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庭 Lee, Ting |
---|---|
論文名稱: |
被發明的傳統:忠貞新村文化園區魅力金三角的建構過程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Golden Triangle in Zhongzhen Village Cultural Park |
指導教授: |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
口試委員: |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張茂桂 Chang, Mau-Kuei 張翰璧 Chang, Han-Pi |
口試日期: | 2024/06/2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6 |
中文關鍵詞: | 忠貞新村 、被發明的傳統 、眷村文化保存 、魅力金三角 |
英文關鍵詞: | Zhongzhen Village,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Millitary village culture preservation, The enchanted triangle |
研究方法: | 深度訪談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83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8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園區所在地為忠貞新村舊址,眷村於1954年興建並於2005年拆遷完成,因眷村主要居民來自雲南,園區內可見孤軍在異域的戰爭故事、雲南少數民族文化與異國料理等,是當今桃園市政府推廣多元文化共融的代表景點之一,然而園區內幾乎不見原始眷村樣貌與紀錄,經營園區的企業掌握了主要敘事權利,將大部分居民排除在外,園區不僅缺少了眷村的地方感,更加深了台灣大眾認為雲南人都是少數民族的刻板印象。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訪談曾經居住、成長於忠貞新村的居民,以居民的共同記憶整理出忠貞新村原有的地方感,並與園區內所展演之忠貞新村文化符碼比較,後者選擇性地推廣對行銷有利的文化活動,從雲南省的地理範圍中挑選符合商業利益展演的少數民族慶典,建構特色文化並置入眷村名下,以片面的文化代替眷村文化以達到傳承目的,亦即被發明的傳統。受訪者普遍認同當今園區內已不存在忠貞新村的樣貌,且園區文化推廣以商業利益為主要目的,展演更為根深企業集團董事長的個人故事為聚焦,而非建構於眷村的集體記憶基礎上,其名為「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對於眷村文化的保存行動僅有片面的呈現。
本研究針對園區未來可改善之處提出建議:園區應收集居民家中文物、照片與故事、建設可供居民參與推廣事務的平台以及加強解說志工訓練,以實踐眷村文化與多元文化保存之目的。本研究主要做為忠貞新村集體記憶之樣貌重現與紀錄,將來相關研究可探討以政府政策或其他成功案例比較為方向之研究。
Zhongzhen New Village Cultural Park is located in Pingzhen District, Taoyuan City, the same area where Zhongzhen Village was built in 1954 and demolished in 2005. The park exhibits the stories about the forgotten troops of Kuomintang in The Golden Triangle area, minority tribal cultures from Yunnan and Southeast Asian cuisines, which were only a few facets of what Zhongzhen village once was. The Longgang area is one of the multicultural tourist spots that represents the burgeoning inclusivity movement in Taiwan. However, the military village culture was not included in the park’s narratives. The villagers were excluded from participating in a place they had helped establish. This has not only led to a lack of ‘sense of place’ inside the park, but also created a stereotype that all Yunnan people are from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the general public.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utilized to record a more authentic sense of place in Zhong-Zhen village, which has also helped us to distinguish the invented traditions in the park’s narratives versus overlooked traditions. We know from the interviews that none of the Zhongzhen village cultural landscapes can be seen in the park. The interviewees also see the purpose of this park as business propaganda instead of a cultural preservation site. This site was named after Zhongzhen Village but has only told the story from one person’s experience, the founder of Genshen Enterprise.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park management should include as many stories from the villagers as possible to fulfill the purposes of military village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culture inclusivity by 1. collecting more personal items, pictures or stories, 2. establishing platforms to include villagers’ engagements, and 3. developing training programs for tour guides and staff volunteers to educate them on the missing history.
一、專書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
吳叡人(譯)(2006)。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原作者:B. Anderson)。台北市:時報。
林丘湟(2024)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的軍工教優惠待遇體制。於 楊聰榮(主編),躋身台灣上下流——外省人的營生圖(頁 22-53)。台北市:允晨。
夏曉鵑(2018)。解析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 於 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 311-353)。新北市:群學。
紐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市:允晨。
張茂桂、吳忻怡(2024)。族群不平等與「軍公教教育補助」之謎。於 楊聰榮(主編),躋身台灣上下流——外省人的營生圖 (頁 54-84)。台北市:允晨。
張翰璧(2011)。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市:群學。
莊雪屏(2011)。眷村意象:新聞的再現與社會建構。於 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頁 65-102)。台北市:群學。
郭冠麟(2005)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覃怡輝(2009)。金三角國血淚史(1950-1981)。新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
潘美智(2024)。外省族群從事軍公教行業原因之探討。於 楊聰榮(主編),躋身台灣上下流——外省人的營生圖 (頁 146-166)。台北市:允晨。
龔承業(2007)。異域三千里——泰北廿載救助情。台北市:中華救助總會。
二、博碩士學位論文
丁世宗(2012)。明代泉州地區伊斯蘭文化之研究。桃園市:中央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王克雍(2016)。台灣現代劇場的眷村再現與眷村女性形象:以《花季未了》《我妹妹》和《寶島一村》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成華貴(2015)。眷村文化保存與發展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何庭仙(2014)。泰國清邁地區雲南華人無國籍現象社會關係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忻怡(1996)。「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士論文。
吳珮慈(2020)。眷村保存下的族群政治-以桃園市移民博物館計畫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郁芩(2014)。文化資產意義的轉變:從台江生態文化園區到台江國家公園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卓素慧(2015)。從求勝利到求生存:泰北華人之歷史形成與多元變異1953-1993年。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周維萱(2006)。多元文化主義下的族群關係-以美、加、新三國為分析對象。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高念慈(2008)。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發展。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高淑玲(2011)。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敢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郭苑平(2003)。眷村台灣媽媽的自我與認同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郭雅瑜( 2001)。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陳柔臻(2018)。消失的「外省人」?外省人第三代的身份認同。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陳書偉(2012)中壢龍岡穆斯林的離散認同與文化地景。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碩士論文。
童一寧( 2005)。外省第三代的國家認同。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黃淑俐( 2008)。再現.流亡的孤軍—桃園縣忠貞新村集體生活聚落瓦解過程。桃園市:中原大學士論文。
黃琇美(2012)。環境教育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時間—以桃園縣龍岡地區忠貞新村的人文環境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雯琦(2017)。中和「緬甸街」的建構過程與文化展演。南投縣: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葉瑞其(2015)。舉辦地方文化活動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清境火把節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裴笛(2009)。從遷徙過程探討眷村文化的形成與變遷——以台北市北投區中心新村為例。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
廖麗玲(2023)。留一抹歷史的記憶: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個案研究。台北市: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蔡蕙頻(2006)。外省族群的主體追尋:以台灣電影為探討中心(1982-2000)。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鄭凱中(1996)。「台生」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以新黨支持者和「外獨會」為參考團體。台北市: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賴律萱(2022)。改前後空間形態與生活文化變遷的探討-以桃園龍岡忠貞新村為例。桃園市: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謝世忠(2002)。認同的機制與族群意識的能動性:桃園「雲南村」非漢裔村民的自我建構(2/2)。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
邊心宇(2014)。泰北美斯樂的軍事統治與華人村的建立(1964-1982)。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王利麗(2018)。台灣眷村點電影的歷史流變與文化主題。東亞漢學研究,91-99。
呂心純( 2019))。形構「魅力金三角」:龍岡米干節的歌舞展演與邊區文化想像。台灣音樂研究,29,41-67。
李廣均(2015)。台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台灣社會學刊,57,129-172。
李廣均(2016)。差異、平等與多元文化:眷村保存的個案研究,社會分析,12,1-39。
李廣均(2017)。文化、歷史與多元:關於國軍眷村保存的一些觀察與思考。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9,89-101。
李廣均(2023)。從眷村、眷村保存到眷村文化保存與活化再利用:幾個概念的釐清與討論。全球客家研究,21,167-198。
汪毓瑋(2007)。人口移動與移民控制政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1-46。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22-136。
林煒舒(2021)眷戀不忘:桃園眷村地理資訊GIS定位。物、空間與歷史記憶:2020桃園學。
周宗達、徐名敬、黃志雄(2021)。從世界文化遺產保存經驗探討臺灣眷村文化保存發展之研究。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1,39-54。
段承恩(2004)。從口述歷史中滇緬邊區游擊隊與鴉片、馬幫之關係(1950-1961)。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85-314。
高瑜(2020)。清境雲南移民初步調查報告。台灣東南亞學刊,1(15),97-110。張心怡(2015)。解析多元文化主義在歐洲發展與退卻-以荷蘭的移民政策為例。全球與多元文化學報,3,33-51。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17-23。
葉欣怡(2022)。審議、記憶與地方感的關係探究:以審議社造中數個社區的被發明傳統為例。社區營造學報,18-38。
盧倩儀( 2006)。政治學與移民理論。台灣政治學刊,209-261。
簡閩蓉(2017)。泰北學子的異域求學路:泰北及台灣的僑教政策探究。國教新知,49-66。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海外家務勞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9-218。
四、其他
李庭(2024)。華人穆斯林移民的文化傳承-以龍岡地區為例。迷謎-ing:2024 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黃承令(2007)。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桃園縣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五、網路資料
李容萍(2022年04月22日)。「2023龍岡米干節」登場首日燈棚 灑水祈福、長街宴湧入1.8萬人。自由時報網站。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278880
商業發展科(2023年03月08日)。魅力金三角商圈,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網站。 https://edb.tycg.gov.tw/News_Content.aspx?n=3787&s=546243
清境社區(2022年11月)。人文化成——清境社區文史導覽培育計畫。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文化局。https://memory.culture.tw/Story/Detail?Id=2948&IndexCode=member_story
黃家柔(2024年04月28日)。桃市歡慶開齋節暨祈福文化體驗日 打造新住民安居樂業的城市,yahoo新聞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E6%A1%83%E5%B8%82%E6%AD%A1%E6%85%B6%E9%96%8B%E9%BD%8B%E7%AF%80%E6%9A%A8%E7%A5%88%E7%A6%8F%E6%96%87%E5%8C%96%E9%AB%94%E9%A9%97%E6%97%A5-%E6%89%93%E9%80%A0%E6%96%B0%E4%BD%8F%E6%B0%91%E5%AE%89%E5%B1%85%E6%A8%82%E6%A5%AD%E7%9A%84%E5%9F%8E%E5%B8%82-064900967.html
黃雅蘭(2023年04月22日)慶祝開齋節 桃園穆斯林齊聚龍岡清真寺。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2023/04/372975/
黃駿騏(2017年07月24日)。桃園魅力金三角美食饗宴 跨族裔飲食文化成果發表。風傳媒網站。https://www.storm.mg/localarticle/303849?mode=whole
新聞傳播處(2016年09月05日)。「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正式啟動,行政院新聞網站。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87570745-3460-441d-a6d5-486278efbfa1
綜合規劃組(2017年09月25日)。施政報告,桃園市議會第一屆第6次定期會-經濟發展局。桃園市政府網站。https://www.tycg.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288096
台灣清真推廣中心網站資訊。https://thpc.taiwantrade.com/Taiwan_mosque#a1
龍岡米干節(2016年04月06日)。影片「打歌DDR」,龍岡米干節youtube。https://youtu.be/-IYUSYpA2dk?si=ai-yoqK6Zec5GDGV
六、英文文獻
Bowden, J.M. (1992). Invented tradition and academic convention in geographical thought about New England. GeoJournal (26), 187-194.
Boyce, C., & Neale, P. (2006).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A guide for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for evaluation input. Watertowm, MA: Pathfinder international.
Cresswell, T. (2009). Plac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8, 169-177.
Culin, S. (1891). The gambling games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 Fán t'án: the game of repeatedly spreading out. And pák kòp piú or, The game of white pigeon ticke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Erlandson, D. A., Harris, E. L., Skipper, B. L., & Allen, S. D.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Freitag, T. G. (1994). Enclave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whom the benefits rol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3), 538-554.
Hobsbawm, E., & Ranger, T. (Eds.). (1992).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nto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gard, R., Keegan, J., & WardK. (2003). In-depth interviews. Quali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6(1), 138-169.
Lewis, P. (1979). Defining a sense of place. Southern Quarterly, 17(3), 24. Retrieved from https://0-www.proquest.com.opac.lib.ntnu.edu.tw/scholarly-journals/defining-sense-place/docview/1416160739/se-2
Lincoln, Y. S., & Guba, E. G. (2000b).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163–188). Sage Publications.
Massey, D. S. (1999). Why Does Immigration Occur?: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In C. Hirschman, P. Kasinitz, & J. DeWind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pp. 34–52).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Milena, R., Dainora, G., Alin, S.Z. (200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 comparison between focus-group and in-depth interview. Annals of the University of Oradea, Econimic Science Series, 1279-1283.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9a). Clinical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map.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3–30). Sage Publications.
Portes, A., & Manning, R. D. (2019). The Immigrant Enclave: Theory and Empirical Examples.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2nd ed.) (p. 568-579). Routledge.
Sanders, M., & Nee, V. J. (1992). Problems in Resolving the Enclave Economy Debat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7(3), 415–418.
Turnbull, S. (2015). The Ninja: An Invented Tradition? Journal of Global Initiatives: Policy, Pedagogy, Perspective, 9, 9-26.
Vail, P. (2014). Muay Thai: Inventing Tradition for a National Symbol. 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29(3), 50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