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怡穎
Li, Yi-Ying
論文名稱: 婚姻中的性別角色:已婚閱聽人對治癒型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之接收分析
The Gender Roles in Marriage: The Reception Analysis of Married Audiences on the Viewing of the Healing Show "Viva La Romance"
指導教授: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口試委員: 陳春富 張歆祐 黃靖惠
口試日期: 2021/06/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性別角色治癒型綜藝節目接收分析
英文關鍵詞: Gender Role, Healing Variety Show, Reception Analy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71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幾年開始推行「治癒型綜藝」,此類綜藝節目注重情感體驗與日常生活之文化內涵。本論文則聚焦於中國治癒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而研究目的主要為探討該節目所賦予閱聽人的愉悅治癒感受、分析四對不同婚姻狀況(如婚齡和有無小孩)的已婚閱聽人對節目所呈現的婚姻性別角色之詮釋觀點。
    依據文獻回顧及文本分析,本論文將此節目所呈現的婚姻性別角色區分為愛情展現、財務掌控、衝突反應、事業與家庭的權衡四大面向。而透過訪談則發現受訪閱聽人對此些面向的詮釋,可由其經驗與觀點而區分為三類:閱聽人經驗與節目角色經驗相同而表示贊同(經驗型詮釋)、閱聽人經驗與節目角色經驗相異但表示贊同(包容型詮釋)、閱聽人經驗與節目角色經驗相異而表示反對(抗拒型詮釋)。
    另外,本論文顯示婚齡和親職經驗不同的夫妻對於節目治癒功能的反應不同。例如,婚齡較輕的夫妻關切節目的真實性,對於傳統性別角色的節目呈現會提出批判,但對於現代的性別相處模式則會作為參考;婚齡較長的夫妻則是對節目角色表達同理,而對於傳統性別角色的節目呈現有所贊同和反對。但不同階段婚齡的受訪夫妻均認為節目帶來「學習」的治癒功能。節目除了帶給正面治癒效果,本研究另外發現尚有降低閱聽人治癒感的因素,包含節目製作的刻意展現、對於節目的真實性存有懷疑、節目藝人的思想和行為不符合閱聽人期待等。

    “Healing variety shows” are greatly launched in current years which emphasize the affective experience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aily life. Focusing on the China’s healing show “Viva La Romance”,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audiences’ healing pleasure, and to analyze four married couples’ view on the show’s gender roles with their different married years and parenting experience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textural analysis, the thesis categorizes the show into four aspects about its presentation for gender roles in marriage: th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inance dominance, conflict response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career and family. And through audience interviews concerning their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above aspects, three types of interpretations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the audiences expressed agreement with experiences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show’s cast (experiential interpretation), the audiences expressed agreement with experience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how’s cast (inclusive interpretation), the audiences expressed disagreement with experience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how’s cast (opposing interpretation).
    Moreover, this thesis shows distinct responses, among couples with different married years and parenting experiences, regarding the show’s healing functions. For example, couples with less married years concern the show’s authenticity, bring critics on the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nd take the modern mode of gender interaction into consideration. In contrast, couples with longer married years articulate empathy towards the cast of the show, both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being presented in the show. However, the interviewed couples with different married years all recognize the healing function of “learning” created by the show. Besides the positive healing functions, this study finds factors which reduce healing for audiences, including the deliberate operation of the show, questions for the show’s authenticity, the inconformity between the thinking/behavior of the cast and the expection of audeince, and so 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的預期成果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治癒型綜藝節目發展脈絡 9 第二節 性別角色的意涵、展現與影響因素 28 第三節 接收分析與閱聽人的背景特質 39 第四節 小結 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取徑 5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60 第三節 訪談資料分析原則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節目文本分析 67 第二節 治癒感 80 第三節 婚姻性別角色的解讀 96 第五章 研究結論 118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省思 118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研究建議123 參考文獻 125 中文文獻 125 英文文獻 132

    中文文獻
    丁永祥(2006)。療癒系偶像——最感性的商業行為。管理雜誌,382,148-149。
    王西迪(2018)。中國電視“治愈系慢綜藝”節目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藝術學院,長春,中國。
    王宜燕(2005)。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初探(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39-75。
    王思媛(2016)。台灣女性閱聽人對電影《性愛成癮的女人》之接收分析:情慾、身體、解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泰俐(2009)。八卦電視新聞的閱聽眾接收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8(2),3-35。
    王爽(2014)。治癒系韓國新型綜藝節目特色分析。取自http://www.xwpx.com/article/2014/0509/article_32614.html
    王詠萱(2018)。臺灣閱聽人對大陸戶外真人秀節目之中國形象接收研究:以《爸爸去哪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駿杰(2012)。「犀利人妻」之接收分析——以台灣大學生閱聽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任知(2012)。完全治愈系。北京,中國:同心。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原作者:Johnson, A. G.)。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江佩珊(2017)。《莒光園地》軍紀單元劇之接收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
    江智群(2015)。電視節目《WTO姐妹會》中性別與族群的交織及再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利翠珊(2012)。夫妻關係間的忍與婚姻滿意度之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3),447-475。
    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利翠珊、蕭英玲(2016)。夫妻內隱情感經驗:感恩、忍與婚姻滿意度。本土心理學研究,45,93-128。
    吳清津(2019)。旅遊消費者行為學。臺北:崧燁文化。
    呂玉瑕(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51-94。
    宋昀姮(2013)。少女時代台灣女迷的跨國認同與性別展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宋係潔(2007)。療傷系玩具特性與熟齡族療傷感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
    李佩英(2005)。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李依靜(2013)。綜藝談話性節目中名人夫妻關係的再現與閱聽人解讀——以「今晚誰當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婉鈴(2014)。何謂「理想情人」?男性閱聽人對《我可能不會愛你》之接收分析與網路參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沈瓊桃、陳姿勳(2004)。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133-170。
    周怡汝(2019)。〈木蘭辭〉改編戲曲的性別意識研究——以京劇《木蘭從軍》、歌子戲《木蘭辭》、音樂劇《木蘭少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
    周芸慧(2010)。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以北部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原作者:Bandura, A.)。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77)
    林千翊(2015)。婚齡、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衝突處理方式之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林玫伶(2020)。衝突議題、衝突反應與婚姻滿意度的關聯:以已婚中年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林芳玫(1996)。閱聽人研究——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6,1-25。
    長頸璐(2018)。|綜藝的力量|「慢綜藝」時代來了,台灣如何面對?(上)。取自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5172
    胡煜宗(2014)。電視新聞一窩蜂報導與接收分析初探:以洪仲丘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翁秀琪(2020)。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四版)。臺北:三民。
    翁鈴雅(2008)。偶像劇的療癒系功能——本土偶像劇的閱聽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袁小喆(2018)。經典治癒動畫《花田少年史》。取自https://kknews.cc/zh-tw/com
    ic/6lnx6lv.html
    袁菱歌(2018)。大眾文化視閾下韓國“慢綜藝”的研究——以韓國真人秀節目《尹食堂》為例。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8/0918/c421458-30
    300407.html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100。
    高淑娟(1998)。大學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張玉佩、黃如鎂(2016)。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的青少年閱聽人解讀與詮釋。全球客家研究,7,135-182。
    張羽彤(2013)。中國大陸電視劇《蝸居》的再現與接收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張思嘉(2009)。婚前關係與婚後適應:一個長期性的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1(3),319-339。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婕妤(2015)。愉悅閱讀過程中的正面情緒——以臺灣女性閱讀BL作品所得之「療癒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張雅婷(2008)。探討閱聽人對韓劇《我叫金三順》的解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張雅琦、鄭其嘉(2015)。台灣青少年常看之綜藝節目其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康熙來了》為例。臺灣性學學刊,21(1),1-26。
    張瑞真(2001)。國小未婚教師性別角色、成就動機與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禎希(2018)。慢綜藝走紅逃不脫「治愈」和「儀式感」,比如《一本好書《妻子的浪漫旅行》《奇遇人生》。取自https://ek21.com/news/2/34234/
    張維中(2019)。【2019日本文學季特別企劃】很難想像令和元年的村上春樹,即將年過七十。而我們的青春,也都迷藏在少年的那片森林裡了。取自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930
    張麗娜(2016)。日本的治愈系文化。取自http://www.bfwx.org/a/luntan/whlt/2016/
    0411/4505.html
    梁淑惠(2005)。你做對了嗎?淺談家庭中各生命週期的家庭教育。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
    莊彗君(2003)。家庭中的性別議題。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著,家庭教育學,213-245。嘉義:濤石。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師友月刊,49(上),6-12。
    陳正絢(2009)。女性自我認同與名牌意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佳琳(2016)。大陸電視劇《後宮甄嬛傳》:性別關係的建構與再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陳韻竹(2015)。現場閱聽人參與類型談話性節目之接收分析:韓國強心臟節目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
    曾秀雲、謝文宜、蕭英玲(2008)。從同志伴侶關係經營的衝突處理談權力關係。東吳社會學報,23,71-106。
    童民(2006)。療愈經濟在日本。金融經濟,8,54-55。
    馮莉穎(2015)。明星真人秀節目的類型、訴求與表征。取自http://media.people.co
    m.cn/BIG5/n/2015/0701/c397270-27237411.html
    黃氏英紅(2011)。女性自助旅行者旅遊動機、旅遊阻礙與旅遊意願之關係:兼論性別角色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黃振家(2006)。日本經驗:消費救贖下的療癒經濟學。管理雜誌,382,143-145。
    黃囇莉、鄭琬蓉、黃光國(2008)。邁向發聲之路:上下關係中「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9,3-76。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原作者:McQuail, D. & Windahl, S)。臺北:正中。(原著出版年:1981)
    詹郁宜(2021)。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韓劇:《愛的迫降》之台韓閱聽人接收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銀色快手(2003)。療癒商品帶回家,讓心靈都知道鼓舞的滋味。張老師月刊,312,36-39。
    劉文琴(2006)。夫妻性格的相似性與互補性與婚 姻滿意度及親密度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劉怡汝(2010)。從接收分析觀點探討閱聽人反身性的實踐:以實境節目超級名模生死鬥收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劉泗翰(譯)(2011)。性別的世界觀(原作者:Connell, R. W.)。臺北:書林。(原著出版年:200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心理。
    衛視資源(2017)。9檔慢綜藝明年繼續稱霸熒屏,同質化弊端趨顯,慢綜藝能否繼續風生水起?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03512692632491
    4
    鄭永斌(2013)。電影媒體上班族群媒體療癒風潮之研究——以電影海角七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方設計學院,高雄。
    賴盈心(2020)。真人實境秀節目之收視動機與行為研究——以韓國節目《一日三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
    謝雨生、周玉慧(2012)。每下愈況或漸入佳境?:夫妻婚姻品質之變化與相互影響性。台灣社會學,23,101-154。
    謝涵如(2012)。台灣偶像劇的療癒系功能之探討——以《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鍾富佳(2018)。家庭性別角色與教養代間傳遞:以一家三代長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韓思齊(2010)。日本“治愈系”的文化分析。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5(2),48-50。
    簡永昌(2015)。男同志如何解讀時尚雜誌之健身資訊及反映其身體意象——以Men’s UNO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94,1-64。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幼獅。
    藍意茹(2006)。「癒す」玩具之設計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Merriam, Sharan B.)。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
    譚小春(2010)。性別社會化過程中家庭因素對我國女大學體育意識的影響。凱理學院學報,28(1),153-156。

    英文文獻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UK: Sage.
    Alasuutari, P. (1999). Introduction: Three phases of reception studies. In P. Alassutari (Ed.),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pp.1-21). London, UK: Sage.
    Ang, I.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UK: Methuen.
    Bem, S. L. (1974).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634-643.
    Carter, B., & McGoldrick, M. (1989). The changing family life cycle-a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orner, J. (1991). Meaning, genre and context: the problematics of “public knowledge”in the new audience studies.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 267-284). London, UK: Edward Arnold.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London, UK: Sage.
    Cuber, J., & Haroff, P. (1965). Sex and the significant Americans. Baltimore, MD: Penguin Books.
    Cunningham, M. (2001). Parental influences on the gendered division of housew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6, 184-203.
    Denzin, 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Piscataway, NJ: Aldine.
    Diamond, L. M. (2015). Sexuality and same-sex sexuality in relationships. In J. Simpson & J. Davidio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 pp. 523-55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uvall, E. M. (1977). Marri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Lippincott.
    Garnets, L. D., & Kimmel, D. C. (Eds.). (2003).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experiences (2nd 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80). Encoding / 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28-139). London, UK: Routledge.
    Hirschman, E. C., & Thompson, C. J. (1997). Why media matter: Toward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consumers’ relationships with advertising and mass media.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6(1), 43-60.
    Hoijer, B. (1992). Socio-cognitive structures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4, 583-603.
    Holman, T. B. (2001). Premarital prediction of marital quality or breakup: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 Plenum.
    Hurlock, E. B. (1978). Child development (6th ed). New York, NY: McGrow-Hill.
    Jensen, K. B., & Rosengren, K. E. (1990). Five traditions in search of the aud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 207-238.
    Kurdek, L. A. (2005). What do we know about gay and lesbian coupl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5), 251-254.
    Larson, J. H., & Holman, T. B. (1994). Premarital predictors of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An applied literature review. Family Relations, 43, 228-237.
    Lewis, J. (1991). Ideological Octopus: An exploration of television & Its Audience. New York, NY: Routledge.
    Liebes, T. & Katz, E. (1996). Notes on the struggle to define involvement in television viewing, In J. Hay, L. Grossberg & E. Wartella (Eds), The Audience and Its Landscape (pp.177-186). Boulder, CO: Westview.
    McQuail, D. (1997). Audience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Quail, D., & Windahl, S. (1982).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London, UKLongman.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Australia: Longman.
    Morley, D. (1980). The ‘Nationwide’ Audience. London, UK: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UK: Routledge .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2004).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ock, S. L. (1979). The Family Life Cycle Empirical or Conceptual Tool.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 15-25.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affer, K. F. (1980). Sex rol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Reading, MA: Adison Wesley.
    Sternberg R. J. (1987). Liking versus Loving: A comparative evalution of theor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3), 331-345.
    Stringer, L. A. (1997). Gender role conformity as a constraint o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outdoor adventure activ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Gender-role-conformity-as-a-constraint-on-women's-Stringer/9a6afb6e58285d4618ff33cf66cbb0551613a6db#related-papers
    Winch, R. F. (1958). Mate selections: A stud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New York: Harp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