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志成 |
---|---|
論文名稱: |
不同性別青少年對卡通圖像之審美與偏好差異 The Different Acsthetic and Preferences between Both Genders of The Teenagers in Cartoon Images |
指導教授: | 伊彬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 、卡通圖像 、審美 、偏好 |
英文關鍵詞: | teenagers, cartoon images, acesthetic, prefercen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41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卡通圖像廣泛運用於商業活動中,顯示卡通不再只是兒童的專利,也不僅僅是青少年間所流行的次文化,而是橫跨世代間的創意文化產物。性別間因為生理構造不同,後天文化環境教育的影響,往往造成審美與偏好上的差異。何種卡通圖像特徵能跨越性別藩籬?不同性別青少年對於卡通圖像的主題、形式之審美與偏好差異為何?性別、形式或主題之間是否對審美與偏好有交互作用存在?是研究者欲研究探討的目的。本研究設計之刺激物為卡通圖像,按卡通形式分類為:平塗、粗框線、色塊立體、3D立體、複合風格5形式;再依卡通主題為分類為:嘲諷荒謬、愛情倫理、科幻打鬥、俠義偵探、特異功能、運動競技、神話傳說7主題。以封閉問卷做為實驗工具,參與者為台北市西區某私立高職之200名高中生,年齡為15-17歲之間,男女比例各半。本研究藉由實驗施測與ANVOA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卡通主題」的審美與偏好由生理直觀決定;2.「卡通形式」的審美偏好受文化視覺環境影響;3.「卡通主題-形式」為生理直觀與文化視覺環境相互作用影響;4.青少年最欣賞「科幻打鬥」主題的美感,最喜歡「神話傳說」主題;5.青少年認為「色塊立體」形式最具美感同時也最喜歡;6.女性整體審美程度與偏好評價均高於男性;7.男性較女性能欣賞而偏好「色塊立體」形式,寫實具深度的畫面;8.女性較男性能欣賞而偏好「粗框線」形式,可愛平面化的畫面;9.男性的審美與偏好相關性較為緊密,女性審與偏好程現分離現象。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cartoons are no longer just the patent for the children. They are not just subculture among the teenagers, but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s across the generations. Different genders often 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aesthetic and preference because of their physical structures and the affection of the acquired environmental cultural education. What kinds of the cartoon characters could cross these gender barrier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eenagers to cartoon subjects and forms from the aesthetic and the preferences? Is there any interaction among the genders, forms, and subjects? Categorize cartoon forms as follows: smear, thick line, stereograph, 3D , and composite style; Also, classify cartoon themes as absurdity, soaper, sci-fi , detective, special abilities, athletic, and myths. 200 participants, from 15 to 17, with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is one to one,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aipe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aesthetic and the preferences of the cartoon subjects are decided by the gender. 2. The aesthetic and the preferences of the cartoon forms are affected by the cultural visual environments; 3. “Cartoon subjects - the form”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genders and the cultural visual environments; 4. Teenagers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sci-fi” and the theme of the “myths” most; 5. The " stereograph” is teenagers’ favorite; 6. Generally speaking, females show higher aesthetic and more preferences than males do; 7. Males prefer to the " stereograph”; 8. Females prefer to the “ thick line”. 9. The affection of the aesthetic and the preferences are more close to males than to females.
Adams, G., & Gullotta, T (1989). Adolescent life experiences. Wadsworth, Belmont, CA.
Besley, A. C. (2003). Hybridized and blobalized: touth cultures in the postmodern era. The Review of Education, Pedag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25, 153-177.
Brooker, P.(2003)。文化理論詞彙 〔A gossary of curtural theory〕王志弘、李根芳譯)。台北:巨流。
Crain, w. (2000).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Elliot, G., & Fdldman, S. (1990). Children’s spco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s: Capturing the adolescent experience. Wiley.New York, 19-150.
Goossens, L., & Marcoen, A. (1999). Relationships during adolescence: Constructive themes and relational dissatisfaction. Joumal of adolescence, 22, 65-79.
Harris, J.R(2000)。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育養方式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洪蘭譯)。台北:商周。
Havig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cKay.
Hebdige, Dick(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l 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蔡宜剛 譯)。台北:巨流。
Mannheim, K. (1997).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In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 ledge and Legan Paul. 276-322.
Maquet, J.(2003)。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經驗〔The aesthetic expericence-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武珊珊、王慧姬等譯)。台北:雄獅。(原著出版於 2003)
Moir, A. & Jessel, D.(2006)。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Brain sex-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an and women〕(洪蘭 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1999)
Pinko(2004)。東京卡通超Q圖鑑。台北:如何出版。
Thorlindsson, T., & bernburg, J. G. (2006). Peer groups and substance use: Examining the dircet and interactive effect of leisute activity. Roslyn Heights: Summer , 41, 321-339.
中華兒童百科全書(1983)。台北:臺灣書店。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變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6(5),24-47。
王仁宏(2001)。從教育的觀點談尚前青少年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集中論集,1,1-16。
王孟惠(2005)。台灣高中生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王孟惠、伊彬(2005.5)。高中學生年級與性別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探討。中華民國設計學會主辦: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十屆學術研究成果研討論文集(上)(pp. 469-747)。台北:大同大學。
王玟琳(1998)。現代青少年衝突面面觀。學生輔導,57,66-73。
伊彬(2008)。插畫與電視廣告之實徵美學:世代間的美感和偏好。台北:Airti Press。
伊彬、林演慶(2008)。近一世紀審美實徵研究趨勢。設計學報,13(2),21-49。
伊彬、林演慶、張琬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台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互為因果的糾結。傳播研究簡訊,45,10-13。
朱秋萍(2009)。檢視台灣電視產業之模仿同形:以台灣兒童電視頻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
呂燕卿(1986)。皮亞傑的研究—對國小兒童美術教育的啟示。國教世紀,22(2),16-22。
李宗薇、董建成(2007)。電視卡通對兒童認知及情意的影響。國民教育,47(5),80-87。
李道明(1997)。什麼是動畫?。於黃玉珊、余為政(編),動畫電影探索(pp. 19-23)。台北:遠流。
李怡慧(2004)。台灣本土幼教電視頻道節目內容及時段編排對幼兒收視與模仿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台南。
林仁傑(1995)。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科學習成效之評量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3),47-77。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五南。
林聖淵(2006)。不同世代偏好品牌之廣告訊息分析:品牌年經化的訊息建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
邱莉燕(1997)。動畫類型和材料。於黃玉珊、余政為(編)。動畫電影探索,(pp. 265-272)。台北市:遠流。
奚岳隆,2006《上學去》3D動畫日本、美國動畫差異之研究與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動畫組,台北。
高強華(2000)。理解青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台北:師大書苑。
崔光宙 (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92)。心理學。台北:三民。
張婉琪(2000)。洪義男、曹俊彥、趙國宗三位台灣兒國圖書插畫家風格之演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張婉琪、伊彬(2007)。青少年對當代流行圖像風格偏好及審美判斷初探。中華民國設計學會主辦: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2屆學術研討會-前瞻設計:科技與人文的整合論文集(下)(pp. 1003-1008)。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張雅婷(2011)。從流行文化的卡通動畫談藝術教學與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彰化。
曹乃怡、劉麗容(1999)。狂飆少年。台北:遠流。
陳元陽(2007)。影響兒童觀看卡通因素之研究。台北:品度。
陳奎憲(1997)。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筑筠(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區四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新竹。
陳瓊花(1999)。兒童與青少年的描述一件作品時的觀念傾向。美育,106,39-55。
陳瓊花、伊彬(2002)。心理學與藝術教育。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pp. 155-191)。台北:桂冠。
曾寶璐(2005)。根本哲學。商業週刊。搜尋於2011.03.27,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19649。
視覺美學會、蔡金蓉(1988)。卡通製作技巧。台北:武陵。
黃木村(1979)。卡通電影:卡通動畫的實際製作技法。台北:中國青年動畫事業開發。
黃永宏、伊彬(2002)。風格研究過程中可能涉及之問題、方法及其意涵之探討。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舉辦:中華民國設計學會2002年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pp. 121-126)。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黃玉珊、余為政(1997)。動畫電影探索。台北:遠流。
黃明月(1995)。我國電視卡通影片內容價值取向研究報告。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黃淮麟(2001)。兒童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葉宗文(2004)。培養青少年「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自我控制能力~當今家庭; 學校與社會須共同面對的新課題。學生輔導,94,26-53。
葉美怡(2006)。電視卡通主角呈現價值之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台北。
劉羽涵(2009)。不同性別與世代對流行插畫女性人物年齡及情色度之審美評價、偏好與愉稅程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蔡秀紋(2010)。生命教育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蔡春美(1988)。兒童智慧心理學—皮亞傑智慧發展學說。台北:文景。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鄭雅蓉(2001)。青少年價值觀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台中。
鄧繼強(1993)。青少年的輔導。台北:大鴻。
賴國洲(1997)。解讀日本卡通暴力內容。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簡佩緯(2003)。台灣本土幼教頻道節目規劃策略之初探─以東森幼幼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台北。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2003)。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鐘玉潔(2006)。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繪畫表現與美感判斷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