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家彰 Guo, Jia-Jhang |
---|---|
論文名稱: |
運動社會化媒介對足球運動參與之影響 The Effect of Sport Socializing Agents on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Soccer Activities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社會化媒介 、生命歷程 |
英文關鍵詞: | sport socializing agents, life circl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4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運動社會化媒介與生命歷程互動下,對參與足球運動之影響,以及參與者持續參與之原因。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探討家庭、學校、同儕、社區、大眾媒體與政府等六個運動社會化媒介,對5位受訪者參與足球運動之影響。他們年齡介於19歲至45歲,職業有老師、學生、服務業等。研究結論如下:
每位參與者在各生命時期的運動社會化歷程中,各參與者在青年期開始穩定的受到媒體與同儕的影響,媒體與同儕是參與者運動社會化歷程中,最能持續影響其參與足球運動的媒介。
運動社會化媒介影響參與者持續參與足球運動之因素包含觀賞媒體播放比賽的樂趣與追求與同儕之間的社會肯定、社會交流與社會支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port socializing agents and life circle on the soccer participant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which they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soccer. The research method applied documentary analysi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understand socializing agents including family, school, peer group, community, mass media, and government, how to affect people of every age level to join in soccer activities. The research interviewed 5 people whose ages were 19 from 45 years old. Their jobs were teacher, student, and service trade. After interviewing,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s follow:
Every participant in the young was stable to be affected by media and peer group. It showed that media and peer group were the most powerful sport social agents.
The factors of sport social agents which affected participant going on participating included enjoying the entertainment of watching sport, perusing social identific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contact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 group.
中文文獻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修訂版)。台北縣:銀禾文化。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文化。(Howard L. Nixon Ⅱ& James H. Frey著,1998)。
王宗吉(2004)。媒體運動的社會歷程探討。學校體育期刊,14(6),97-111。
王梅香(2005)。我運動,所以我不憂鬱。國民體育季刊,行政院體委會,144期。
王淑女、侯崇文、林佳碧、夏春祥、周愫嫻(譯)(2002)。社會學的概念與特色。臺北市:洪葉文化,56。(Judson R. Landies,1995)。
王惠玲(2004)。台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王翔證(2006)。社會化媒介對運動行為的影響之探討。第六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甘允良(2004)。運動與性別省思—基進女性主義的觀點。中華體育,18(4),122-129。
成素梅、馬惠娣、季斌、馮世梅(譯)(2004)。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Goodale,L.T. & Godbey,G..,1999)
行政院衛生署(1999)。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三年計畫。行政院衛生署。
吳英偉、陳惠玲(譯)(2006)。休閒社會學。台北:五南書局,初版四刷,20-25。(Stokowski, P. A. 1996)。
宋維村、劉可屏(1986)。玩的學問。健康世界,52,28-30。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李敏(2001)。大眾傳播媒體對體育運動所造成的衝擊之初探。中華體育季刊,第56期,19-25頁。
卓俊辰(1986)。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師範大學體育學會,台北。
卓俊辰(2001)。體適能與運動處方。載於姜慧嵐編,體適能指導手冊(3) ,187-198。
卓俊辰(2002)。健康體適能管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授課講義,未出版。台北: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
周佳慧(2001)。休閒運動與休閒阻礙。中華體育,15(3),144-149。
周昌熾(1986)。北部五所大學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參與運動之社會化因素比較(摘)。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周曉虹(1997)。現代社會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宜蔓(2003)。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修訂一版。
林東泰、陳彰儀、黃定國(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調查研究報告。台北: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
林建良(2005)。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與其社會化媒介之關聯性研究-以宜蘭縣國民小學為例(摘要)。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禹良(2002)。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晉榮(2002)。體適能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52-59。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初版,台北:五南。
林豔君、徐瑩溦、黃秀梨、楊雅玲、黃貴薰(2001)。鹿谷鄉健康體系營造之經驗。台灣醫學,5(2),198-202頁。
俞國良、辛自強(2004)。社會性發展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洪煌佳(2001)。休閒運動體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9,249-258。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洪煌佳(2003)。大眾傳播媒體與運動商品化的沈思。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11-223。
洪嘉文(2000)。社會化與運動關係初探。中華體育,第54期,1-9頁。
紀明德(1999)。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活動之分析與研究。臺北:華泰。
苗廷威、張君玫(譯)(1998)。社會互動。臺北市:巨流,279。(Michael Argyle,1969)。
夏淑蓉、謝智謀(2002)。這個世界需要認真休閒。大專體育,(62),163-167。
徐澄清(1986)。從遊戲中學習。健康世界,3,46-49。
徐耀輝(2003)。從運動社會學觀點談台灣女性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行政院體委會,136期。
時蓉華(2006)。社會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期,33-38。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Gene, B., & Lei L. B.,1992)。
袁之琦、游恆山(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模式,8,1,15-28。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158-159。(Joseph A. Maxwell,1996)。
張文新(2000)。兒童性社會性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少熙(2004)。台北市民參與休閒運動歷程模式之研究。台北:漢文。
張君玫(譯)(1996)。社會學的概念與運用。臺北:麥格羅出版社。(Jonathan H. Turner,1994)。
張宏文(1996)。社會學。台北:商鼎。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2),34-41。
張春興(199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及李亦園合編,實驗觀察研究,159-188。臺北: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93)。心理學。臺北:三民。
康箏、田松(譯)(2004)。你生命中的休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Godbey,G..,1999)。
梁澤芳(2005)。慢速壘球運動員慢壘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雲林縣地區為例。彰化:大葉休閒事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素琴(1998)。修習羽球課程大學生參與運動動機之研究。臺北:文景。
許茹菁(2001)。掙扎輿圖—女性/旅行/書寫。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許銘華(2001)。大學體育課興趣選項桌球學生運動社會化與選項動機對運動參與影響之研究(摘要)。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五洲(譯)(2000)。運動研究法。臺中:華格那企業。(Jerry R. Thomas,Jack K.,2000)。
陳文長(1995)。大學生對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2(4),109-122。
陳文長(1996)。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生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參與興趣及參與動機之研究。嘉南學報,22,123-134。
陳正奇(2000)。兒童成長與遊戲之關係探討。台灣體育106,45-4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杏之(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90-119)。臺北:巨流。
陳金盈、徐耀輝(譯)(2003)。運動、政策與政治。臺北:風雲論壇。(Barrie Houlihan,1997)。
陳俊民(1992)。運動員與非運動員之性別角色對成就動機及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閆洪傑(2004)。對五人制足球的研究。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
陳皆榮(2002)。運動與青少年發展。國民體育季刊,31(1),74-80。
陳淑菁(2001)。不同運動類型及不同年齡層女性運動員之性別角色及角色衝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鏡清、陳金樹(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台北市政府一級機關為例。體育學報,51(7),61-84。
彭臺臨(2006)。台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其政策意涵。行政院體委會,台北:五南文化廣場。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洪葉文化。
游正芬(1999)。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永任、徐運標、顏銘昭(1998)。運動、體適能與疾病預訪。國民體育季刊,27(2),5-11。
黃金柱(1999)。體育運動策略性行銷。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金柱等(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行政院體 育委員會。
黃泰盛(1998)。大專學生參與足球運動動機之研究。屏東市:睿煜。
黃慧真(譯)(1994)。發展導論。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Diane E.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 1990)
楊國樞(1976)。能力分班對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的影響。科學發展,4(1),5-27。
楊榮濚(1976)。傳播社會學。臺北:臺灣商務,初版。
葉至誠(1997)。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葉素汝(1988)。女性運動員性別角色衝突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7(1),58。
趙冉、季斌(譯)(2004)。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Kelly, J.R.,1990)。
劉海燕、于秀(2005)。關於運動參與概念之研究。瀋陽體育學報,(1)。
蔡文輝、李紹嶸(1999)。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
蔡淑芳(譯)(1991)。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大中國圖書。(Ralph E.Anderson & Irl Carter,1976)。
鄧宏如、洪煌佳(2005)。健康體適能與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行政院體委會,148。
鄭虎(1983)。美國大學女生對女性角色、心理健康及體型的看法。體育學報,5,115-120。
盧非易(1995)。有線電視無限文化。臺北:幼獅。
盧俊宏(2000)。運動依附。簡耀暉主編,運動心理學,63-74。
盧俊宏(2000)。運動的參與動機。運動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265-298。
盧俊宏(2002)。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60-73。
盧英娟、李明榮(2001)。社會發展與休閒階段需求之探討。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8,97-112。
賴森林、吳兆欣(1999)。台灣地區民眾體能活動市場區隔參與動機及其參與行為之研究。大仁學報,17,489-508。
謝國雄(2007)等編。「以身為度、如是我作」:田野工作的教與學一書。臺北:群學出版社。
闕維正(2002)。學校在社區體育運動推展的角色與功能。國民體育季刊。31(2),22-29。
蘇俊賢(2002)。全適能生活型態健康觀。國民體育季刊,31(1),81-95。
蘇維杉(2003)。性別角色與女性休閒參與之探討。大專體育,67,139-145。
英文文獻
Ajzen, I.(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179-211.
Atkin, C.K. (1981). Mass media information campaign effectiveness. In R.E. Rice and W.J. Paisley (eds.), Public information campaigns. Newbury Park, CA: Sage.
Baxter, J. A. D. G., & Maffulli, N. (2003). Parental influence on sport participation in elite young athletes. (influence parentale sur la participation sportive de jeunes athletes de haut niveau.).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3(2), 250-255.
Caspersen,C.J.,Powell,K.E., & Chridtenson, G,M(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Den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100:126-131.
Coakley, J. J. (2001).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 controversies. Boston: McGraw-Hill.
Coakley, Jay J.(1990).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4th ed.St.Louis:Times Mirror/Mosby.
Cranz, G.(1982). The politics of Park Design: A History of Urban Parks in America, Cambrige, Mass:MIT Press.
Crawford, D.W. & Godbey, G..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9,119-127.
Crawford, Jackson & Godbey(1991). A hierarchy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 (13), 309-320.
Deci, E.L., & Ryan, R.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river,B(1997).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32(12),38-41.
Eitzen, D.S. & Sage, G.D. (1989).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 Dubugue,IA: WM.C Brown.Publishers.
Godbey, G.(1997). Leisure and leisure serv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ordon,Chad.(1971).”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Adolescence.” Daedalus,100:932-60.
Greendorfer, S. L. (1983). Shaping the female athlete: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M. Boutilier & L. SanGiovanni, The sporting waman (pp.135-156).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avig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N.Y.:Longman Ine.
Holman, T.B. & Epperson, A. (1984 ). Family and Leisure :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6(4), 277-94.
Iso-Ahola, Seppo E (1980).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isure and Rcreation.
Kalache, A. & Kichbusch, I. (1997). A Global Strategy for Health Aging, World Health, 4, 4-5.
Kelly, J.R.(1990). Leisur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Kenyon, G. S., & McPherson, B. D. (1974).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port soc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alization, 9, 127-139.
Leonard Ⅱ, W.M.(1998).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McPherson,B. D., Cruits, J.E., & Loy, J.W.(1989).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eier, K. V. (1988). Triad tricky: Playing with sport and games.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15, 11-30.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Rapport ,R.(1975). Leisure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Boston, MA:Routledge.
Roski, Gunter, Forster, & Peter.(1989). Complex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 of going in for Sports during leisure time among young working people, & apprentic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Sociology of Sport, 24(4),345-357.
Salmon, Charles T. (ed.) (1989). Information campaigns: Balancing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 Newbury Park, CA: Sage.
Semotiuk, D.M.(1986) National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amateur sport in Austria 1972-1981.In Krotee, M.L. and Jaegar, E.M. Comparative PE and Sport , vol.3, Champaign Ill.:Human Kinetics Press.
Suits, B. (1988). Tricky triad: Games, play, and sport.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15, 1-9.
Terjung, R. L. (1984).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 Toronto: The Collamore Press.
Tinsley, H. E. A. & Tinsley, D. J. (1986). A theory of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 8(1), 1-45.
Turner, Ralph.(1978).The role and the pers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1-23.
Watson. Geoffrey G..(1976). Reward Systems in Children’s Games: The Attraction of Game Interaction in Little League Baseball, Review of sport and leisure 1:93-117.
Watson. Geoffrey G..(1977). Games Socialization and Parental Values: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Evaluation of Little League Basebal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13:17-48.
Weiss, M.R. & Chaumeton, N.(1992).Motivation Orientations in Sport.In T.S.Hors,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61-100.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Wold, B. and Andersen, N.(1992).Health Promotion Aspects of Family and peer Influences on sport Paricipation. Int. J.sport Psychology, 23, 343-359.
線上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2002)。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2006年6月9日,取自網址: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 index.htm
何曉鴻(2005)。06足球世界盃有望拉動德國國內經濟顯著增長。獨家資訊Global Watch。2007/6/2,取自網址: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 gb.cri.cn/7383 /2005/07/02/1465@605814.htm
李宗述、陳偉等(2007)。全民健身由政府行為轉變為個人行為的運行機制的研究。運動神網,2007/6/1,取自網址: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 Sample_03. asp? struct_id=7710)
鄭浩(2004)。破解足球沙漠,五人制世足賽登台。新台灣新聞週刊,455,2007/1/3,取自網址: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0745.
蘇恆泰(2008)。向世界出發 ─ 剖析足球全球化。2008/2/25,取自網址:http://www.truth-light.org.hk/article_v1/jsp/a0000609.jsp
劉嘉韻(2004)。國際足總世界盃五人制足球賽將在台北市舉行。2008/2/25,取自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4/9/5/n650997.htm
FIFA(2006)。FIFA Organization。FIFA Official Site,2006年10月27日,取自網址: http://www.fifa.com/e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