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威丞
Lin, Wei-Cheng
論文名稱: 意造˙組構:林威丞創作圖像思考
Imagination and Configuration:Creative Pictorial Conception of Lin, Wei-Cheng
指導教授: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意造組構擬像怪獸虛擬
英文關鍵詞: Imagination, Configuration, Simulation, Monster, Virtua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3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0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以型塑異世界的概念切入,透過觀察虛擬世代之下的社會表徵,分析其表層之下的機制、心靈特質,並剖析虛擬世代造成的各種價值轉換、知識轉移,人們大量依賴虛擬空間作為脫離現實世界的出口,「擬像」的虛擬特質,使得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崩解。「如何脫離現實世界?」成為問題意識思考。

    社會發展影響藝術創作,筆者將虛擬世界的「擬像」特質對應到藝術領域,發現其共通性與脈絡,進而提出以「意造」、「組構」的概念方式,進行藝術脈絡思考、分析,以之構築創作者本身所想營造的異世界—「微塵世界」,以創作者主體思考,型構空間中的怪獸圖像思維,進行創作實踐,怪獸圖像本身具備的虛擬性、想像性、複合性與獨特性,成為創作者本身所探討的議題所在。撰寫內容以六個章節進行,分別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符碼組構的虛擬世界、第三章—意造˙組構的藝術思維、第四章—創作思維與個人實踐、第五章—創作作品分析、第六章—結論。

    透過梳理藝術脈絡中的各類作品、藝術發展,對照自身創作思維,思考系譜脈絡,比較各式觀點與各種表現方式,歸納出自我創作實踐的可行性,透過組構怪獸圖像型塑場域,並以不同系列作品進行本研究主題意涵的闡釋。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concept of shaping a different world, and observes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under the virtual generation. It analyzes the mechanisms, spiritual traits, various value transformations, and knowledge transfers under its surface. People rely heavily on virtual space as an exit from the real world. The virtual nature of "simulation" disintegrates the boundary between reality and virtuality. "How to break away from the real world?" This becomes a problem.

    Social development affects artistic creation. The author maps the "simulation" of the virtual world to the art field, and discovers its commonality and context. The author furth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Imagination" and "Configuration". The author uses this to build the different world that he wants to create-"The World of Dust". The author proposes subjective thinking, monster image thinking in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and creative practice. The virtuality, imagination, compoundness and uniqueness of the monster image itself have become the subject of discussion by the creators themselves. The content is written in six chapters, namely: Chapter 1-Introduction, Chapter 2-Virtual World of Symbolic Composition, Chapter 3-Artistic Thinking of Imagination and Configuration, Chapter 4-Creative Thinking and Personal Practice, Chapter 5-Analysis of Creative Works, Chapter Chapter 6-Conclusion.

    By combing various works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art, the author compares his own creative thinking and thinks about the context of genea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lso compares various viewpoints and various expressions, sums up the feasibility of self-creation practice,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monster image-type plastic field, and different series of works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is research theme.

    謝辭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符碼組構的虛擬世界 11 第一節 虛擬世代的社會表徵 11 第二節 社會表徵之下的機制與心靈因素 17 第三節 思考「真實的」虛擬世界 25 第三章 意造˙組構的藝術思維 30 第一節 營造異世界的藝術思考 30 第二節 「意造」的概念生成 40 第三節 「組構」的藝術作品表現 48 第四章 創作思維與個人實踐 61 第一節 創作思維-自我理念的建構 61 第二節 創作模式與方法 77 第三節 創作流程與規劃 85 第五章 創作作品分析 92 第一節 創作作品整體性闡釋 92 第二節 系列作品分析 105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文獻 161

    一、古籍
    (宋)董羽,《畫龍輯議》,《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臺北: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
    (戰國)莊子,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4。

    二、專書
    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臺北:書林出版,2000。
    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田秉鍔,《龍圖騰-中華龍文化的源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開明書店,1999。
    李英明,《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臺北:臺灣書店,2001。
    李豐楙,《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出版,2012。
    汪民安,《文化關鍵研究詞》,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
    周文欽,《研究方法導論》,臺北:空中大學,1990。
    周計武,《藝術終結的現代性反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林章湖,《「後現代」與臺灣當代水墨》,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6。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邱誌勇,《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在地脈絡化下的新媒體藝術》,臺北: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2012。
    邵亦楊,《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選集第八卷》,上海:復旦大學,200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96。
    高居翰,《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北京:三聯書店,2009。
    高鶴軒,《資料庫系統-理論與實例》,臺北:松岡電腦,1980。
    陳明惠、歐蒂˙琳絲(Outi Remes)主編,《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臺北:典藏,2015。
    陳浩,《水墨都市繪畫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7。
    陸揚,《大眾文化理論》,臺北:揚智,2002。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1990。
    華建强,《活體資料庫:變異形象的墨彩製造》,臺北:也趣藝廊,2014。
    黃光男,《畫境與化境-繪畫美學與創作》,臺北:典藏,2007。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劉斌,《圖像時空論》,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江寶釵,〈陶淵明「桃花源」的締造歷程與象徵意義〉,《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二卷第1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1991。
    宋美璍,〈中譯《烏托邦》:臥遊虛訪摩爾的理想國〉,《人文與社會學科簡訊》第九卷1期,臺北: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2007年12月。
    林奇伯,〈藝術與書寫的纏繞式前進-姚瑞中顛覆歷史文本〉,《台灣光華雜誌》,臺北:馬蒂雅出版,2011年4月。
    林怡秀,〈人造山水-萬壽無疆〉,《典藏今藝術》,臺北:典藏,2012年5月。
    胡全生,〈藝術碎片的內涵與效果——讀庫弗的《保姆》〉,《外國文學》2000年第四期,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00。
    高千惠,〈造境與鏡照--在憂與遊之間的一種時空展望〉,《典藏今藝術》,臺北:典藏,2008年5月。
    高千惠,〈圖說 vs.述繪:亞洲「連環/動漫藝術」的歷史語境和美學問題〉,《藝術觀點》(第44 期),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2010。
    許嘉猷,〈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第三十四卷第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2004年9月。
    陳惠齡,〈臺灣虎爺信仰作為「地方精靈」及其「崇高美學」的義涵〉,《國文天地》第32卷第10期,臺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2017。
    程諾蘭,〈康德美學「崇高」觀念論析〉,《中國文化月刊》第202期,臺中市: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97。
    楊曉菁,〈經典文選(2):理想世界的真實與虛幻--晉.陶淵明〈桃花源〉〉,《國文天地》第34卷6期,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18年11月。
    羅秀枝,〈地方:流變的藝術場域〉,《現代美術學報》,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年12月。

    (二)論文集論文
    林木,〈從書畫同源報筆墨表現-書畫藝術分合辨析〉,收入邱振中主編,《書法與繪畫的相關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林威丞,〈俗尚:水墨藝術中「假借」手法的運用〉,收入莊連東主編《逆˙滲˙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臺北:五南,2015。
    邱誌勇,〈導言:處於第四轉折的當代生活世界〉,收入邱誌勇主編《數位媒體與科技文化-媒介擬想4》,臺北:遠流,2006。
    曾長生,〈台灣美術院的後殖民風格表現〉,《後殖民與後現代:台灣美術院院士第二屆大展》,財團法人台灣美術院文化基金會,2012年5月。
    黃昱斌,〈天人不合一:水墨拼貼後的異質狀態〉,收入莊連東主編《逆˙滲˙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臺北:五南,2015。
    楊永源,〈風景與文化:對《風景入藝》的期待〉,收入《風景入藝》,臺北:典藏,2013,頁12。
    蔡秀枝,〈羅蘭.巴特《符號帝國》裡的異文化與空無〉,收入陳東榮主編,《追求創意之樂:余玉照教授七秩壽慶文集》,臺北:書林出版,2011。
    謝東山,〈當代水墨傳奇-李振明的花、鳥、蟲、魚〉,引自《李振明作品集III》,臺中:李振明,2006。

    (三)博碩士論文
    莊連東,《穿透.游移—時間感應中圖像與空間對話的水墨創作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許若綉,《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電子通訊科技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行為之現況調查》,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論文,2013。
    陳立晨,《缺席的複本──論《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虛擬性》,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
    華建强,《卡托邦:華建强當代卡漫造形藝術中的情境與指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四、翻譯書
    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作為手法的藝術〉,收入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89。
    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關於散文的理論》,蘇聯:蘇聯作家出版社,1984。
    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巴赫金全集》,中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齊若蘭譯,《數位革命》,臺北:天下文化,1995。
    艾德蒙˙李區(Edmund Leach),黃道琳譯,《李維史陀》,臺北:桂冠圖書,1994。
    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藝術》,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
    沃爾夫朗(Eddie Wolfram),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臺北:遠流,1982。
    貝卡˙克胡拉(Beckah Krahula)編著,吳琪仁譯,《最新纏繞作品大全:500幅全球最新、啟發創意、充滿設計感的纏繞作品範例》,臺北:遠流,2015。
    辛西亞˙弗瑞蘭(Cynthia A. Freeland),劉依綺譯,《別鬧了,這是藝術嗎?》,臺北:左岸,2003。
    亞倫˙派普(Alan Pipes),劉繩向、藍曉鹿譯,《藝術與設計入門》,臺北:積木文化,2010。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車槿山譯,《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2006。
    東浩紀,褚炫初譯,《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臺北:大藝出版,2012。
    迪克˙何柏第(Dick Hebdige),蔡宜剛譯,《次文化:風格的意義》,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合作發行,2005。
    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結構群審譯,《人論》,臺北:結構群文化,1991。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江先聲譯,《美感的意識形態》,臺北:商周出版,2019。
    馬丁(Martin Dodge)、羅伯(Rob Kitchin),江淑琳譯,《網際空間的圖像》,臺北:韋伯文化,2005。
    馬克˙史洛卡(Mark Slouka),張義東譯,《虛擬入侵:網際空間與科技對現實之衝擊》,臺北:遠流,1998。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林方主編,《人的潛能與價值》,香港:華夏出版社,1987。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2006。
    梅田望夫(Mochio Umeda),蔡昭儀譯,《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臺北:先覺,2007。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典藏藝術家,2007。
    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王志弘等人譯,《第三空間》,臺北:桂冠,2004。
    維多利亞˙亞歷山大(Victoria D.Alexander),章浩、瀋陽譯,《藝術社會學》,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暮澤剛巳,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臺北:麥田出版,2011。
    戴米安˙薩頓(Damian Sutton)、大衛˙馬丁-鐘斯(David Martin-Jones)著,《德勒茲眼中的藝術》,林何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戴維˙方坦納(David Fontana),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
    羅伯特˙艾得金(Robert Atkins),《藝術開講:當代意念、運動與詞彙導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
    露西·利帕德(Lucy R. Lippard)編,張正仁譯,《普普藝術》,臺北:遠流,1991。

    五、網路資料
    《精靈寶可夢GO》。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BE%E9%9D%88%E5%AF%B6%E5%8F%AF%E5%A4%A2GO,(檢索日期:2019年11月21日。)
    王丹,〈網路酸民的問題在哪裡?〉,《自由副刊》,臺北:自由時報,2018年9月19日,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233175(檢索日期:2019年11月21日。)
    我書意造本無法,「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213459,(檢索日期:2020年6月15日。)
    挪用。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C%AA%E7%94%A8_(%E8%89%BA%E6%9C%AF)#cite_ref-1 ,(檢索日期:2019年11月21日。)
    眼球中央電視台。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BC%E7%90%83%E4%B8%AD%E5%A4%AE%E9%9B%BB%E8%A6%96%E5%8F%B0,(檢索日期:2019年11月21日。)
    這群人TGOP。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99%E7%BE%A4%E4%BA%BATGOP ,(檢索日期:2019年11月21日。)
    蔡阿嘎。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4%A1%E9%98%BF%E5%98%8E#cite_note-8,(檢索日期:2019年11月21日。)

    西文

    一、專書
    Chilvers, Ian & Glaves-Smith, John eds., Dictiona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Jean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Sage, 1993.
    Thomas McEvilly, Art and Otherness, New York:Mcpherson Co, 199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