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嘉琪
liaw,jia-chyi
論文名稱: 自慢活-瞬光掠影 生活型態燈具創作設計研究
Shadows of Instant Lights: Research on Lighting Products in Confident New Lifestyle
指導教授: 施令紅
Shih, Ling-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全球化大分流文化工業慢活自慢活
英文關鍵詞: Globalization, The Great Divergence, Culture Industry, The Slow Paced Lifestyle, The Slow and Confident New Lifestyl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7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全球性的市場競爭中,網路普及全球訊息結構平面化,進而改變資本主義區域移動,脫離舊有認知傳統束縛,造成文化全球化,在這場激烈全球化資本主義市場競奪中,文化的地方標記獲得新經濟生態優勢。當地理經濟因素都被克服之後,文化的時代也因此逐漸抬頭。
    本創作研究追根溯源,尋找東西方全球化的起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根據美國學者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所提「大分流」現象是東西方歷史一個關鍵分流點。從歷史文獻裡看到18世紀起,西方如何影響中產階級生活形態至今,而東方晚明的文人消費心態,跟現今台灣當下消費心態及生活心態,又有某些相似處。於文獻探討當代生活形態分析研究,梳理西方18世紀後之生活形態歷史起源,及世界出現文化運動名稱解析,乃影響後續發展至現代自慢活生活型態發生,產生當代文化在地化設計改變和材料運用。本研究以具國際代表性2013國際米蘭傢具展,之國際燈具產品個案分析,探討目前全球化下國際材料運用趨勢。在延伸創作表現的理念與創作,以東方深層普世文化價值,融入在地特有材質與符號加值於文化在地化設計產品,設計符合現代生活形態用品,用以符合全球化製程量產工藝,創造文化產品更高價值。並以明朝物誌銘為典範,中國古典詩詞為精神做發展。反應當下生活形態的生活模式使用燈具為發展,應用現代科技搭配台灣在地特有材質設計文創商品,作為自慢活燈具發展骨架。
    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時代,自慢活是一種帶有宿命的積極性,在有限的時間內悠閒用創意過生活。自慢生活於社會階層主流中,有意識的隨波逐流,卻對自己的專業及其人生價值觀,相當自省的從容與自信。融入生活工藝的美學精神,在工藝設計產品中注入積極、愉快、正面的思考,展現自慢活人生。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is changed because market information is easily accessible due to popularization by the internet. This has caused regions of capitalism to expand ignoring traditional market restrictions leading to a new form of global culture. This intense global capital market competition brings new economic advantages by enhancing cultural localization. After overcoming geographic distance and economic restrictions to individual regions in the global market, individual cultures gradually begin to stand out from within the global market.
    This research and the creative works ar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est and east cultures between the later 18th century and early 19th century. According American scholar, Kenneth Pomeranz’s book “The Great Divergence”, the phenomena of the great divergence is the critical point when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s begin to divide in their rates of globalization. The great divergence theory discusses how historic records show that the western cultural attitudes of the 18th century are still affecting changes in the middle class lifestyle as well as attitudes of consumerism in the present day. However, Taiwan’s current day consumers still have many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 that were developed by scholars from the Ming Dynasty of the late 18th century.
    In this research I take a chronological look at the changes in current day western lifestyles, and analyze the global cultural movement beginning from the 18th century. I also look at how the global cultural movement influenced the ‘slow and confident new lifestyle’ movement and caused the contemporary design of cultural and material localizations. Real examples of light fixtur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Salone Internazionale Del Mobile 2013, Milan, were used in an individual case study to help me investigate how globalization has influenced the use of materials in design and production.
    Concepts based on deep universal eastern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local material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designs for the creative work portion of this research to create cultural localized products. These products are produced by using standard glob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easily work in today’s contemporary lifestyle creating a higher value. Modern technology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 Taiwanese materials are used to create these light fixtures within the slow and confident lifestyle movement. I used Ming Dynasty inscription as a model and classical Chinese verse as inspiration to create designs that would fit into a contemporary lifestyle.
    The slow and confident new lifestyle movement is a kind of initiative karma, as far as within a limited time period we can approach daily life with a more leisurely attitude to bring more creativity to the future of this uncertain era. The slow paced lifestyle is a major social movement with the idea that awareness o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values influences how individuals reflect on self-esteem. By combining more positive and pleasant thinking and aesthetic inspiration to design creative daily life works we can present a slow and confident lifestyle.

    誌 謝 II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I 圖 目 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當代生活型態分析研究 14 一、十八世紀後之生活形態歷史起源概略探討 14 二、亞洲生活形態之觀察 23 三、明朝之後與台灣當下生活形態分析比較 26 第二節 慢活概說 32 一、慢活運動的特質與應用 32 二、慢食運動與慢城運動 35 三、從慢活到自慢活 38 第三節 自慢活當代設計改變 42 第三章 個案分析與探討 44 第一節 國際品牌產品個案分析 44 第二節 新品牌產品個案分析 56 第四章 設計創作論述 64 第一節 創作背景與動機 64 一、創作背景 64 二、創作動機 65 第二節 創作歷程 66 一、深層東方普世文化價值 66 二、符合現代的生活形態用品 68 三、在地化的特有材質與符號 68 四、符合全球化的量產工藝 69 第三節 創作使用材質 71 一、竹 71 二、漆 76 第四節 作品說明 77 作品一、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77 作品二、莫如信 85 作品三、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89 作品四、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92 作品五、築福 祝福 96 作品六、高風亮節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8 參考書目 114 一、期刊 114 二、政府資料 115 三、中文書目 115 四、研究論文 117 五、網路資料 118

    一、期刊
    1.Andreason, A. R.(1967)。Leisure, mobility, and life style pattern。AMA Conference Preceedings Preceedings,Winter,55-62。
    2.Berglund, H.(2007)。Researching Entrepreneurship as Lived Experience。H.Neergaard, J. and P. Ulhoi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Entrepreneurship,Cheltenham,UK:Edward Elgar,75-93。
    3.Chand N. Shukla M. Sharma M.K.(2008)。World Bamboo and Rattan。世界竹藤通訊,3,47。
    4.Cope, J.(2005)。Researching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Phenomenological Inquiry–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3(2),163 -189。
    5.李惠儀(2008)。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3,35-76。
    6.林純如(2008)。如何審視藝術?以阿多諾(Theodor Adorno)與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文化工業」之美學分析。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卷期,4。
    7.林榮泰(2011)。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與研究。設計學報,16(4),2 -5。
    8.林韶怡(2011)。擁抱創業者的生活世界:現象學取向下的創業研究。創業管理研究,6(4),35 -60。
    9.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90-115。
    10.張君玫(2009)。西方社會理論的構造 vs.台灣理論觀點的生成。第四屆社會學理論工作坊。
    11.黃玄龍(2011)。晚明文人的書齋心印—從翦淞閣庋藏文房與傢具之銘文刻款談。藏品雜誌,7,110 -123。
    12.吳星辰(2012)。試論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關係。湖北社院學,第4期。取自
    http://www.tjsy.org.cn/show.jsp?informationid=201304150954495022&classid=201301300838000665

    二、政府資料
    1.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2010)。東京國際家居生活展出國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三、中文書目
    1.Anura Goonasekera、Cees J . Hamelink、Venkat Iyer,張毓強譯(2006)。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權利。北京:中國傳媒大學。
    2.Arjun Appadurai,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市:群學。
    3.Carl Honoré,顔湘如譯(2005)。慢活。台北市:大塊文化。
    4.Carlo Petrini著,林欣怡、陳裕鳳譯(2009)。慢食新世界。台北:商周。
    5.David Brooks,徐子超譯(2000)。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台北市:遠流。
    6.Jean-Pierre Warnier,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市:麥田。
    7.Kennenth Pomeranz著,邱澎生、陳巨擘、張寧、連玲玲、巫仁恕、呂紹理、楊淑嬌、林美莉、劉士永譯(2004)。大分流:中國、歐洲與近代世界經濟的形成。台北市:巨流。
    8.Leonard Koren,蔡美淑譯(2011)。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9.Max Horkheimer、Theodor W. Adorno,林宏濤譯(2009)。啟蒙的辯證。台北:商周。
    10.NPO樂活俱樂部著,成玲譯(2008)。樂活商機:30個經營準則與40個案例。台北市:家庭傳媒城邦。
    11.Paul H. Ray、Sherry Ruth Anderson,陳敬旻、趙亭姝譯(2008)。文化創意人: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台北市:相映文化。
    12.Peter Gay,梁永安譯(2004)。史尼茨勒的世紀: 布爾喬亞文化經驗一百年: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1815-1914。台北市:立緒。
    13.Robert Levine,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台北:台灣商務。
    14.William McDonough,Michael Braungart,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譯(2008)。從搖籃到搖籃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台北市:野人。
    15.Zygmunt Bauman著,張君玫譯(2003)。全球化。台北市:群學。
    16.子川(2012)。斯文在茲:中國傳統書房文化與器物研究。北京:榮寶齋。
    17.何飛鵬(2007)。自慢: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台北:商周。
    18.吳俊雄、張志偉主編(2001)。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
    19.巫仁恕(2007)。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聯經。
    20.李貴良,中國哲學會主編(1970)。哲學論文集第三輯。台北:商務。
    21.陳丹青(2007)。退步集續編。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22.陳智凱(2010)。消費是一種翻譯。台北市:博雅書屋。
    23.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市:揚智。
    24.陸紹珩(1995)。醉古堂劍掃。台北市:老古。
    25.傅天余(2002)。暫時的地址:格林威治村832又1/4日。台北市:麥田。
    26.喜多俊之,郭莞琪譯(2012)。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北京市:電子工業出版社。
    27.程光泉主編 (2002)。全球化理論譜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8.費振鍾(2002)。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台北市:立緒。
    29.辜振豐(2003)。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台北市:果實。
    30.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市:臉譜。
    31.黃仁宇(1985)。萬曆十五年。台北市:食貨。
    32.黃瑞祺(2001)。批判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33.愛新覺羅毓鋆,許仁圖主編(2012)。禮元錄《毓老師說》。台北:河洛圖書。
    34.褚士瑩(2008)。樂活地球人-褚士瑩的LOHAS世界觀點。高雄:高見文化。
    35.樊如(2010)。中外歷史大事年表。香港:香港中華。

    四、研究論文
    1.李佩樺(2006)。設計文化因素探討—以禪文化之於食器設計個案研究。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2.邵曼珣(2001)。明代中期蘇州文人生活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柯依嘉(2011)。竹材料應用於產品設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4.張媖如(2008)。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5.曾文廷(2009)。應用明人器玩思維的設計創作。實踐大學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遇華龍(2008)。應用中國明代風格於現代產品之設計。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
    1.2012世界公視大展精選(2012年10月19日)。《電燈泡的陰謀》The Light Bulb Conspiracy【You Tube 公共電視預告片】。上網日期:2013,3月8日。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j-q_e4IfqMA
    2.Cittaslow International(2011)。Cittaslow Activities 。上網日期:2013,2月7日。取自:http://www.cittaslow.org/
    3.NOWnews今日新聞(2010年5月27日)。台灣熟年工藝二度進軍東京提倡「自慢活」【生活新聞】。上網日期:2012,11月12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5/27/327-2607456.htm
    4.火燒之島部落格(2005年1月26日)。倫理消費:用消費力展現你的價值觀-邱毓斌【環境與生態】。上網日期:2013,4月12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wobblies/archives/9262.html
    5.竹山文化園區(2010)。園區沿革【認識園區】。上網日期:2011,1月12日。取自:http://culture.chushang.gov.tw/MySite/wSite/ct?xItem=2799&ctNode=239&mp=1
    6.東方早報(2013年2月3日)。大木康談明清江南文人生活【上海書評】。上網日期:2013,2月5日。取自: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2/3/942738.shtml
    7.泰和森聯竹類苗木有限公司(2007)。世界竹類資源與分布【竹文化】。上網日期:2012,3月26日。取自:http://www.zhuzi.net/jszc18.aspx
    8.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2012年12月27日)。“世界史/全球史視野中的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新聞動態】。上網日期:2013,2月27日。取自:http://www.iahs.fudan.edu.cn/cn/news.asp?action=page&id=444
    9.鄭志文的私人網誌(2013)。一行禪師 香港之旅 2013 -「幸福之路」四天覺醒生活營【學習日記】。上網日期:2013,5月26日。取自:http://blog.yahoo.com/_JLAUESQCRLFBXLRNTHLNOIUZ6A/articles/1194407
    10.香港華南早報(2013年5月13日)。米蘭家具展的昨天與明天【優尚生活】。上網日期:2013,6月20日。取自:
    http://www.scmpchinese.com/tc/lifestyle/7297/mi-lan-jia-ju-zhan-de-zuo-tian-yu-ming-tian
    11.自由時報(2013年5月9日)。台灣設計師勇奪雙獎【生活新聞】。上網日期:2013,6月20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9/today-life12.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