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育德
Chow Yute
論文名稱: 臺灣公民資質之論述-以社區大學場域為焦點
指導教授: 王錦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公民資質社區大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7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區大學的精神在於培養公民資質以及公民參與能力。民主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透過生活之落實,社會中所需要的公民資質,透過實際參與公共事務,培養出對公共事務的態度與觀點。社區大學的精神,符膺於現代民主社會之精神。

    透過社區大學來培養人民的公共意識與及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是社區大學之理念,在社區大學場域中,學習民主社會中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民主得以穩固與發展;提供人民學習與參與的機會,落實做自己的主人,對公共事務,人民有權利為自己發聲,社區大學提供的這樣的環境與幫助。

    本研究整理當代四種公民資質:自由主義式的公民資質、公民共和主義式的公民資質、社群主義式的公民資質,以及多元文化主義式的公民資質,四種公民資質之概念,都可以在目前臺灣社會發現,揉合此四種公民資質,形成臺灣當代公民資質之論述。

    本研究的六位研究參與者,包括兩位社區大學經營者、兩位講師,以及兩位學員,前四位對於社區大學的理解與看法,引領社區大學的方向與發展,兩位學員參與社區大學後,自身有明顯的改變,包括自覺與及實踐。因此社區大學作為公民資質實踐的場域,提供臺灣邁向公民社會之參照。

    臺灣第一所社區大學創立至今,將近十年的時間,已經累積豐碩的成果,然而各地社區大學呈現不同面貌,考驗著經營者的能力。目前社區大學發展的歧異,能夠堅持社區大學創立的精神,對社區大學未來的發展,以及對臺灣社會提供公民參與的場域與實踐的機制,是社區大學對當代臺灣社會最大貢獻。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 第四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公民資質之意涵……………………………………………11 第二節 解嚴之後臺灣公民資質之發展……………………………24 第三節 社區大學之意涵……………………………………………32 第四節 公民資質與社區大學之關係………………………………50 第五節 相關論文之整理……………………………………………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69 第一節 研究取向……………………………………………………6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71 第三節 研究程序……………………………………………………72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74 第五節 資料分析的信度與效度……………………………………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9 第一節 社區大學參與者之背景與歷程……………………………79 第二節 社區大學之精神與課程安排………………………………89 第三節 社區大學做為公民資質實踐之場域………………………96 第四節 影響社區大學之因素………………………………………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5 第一節 社區大學十年之成就………………………………………115 第二節 社區大學之下一個十年……………………………………121 參考文獻 ……………………………………………………………125 中文部分 ……………………………………………………………125 英文部分 ……………………………………………………………130 圖表目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7 圖2-1 社區大學課程圖……………………………………………43 圖3-1 研究程序圖…………………………………………………73 表2-1 臺灣社區大學規劃內容……………………………………40 表2-2 各國類似社區大學機構之整理……………………………57

    中文部分
    王振寰(1989)臺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王錦雀(2001)從探析當代公民資格之理論脈絡談公民教育實施的內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主辦,二00一年『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方永泉譯(2002)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江明修、陳定銘(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何振盛、杜嘉芬(2004)臺灣政治史。譯自Denny Roy(2003)原著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丁讚(2004)試論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的意涵。載於黃武雄主編:成人的夏山,124-133,臺北:左岸文化。
    李酉潭(1997a)從民主化相關概念探討臺灣民主轉型的歷程-兼論孫中山建國三程序的意義與作用,政治學報,29,141-192。
    李酉潭(1997b)邁向鞏固的民主:臺灣案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5(2),161-196。
    李酉潭、張孝評(2002)臺灣民主化分析-Rustow與Huntington模式的檢驗,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0(2),45-87。
    李酉潭(1998)文武關係與民主鞏固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1),133-169。
    李酉潭(2005)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與俄羅斯之觀察(1995-2005),問題與研究,45(6),33-77。
    李維真(2001)我國社區大學經營及騎發展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李重志(2000)。社區大學設置運動的社會定位。教育研究,72,76-80。
    李重志(2003)經營者的困局-社區大學發展的辯證與策略。教育研究,106,90-102。
    李遠哲(2001)幫助別人,成就社會。新故鄉雙月刊,10,4。
    沈宗瑞(2000)兩種公民資格觀的衝突與融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主辦,廿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
    沈宗瑞(2004)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載於黃武雄主編:成人的夏山,203-244,臺北:左岸文化。
    林孝信(2000)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楊碧雲、蔡傅暉、李鴻瓊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3-11,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許育典、李惠圓(2001)我國社區大學立法問題的探討。教育研究,92,43-60。
    吳芝儀(2001)。資料分析。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219-263。臺北市:揚智。
    吳英民(1993)。公司部門協力關係與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2),1-14。
    周聖心(2003)訪黃武雄談社區大學的法制化。教育研究,106,103-106。
    周聖心(2006)從個人學習到公共參與的轉化歷程-以永和社區大學公共性社團學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臺北:巨流。
    胡夢鯨(1998)。學習社會:世界變遷與教育大趨勢。成人教育月刊,44,17-22。
    施怡如(2002)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未出版。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24,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90-115。
    張秀雄(1999a)建構適合臺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通識教育6(2),39-63。
    張秀雄(1999b)理想公民資質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主辦,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
    張良蕙(2001)社區公共生活之形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張素真、吳寧馨(2000)跳出學員的圍牆-永和社區大學的社團經營。楊碧雲、蔡傅暉、李鴻瓊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二),95-10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章玉琴(1998)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光輝等(1998)。各國公民教育。臺北:水牛出版社。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市:允晨文化。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8。
    陳定銘(2001)。我國社區大學的理論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93,312-337。
    陳定銘(2002)臺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生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翠娥(2001)。社區大學建構公民意識之研究-以臺北市四所社區大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陳瓊如(2000)。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談谷錚(1991)公民資格。譯自J.M.Barbalet原著citizenship。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馮朝霖(2000)外推、對話與連結-社區大學課程之定位與規劃。楊碧雲、蔡傅暉、李鴻瓊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103-11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馮朝霖(2002)。外推、對話與連結:社區大學課程之定位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100,51-56。
    黃光國(2004)。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臺北市:印刻。
    黃武雄、阮小芳(1998)。民間版社區大學計畫書。教育資料文摘,42(3),13-24。
    黃武雄(1999)。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教育研究資訊,7(3),59-77。
    黃武雄(2000)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間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楊碧雲、蔡傅暉、李鴻瓊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85-101,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武雄(2001)社區大學的社會定位-發展公民社會:李天健專訪臺灣社區大學運動發起人黃武雄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2,77-89。
    黃武雄(2002)。獨立思考與主體驗:比較通事教育與社區大學的理念。教育研究月刊,100,32-45。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縣:左岸文化。
    黃武雄等(2004) 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 臺北:左岸文化。
    黃富順(2000a)成人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2000b)成人的學習經驗。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學會主編,成人學習革命,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鄧運林(1997)成人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
    鄧運林(2001)成人教育哲學導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秀美(2004)全民終身教育思潮與社區大學未來發展省思。載於黃武雄主編:成人的夏山,178-202,臺北:左岸文化。
    蔡培村(2000)。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57,2-10。
    蔡美麗(1990)譯。胡塞爾。臺北市:東大圖書。
    蔡傅暉等(1999)。臺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報告試辦計畫:總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傅暉(2000)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狀況。楊碧雲、蔡傅暉、李鴻瓊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31-66,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傳暉(2000)建立一個具有改革意識的成人教育系統。載於黃武雄主編:成人的夏山,90-92,臺北:左岸文化。
    顧忠華(2000)臺灣的社區大學與社會自治,亞洲研究,37,172-190。
    顧忠華(2006)解讀社會力:臺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臺北縣:左岸。
    蕭新煌(1994)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宋文里、徐正光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21-48,臺北市:巨流。

    英文部分
    Dowey, John(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 New York: Health and Co.
    Freire, Paulo(199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Revised 20th-Anniversary Edition. Translated by Myra Berbman Ramos. New York, Continuum.
    Hycner, R. H.(1985).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Human Studies, 8, 279-303.
    Kidd, J. R.(1973). 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 Cambridge Adult Education.
    Kweit, Mary G. and Kweit, Robert W.(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eauracy Society: A Contingency Approach. NY:Praeger.
    Long, H. B.(1990). Understanding Adult Learners. In Galbraith, M. W.(ed). Adult Learning Methods. Malar, Krieger, 22-37.
    Marshall,T.H.(1950).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Citizenship :Critical Concepts”,5-44. Routledge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Maurice Roche(1987) Citizenship,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Change. Theory and Society, 16, 363-399.
    Nixon, Jon et al(1996). Encouraging learning: Toward a theory of the learning school.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Oldfield, Adrian(1990)Citizenship &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tion &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Pratte, Richard(1988)The Civic Imperative. N.Y. :Teach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Somber, E. C.(1993). Citizenship Education for the Community: The Loc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in Structional Lead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Summer.
    Taylor, Charles(1992).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 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