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心怡
Hsin-I Tseng
論文名稱: 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
The Syntax Structures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Mandarin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台灣國語句法結構連續面混合語華語教學
英文關鍵詞: Taiwanese Mandarin, Syntax, Continuum, Creole, language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80下載:2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多語言的社會,除了1945年以後政府大力推行的以北京方言為基礎所制訂的國語之外,還有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經過幾十年來的語言接觸,受到方言──特別是許多人母語的台語──影響的國語被稱為台灣國語。本文針對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進行討論,並希望以「連續面」具體呈現各個句法結構的穩定度。
    本文根據在台灣所收集的實際語料,歸納出十個台灣國語的句法特點,包括「有、說、給、在、會、不行、用V的、V看看、不錯V、來/去+地方」,然後探討它們的國語、台語及台灣國語的結構和功能。「有、說、給、在」的台灣國語結構都不只一個,假設有A、B、C三個結構,若A已成為相當穩定的結構,被認為跟國語的一樣標準,而C是一般認為最不標準的,那麼A應會進入每個人的語言中,在連續面上它相當靠近最右邊的國語;但接受A的人不一定接受B,有的人能接受A和B,有的人對台語進入國語的限制很少,甚至接受A、B和C。決定這個連續面的重要因素是語言背景和教育程度。
    隨著台灣國語結構增加與普及,台灣國語的華語教學語言最好能有統一的規範,本論文將台灣國語的結構指出,希望華語教師參考,能將教學語言更規範化。

    第一章 緒論 - 1 -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1.2 名詞定義 - 2 - 1.2.1 國語 - 3 - 1.2.2 台語 - 3 - 1.2.3 台灣國語 - 3 - 1.3 本文架構 - 4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 2.1 語言接觸 - 5 - 2.1.1 干擾的型態 - 6 - 2.1.2 台灣國語是洋涇濱還是混合語? - 7 - 2.2 以往對台灣國語句法特點的探討 - 9 - 2.2.1 Kubler - 9 - 2.2.2 Cheng - 14 - 2.2.3 Teng - 20 - 2.2.4 蔡美智 - 22 - 2.3 連續面(continuum) - 26 - 2.3.1 John Rickford - 26 - 2.3.2 Huang - 28 - 2.3.3 Teng - 31 - 第三章 台灣國語的句法特點 - 35 - 3.1 助動詞「有」 - 36 - 3.1.1 國語的「有」 - 36 - 3.1.2 台語的「u」 - 37 - 3.1.3 台灣國語的「有」及其連續面 - 41 - 3.2 「說」當補語句標誌和句末語氣詞 - 54 - 3.2.1 國語的「說」 - 54 - 3.2.2 台語的「kong」 - 55 - 3.2.3 台灣國語的「說」及其連續面 - 60 - 3.3 「給」做為受事和來源標誌 - 70 - 3.3.1 國語的「給」 - 70 - 3.3.2 台語的「ho」與「ka」 - 73 - 3.3.3 台灣國語的「給」及其連續面 - 78 - 3.4 「在」表示狀態進行(stative progressive)和非狀態進行(non-stative progressive) - 85 - 3.4.1 國語的「在」 - 85 - 3.4.2 台語的「teh」 - 88 - 3.4.3 台灣國語的「在」及其連續面 - 92 - 3.5 「來」標誌動詞 - 95 - 3.5.1 國語的「來/去」 - 96 - 3.5.2 台語的「lai/khi/lai-khi」 - 98 - 3.5.3 台灣國語的「來/去/來去」 - 99 - 3.6 「用+V.的(動詞名物化)」做為工具格 - 102 - 3.7 「不錯」成為副詞 - 106 - 3.8 V看看 - 108 - 3.9 助動詞:「不行」和「會」 - 112 - 3.9.1 「不行」是新的助動詞 - 112 - 3.9.2 「會」的使用頻率遠高於「能」和「可以」 - 115 - 3.10 其他 - 119 - 第四章 形成台灣國語句法的原因與過程 - 124 - 4.1 原因 - 124 - 4.2 過程 - 128 - 4.3 從社會語言學看台灣國語 - 131 - 第五章 結論 - 137 - 5.1 台灣國語是一個連續面 - 137 - 5.2 台灣國語與華語教學 - 139 - 參考書目 - 141 -

    中文:
    1.刁晏斌. 1998. 台灣話的特點及其與內地的差異. 中國語文5:387-390.
    2.呂文華. 1994.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 北京. 語文出版社.
    3.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 北京: 商務印書館.
    4.洪麗卿. 1994. 台灣閩南語進行態標誌「ti2」的語意及用法. 台灣閩南語論文集. 105-120. 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5.袁家驥等. 2000. 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 北京: 語文出版社.
    6.湯廷池. 1981. 「來」與「去」的意義及用法.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中國語文篇. 301-320. 台北. 學生書局.
    7.黃宣範譯. 1983. Charles N. Liand Sandra A. Thompson原著. 1981. 漢語語法(Mandarin Chinese). 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8.黃宣範. 1995.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 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9.黃國營. 1988. 台灣當代小說的詞彙語法特點. 中國語文. 第3期(總第204期).
    10.魏益民. 2001. 台灣話. 台北. 南天書局.
    11.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台北: 師大書苑.
    12.鄧守信. 1986. 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 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3.鄭良偉. 1987. 北京話和台灣話輕聲出現的異同、歷史由來和台灣新生代國語的形成. 語言研究. 第1期(總第12期).
    14._______1988. 從英日語看北京話跟現代中文、台灣國語的語法差異. 第二屆世界華文研討會論文集--理論與分析組(上). 157-168. 台北: 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15._______1989. 台語與台灣國語裡的子句結構標誌「講」與「看」. 第三屆世界華文研討會論文集. 49-71. 台北: 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16.楊惠慈. 2000. 台灣華語「說shuo」與閩南語「講kong」的對比分析. 第六屆世界華文研討會論文集 II 154-169. 台北: 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17.鄭縈、曹逢甫. 1995. 閩南語「ka」用法之間的關係. 台灣閩南語論文集. 23-45. 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18.曹逢甫、鄭縈. 1994. 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其間的關係. 中國語文研究. 第11期. 香港中文大學.
    19.盧廣誠. 1996. 華語中的「有」字句在台灣的使用情形及其社會意涵. 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 169-181 台北. 遠流出版社.
    20.蔡美智. 2002. 由台灣國語的語法特點看共同語、方言之互動. 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學術國際研討會. 1-25.
    英文:
    1.Chang, Miao-hsia. (張妙霞) 1998. The Discourse Functions of Taiwanese Kong in Relation to Its Grammaticalization. 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111-127.
    2.Cheng, Robert L. 1981. Taiwanese ‘u’ and Mandarin ‘you’. Papers from the 1979 Asian and Pacific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Taipei: Student Book Co. 141-180). 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Taiwanese and Madarin Structure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Taiwan III: Temporal and Spatial Relations, Questions and Negatives in Taiwanese and Madarin). 191-230. 台北: 遠流出版社。(Taipei: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3.______________ 1985. 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Taiwan Mandarin, and Peking Mandarin, Language. 61.2:352-377.
    4.______________ 1994. Lexical Diffusion in Syntactic Change: The Case of Taiwanese Aspect and Phase Markers.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87-103. Taipei: Pyramid Press.
    5.Huang, Xin-hui. (黃馨慧) 1995. 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Some Syntactic Variations in Taiwan Mandarin. (從社會語言學的觀點看台灣國語裡的一些句法變化) MA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6.Kubler, Cornelius C. 1979.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Mandarin and ‘Textbook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4.3:27-39.
    7._________________1985.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Taipei: Student Book Co.
    8.L. Cavalli-Sforza. 1994. An Evolutionary View in Linguistics.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Taipei: Pyramid Press.
    9.Li, Jia-wen Frances. 1995. On the Disposal Ka in Taiwanese. MA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0.Lien, Chin-fa. (連金發) 1988. Taiwanese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台灣話的句尾助詞) The Structure of Taiwanese: A Modern Synthesis. 209-240.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11.Rickford, John R. 1987. Dimensions of a Creole continuum: history, texts & linguistic analysis of Guyanese Creol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Teng, Shou-hsin.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JCLTA. 9.2:84-92.
    13.______________1979. Progressive Aspect in Chinese. Computer Analysis o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 11.1-12. Reprinted in Readings in Chinese Transformational Syntax. 1985:327-340.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14.______________1980. 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Modal Verbs in Amoy. JCLTA. 15.2:33-44.
    15.______________1982. Disposal Structure in Amoy.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c Sinica in Memory of the Late Dr. Yuen Ren Chao. 53.2:331-352.
    16.______________2002. Defining Taiwanese Mandarin. i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Plurilingual Contexts, ed. by Danial So and Gary Jones, 230-240. Brussels: VUB Brussels University Press.
    17.Tsao, Feng-fu. (曹逢甫) 1988. The Functions of Mandarin GEI and Taiwanese HOU in the Double Object and Passive Constructions. (國語的「給」和台灣話的「hou」在雙賓和被動結構中的功能) The Structure of Taiwanese: A Modern Synthesis. 165-208.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18.Weinreich, Uriel. 1974. Languages in contact. (8th printing). The Hague: Mout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