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馨筠
Peng, Hsing-Yun
論文名稱: 針對泰國高中一年級華語閱讀課程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Chinese Reading Course for Thai 10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泰籍學生初級華語閱讀教學閱讀策略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Thai Student, Beginner Chinese, Instruction in Reading, Reading Strategies, Action Research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73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1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1992年起,泰國政府開放了全國各級學校的華語課程,現今學習華語的學生人數超過25萬人,華語在泰國已成為繼泰語、英語之後的第三大語言。但由於泰語本身是拼音系統所組成的文字,大多數的泰籍學生對於漢字接受度非常低,所以華語閱讀已是泰籍學生公認的學習難點。
    本研究以泰國公立高中——暖武里女子中學(Satrinonthaburi School)的12位高中一年級的泰籍華語初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的行動研究。行動研究中課程設計主要訓練學生華語閱讀的技能,從小範圍的漢字與生詞,到中範圍的句子,最後再到大範圍的篇章與閱讀策略。經過一個學期(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的研究歷程,研究對象的閱讀能力有明顯的成效。
    結果發現:漢字熟識程度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授漢字的比重順序應為:筆順、部首部件和漢字結構;漢泰語法結構相似,但書寫方式不同,因此在生詞斷句和句子斷句的練習時,泰籍學生較能清楚地掌握句子斷句,而生詞斷句偏弱;在閱讀句子時會依賴生詞,而在短文、篇章時則會以句子、或找尋關鍵字的策略來閱讀,且「語境」成為最大困難點;閱讀課程安排要以學生學習過的相關文章進行成效較好,此外課程安排不單只是要教授策略,且需透過鼓勵幫助消除學生的閱讀時的緊張感。

    Since 1992, the Thai government has opened up all the levels of Mandarin Chinese courses in national public schools. Now there are over 250,000 students who are learning Mandarin Chinese. Mandarin Chinese has become the third major languages after Thai and English. Most of the Thai students have difficulty studying and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because they are used to the spelling system in Thai language.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action research for the beginner Chinese learner and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12 students in 10th grade who study beginner Chinese level in Satrinonthaburi School- a Thai Public High School. The main concept for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subject’s reading skills: from Chinese characters to Chinese vocabularies, from Chinese sentences to paragraph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After a semester - from November 2012 to March 2013 -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had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reading ski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bject's reading skills were affected by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start with Chinese stroke order, radicals of Chinese character then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 The grammar in Thai and Chinese are similar however the way of writings are diverse. Therefore, when practicing the punctuation in words or sentences, Thai students do better in the sentences than words. When reading a sentence, they will look for the familiar vocabulary and when reading a paragraph or a chapter, their reading strategy is to look for the key words or familiar sentences. This strategy leads to a challenge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f the chapter for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The outcome of the reading course is better when the subjec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knowledge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s. The course design needs to focus on the reading skills but also minimize obstacles when read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一 泰國華語歷史背景 1 二 泰國華語教學現狀 2 三 泰國華語課程大綱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一 閱讀漢字是對泰國學生的難點 4 二 閱讀能力比聽說能力更需要透過學習 5 三 華語文考試都需要閱讀能力 5 四 泰國華人仍需靠漢字來達到共識 6 五 泰國學生在漢字閱讀程度的差異是教學面臨的難點 6 六 新課程和教材的需求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一 初級泰籍學習者 8 二 中文、華語、漢語 9 三 閱讀課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第二語言閱讀教學 11 一 第一語言及第二語言之閱讀 11 二 閱讀的理解與意義 12 三 閱讀的歷程與模式 13 第二節 華語文閱讀的概念 17 一 華語閱讀的重要性 17 二 華語文做為第二語言閱讀的策略 18 三 漢字閱讀策略 20 四 小結 21 第三節 漢泰語言之差異及對閱讀可能的影響 21 一 漢泰文字上的異同 22 二 漢泰句子結構的異同 23 三 小結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之選擇 27 一 行動研究法 27 二 文獻分析法 28 三 內容分析法 29 四 調查研究法 29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架構 30 一 研究時程 30 二 研究架構 31 第三節 研究場合與對象 32 一 研究學校的華語課狀況 32 二 研究對象條件設定 34 三 研究對象 35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式 36 一 教學現況調查 36 二 學生學習成效蒐集 38 第四章 問題發現與教學對策調整 41 第一節 泰籍高中生閱讀教學之困境 41 一 漢字部分 41 二 閱讀句子、短文和篇章部分 44 三 泰籍學生個性與習性的影響 46 四 現行教師的專業素質問題 47 第二節  華語閱讀課程現狀分析 49 第三節 前期準備教學的課程設計 51 一 前期準備教學時程與對象 51 二 前期準備教學的重要性 51 三 前期準備教學的內容 52 第五章 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 57 第一節 教學設定與課程大綱 57 一 課程設計之原則 57 二 教學對象 60 三 教學時程 61 四 教學課程大綱 61 第二節 教學課程設計、內容 66 第三節 教學實施過程記錄 74 一 漢字方面的教學記錄 74 二 句子、斷句方面的教學記錄 83 三 文章方面的教學記錄 88 第四節 學習成效分析、討論 95 一 漢字部分 96 二 生詞部分 99 三 句子部分 101 四 篇章部分 103 五 整體部分 10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9 一 關於閱讀策略 109 二 關於課程設計 11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1 一 教學師間限制 111 二 研究者的限制 112 三 研究對象的限制 112 四 課程設計上的限制 113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發展之建議 114 一 教師課程安排方面 114 二 學校課程安排方面 114 三 科技教學方面 115 參考文獻 116 一 中文部分 116 二 外文部分 117 三 網路部分 119 附錄一[華語難度調查表] 120 附錄一-2[華語難度調查表/泰語問卷] 122 附錄二[期末課程滿意問卷] 124 附錄二-2[期末課程滿意問卷/泰語問卷] 128 附錄三[閱讀文章內容] 134 附錄四[泰語筆順口訣] 141

    一 中文部分
    王如音(2008)。不同程度華裔學生之閱讀策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新(2008)。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1,61-68。
    吳明清(1999)。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吳龍雲(2002)。14-19世紀暹羅華人的經貿發展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
    呂佩君(2007)。針對外籍生文言文閱讀策略教學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金蘭(2004)。泰國學生漢字習得途徑和方法研究。南京師範大學
    李謀(2005)。泰國華文教育的現狀與前瞻。南洋問題研究,123,59-65。
    沈模衛、朱祖祥(1995)。整體漢字字形辨別過程探索。應用心理學。1(2),43-48
    周小兵、宋永波(2008)。對外漢語閱讀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佩欣(2004)。交互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特殊教育學報,19 ,87-122。
    林明明(2011)。泰國清萊府之中學漢語教育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瓘閩(2008)。泰國華語文教學課程之行動研究──以中華語文中心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信世昌(2001)。華語文閱讀策略之教程發展與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姚倩儒(2000)。泰籍學習者漢字視覺之聯想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志偉(1989)。中文詞的辨識歷程。中華心理學刊。31,33-39。
    孫懿芬(2008)。華語讀寫課程設計與實踐—針對歐美華裔學生之行動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馬寧寧(2014)。初級階段泰國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個案研究。01,21-23。
    曹淑貞(2013)。華語教學之課室活動研究-以泰國廣肇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昌來(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
    陳雅雪(2006)。初級中文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喬印偉(2001)。漢語閱讀教學任務及其量化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94-100。
    彭志平(2003)。漢語閱讀教程第一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楊寄洲(2009)。漢語教程第一冊下(修訂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鳳伶(2000)。直接教學與全語教學對國中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尊國(2005)。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之比較研究。東南亞縱橫, 8, 36-41。
    鄭東曉(2015)。淺談漢泰語言的共通性。青年文學家,20,142-144。
    賴瑩玲(2011)。運用成語故事語境之中級漢字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謝鎮發(2007)。泰國大學生漢字辨視情況研究。北京語言大學課程與教學論所碩士論文。
    羅青松(2002)。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羅婷(2013)。以華語為外語的學習者的閱讀歷程研究──以三位良好的華語閱讀者為例。高雄市:文藻外語學院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外文部分
    Alexander & Heathington (1988) 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s.
    Anderson, N. J. (199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tegy Use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nd Testing.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5(4), 460-472
    Anderson, N. J. (1999)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Issues and Strategies. Boston Heinle &Heinle
    D. Ray Reutzel & R. B. Cooter.(1996) Instructor's Manual to Accompany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From Basals to Books (2nd Ed.), Merril/Prentice- Hall
    Everson, Michael E., and Chuanren Ke.(1997) An inquiry into the reading strategies of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Journal-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 32: 1-20.
    Gibson, Eleanor J.; Levin, Harry (1975)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Cambridge, MA, US: The MIT Press
    Goodman, K. S. (1967)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6, 126-135
    Gough, Philip B.(1972) One second of reading. 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nd reading. ,Oxford, England: 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 Press
    O’Malley, J. M. & Chamot , A. U. (1990) Language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 Kemmis, (1982) MCTAGGART: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umelhart. (1977) Introduction to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illiam Grabe, Robert B Kaplan(199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 Intellect,160, 14
    Young. D. J. (1933) Processing Strategies for Foreign Language Readers: Authentic and Edited Input.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 26(4), 451-468

    三 網路部分
    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首頁http://www.hanban.org/ 
    漢語教師志願者http://www.hanban.edu.cn/node_9654.htm

    下載圖示
    QR CODE