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嘉
Chien, Chia
論文名稱: 交流與互動——民國詞與日治臺灣報刊研究
交流與互動——民國詞與日治臺灣報刊研究
指導教授: 許俊雅
Hsu, Chun-Ya
口試委員: 蘇淑芬
Su, Shu-Fan
林佳蓉
Lin, Jia-Rong
口試日期: 2021/06/2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2
中文關鍵詞: 民國詞日治臺灣報刊南社虞社汪精衛政權
英文關鍵詞: Ci of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Nanshe, Yushe, Wang Jing-wei Regime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獻調查法文本分析法文本歸納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29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2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所轉載的晚清民初詞作為範疇,透過當時複雜的時代背景,除去政治層面的討論,僅觀看兩岸這個時期的交流與互動。由此可以發現這樣的關係,對於臺灣詞壇的成長有所助益,同時也見得詞人間的情誼,甚至透過轉載之舉,窺得晚清民初的文學樣貌。

    在「清領至日治時期臺灣詞壇的發展」一章中,本文說明了清領時期的臺灣以寫詩為主流,詩社林立、交遊甚多,並不重視詞體的創作。詞體不是科舉考試科目,又被文人視為小道,遊宦文人也不特意推動填學風氣,臺人著力於詞學的外力已失。對內則韻書、詞譜、詞話較為缺乏,文人之間也少有詞鈔或詞集,互動與保存實為困難,只少量留存幾位大家之手。直至日治時期,報業興盛,臺灣報刊的出現,並從中國報刊轉載民國詞作之舉,成為詞壇發展的助力。其中,與中國詞壇之間互動的對象,也從閩地的遊宦文人,大部分移轉至江浙地區的詞人,更以南社、虞社為主,還有汪精衛政權下的文人,三者關係彼此有重疊,透過轉載這些民國詞作,豐富了日治臺灣詞壇。

    在「兩岸詞人、文學集團與報刊的交流」一章,以「民國詞人、臺灣文人、兩岸報刊編輯群」三個主體,觀看他們的互動,與所流露的情誼。在日治臺灣報刊轉載的民國詞作中,民國詞人彼此透過「離別贈答、應酬唱和、題畫記情」三種方式,來傳達詞人之間的情感,以詞聊表心意,也唱和詞作來切磋詞藝,更經由歌詠詞人所藏、所繪的畫作,表現詞人之間的遊戲與應酬。與臺灣文人的互動,主要則以三位往返中臺兩地,並影響兩岸交流的文人談起,如李友泉原籍江蘇、定居稻江,促進虞社和瀛社的交流;蔡伯毅交遊應酬甚廣,足以成《嚶鳴集》一冊,尤其以南社為多;王少濤兩岸贈答之作,因工作緣故,以廈門為主,更有與瀛社謝雪漁和南京政權有互動。而探究民國文人與臺灣文學集團、報刊的交流,分為四個活躍度高的互動,一是南京政權與《風月報》編輯群的關係,二是中國報刊與《臺灣文藝叢誌》,三是與中國南社與《臺灣詩薈》的交流,四是菽莊吟社與臺灣報刊的互動,由此可以宏觀看到中國與臺灣報刊之間更緊密的關係。

    最後,綜觀「民國詞的文學樣貌與內容意涵」一章,可以更清楚知道臺灣報刊的選詞眼光,從轉載「述懷詞、記遊詞、詠物詞、閨情詞、季節詞、節慶詞」等類型的詞作,來抒發當時民國詞人的心聲。他們以述懷的方式,表示當時政局國事帶來的愁緒與感慨,多感嘆家國之憂與離亂的身世;詞人記錄出遊賞景之事,也不是表露閒情雅致,多是見著景物而興起悲傷;賦物之作則兼具細膩的描摹與情感的寄託,在詠物詞裡吐露亡國戰亂的哀音;閨情詞除了男性代言閨思,添入閨秀詞作,可見民國時期的男性女性對於閨情詞背後所表述的不同意義;季節與節慶主題的作品,總被時間的更迭、團圓與離別所觸動,引發詞人複雜的思緒。這些多樣而豐富的詞作樣貌和背後的意涵,是為本章的側重點,能夠更加了解民國詞作與詞人想法。

    透過全文的分析與討論,可以得知詞體雖然處於複雜的政治背景下,卻沒有受到局限,反而以報刊為媒介,與民國文學集團有所交流,使得臺灣詞壇的發展,從清領時期走向日治時期更加穩定,互動對象也從閩地移轉至江浙地區。更仔細觀看這些轉載而來的詞作,能夠見得兩岸詞人間的情誼,以及民國詞人對於所處時代的真實感受,甚至使臺人能夠觀摩精彩多元的題材與詞藝,這些皆是兩岸交流與互動中不可或缺的珍貴。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researching ci poetry(詞)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R.O.C.),which were reprinted on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nd observ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s literati during this certain period.

    In chapter II,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at poetry writing had become mainstream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contrast to poetry clubs, there were less ci clubs emerging during this period. Ci poetry was neither a subjec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nor a main fashion valued among literati. Thus, ci poetry could barely spread and be preserved, only few famous ci poets’ works could still be seen today. Until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more and mor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were emerging in Taiwan. Reprinted ci poetry from Chinese Newspaper also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 poetry in this period. The literati whom Taiwan’s poets’ mostly interacted with had shifted from Fujian (福建) area to Jiangsu(江蘇) and Zhejiang(浙江) areas, especially those from Nanshe(南社) and Yushe(虞社). Furthermore, Taiwan’s poets also interacted with literati ruled by Wang, Jing-wei(汪精衛). Those complex and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had enriched the poetic community of ci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chapter III,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ree main groups, ci poets of R.O.C., Taiwanese literati, and editors from Taiwan and China’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e ci poetry reprinted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howed that ci poets usually conveyed their feelings and compared skills by exchanging ci, writing responsory ci, and inscripting ci. In regards to Taiwanese literati, I focused on Li You-Quan(李友泉), Cai Bo-yi(蔡伯毅), and Wang Shau-tau(王少濤), who frequently travelled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and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raction of ci poets.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chapter, I will deep div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groups. There are four highly active interactions: (1) between Nanjing regime and Fong Yue (風月報) editorial group, (2) between China Newspapers and Taiwan Literary Journal (臺灣文藝叢誌), (3) between China Nanshe(南社) and Taiwan Shih Huei(臺灣詩薈), (4) between Shuzhuang Poetry Society(菽莊吟社) and Taiwan Newspapers. Through the discussions above, we can understand more thoroughly about the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chapter IV, we can observe the mainstream style among the editor groups of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e editor groups tended to express people’s thoughts by reprinting corresponding ci. In shu-huai ci(述懷詞), ci poets expressed their melancholy and emotion brought by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and conveyed the worries of their family and country. In ji-you ci (記遊詞), ci poets recorded their travel experience, instead of expressing the joy of exploring, they expressed their sadness through their wording. In yong-wu ci (詠物詞), ci poets both delicately described the objects they saw and embedded their disappointment, related to endless wars and society chaos, into their work. In gui-qing ci (閨情詞), besides character representation ci poetry, it was also involved women’s voices expressed by women themselves. Poets usually presented their complex emotions, like the happiness of gathering and the sadness of separating with friends, through ci related to seasons and festivals. These multiple and abundant meanings of ci poetry are focal points in this chap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ve, I summarize that although it was developed under a complicated political background, ci poetry was not limited by any force. Furthermore, tho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became platforms for literary groups to communicate, and undoubtedly stabilize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community of ci from Qing Dynasty to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rough the ci poetry, I am able to find out the friendship of the poet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nd poets’ feeling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3 一、 研究方法 3 二、 研究對象 5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1 一、 臺灣報刊研究之成果 11 二、 晚清民國時期兩岸詞社研究之成果 14 三、 中國南社、虞社、汪精衛政權三個群體研究之成果 17 四、 中國、臺灣兩岸個別文人研究之成果 1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24 第二章 清領至日治時期臺灣詞壇的發展 28 第一節 臺灣詞壇的侷限與演進 28 一、 清領時期臺灣詞壇之不振 28 二、 日治臺灣報刊對臺灣詞壇的助力 34 第二節 中國與臺灣詞壇交流地區的移轉 43 一、 閩地對臺灣詞壇的少許影響 43 二、 江浙地區與臺灣報刊的轉載關係 50 第三節 小結 58 第三章 兩岸詞人、文學集團與報刊的交流 60 第一節 民國詞人間的應酬與情誼 60 一、 別愁與言志的贈答詞 60 二、 傳情與切磋的唱和詞 66 三、 他詠與多詠的題畫詞 70 第二節 臺人與兩岸文學集團的聯繫 79 一、 李友泉:〈四十書懷〉與虞社文人的唱和 79 二、 蔡伯毅:《嚶鳴集》與南社文人的交遊 83 三、 王少濤:「旭瀛書院」與兩岸文人的贈別 94 第三節 兩岸報刊與編輯群的互動 100 一、 菽莊吟社與臺灣報刊 101 二、 中國報刊與《臺灣文藝叢誌》 105 三、 南社與《臺灣詩薈》 109 四、 南京汪政權與《風月報》 112 第四節 小結 118 第四章 民國詞的文學樣貌與內容意涵 121 第一節 述懷:家國與身世的抒懷 122 第二節 記遊:傷情與興悲的遊歷 134 第三節 詠物:精工與寄情的賦物 141 第四節 閨情:代言與自作的閨音 149 第五節 節序:季節與節慶的愁緒 161 一、 以「春」為題 161 二、 以「秋」為題 163 三、 以「節慶」為題 166 第六節 小結 171 第五章 結論 174 第一節 民國詞與臺灣詞壇的填詞形式 174 第二節 轉載民國詞的意義與價值 176 第三節 章節總論與論題發想 181 參考文獻 186 一、 報刊雜誌 186 二、 原典詩詞文集 186 三、 近人論著 189 四、 學位論文 197 五、 電子媒體 199 附錄 200 一、 日治臺灣報刊刊載之詞人結社與詞作數量 200 二、 民國詞兩岸交流、轉載的詞人與詞作 207

    參考文獻
    一、 報刊雜誌
    《三六九小報》(複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南社》,上海:南社,1912-1919年。
    《南雅文藝》,基隆:文藝雜誌南雅社,1933-1934年。
    《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複印本),臺北:南天書局,2001年。
    《國藝》,南京:中國文藝協會,1940-1942年。
    《虞社》,常熟:虞社旬報社,1921-1937年。
    《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北縣:龍文出版社,2007年。
    《臺灣文藝月刊》,臺中:臺灣文社,1924年。
    《臺灣文藝旬報》,臺中:臺灣文社,1922年。
    《臺灣文藝叢誌》,臺中:臺灣文社,1919-1923年。
    《臺灣日日新報》(複印本),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4-1995年。
    《臺灣新民報》(複印本),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4年。
    《臺灣詩報》,臺北:臺灣詩報社,1924年。
    《臺灣詩薈》(複印本),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7年。
    《藝彀》,廣州:藝彀社,1932年。
    《鷗盟》,嘉義:鷗社,1936-1937年。
    二、 原典詩詞文集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79年。
    漢.劉安:《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曹操:《曹操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晉.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南朝宋.劉義慶、梁.劉孝標註:《世說新語》,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張炎:《詞源》,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清.吳騫:《桃溪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徐乃昌輯:《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
    清.袁枚:《隨園詩話》,臺北:宏業出版社,1983年。
    清.張惠言編、姜亮夫箋注:《詞選箋注》,臺北:廣文書局,1933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丁紹儀:《國朝詞綜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六十七:《使署閒情》,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2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少濤著,吳福助、楊永智主編:《王少濤全集》,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出版資料不詳,1982年。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林朝崧著,許俊雅校釋:《無悶草堂詩餘校釋》,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1-5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6-40冊,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2015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詞集》,上海:開華書局,1936年。
    柳亞子:《柳亞子詩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柳亞子:《磨劍室詩詞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柳亞子著,張夷主編:《南社紀略》,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7年。
    洪繻:《寄鶴齋選集》,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30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洪繻:《洪棄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徐珂:《純飛館詞》,收入徐珂撰、徐新六輯:《天蘇閣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23年。
    徐珂:《純飛館詞續》,收入徐珂撰、徐新六輯:《天蘇閣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23年。
    張景祁:《新蘅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2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景祁著,郭秋顯、賴麗娟主編:《張景祁詩詞集》,收入《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第七種,新北市:龍文出版社,2012年。
    許南英:《窺園留草,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連橫:《臺灣詩乘》,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6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連橫:《劍花室詩集》,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9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連橫:《連雅堂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2年。
    陳方恪著,潘益民輯注:《陳方恪詩詞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陳兼與:《閩詞談屑》,收入《近代詞話叢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陳懷澄:《沁園詩存》,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4輯,北縣:龍文出版社,2006年。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年。
    項鴻祚:《憶雲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葉恭綽:《全清詞鈔》,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趙尊嶽、趙文漪:《和小山詞.和珠玉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趙翼:《陔餘叢考》,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蔡伯毅:《林祖密家藏稿——嚶鳴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特藏手稿影本,1923-1950年。
    鄭逸梅:《南社叢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鄭逸梅:《鄭逸梅選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賴柏舟:《鷗社藝苑四集》,嘉義:鷗社,1955年。
    賴柏舟:《嘉義縣詩苑》,嘉義:嘉義縣文獻委員會,1972年。
    賴柏舟:《詩詞合鈔》,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5輯,北縣:龍文出版社,2006年。
    賴惠川:《悶紅館全集》,《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4輯,北縣:龍文出版社,2006年。
    龍沐勛:《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龍沐勛:《倚聲學》(詞學十講),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收入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謝章鋌著,沈雲龍輯:《賭棋山莊全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5輯,北縣:文海出版社,1975年。
    謝章鋌著,劉榮平校注:《賭棋山莊詞話校注》,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
    譚獻:《篋中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三、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王振良、金梅主編:《李叔同與天津》,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伍慶祿、陳鴻鈞:《廣東金石圖志》,北京:線裝書局,2015年。
    吳宏一:《清代詞學四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李劍亮:《民國詞的多元解讀》,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汪夢川:《南社詞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沈文泉:《朱彊村年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3年。
    周秋光:《熊希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季士家、韓品崢:《金陵勝跡大全》,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
    林立:《滄海遺音:民國時期遺民詞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林欽賜編:《瀛洲詩集》,臺北:光明社,1933年。
    邵迎武:《南社人物吟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阿英編:《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南江濤:《民國舊體詩詞期刊三種》,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
    施香沱:《香沱叢稿》,香港:萬里書店,1989年。
    柳無忌、殷安如編:《南社人物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柳詒徵:《柳詒徵自述》,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13年。
    段繼紅:《清代閨閣文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躍榮著:《精選宋詞三百首》,長沙:嶽麓書社,2015年。
    孫之梅:《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孫克強等:《清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克強、裴喆編:《論詞絕句兩千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年。
    徐照華:《厲鶚及其詞學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袁志成:《晚清詞人結社與詞風演變》,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馬大勇:《晚清民國詞史稿》,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高平叔編:《蔡元培政治論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常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常德風雲人物:紀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專輯》,常德:常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年。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臺灣圖書館,2003年。
    張宏生主編:《全清詞》,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秀麗:《大儒章太炎》,臺北:華文出版社,2009年。
    曹辛華編:《民國舊體文學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
    曹辛華:《民國詞史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曹培根、翟振業主編:《常熟文學史》,揚州:廣陵書社,2010年。
    莫立民:《近代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許俊雅、簡宗梧主編:《全臺賦補遺》,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年。
    許俊雅:《全臺詞》,臺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7年。
    許俊雅:《日治臺灣小說源流考——以報刊的轉載、改寫為論述核心》,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0年。
    郭怡君、楊永彬編:《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總目錄、專論、著者索引》,臺北:南天,2001年。
    陳三立:《散原精舍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陳君慧:《中華對聯故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年。
    陳瑞雲:《蔣介石與汪精衛》,北京:團結出版社,2018年。
    陳瀅:《番禺丹青翰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
    陸文灝主編:《陸孟芙詩詞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曾棗莊編:《蘇詞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馮乾編校:《清詞序跋彙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黃乃江:《東南壇坫第一家——菽莊吟社研究》,收入《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史研究書系》,武漢:武漢出版社,2011年。
    黃林編:《近代湖南出版史料》,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年。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萬柳:《清代詞社研究》,鄭州:中州出版社,2011年。
    葉嘉瑩:《清詞選講》,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鄒雷:《南京歷代楹聯》,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年
    雷磊編著:《芳草碧連天:弘一法師詩詞鑒賞》,收入《中國好詩詞鑒賞文庫》,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成樑主編:《西區紀事.長寧地名尋蹤》,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夢芙編著:《二十世紀中華詞選》,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劉寧顏總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9年。
    劉繼才:《中國題畫詩發展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年。
    鄧喬彬編:《詞學(第十八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錢仲聯:《元明清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香港:龍門出版社,1965年。
    譚嗣同紀念館等編:《譚嗣同研究資料彙編》,長沙:政協長沙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年。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蘇淑芬:《臺灣詞社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8年。
    釋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
    顧力行主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臺北:臺灣圖書館,2002年。

    (二) 單篇論文
    毛一波:〈臺灣詞話〉,《臺灣文獻》6卷2期,1955年6月,頁49-54。
    王偉勇:〈析論清領、日治時期臺灣文人填詞之若干問題〉,《國文學報》第59期,2016年6月,頁123-160。
    王琨,張羽:〈日據末期《風月報》作者群筆下的大陸地景研究〉,《臺灣研究集刊》第1期,2011年,頁30-38。
    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四十八卷,2007年7月,頁291-312。
    如如、建華:〈辛亥南北議和與朱芾煌——緬懷祖父朱芾煌〉,《兩岸關係》第8期,2011年8月,頁25-27。
    朱則傑:〈讀《清人別集總目》零札——以「虞社」社友為中心〉,《常熟理工學院學報》第1期,2015年1月,頁104-124
    朱德慈:〈論晚清閩詞派〉,《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2011年8月,頁1-8。
    何振球:〈論虞社〉,《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1985年8月,頁108-112。
    余佳韻:〈流離與回返:民初廣東文人汪兆鏞的遺民風景〉,《成大中文學報》第53期,2016年6月,頁111-154。
    余美玲:〈日治時期瀛社詩人王少濤的書畫活動與藝術探析〉,《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7期,2010年2月,頁27-82。
    吳晗:〈舂音詞社與民初遺民詞人之心理內涵〉,《文藝評論》第10期,2016年,頁64-74。
    呂若淮:〈從《臺灣文藝叢誌》看日據臺灣同祖國大陸的文學交流〉,《福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2010年4月,頁5-10。
    李名媛:〈臺灣傳統文人林玉書之詞作探析〉,《興大人文學報》第50期,2013年3月,頁171-196
    李睿:〈論聯句詞的發展流變〉,《中國韻文學刊》第34卷第1期,2020年1月,頁73-82。
    李遠志:〈林朝崧無悶詞析論〉,《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第24期,2007年11月,頁23-44。
    李劍波、田華:〈論南社的新舊文學轉型及意義——以《民國日報》文藝副刊為中心〉,《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5期,2017年9月,頁148-156。
    汪夢川:〈汪精衛與南社「代表人物」說〉,《江漢論壇》2006卷4期,2006年4月,頁114-116。
    汪夢川:〈南社與詞學研究新體系的建構〉,《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2010年6月,頁113-118。
    汪夢川:〈柳亞子與汪精衛的詩交〉,《博覽群書》第9期,2010年9月,頁119-123。
    汪毅夫:〈從《臺灣詩薈》(1924-1925)看海峽兩岸舊文學的交流〉,《閩臺文化交流》季刊,2008年1月,頁42-50。
    林培瑞:〈一九一〇年代的上海文學雜誌〉,《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1-12。
    金坡:〈常熟虞山詩社探微〉,《運城學院學報》第32卷,2014年10月,頁1-6。
    金坡、周紹華:〈虞山詩社活動與特點探微〉,《攀枝花學院學報》第31卷第5期,2014年10月,頁35-40。
    金坡:〈虞山詩社文人與常熟近代報刊事業〉,《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3期,2014年6月,頁56-61。
    金坡:〈斷裂與延續——虞社文人與清末民初以來常熟地方社會轉型〉,《魯東大學學報》第32卷第3期,2015年5月,頁5-11。
    柯喬文:〈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詩報》及其相關書寫〉,《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2期,2008年12月,頁161-200。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的臺灣讀書市場〉,《中外文學》第33卷7期,2004年12月,頁17-55。
    唐力行:〈近代江南文人雅集與日常生活:以上海鳴社為例〉,《江南社會歷史評論》第13期,2018年10月,頁238-250。
    袁志成:〈論近代閩中詞學的地域表徵〉,《廈門理工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5。
    袁志成:〈論晚清閩中詞社與詞風的演變〉,《武夷學院學報》第30卷第4期,2011年8月,頁1-7。
    袁志成:〈文人結社與晚清民國地域文學傳統的建構〉,《文學評論》2016年第4期,頁193-199。
    高嘉謙:〈風雅.詩教.政治抒情:論汪政權、龍榆生與《同聲月刊》〉,《中山人文學報》第38期,2015年6月,頁61-88。
    張明華:〈論詞話對集句詞發展之意義〉,《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62期,2015年10月,頁92-100。
    張明華:〈論古代集句詞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原因〉,《文史哲》第354期,2016年6月,頁95-104。
    張群:〈舂音詞社命運走向與現代詞學轉型〉,《名作欣賞》2017年第18期,2017年6月,頁162-163。
    張麗嫻、顏慶余:〈吳庠生平及藏書小考〉,《圖書館學刊》第6期,2016年12月,頁120-123。
    曹辛華:〈論民國詞的新變及其文化意義〉,《江海學刊》2008年04期,頁179-183。
    許俊雅:〈櫟社詩人吳子瑜及其詩初探〉,收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頁202-255。
    許俊雅:〈江亢虎《臺游追記》及其相關問題研探〉,《文與哲》第17期,2010年12月,頁458-496。
    許俊雅:〈《洪水報》、《赤道》對中國文學作品的轉載——兼論創造社在日治臺灣文壇〉,《臺灣文學研究報》第14期,2012年4月,頁169-218。
    許俊雅:〈誰的文學?誰的產權?——日治臺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研探〉,《臺灣文學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頁1-36。
    許俊雅:〈日治時期臺灣報刊小說的改寫現象及其敘述策略〉,《臺灣文學學報》第23期,2013年12月,頁137-174。
    許俊雅:〈真實或虛構?/新聞或小說?——《臺灣日日新報》轉載《申報》新聞體小說的過程與理解〉,《東吳中文學報》第28期,2014年11月,頁245-270。
    許俊雅:〈臺灣詩餘與大陸社團的交流與互動——以南社、虞社及汪政權為主〉,收入中華詩詞研究院、復旦大學中文系主編:《中華詩詞研究(第六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0年5月,頁115-135。
    許博:〈試論晚清臺灣詞的文學意義與文化意義〉,《臺灣研究集刊》,2013年6月15日,頁72-79。
    許薰文:〈日治時期櫟社文人陳懷澄及其詞作內容〉,《彰化文獻》第13期,2009年12月,頁6-43。
    傅宇斌:〈論南宋至清代嘉道時期的浙江詞風〉,《江蘇師範大學學報》第40卷第4期(2014年7月),頁37-42。
    富田哲:〈「愛國之志士」蔡伯毅之塑造——《嚶鳴集》的人物敘述〉,《淡江日本論叢》第36期,2017年12月,頁49-73
    曾久晏:〈《三六九小報》與《風月》報刊中的女性影像〉,《藝術論談》第6期,2009年7月,頁64-84。
    楊永彬:〈從『風月』到『南方』——析論一份戰爭時期的中文文藝雜誌〉,收錄於河原功監修,郭怡君、楊永彬編著《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總目錄、專論、著者索引》,臺北:南天,2001年6月,頁105-112。
    楊治宜:〈迷樓:柳亞子與南社文學古典主義的悖論〉,《漢江學術》第37卷第2期,2018年4月,頁99-113。
    楊書濠:〈戰後臺灣佛教雜誌的發展——以在臺復刊後的《海潮音》月刊為主〉,《佛教圖書館館刊》第55期,101年12月,頁23-43。
    楊雲萍:〈「櫟社沿革志略」及其他〉原載《公論報》90-93期,1950年3月21日,收錄於《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年10月,頁709。
    楊積慶:〈詞人吳庠和他的《望江南》〉,《丹徒文史資料》第十二輯,鎮江:丹徒縣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1997年,頁126-131。
    葉嘉瑩:〈從汪精衛一首〈憶舊遊〉詞談起——說汪精衛晚年詞作中之感情心態兼論詞體之美感特質〉,《印刻文學生活誌》2012年10月號,頁110-117。
    廖振富:〈從「富家公子」到民族運動「啟蒙先驅」——蔡惠如生平與作品新論〉,《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7期,2013年10月,頁143-183。
    趙宏祥:〈陳應群與耐充室詞話〉,《詞學》2018年第1期,2018年8月,頁186-209。
    劉少坤:〈清代詞律批評理論的詞學史地位及意義〉,《南陽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2016年1月,頁37-40。
    劉立杰、趙雪沛:〈「有南唐北宋意理」的孫雲鳳詞〉,《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2009年12月,頁126-129。
    劉威志:〈梁鴻志、汪精衛通敵時期詩詞比較論〉,《臺大中文學報》63卷,2018年,頁103-153。
    劉軍:〈身兼眾才藝、好義性近俠——論文壇隽才余天遂〉,《關東學刊》2016年第7期,2016年7月,頁78-91。
    劉深:〈詠懷與詠史:論晚清詠物詞〉,《廣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2016年9月,頁173-178。
    蔡雯:〈論南社詞人徐珂的詞學傳承及創作實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2010年6月,頁119-124。
    蔡雯:〈論清初詠物詞的新題材及其時代意義〉,《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2017年12月,頁171-176。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第10卷第3期,頁97。
    賴婉琴:〈唐宋傷春詞中的「落花」意象〉,《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2007年10月,頁57-61。
    賴麗娟:〈道、咸年間寓臺詞人黃宗彝在臺詞作考〉,《成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頁139-170。
    謝崇耀:〈《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年10月,頁141-186。
    蘇淑芬:〈清領時期遊宦人士張景祁筆下的臺灣——以張景祁臺灣詩詞為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211-237。
    蘇淑芬:〈日治時代臺灣詞社初探〉,《東吳中文學報》第18期,2009年11月,頁185-212。
    蘇淑芬:〈臺灣閨秀詩人——汪李如月及其傷悼詩研究〉,《臺北文獻》第174期,2010年12月,頁75-134。
    蘇淑芬:〈日治時代《臺灣日日新報》所刊載之詞研究〉,《東吳中文學報》第21期,2011年5月,頁285-318。
    蘇淑芬:〈戰後題襟亭填詞會與鷗社詞作研究〉,《東吳中文學報》第22期,2011年11月,頁281-132。
    蘇淑芬:〈瀛社.南社.虞社.壽蘇吟社——莊玉波的海外詩緣〉,《東吳中文學報》第24期,2012年11月,頁189-222。
    蘇淑芬:〈日治時代臺灣醫生廖煥章在上海的焦慮書寫—以詩詞為例〉,《東吳中文學報》第28期,2014年11月,頁213-244。
    蘇新玉:〈自覺與新變——「戲」說蘇軾聯章回文詞 〈菩薩蠻〉之創新風格〉,《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8卷第1期,2013年3月,頁33-64。

    四、 學位論文
    向麗頻:《施士洁及其文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6年。
    江昆峰:《三六九小報》之研究》,臺中: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吳宗曄:《《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9年。
    吳嘉慧:《1912-1949年民國詞社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2019年。
    呂若淮:《臺灣文社及其《臺灣文藝叢誌》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李珮安:《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女體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7年。
    李蕙君:《日治初期報刊諧謔敘事研究——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林千詩:《況周頤《蕙風詞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佳蓉:《常州才女張䌌英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林香伶:《清末民初文學轉型期的標誌——南社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2002年。
    施惠玲:《朱孝臧與其《彊村叢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柯秉芳:《畫意心曲——晚清民初題畫詩詞傷時憂國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徐淑賢:《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許仲南:《清代臺灣詞研究》,臺南:成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20年。
    許薰文:《日治時期櫟社四家詞析論——林癡仙、陳貫、陳懷澄、蔡惠如》,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8年。
    陳薇:《項鴻祚及其《憶雲詞》研究》,瀋陽: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11年。
    曾沛婷:《譚獻辭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焦艷:《午社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黃美玲:《連雅堂文學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黃美蓉:《黃旺成與其政治參與》,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黃濤鈞:《南社三家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楊明珠:《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韶:《趙尊嶽詞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劉麗珠:《臺灣詩史——洪棄生詩與史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歐陽瑜卿:《準/決戰體制下的女性發生——《風月報》女性書寫與主體性建立的關係探討》,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潘美芝:《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嘉義文人詞作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賴筱萍:《許南英及其窺園留草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賴麗娟:《劉家謀及其寫實詩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薛方媛:《徐珂及其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五、 電子媒體
    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621868330757
    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621868351236
    臺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period/index.html
    全國報刊索引:
    https://www.cnbksy.com
    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
    https://memory.ncl.edu.tw/index
    臺灣新民報檢索系統:
    http://sinmin.nmtl.gov.tw/opencms/sinmin/intro.html?rdm=1601123826620
    臺灣瀛社詩學會:
    http://www.tpps.org.tw/forum/
    風月報南方詩集:
    http://gitldb.lib.ntu.edu.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