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文瑞 |
---|---|
論文名稱: |
動盪中的堅持-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與戰後台灣大學之轉型發展 |
指導教授: |
林玉体
Lin, Yu-T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6 |
中文關鍵詞: | 傅斯年 、台灣高等教育 、台灣大學 、四六事件 、台大醫院 |
英文關鍵詞: | Fu Ssu-nien, higher education of Taiwa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he Incident of April Six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6 下載:1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形成中相關影響因素,並綜論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之主要基調,及對大學「學術自主」之主張。再者,從「師資聘任」、「課程規劃」、「四六事件」、「台大醫院改制」、「對學生之生活互動、要求」及「保障台籍師生出國留學之理念與作為」等。從中分析傅斯年於治理台大中高等教育思想之轉變,甚至是理念與現實的落差;其中蘊藏的權力糾葛,以及對台灣大學轉型發展之影響,並進一步評價之。本研究結論主要為以下數端:
一、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係從早期於1920年留學英德之經驗,廣泛地吸收現代知識,到出掌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及出任北大代理校長的動態形成歷程。經過相關實務工作試煉,逐步修正他心中理想大學的藍圖。
二、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之基調-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雙重奏
傅斯年整體的教育思想基調不脫「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兩者的交互作用。民族主義的基調反映在「反日」、「反共」的立場上,因此與國民黨保持一定的良好關係,於治理台大期間傾向「去日本化」策略。
自由主義的基調使傅斯年整體教育思想中,重視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如:教科書多元化、反對中小學讀經運動等教育自由化之主張。並展現在維護台大的學術自主、學生運動的包容上。
三、傅斯年治理台大的「變」與「不變」-進出理想與現實
(一)出掌台大階段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的幾個轉向:
1.現實結構的限制:從早期欣賞「講座制」到走向「學分制」。2.身份與理念之異處:從「參與學生運動」到「處理學生運動」。3.重視大學與社會輿論之關係。4.肯定師範教育的「功能性」價值。5.提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觀念。
(二)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的一貫主張:傅斯年一貫堅持大學的「學術自由」、堅持「對學生的愛護」。
四、傅斯年對戰後台大轉型發展之幾項重要影響與評價
傅斯年於無形的精神遺產以及有形的制度奠基,皆對台大產生重大的影響,並與哈佛大學校長J.B.Conant、北大校長蔡元培大學理念有融通之處。
Abstract
This thesis sheds light on the factors that attribute to the thought of Fu Ssu-nien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the claims of “Academic Freedom” in higher education. Furthermore, based on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employment of faculty,” “dealing with the Incident of April Sixth,” “re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Hospital,” “the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and his requirements to them,” “the notion and practice ensuring the right to study abroad of tho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orn in Taiwan,” the research elucidates and evaluates the shift of Fu’s educational thoughts when he was in charge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ven the gap between his ideal and practice, the power relationship withi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NTU.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ed:
1. Fu’s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was formed dynamically from his studying in UK and Germany, where he absorbed modern knowledge in 1920’s to his incumbency of the dean of liberal art in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the acting 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It i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at has Fu amend his image of ideal university.
2.The core of Fu’s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 a symphony composed of nationalism and liberalism:
Fu’s entire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was circumscribed by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liberalism” without exception. The nationalist half was manifested in his anti-Japan and anti-communism stance, the reason for his intimacy with KMT and penchant for de-Japanese maneuver when he was in charge of NTU.
The liberalist half caused him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s of education –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xtbooks, the opposition to Canon-Reading Movement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and other propositions concerning the liberalization of education manifested in his insistence on academic autonomy of NTU and toleration of student activism.
3.“Changing” and “unchanging”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NTU by Fu – oscillation between ideal and practice:
(1) Certain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eriod when Fu was in charge of NTU:
A. The conditioning of practicability: from “seminar system,” appreciated by Fu in early periods, to “credit-based system.” B.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present position and personal convictions: from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movement” to “transaction of student movement.” C. Serious attention pai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and public opinion. D. Affirmation of normal education’s “functional” value. E. Advocacy of women’s right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2) The insistence in Fu’s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Fu persisted in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care for students.”
4. Fu’s influences 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postwar transform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NTU:
On both of the aspects of the foundation of concrete institution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abstract spiritual legacy, Fu was a great influence, and had similarities with J. B. Conant, the 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s’ai Yűan-p’ei, the 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with respect to ideals of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一、傅斯年檔案
〈杜聰明致傅先生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Ⅲ:356。
〈杜聰明致傅先生電報附譯電〉,《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Ⅲ:361。
〈宗洛致孟真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Ⅲ:1337。
〈林彬致孟真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Ⅲ:359。
〈芮逸夫致傅斯年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Ⅳ:195。
〈芮逸夫致傅斯年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Ⅳ:196。
〈時代與曙光與危機〉,《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Ⅴ:123。
〈校長報告 卅八年四月十六日校務會議〉,《傅斯年檔案》,中研院史語所藏,檔號:Ⅳ:609。
〈盛成致孟真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Ⅲ:1316。
〈傅斯年先生至沈剛伯、玄伯、達夫、靜農諸先生電文〉,《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案:Ⅳ:622-1。
〈傅斯年先生致杜聰明先生電文〉,《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Ⅳ:622-2。
〈傅斯年致立武先生函〉,《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Ⅳ:621。
〈對各部主管意見劄記〉,《傅斯年檔案》,中研院史語所藏,檔號:Ⅳ:103。
〈臺大校刊文稿〉,《傅斯年檔案》,中研院史語所藏,檔號:Ⅲ:918。
〈歐遊途中隨感錄〉,《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Ⅴ:124。
〈羅宗洛致傅先生函2頁另信封〉,《傅斯年檔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檔號:Ⅲ:360。
二、當時報紙、期刊及會議資料(1949~1952年)
〈上 蔣主席電〉、〈上 教育部長電〉,《台灣省第一次教育行政會議實錄》,頁98。
〈台大師院學生 組營救委員會〉,中央日報,1949年,4月9日,3版。
〈台大教授應陳主席宴 一致贊同整頓學風〉,中央日報,1949年,4月10日,3版。
〈兩校學生被捕經過〉,公論報,1949年,4月7日,3版。
〈政府決心整頓學風 拘捕首謀違法學生〉,中央日報,1949年,4月7日,3版。
〈陳主席指示青年學生 完成今後革命之途徑〉,《台灣新生報》,1949年,3月30日,5版。
〈短評 法紀與治安〉,中央日報,1949年,4月7日,3版。
〈逮捕學生移送法院〉,中央日報,1949年,4月8日,3版。
〈警備總部電令台大師院兩校 拘訊不法學生十餘人〉,台灣新生報,1949年,4月6日,5版。
〈讀者的話 敬告各界〉,公論報,1949年,3月23日,3版。
〈讀者的話〉,公論報,1949年,3月24日,3版。
呂瑞伯,〈念校長〉,收入於國立台灣大學主編,《傅故校長哀輓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51年),頁86。
周季翔,〈校長活在我們的心裏〉,收入於國立台灣大學主編,《傅故校長哀輓錄》,頁81。
張勉,〈憶我們的傅校長〉,收入於國立台灣大學主編,《傅故校長哀輓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51年),頁85。
趙元暉,〈悼念我們的傅校長〉,收入於國立台灣大學主編,《傅故校長哀輓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51年),頁84。
羅聯添,〈一個深刻的印象〉,收入於國立台灣大學主編,《傅故校長哀輓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51年)頁 89。
程滄波,〈記傅孟真〉,《新聞天地》第156期。
國立台灣大學編,《台北帝國大學一覽》,昭和十八年,頁73~82。
〈週末隨筆〉,《新聞天地》105期,1950年。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台灣省參議會第九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1950年。
〈臺大當局勸告學生加求鎮定即日復課〉,《中華日報》,民國38 年4 月10 日。
社論,〈臺大附屬醫院罷診平議〉,《臺灣新生報》,1946年4月5日,1版。
羅宗洛,〈今後之台灣大學〉,《新生報》,1946年5月12日。
〈臺大昨日開學,陸校長談該校近況〉,《民報》,1946年10月2日,3版。
〈臺大昨日開學,陸校長談該校近況〉,《民報》,1946年10月2日,3版。
社論,〈本省教育面臨危機〉,《民報》,1946年10月5日。
社論,〈祖國的懷抱〉,《民報》,1946年10月26日。
社論,〈抑平米價辦法〉,《民報》,1947年2月3日。
國立台灣大學編,《國立台灣大學現況》,1947年4月,頁1。
國立台灣大學編,《國立台灣大學概況》,1947年4月,頁37。
〈本校收容寄讀生辦法〉,《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3期,1949年1月20日,2版。
社論,〈與傅校長論發展臺大〉,《公論報》,1949年1月21日。
〈外省來臺學生眾多,各級校容納困難〉,《公論報》,1949年2月17日。
〈訓導人員應以身作則〉,《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4期,1949年2月20日,3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4期,1949年2月20日,3版。
〈改善臺大醫院原則已有決定〉,《公論報》,1949年3月5日。
〈校務會議〉,《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6期,1949年3月20日,2、3版。
〈處理違警事件起因〉,公論報,1949年3月22日,3版。
〈臺北市警察局啟事〉,台灣新生報,1949年3月22日,5版。
〈學生警察糾紛 業已圓滿解決〉,台灣新生報,1949年3月22日,5版。
〈學生警察衝突解決〉,中央日報,1949年3月23日,3版。
〈學生警察誤會 業已圓滿解決〉,中央日報,1949年3月24日,3版。
〈學府風光〉,《公論報》,1949年3月31日。
〈學生人數簡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7期,1949年4月5日,4版。
〈風吹雨打壁報冷落,身份證權充護身符〉,《公論報》,1949年4月16日,3版。
〈國立臺灣大學布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8 期,1949年4月20日,2版。
〈校務會議〉,《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8期,1949年4月20日,3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9期,1949年5月5日,1版。
〈學生籍貫統計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0期,1949年5月20日,4版。
〈戒嚴令實施辦法,警備部制頒兩種〉,《公論報》,1949年5月28日,3版。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印,《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七次大會特輯》,1949年6月,頁90。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1期,1949年6月5日,1版。
〈本校教員聘任及升等審查規則〉,《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1期,1949年6月5日,6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2期,1949年6月20日,1版。
〈國立臺灣大學教員聘任規則〉,《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2期(1949年6月20日),4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3期,1949年7月5日,1版。
葉青,〈寄傅斯年先生的一封公開信-論反共教育與自由主義〉,《民族報》,1949年7月11日,
葉青,〈寄傅斯年先生的一封公開信-論反共教育與自由主義〉,《民族報》,1949年7月11日,2版。
〈省參駐委會昨例會,傅斯年嚴家淦報告〉,《臺灣新生報》,1949年7月16日。
〈第五十六次行政會議紀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4 期,1949年7月20日,5版。
〈為臺大招考新生事,傅斯年再發表談話〉,《臺灣新生報》,1949年7月27日。
〈黨政軍聯合紀念週,陳雪屏教育報告〉,《公論報》,1949年8月2日。
〈杭立武在穗談話〉,《公論報》,1949年8月10日。
〈第六十五次行政會議記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8期,1949年9月20日,3~4版。
〈校長邀請大一課程有關各學系教授副教授講師聚談記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8期,1949年10月5日,3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40期,1949年10月17日,1版。
〈訓導處布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43期,1949年11月7日,2版。
〈臺大四周年校慶前夕訪傅斯年校長〉,《臺灣新生報》,1949年11月14日。
〈學生數統計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44期,1949年11月14日,4版。
〈本校學生統計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1期,1950年3月27日,3版。
〈三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校務會議紀錄〉,《臺大校刊》,第51 期,1950年1月2日,3版。
〈學生聯合會成立〉,《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51期,1950年1月2日,4版。
〈國立臺灣大學布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54 期,1950年1月24日,1版。
〈本月二十一日校長致新生中央各報函及聲明〉,《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55期,1950年1月30日,2~3版。
〈編輯室啟事〉,《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55期,1950年1月30日,2、3版。
〈第八十九次行政會議紀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58期,1950年3月6日,1版。
〈醫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現已開始招生〉,《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0期,1950年3月19日,3版。
〈三十八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紀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2期(1950年4月3日),2~3版。
〈為中基會通過本校七個研究額事 胡適之先生至傅校長的一封信〉,《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2期,1950年4月3日,3~4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2期,1950年4月3日,1、 3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組織章程〉,《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3期(1950年4月10日),2~3版。
〈章則起草委員會紀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3期,1950年4月10日,2版。
〈中基會資助本校教員暨畢業生出國進修辦法〉,《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4期,1950年4月17日,2~3版。
〈校長對辦理本年中基會資助本校教員出國進修事之報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6期(1950年5月1日),3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9期,1950年5月22日,1版。
〈本校卅九年上半年校務概要〉,《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72期,1950年6月12日,2版。
〈附設醫院第四十五次院務會議記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72期(1950年6月12日),1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75期,1950年7月3日,1版。
〈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第二次校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79期,1950年7月31日,2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80期,1950年8月7日,1版。
〈國立臺灣大學佈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83期,1950年9月4日,1版。
〈臺大醫院肺病患者 劉希聖貧病自縊 監院行署決追查控告 臺大醫院函述經過〉,《中央日報》,1950年10月12日,版5。
〈劉希聖怎會自殺? 劉侄申訴是被逼死的〉,《中央日報》,1950年10月13日,版5。
〈學生數統計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91期,1950年10月30日,4版。〈學生數統計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11期,1951年3月19日,4版。
石磊,〈教我們如何不哀慟!〉,《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6版。
海嘯,〈憶我們的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9版。
杜維運,〈傅校長與臺大〉,《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8版。
阿淵,〈傷心話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7版。
唐本祥,〈傅校長沒有死〉,《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8版。
程維賢,〈追憶傅故校長在省參議會〉,《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3版。
朱家驊,〈悼亡友傅孟真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3版。
國立台灣大學編,《國立台灣大學教職員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51年11月。
胡適,〈傅孟真先生集序〉,《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94期,1952年12月20日。
〈改善臺大醫院原則已有決定〉,《公論報》,民國1949年3月5日。
國立台灣大學主編,《國立台灣大學概況》,台北:台灣大學,1947年4月。
國立台灣大學主編,《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報告書》,台北:台灣大學,1947年4月。
三、傅斯年的教育論著
傅斯年,〈「研究」與「出版」〉,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一個問題—中國的學校制度〉,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大學研究院設置之討論〉,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大學宿舍問題〉,《傅斯年全集˙第六冊》,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大學宿舍問題〉,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中山大學民國十七年屆畢業同學錄序〉,收於《傅斯年全集‧第七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中國學校制度之批評〉,《傅斯年全集˙第六冊》,頁89。
傅斯年,〈中學軍訓感言〉,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台灣大學選課制度之商榷〉,《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7期,1949年9 月5日,3版。
傅斯年,〈再談幾件教育問題〉,《獨立評論》,第20號,1932年10月2日。
傅斯年,〈改革高等教育中幾個問題〉,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兩件有關臺灣大學的事〉,《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4期,1949年7月20日,1版。
傅斯年,〈致諸同學第一封信〉,《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89期,1950年10月16日,3版。
傅斯年,〈致諸同學第二封信〉,《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92期,1950年11月6日,4版。
傅斯年,〈校長對辦理本年中基會資助本校教員出國進修事之報告〉,《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66期,1950年5月1日,3版。
傅斯年,〈國立台灣大學三十七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校長報告〉,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國立台灣大學第四次校慶演說詞〉,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國立臺灣大學新聘來臺教職員旅費支給暫行辦法〉,《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6期,1949年3月20日,4版。
傅斯年,〈教育改革中幾個具體事件〉,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教育崩潰之原因〉,《獨立評論》,第9號,1932年7月17日。
傅斯年,〈教育崩潰的一個責任問題—答邱樁先生〉,《獨立評論》,第11號,1932年7月31日。
傅斯年,〈傅校長出席省參議會駐會委員會對所謂台大開除學生之說明〉,《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85期(1950年9月18日),3版。
傅斯年,〈傅斯年校長再一聲明〉,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傅斯年校長的聲明〉,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幾個教育理想〉,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漫談辦學〉,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臺大辦理本屆一年級新生考試之經過〉,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臺灣大學附屬醫院組織章程草案說明〉,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臺灣大學與學術研究〉,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論學校讀經〉,收於《傅斯年全集‧第六冊》,台北:聯經,1980年。
傅斯年,〈關於臺大醫院〉,《中央日報》,1949年11月16~18日。
四、中文專書與論文
〈有人讀馬克吐溫入獄,有人唱愛國歌曲被抓〉,《中國時報》,2001年1月12日,5版。
〈受難者話當年:「傅斯年組聯誼會救學生」〉,《聯合報》,2001年1月12日,5版。
〈劉真談四六:未開革學生;當事人趙制陽則表示:不僅是學生,教師亦受其害〉,《台灣日報》,1999年1月3日,3版。
Brubacher, John S. 著 林玉体譯,《高等教育之哲學》,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C.Kerr著,王承緒譯,《高等教育不能迴避歷史-21世紀的問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毛子水,〈傅孟真先生傳〉,《師友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頁90。
毛子水〈國立北京大學〉,載於張其昀,《中華民國大學誌(一)》(台北:中華文化,1954年),頁7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2003年。
王汎森,〈從檔案看傅斯年思想與生活的幾個側面〉,收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傅斯年先生百齡紀念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2月17~18日),頁17~18。
王汎森、杜正勝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齡紀念籌備會印行,1996年。
王奇生,《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1994年。
王懋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大事表〉,載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台北:中央研究院,1968年。
台大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台大「四六」事件考察-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總結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7),頁10。
朱武智,〈兩岸台大四六難友 同悼傅斯年〉,《中國時報》,2005年11月29日,C2版。
朱家驊,〈戴季陶先生與中山大學〉,《大陸雜誌》,第18卷第5期,1959年,
吳文星訪談,〈涂炳榔先生訪問紀錄〉收於吳文星主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頁152。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國立中山大學現況(民國二十四年)》,臺北:傳記文學,1971年,頁121。
吳寧馨,〈兩份四六事件報告書都在指控一樁悲劇-台大、師大四六事件調查小組主要成員焦點對談〉,《新新聞周報》,538期,1997年6月29日~7月5日,頁36。
吳璧純,〈科學-科技-社會(STS)教育思潮及教育取向〉,《教育研究月刊》,第92期,2001年,頁69-76。
李東華,〈光復初期(1945-50)的民族情感與省籍衝突―從臺灣大學的接收改制做觀察〉,《臺大文史哲學報》,65期,2006年11月,頁197。
李東華,〈勳績盡瘁,死而後已-傅孟真先生在臺大〉,《臺大歷史學報》,20期,1996年11月,頁133。
李青霖,〈劫後餘生,趙制陽憶四六亂象〉,《聯合報》,1997年6月11日,6版。
李泉,《傅斯年學術思想評傳》,北京:新華書店,2000年。
李偉,〈身後是非說孟真〉,《傳記文學》,82:2,2003年8月,頁60~61。
李敖,〈國民黨的檢舉把戲-他領獎金你坐牢〉,收於李敖,《國民黨研究續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頁281~282。
李筱峰,〈另類的國共合作〉,《自由時報》,2003年12月29日。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1996年。
李錦容,《臺灣女英雄陳翠玉》,台北:前衛,2003年。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年),頁160。
杜淑純口述,《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5年),頁247~248。
杜聰明,《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 第一輯》,台北:杜聰明博士基金。,1955年
那廉君,〈追憶傅孟真先生的幾件事〉,《傳記文學》14:6,1969年。
那廉君,〈傅孟真先生軼事〉,《傳記文學》,15:6,1969年12月。
那廉君,〈傅孟真先生軼事〉,《傳記文學》,15:6,1969年12月,頁63。
那廉君,〈傅斯年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央日報》,1979年,3月26日。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2001年。
屈萬里,〈回憶傅先生在台大的往事〉,《傳記文學》,28:1,1976年1月,頁20。
屈萬里,〈敬悼傅孟真先生〉,《自由中國》,4:1,頁22。
林玉体,《台灣教育的主体性》,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林玉体,《台灣教育史》,台北:文景,2003年。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台北:三民,2005年。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1999年。
林玉体,《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林玉体編著,《哈佛大學史》,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林慧貞,《劉真研究-以辦學與從政為中心》,台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邱樁,〈教育崩潰的一個責任問題〉,《獨立評論》,第11號,1932年7月31日。
侯云灝,〈傅斯年與朗克學派〉,收於聊城師範學院歷史系主編,《傅斯年》(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125~133。
俞大綵,〈序〉,收入《傅斯年全集˙第一冊》,頁1。
洪炎秋,〈傅斯年先生與台灣人〉,《文星》,14:2,1959年,頁6。
洪炎秋,〈傅斯年先生與台灣人〉,《文星》14:2,1959年,頁6。
胡國台訪問,郭瑋瑋紀錄,《劉真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胡適,《胡適論學近著》(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頁513~514。
孫玉蓉,〈北大雙才子 友誼貫終生—記俞平伯與傅斯年的交往〉,《傳記文學》,85:2,2004年8 月,頁84。
孫立群,〈傅斯年品格散論〉,收於聊城師範學院歷史系主編,《傅斯年》(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252。
師大四六事件研究小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六事件」研究報告》,台北:台灣師大四六事件研究小組,1997年。
徐剛,《傅斯年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學術事業》,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殷海光,〈我憶孟真先生〉,《自由中國》,4:2,頁35。
馬亮寬,〈略論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下)〉,收入《大陸雜誌》,第94卷第3期,1997年3月,頁21。
馬亮寬,〈略論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上)〉,收入《大陸雜誌》,第94卷第2期,1997年2月,頁42~43。
馬亮寬,〈請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傅斯年與昆明「一二‧一」運動〉,收於聊 城師範學院歷史系主編,《傅斯年》,頁175~176。
馬亮寬,《傅斯年教育思想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馬亮寬、李泉與岳玉璽著,《傅斯年:大氣磅礡的一代學人》,河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愛:台灣教育人物誌》,台北:教育資料館,2006年。
國立臺灣大學編,《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1928~2004)》,台北:國立臺灣大學,2005年。
張幼芳,〈四六老校友回台大 追悼傅斯年〉,《聯合報》,2005年11月29日,A10版。
張光甫,〈傅斯年教育思想初探〉,收入《教育論叢》(高雄:復文出版社,1999),頁325~354。
張光直,《蕃薯人的故事》,台北:聯經,1998年。
張榮芳,〈傅斯年在中山大學〉,收於聊城師範學院歷史系主編,《傅斯年》(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294。
莊勝義,〈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教育運動的基本訴求及其正當性之比較〉,載於花師多元文化教育所,「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
許達夫編,《許強醫師紀念專輯》,台南:許強醫師基金會,1999年。
郭瑋瑋紀錄,《劉真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陳奎憙,《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2001年。
陳儀深,〈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集精選》(台北:玉山社,1996年),頁303~349。
陳慧元,〈傅斯年早年對教育學者的貶抑態度〉,《傳記文學》,88:4,頁89。
陶行知,〈平民教育概論〉,收錄於董寶良主編,《陶行知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傅啟學,〈我認識的傅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01期(1951年1月8日),10版。
傅斯年,〈上蔣主席書(二)〉《傅斯年全集‧第七冊》,頁149~150。
傅斯年,〈中日親善?(續)〉,《獨立評論》,第141號。
傅斯年,〈中日親善?〉,《獨立評論》,第140號。
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傅斯年全集‧第一冊》,頁127。
傅斯年,〈中國狗和中國人〉,《傅斯年全集˙第五冊》,頁48。
傅斯年,〈中國現在要有政府〉,《獨立評論》,第5期,1932年6月。
傅斯年,〈史學方法論˙史料略論〉,《傅斯年全集‧第二冊》,頁5~6。
傅斯年,〈多言的政府〉,《獨立評論》,第30號,1932年12月11日。
傅斯年,〈自然〉,《傅斯年全集˙第三冊》,頁387。
傅斯年,〈抗戰兩年之回顧〉,《傅斯年全集˙第五冊》,頁227。
傅斯年,〈致李石曾吳稚暉書〉,《傅斯年全集‧第七冊》。
傅斯年,〈致胡適信〉,載於《胡適來往書信選(上)》(香港:中華書局,1983年),頁106。
傅斯年,〈新潮的回顧與前瞻〉,《新潮》,第2卷第1號,1919年9月。
傅斯年,〈新潮發刊旨趣書〉,《傅斯年全集˙第四冊》,頁350。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傅斯年全集‧第一冊》,頁58。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四冊》,頁261~262。
傅樂成,〈傅孟真先生的民族思想〉,載於傅樂成,《時代的追憶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84年),頁158。
傅樂成,《傅孟真先生年譜》,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
單文經,〈課程與教學領域的分與合:歷史的考察與省思〉收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揚智,1999年),頁117~133。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1995年。
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台北:麥田,2001年。
曾士榮,〈從「台北帝大」到「台灣大學」—戰後文化重編之個案研究(1945~1950)〉,《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2期,1997年5月,頁1~12。
曾士榮,《戰後臺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臺灣大學」為討論案例(一九四五~五0)》,(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頁156。
焦潤明,《傅斯年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雲南大學一二‧一運動編寫組,《一二‧一運動史料匯編》,雲南:雲南大學,1979年。
馮敏,〈試析傅斯年的考試觀〉,收於聊城師範學院歷史系主編,《傅斯年》(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304。
黃守誠,《劉真傳》,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黃俊傑,〈傅斯年與台灣大學的教育理念〉,《台大校友雙月刊》,2005年3月號。
黃俊傑,〈傅斯年論教育改革-原則、策略及其啟示〉,收入《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頁94~97。
黃得時,〈從台北帝國大學設立到國立台灣大學現況〉,《台灣文獻》,26卷,1975年,頁229。
黃得時,〈傅斯年與台灣大學〉,《聯合報》,1968年11月15日。
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台北:天下文化,2002年。
楊亮功,〈讀了孟真先生「再談幾件教育問題」以後〉,《獨立評論》,第22號,1932年10月16
楊彥彬,〈林茂生與台大文學院接收初探〉,《台北帝國大學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1990年。
楊思標,《楓城四十年》,台北:台大醫學院,1985年。
楊瑩,〈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1999年。
溫梓川,〈傅斯年〉,《傅斯年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頁147。
葉曙,〈初期台大的人與事〉,《傳記文學》,48:6,1983年,頁72。
葉曙,《病理卅三年》,台北:文景,2003年。
董作賓,〈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學術上的貢獻〉,《大陸雜誌》,第2卷第1期。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1994年。
熊秉真、江東亮訪問,鄭麗榕紀錄,《魏火曜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1990年。
劉維開編著,《羅家倫先生年譜》,台北:近代中國,1996年。
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的臺灣大學(1945-1950)》,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4年。
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台北:台灣古籍,2006年。
歐陽哲生,〈傅斯年一生的志業及其理想〉,《傳記文學》,84:1,2004年,頁4。
歐陽哲生,〈傅斯年與北京大學—紀念傅先生一百週年誕辰〉,《傳記文學》,69:2,1996年12月,頁20。
歐陽教,《德育原理》,台北:文景,1998年。
蔣天樞編著,《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蔣夢麟,〈憶孟真〉,《自由青年》第8期。
蔣夢麟,〈憶孟真〉,《新潮》,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收於楊東平主編,《大學精神》(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頁260~262。
蔡元培,〈中國現代大學觀念及教育趨向〉,收於楊東平主編,《大學精神》,頁9~10。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收於楊東平主編,《大學精神》,頁257~259。
鄭天挺,〈鄭天挺自傳〉,載於:鄭克晟編,《鄭天挺學記》(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頁390~391。
鄭志敏,《杜聰明與臺灣醫療史之研究》,台北: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
鄧廣銘,〈懷念我的恩師傅斯年先生〉,收入《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頁1~18。
賴澤涵、許雪姬〈彭孟緝先生訪問紀錄〉收於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第五期,1994年6月,頁337-338。
錢思亮,〈國立台灣大學概述〉,載於錢思亮,《我在美國的時候》(台北:雲天,1970年),頁111。
駱維良、王泳,〈介紹國立臺灣大學〉,《教育通訊》,第3 卷第11期,頁38。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2002年。
薛化元,《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辨證發展-張君勵思想研究》,台北:稻禾,1993年。
薛化元主編,《公論報言論目錄索引》,台北:文景,2005年,頁Ⅰ~Ⅶ。
簡溎勤,〈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1987年5月,頁125-158。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1949年四六事件(台大部份)》,台中:晨星,2001年。
藍博洲訪談,〈他們在課堂上把我帶走-盧兆麟訪談錄〉收於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台北:晨星出版社,2000),頁116。
藍博洲訪談,〈我的人生旅程從此改變了-朱乃長的證言〉收於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頁336。
藍博洲著《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五〇年代白色恐怖下受難的高貴靈魂》,台北:INK出版,2005年。
魏火曜,〈台大醫院十六年〉,《傳記文學》,1:7,1962年12月,頁36。
羅久芳,〈傅斯年留學時期的九封信-紀念先父羅家倫與傅斯年先生的友誼〉,收入《當代》,第9卷第127期,1998年3月,頁104-119。
羅家倫,〈元氣淋漓的傅孟真〉,《自由中國》,第4卷1期,頁41~46。
羅家倫,〈元氣淋漓的傅孟真〉,《逝者如斯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蘇薌雨,〈台灣大學二十六年〉,載於蘇薌雨、葉榮鐘、洪炎秋合著,《三友集》,1979年,台中:中央書局,頁68。
顧潮,《顧頡剛年譜》,台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顧頡剛,〈顧頡剛至胡適(1927年2月2日)〉,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胡適往來書信選˙上冊》,(香港:中華書局,1983年),頁428~429。
五、西文期刊論文
Giroux,H.A. “Neoliberalism,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Promis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as a Democratic Public Spher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 72 No.4 Winter 2002.pp426~432.
Wang Fan-sen, “Fu Ssu-nien: Histor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93.
Wang Fan-sen, 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