1992年
《管錐篇》,錢鍾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王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
《魏晉思想》乙編三種,魯迅、容肇祖、湯用彤,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
《六朝情境美學綜論》,鄭毓瑜,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中國佛教漫談》,中國佛教協會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中國中古社會史論》,毛漢光,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9月初版
《玄意幽遠》,戴燕,昆明:雲南人民出版,1997年
《莫信詩人竟平澹──陶淵明心路歷程新探》,陳永明,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十月初版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張少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王國纓,台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
《魏晉清談思想初論》,賀昌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李清筠,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范子燁,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中國風俗通史》,張承宗、魏向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魏晉玄學與中國文學》,盧盛江,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4月
《魏晉南北朝史》,王仲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太康文學研究》,姜劍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年
《阮籍集校注》,陳伯君,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年
《中國文學精神:魏晉南北朝卷》,鄭訓佐、李劍鋒,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
《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陶文鵬、韋鳳娟主編,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4年4月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羅宗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4年6月
《中國園林文化史》,王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中國學術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向世陵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文化建構文學史綱》魏晉──北宋,林繼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魏晉南北朝卷》,劉躍進,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國中古詩歌史》,王鍾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6年
《魏晉人物品題研究》,黃少英,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羅宗強,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西晉作家的人格與文風》,葉楓寧,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6年4月
《兩晉南北朝史》,呂思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陳寅恪,北京: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魏晉玄學與玄言詩研究》,王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三、期刊論文(依刊登年代先後排列,同年代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一)隱逸相關論文
〈論朝隱〉,張立偉,《先秦秦漢史》,1993年第一期
〈魏晉南北朝隱逸賦初探〉,池萬興、林勝,《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7月
〈隱士群像的百態風情──論兩晉南朝隱逸賦〉,于浴賢,《文史哲》(大陸),1999年5月
〈漢魏六朝隱逸賦略論〉,章滄授,《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2月
〈初唐山林隱逸賦之研究〉,白承錫,《滁州師專學報》,2000年4月
〈話說初唐山林隱逸賦〉,白承錫,《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5月
〈論漢晉招隱詩的兩次復變及文化動因〉,李虹霞,《唐都學刊》,2002年第一期
〈論漢晉南朝的隱逸政策〉,胡秋銀,《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一期
〈漢代隱逸與經學〉,郜積意,《漢學研究》,2002年6月
〈論兩晉隱逸詩、賦的玄言色彩〉,胡大雷,《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3月
〈略論漢代的隱逸賦〉,花潔,《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從陸機到陶淵明──隱逸賦巡覽〉,小島明紀子,《鞍山社會科學》,2005年第六期
〈遊仙中的詠懷與詠懷中的遊仙——兼論中國古典詩歌的言志抒情性〉,龔玉蘭,《求索》,2007年11期
〈六朝隱逸文化的新轉向──一個「隱逸自覺論」的提出〉,黃偉倫,《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九期,2007年12月
(二)文人專評
〈西晉詩人潘岳的生平及其創作〉,李長之,《國文月刊》,1948年6月
〈張華年譜〉,廖蔚卿,《台大文史哲學報》,1978年
〈論東晉王導之功業〉,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1980年
〈獨具風貌的束皙賦〉,黃益元,《中州學刊》,1988年
〈潘岳賦論〉,王琳,《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學科),1993年5期
〈論潘岳〈秋興〉、〈閑居〉兩賦的創作心態〉,王德華,《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6月
〈試探潘岳〈閑居賦〉的內心世界〉,廖國棟,《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9月
〈論陸雲的辭賦〉,郭建勛、玄桂芬,《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4期
〈張華〈鷦鷯賦〉及其衍生賦作之思想探析〉,吳儀鳳,《中山人文學報第十期》,2000年2月
〈束皙的賦風及其成因〉,池萬興,《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
〈論陸機賦的東吳情結〉,于浴賢,《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月
〈曹芳被廢與阮籍心靈的裂變——論阮籍〈首陽山賦〉在其心靈史上的意義〉,王利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
〈指千秋以麗響,俟寂寞之來和──成公綏賦論〉,呂則麗,《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3月
〈妙音極樂 自然至和——成公綏〈嘯賦〉論〉,余江,《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
〈從〈歸田賦〉、〈歸去來兮辭〉看士大夫對「隱」與「仕」的抉擇〉,陳麗平
,《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5月
〈成公綏〈嘯賦〉的音樂美學思想初探〉,彭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11月
〈〈歸田賦〉與〈歸去來兮辭〉歸隱心態的比較〉,陳冰,《隴東學院學報》,2008年3月
(三)其他
〈從「士不遇」到「歸去來」──試論兩漢辭賦對京城的趨附與偏離〉
,廖國棟,《國際辭賦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1996年
〈漢賦山林描寫的文化心理〉,劉昆庸,《文學評論》,1996年第5期
〈略論魏晉賦的創意〉,韓高年,《甘肅社會科學》,1997年第一期
〈山水賦意境美初探〉,劉衛英、王立,《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7年5月
〈論魏晉人格的虛靜與躁動〉,李建中,《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四期
〈讀兩漢詠物賦雜俎〉,朱曉梅,《漢學研究》,2000年
〈論晉代山水賦的思想價值及藝術成就〉,馬磊、丁桂春,《岱宗學刊》,2002年6月
〈賦家與仙境〉,許東海,《漢學研究》,2002年12月18卷第2期
〈「歸田」意識的形成與虛擬書寫的至樂取向〉,廖美玉,《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2003年11月
〈由〈伯夷列傳〉的天道觀論司馬遷之生命情調及其思想歸趨〉,王季香,《南大學報》」第39卷第2期人文與社會類,2005年
〈賦的可變基因與突變──檢視文學體類演變的新嘗試〉,簡宗梧,《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6年6月
四、學位論文
《漢晉人物品鑑研究》,張蓓蓓,台北:台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83年
《魏晉隱逸詩研究》,沈禹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陸機及其詩賦研究》,王秋傑,(台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郭璞之詩賦研究》,陳秀美,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先秦兩漢的隱逸》,王仁祥,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3年
《潘岳、陸機辭賦之比較研究》,殷念慈,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
《東晉辭賦主題研究》,鄭雅文,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西晉辭賦研究》,王秋傑,台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魏晉園林之士文化意涵》,鄭文僑,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晉宋山水賦研究》,付葉宏,河北: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安居的沉吟:魏晉「閒(閑)居」賦作析探》,孫雅芳,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張嘉珊,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華集校注》,馬鴻雁,東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侯立冰,陜西: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御定歷代賦彙》曠達類賦篇之研究》,鄭立新,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魏晉山水紀遊詩文之研究》,蕭淑貞,台灣: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敘事研究》,林育信,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年
《孫綽研究》,趙莉,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魏晉玄學與辭賦》,樂幀益,江西: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道家思想與魏晉文學》,于春媚,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阮籍賦及散文研究》,宋鳳玲,山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魏晉南北朝山水賦研究》,柳春,蘭州: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