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妍岐 Yen-Chi Chen |
---|---|
論文名稱: |
以多文本閱讀討論提升國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之實驗研究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Enhanc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Historical Thinking Using Multiple Texts Reading and Discussion |
指導教授: | 唐淑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3 |
中文關鍵詞: | 多文本閱讀討論 、多文本閱讀 、歷史思維能力 |
英文關鍵詞: | multiple texts reading and discussion, multiple texts reading, historical think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2 下載:9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文本閱讀討論」在提升學生對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與歷史研究之思維能力,以及對於歷史學習態度方面是否有顯著成效。採用準實驗法中「不相等控制組前後測設計」,實驗對象為85位八年級學生,分為三組,兩組實驗組(A、B)、一組控制組。實驗組A採用「閱讀+討論」的「多文本閱讀討論」教學方式;實驗組B採用「閱讀但不討論」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方式,控制組未閱讀任何文本與討論。實驗設計四個主題的課程,實驗組A總計十二堂課、實驗組B總計七堂課。實驗前、後所有學生皆接受「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學習態度」測驗,測驗分數與學習單、活動回饋問卷與訪談資料皆為本實驗的分析對象,以了解三組學生在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學習態度上是否有所提升。
研究結果顯示,多文本閱讀討論能夠顯著提升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惟在歷史解釋的後測分數上較不顯著;多文本閱讀討論亦能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態度,尤其對態度較佳的前60%學生而言效果更加顯著。僅閱讀多文本無法顯著提升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但是在學習態度上,對態度較佳的前30%-60%學生而言有正向影響。
此外,本研究亦對多文本閱讀討論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做詳細的紀錄與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做為未來歷史思維能力研究上的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how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scope of comprehension,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as well as their attitudes of historical learning, were enhanced with the approach of multiple texts reading and discussion.
The pre & post test nonequivalent-control-group design was applied in this experiment, in which 85 eighth-grad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i.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Group A & Group B), and one Control Group. Group A adopted the “multiple texts reading and discussion” method (Reading and Discussion), Group B adopted the “multiple texts reading” method (Reading onl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quired no reading and discussion at all. Four major topical cours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 Prior to which, all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take a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historical learning attitude pretest. During the experiment, Group A participated in 12 lessons and Group B in 7 lessons. All students then took a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historical learning attitude posttest when the experiment was completed. All raw materials such as the pre & post test scores, learning sheets, the feedbacks of and the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were further analyzed for concluding the objectives of experiment, and particularly for measuring if and how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historical learning attitudes of each of the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could be improved with the experiment.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multiple texts reading and discussion” method (Group A) could not only significantly enhance historical thinking (where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posttest scores made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also historical learning attitudes, especially for the top 60 percent students who had better learning attitudes. The “multiple texts reading” (Group B) method could not enhance historical thinking, but it could enhance historical learning attitudes, especially for the top 30-60 percent students who had better learning attitudes.
The detailed records, analys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respect to the experiment were all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in the current study for those who plan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thinking in the future.
一、中文部分
PIRLS報告書(2009a)。台灣孩子有多少閱讀競爭力?。2012年6月9日,取自http://140.115.78.41/PIRLS_parents.pdf
PIRLS報告書(2009b)。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成就。2012年6月9日,取自http://140.115.78.41/PIRLS_teacher.pdf
中等教育司(2010)。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97年版本)。2011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5/歷史-必修.pdf
方永泉(1999)。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份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暨大學報,3(1),99-126。
王文中(1999)。發展評量計畫。載於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頁105-122)。台北市:五南。
王仲孚(1997)。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市:商鼎文化。
王任光(譯)(1968)。E. H. Carr著。歷史論集。台北市:幼獅。
何俊青(2004)。KWL策略的簡介及其教學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0,127-135。
何耀偉(2008,11月7日)。砒霜致死:現代科技解開光緒死因。新華網。2011年12月7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11/07/content_10320568.htm
余英時(1974)。史學、史家與時代。幼獅月刊,39(5),2-11。
余英時(1982)。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
吳志堅(2003)。理性理解歷史─國小歷史教學的個案考察。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花蓮縣。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翎君(2002)。學童歷史思維的教學方法初探。花蓮師院學報,15,83-110。
吳翎君(2003)。「神入」歷史與觀點陳述─引導學童歷史思維的教學方法初探。花蓮師院學報,17,133-152。
吳翎君(2004)。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嘉琪(2010)。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佩芬(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變與不變─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的個案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8,101-127。
宋佩芬(2007)。漸進改革?從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觀察改革的跡象。教育研究學報,42(2),1-17。
宋佩芬(2008)。講述中的歷史思維教學:一些可能與問題。師大學報:教育類,53(1),175-197。
谷瑞勉(譯)(2004a)。J. Allison, & D. K. Hartman著。用多元文本促進探詢導向的討論。載於L. B. Gambrell & J. F. Almasi(主編)。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Lively Discussion!Fostering Engaged Reading)(頁123-152)。台北市:心理。
谷瑞勉(譯)(2004b)。J. F. Almasi著。討論的新觀點。載於L. B. Gambrell & J. F. Almasi(主編)。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Lively Discussion! Fostering Engaged Reading)(頁3-28)。台北市:心理。
谷瑞勉(譯)(2004c)。S. A. Mazzoni, & L. B. Gambrell著。文本談話:以討論促進對訊息性文本的理解。載於L. B. Gambrell & J. F. Almasi(主編)。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Lively Discussion! Fostering Engaged Reading)(頁153-170)。台北市:心理。
周孟玲(1996)。知識與實際:英國歷史教學改革的成果與問題淺析。清華歷史教學,5,50-58。
周孟玲(1998)。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中國皇朝史。載於張元、周樑楷(主編),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9-307)。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周孟玲(譯)(1996)。A. Dickinson著。理性的理解歷史與歷史教學。清華歷史教學,6,37-55。
周樑楷(1993)。歷史學的思維。台北市:正中書局。
林心茹(譯)(2002)。L. Laase, & J. Clemmons著。協助學生做最棒的報告。台北市:遠流。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東華。
林清山、張春興(198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林慈淑(2001a)。「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榷。東吳歷史學報,7,139-172。
林慈淑(2001b)。史家?偵探?或記錄?─10-14歲兒童對歷史記述的一些想法。載於東吳大學歷史系(主編),史學與文獻(三)(頁171-206)。台北市:東吳大學歷史系。
林慈淑(2002)。歷史教與學的鴻溝─英國兒童歷史認知的探究(1960’s-1990’s)。東吳歷史學報,8,153-190。
林慈淑(2003a)。年齡、知識或觀念─試探兒童對多元歷史記述的反應。東吳歷史學報,11,307-346。
林慈淑(2003b)。變遷概念與歷史教學。載於台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主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頁1-18)。新北市:稻香。
林慈淑(2009,2月)。「因果概念」與歷史教學。論文發表於師大歷史學系、教育部高中歷史學科中心、台北市國中社會領域輔導團聯合舉辦之「中學歷史教育─歷史教師創造力提升及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林慈淑(2010)。歷史要教什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議。台北市:學生書局。
邱于芳、涂淑遠(2006)。如何指導學生閱讀歷史故事。載於溫光華(主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頁109-128)。台北市:洪葉文化。
邵宗儀(2006)。國中生歷史思維能力教學之研究─以國三課程「世界文明的發展」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邵瑞珍(譯)(1995)。J. S. Bruner著。教育的歷程。台北市:五南。
姜文閔(譯)(1992)。J. Dewey著。我們如何思維。台北市:五南。
洪靜宜(譯)(2011)。D. Shemilt著。英國學生對歷史因果解釋的理解進程。清華歷史教學,21,129-140。
胡昌智(1988)。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台北市:心理。
唐淑華(2011)。以多文本取向進行課外閱讀之規劃與運用。教育研究月刊,210,27-35。
高芳(2007)。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3(5),51-55。
張元(2001)。談談轉型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6),18-25。
張元(2006)。歷史課堂教學的新程式─故事、閱讀與書寫。台大歷史學報,37,319-349。
張元、駱月絹(1996)。十一歲兒童歷史認知能力初探。清華歷史教學,5,4-30。
張貴琳(2011)。閱讀習慣的另類檢視─PISA閱讀投入因素。教師天地,172,77-83。
張瓊文(2010)。問題本位學習(PBL)在國中社會領域歷史教學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1年5月4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教育部(2003)。國民中學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教育部近年重大閱讀政策。2012年6月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206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市:作者。
郭實渝(譯)(1996)。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探討美國經驗(五至十二年級適用)。台北市:教育部。
陳中芷(譯)(1998)。J. Ruesen著。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中國皇朝史。載於張元、周樑楷(主編),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6)。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陳正田(2010)。圖像教學對國中生歷史學習成就之影響—以日治時期台灣史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冠華(1999)。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清華歷史教學,9,64-80。
陳冠華(2001)。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文化。
陳家瑩(2009)。高中學生的歷史因果概念之探究─以「二二八事件」為例。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從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出發。台北市:心理。
陳馨蘭(2009)。互動式閱讀策略教學。中國語文,621,103-105。
黃俊傑(1996)。歷史思維的特質。通識教育季刊,3(1),31-41。
黃俊傑(2004)。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再版)。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宣範(譯)(1981)。R. G. Collingwood著。歷史的理念。台北市:聯經。
黃道遠(2003a)。國小歷史教學的反思、理論與實際。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道遠(2003b)。歷史學科知識本質知檢討、分析與應用─以現今國中臺灣史教材為例。載於台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主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頁143-178)。新北市:稻香。
楊茂秀(1992)。討論手冊。台北市: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葉小兵(2001)。關於歷史教學實驗與方法的理念,清華歷史教學,12,34-38。
葉小兵(譯)(1996)。P. Lee著。歷史的解釋與理解。清華歷史教學,6,4-36。
鄒慧英、黃秀霜、陳昌明(2011)。從PISA 2009建構反應題剖析臺灣學生的閱讀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4(4),25-48。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台北市:城邦文化。
賓靜蓀(2010)。PISA啟示錄 走錯方向的語文教育。親子天下,19,126-135。
趙金婷(2007)。幼兒對不同版本故事書的文本互織反應之探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1-28。
劉靜貞(2001)。10~16歲學生對歷史記述的認知初探─三人組討論方式的嘗試。載於東吳大學歷史系(主編),史學與文獻(三)(頁119-170)。台北市:東吳大學歷史系。
賴麗珍(譯)(2008)。G. Wiggins, & J. MaTighe著。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台北市:心理。
閻振興、高明(主編)(1984)。當代國語大辭典。台北市:百科文化。
簡馨瑩(2011)。從PISA探討教師裡的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72,37-43。
蘇乙峰(2004)。兒童歷史認知發展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Lee, P. J.(1998)。Children’s Ideas about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Historical Accounts。載於張元、周樑楷(主編)。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1-248)。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二、西文部分
Ashby, R., & Lee, P. (1987). Children’s concepts of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in history. In C. Portal (Ed.), The history curriculum for teachers (pp. 62-88). London,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The Falmer Press.
Bailyn, B., & Lathem, E. C. (1994). On the teaching & writing of history: Responses to a series of questions. Hanover, NH: Montgomery Endowment Dartmouth College.
Buchler, J. (1993). What is a discussion. In M. Lipman (Ed.), Thinking children and education (pp. 523-532). Dubuque, IA: Kendall/Hunt.
Foster, S. J. (2001). Historical empath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 L. Davis Jr., E. A. Yeager & S. J. Foster (Eds.), Historical empathy and perspective tak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pp. 167-182).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Hansen, J. (2009). Multiple literacies in the content classroom: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nections to U.S. history.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2(7), 597-606.
Hartman, D. K., & Hartman, J. A. (1993). Reading across texts: Expanding the role of reader. Reading Teacher, 47(3), 202-211.
Hynd, C. R. (1999). Teaching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using multiple texts in history.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2 (6), 428-436.
Kelly, T. E. (1989). Leading class discussions of controversial issues. Social Education, 53(6), 368-370.
Lee, P. J. (2005). Putting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s: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M. S. Donovan & J. D. Bransford (Eds.), How students learn─History,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pp. 31-178).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Lee, P., & Shemilt, D. (2004). ‘I just wish we could go back in the past and find out what really happened’: Progression in understanding about historical accounts. Teaching History, 117, 25-31.
Levstik, S. L., & Barton, K. C. (1997). Doing history: investigating with childre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ndeville, T. F. (1994). KWLA: Linking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domains. Reading Teacher, 47(8), 679-680.
Marcus, A. S., & Stoddard, J. D. (2009). The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teaching history with documentary film: Strategies for present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roversial issues. Social Studies, 100(6), 279-284.
Ogle, D. (2009). Creating contexts for inquiry: From KWL to PRC2. Knowledge Quest, 38(1), 56-61.
Richardson, J. S., Morgan, R. F., & Fleener, C. E. (2011). Reading to learn in the content areas.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Stone, L. (1979).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Reflection on a new old history. Past and Present, 85, 3-24.
Wiley, J., & Voss, J. F. (1999).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multiple sources: tasks that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not just memory for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1(2), 301-311.
Wineburg, S. (2007). Unnatural and essential: The nature of historical thinking. Teaching History, 129,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